岳飞之死(浅议赵构为啥杀岳飞)

精忠岳飞,耳熟能详!一代军神,深入人心!但如此牛逼的人物,却英年早逝,且死在了自己人手里!成为了千古遗恨,千古冤屈!

在很多演义和影视剧中,岳飞是受到秦桧等为首的汉奸(金人奸细)所害,似乎跟宋高宗赵构没太大关系,但真的是这样吗?

在皇权至上的时代,掌握实权的宋高宗若不想杀岳飞,秦桧能杀掉岳飞吗?答案当然是不能!所以,岳飞表面上是死于秦桧之手,实际赵构才是杀掉岳飞的真凶!

很多人纳闷了,一代军神,打得金人灰飞烟灭的战神,皇帝赵构为何要杀?这原因就多了,请听小编细细道来!

岳飞之死(浅议赵构为啥杀岳飞)

在小编看来,赵构杀掉岳飞有以下几个原因:

1、和议需要:绍兴和议,金要求“必杀飞,和议成”,宋高宗和秦桧等人贪图苟安,区区一个岳飞,可以接受!

2、政治需要:随着绍兴和议达成,武将失去用武之地,如何安排这些武将的出路,将是朝廷头痛的问题!一旦安排不当,手握重兵的武将可能会造反或投敌,将造成严重的问题!而杀掉一个不太听调令(后期因为反对媾和,多次不听朝廷调令,私自出兵)的名将似乎是最好的选择(所谓狡兔死走狗烹)!

3、功高震主:岳飞在北伐抗金过程中,逐步建立了强大的岳家军(鼎盛时期拥兵达10万,约占宋朝作战部队的一半),先后收复建康、平定各地农民起义,收复襄阳六郡、北伐金国等!军功赫赫,民间威望极高,且岳家军自成体系,在相当程度上无需依赖朝廷(由于朝廷拨付不足,岳家军很大程度上靠自给自足),如此强大的军事实力,极大威胁着赵构的皇权统治!赵构又经历过苗刘兵变,对武将心生忌惮!此外,岳飞在抗金过程中,多次不听调令,动辄自行解甲归田,让赵构颇为不满和忌惮!

4、派系争斗:岳飞作为主战派的军事代表,在主战派政治代表受到沉重打击,议和派占据绝对上风后,已经成为了议和派的针对对象,杀岳飞有利于安抚议和派;

5、情感因素:岳飞出生草莽,并非赵构的嫡系!对赵构来说,岳飞只是一颗棋子,一颗实现自己理想的棋子而已!一旦失去价值,弃之如蔽履!当然,人都是有感情的,如果岳飞一直深得赵构的信任,那或许可以安享晚年(如韩世忠)!但由于性格因素岳飞没有做到这一点,岳飞一直以收复中原为己任,反对议和,多次违背赵构的意思,私自出兵,犯了不听调令的大忌!而且岳飞居然两次劝不育的赵构立太子(赵构虽不育,但彼时不过三十多岁,正处于壮年,岳飞此举,等于讽刺其无后和不育,且有外臣干涉朝政的嫌疑,为朝廷大忌),令赵构大为光火!此外,岳飞曾因军功被授予宣抚使,一时得意之余,居然自比宋太祖赵匡胤!这让不育的赵构更心生寒意(毕竟太祖曾经也是周世宗的忠臣,在世宗死后夺得天下,岳飞此举,令人怀疑他未来是否会学习太祖),杀岳飞似乎成了最好的选择!

6、个人因素:赵构不育,继承人缺乏威信(只能选择养子赵眘,养子毕竟没有亲生嫡子那么让人信服),一个战功赫赫的名将对继承人有相当大的威胁!所谓一朝君子一朝臣,与其他名将不同,岳飞不仅手握重兵,且个人品格高洁,几乎无任何品质瑕疵(韩世忠、吴玠好色 张俊贪财,其他大将都有自己各自的缺点 ,皇帝是好掌控的,但不贪财不好色的岳飞难以掌控),民间威望极高!在绍兴和议达成后,岳飞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了北方沦陷区军民和南方北方难民的希望所在!岳飞不死,北伐将不可能停止!而岳飞又年轻,且拥有一个完美的继承人岳云,这是令人最害怕的!一旦高宗去世,谁能掌控岳飞呢?

7、盟友因素:岳家军虽然强大,但内部并非铁板一块!一旦岳飞有事,矛盾就爆发了!都统制张贵 副统制王俊等人在秦桧 张俊等人的威胁下,选择叛变!作为最重要的筹码——岳家军就这样陷入了内耗!根本无法成为岳飞的护身符(历史上,很多名将都是靠军队立身的!如恒温 桓玄司马懿等)

8、实力因素:岳飞只是中兴四大名将之一,还未成长到无人可敌的地步!杀岳飞的时候,朝廷还有很多同级别大将(张俊 韩世忠 吴玠等),杀岳飞不会对宋朝军事实力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也不怕岳飞一时心急造反!

赵构杀岳飞或许还有别的理由,小编只想到这些,睿智的读者,你们有什么看法和补充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