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溫床”打破:外資股比例放開,“上汽們”躺賺時代結束?

中國獨特的“合資車企”模式曾為汽車工業發展做出重要貢獻,但傍著合資企業的本土車企們一直“躺著賺錢”,坐享其成,自有汽車品牌發展緩慢。如今,合資股比紅線五年內放開,一直待在舒服區的車企們將迎來一輪激烈的淘汰賽。

40年“溫床”打破:外資股比例放開,“上汽們”躺賺時代結束?

撰文 / 張洋

“放開外資股比例限制”的炸彈,在年初投下後,汽車界地動山搖。

那些在“外資股比例不得超過50%”庇護下的本土車企,傍著合資企業不費吹飛之力便分得5成利潤的日子,即將成為過去。

突然失去“外資大傘”保護的本土車企,如同“斷奶”一般,倉皇而不知所措。他們躺在外資企業溫柔的懷抱裡,拒絕長大,如今代價從天而降。

而這一切要從中國獨特的“合資車企”說起。

01

吃螃蟹

1978年冬,改革開放的春風正在醞釀。鄧小平提出以中外合資企業形式,通過與一家國外汽車公司共同投資並共同管理,在上海實施汽車項目的想法。

謹慎地散件試裝後,1984年,大眾集團與上海市拖拉機汽車工業公司簽訂合營合同,共同組建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中德雙方投資比例各佔50%,合同期限為25年。

40年“溫床”打破:外資股比例放開,“上汽們”躺賺時代結束?

新成立的上汽大眾被視為“中國一扇面向世界的窗口”,舉國關注之下,上汽大眾第一輛桑塔納正式下線。當時,各大城市的巨幅廣告牌上寫著“上海桑塔納——中國最先進的汽車”。

桑塔納成為那個時代的“驕子”。1986年,桑塔納在中國銷售了近8500輛汽車,1987年銷量已超過1萬輛,這是在自行車為主要交通工具的時代創下的銷量奇蹟。直到如今,桑塔納停產6年後,中國不少道路上仍不時出現桑塔納的身影。

桑塔納的強勁表現,為上海市拖拉機汽車工業公司貢獻源源不斷的利潤。即使在34年後的今天,上海市拖拉機汽車工業公司已發展成龐大的上汽集團,上汽大眾在上汽集團中仍扮演“帶頭大哥”的角色。

40年“溫床”打破:外資股比例放開,“上汽們”躺賺時代結束?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2018年1-9月汽車分車型前十家生產企業銷量排名》,乘用車方面上汽大眾以151.66萬輛的銷量登頂,助推上汽集團在排行榜上佔據第一的位置。

市界梳理上汽集團近五年的年報發現,上汽大眾幾乎憑一己之力扛起了整個上汽集團。2013年度,上汽大眾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389.12億元,而當期上汽集團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是248.04億元,上汽大眾的利潤貢獻率高達78.44%。

2014年至2017年,上汽大眾對上汽集團的利潤貢獻率分別為49.86%、41.79%、40.12%、38.83%,雖然上汽集團逐漸減少對上汽大眾的依靠,但上汽大眾的地位依舊不可動搖。畢竟上汽集團是一個綜合性集團,旗下子公司、聯營合營公司上百家,而2017年上汽大眾一家公司就為其貢獻近4成的利潤。

上汽集團第一個“吃螃蟹”,亦成為最大的贏家。上汽大眾合資的範例,讓世界各大車企看到中國這塊巨大的“蛋糕”,紛紛到中國投資,組建合資車企,在搶佔中國市場的同時,為中國帶來現代化的汽車工業。

02

溫床上睡大覺

大眾之後,德系、日系、韓系、美系等汽車巨頭紛紛來華,短短几年時間,數十家合資公司誕生。

在合資公司誕生的上世紀80年代,中國汽車製造企業大都具有央企、國企背景,巨頭們找“中國夫婿”,基本是在一汽、東風、上汽、北汽、廣汽中挑選。而按照相關規定,合資生產企業的中方股份比例不得低於50%。

這種合資模式一度被稱為“以市場換技術”。在外資車企進入之前,中國的汽車製造仍處於一種“手工作坊式”的階段,產品幾乎沒有“一致性”可言,隨時可能出現方向盤掉渣、儀表盤掉粉、電器失靈等不可思議的低級錯誤。

生產流程以及管理同樣落後。受大眾公司委派,到中國組建上汽大眾的高管馬丁·波斯特在書中描述說,那時的上海市拖拉機汽車工業公司所謂的工廠,就是遍地塵土的簡棚陋屋。剛接手時,上汽大眾每天只能生產2輛桑塔納,而同期德國大眾公司的工廠一天至少能生產1000輛汽車。

40年“溫床”打破:外資股比例放開,“上汽們”躺賺時代結束?

外資車企的進入,改變中國車企生產面貌的同時,也給中國車企帶來“躺著賺錢”的機會。在合作模式上,品牌、車型、技術、質量等由外方掌控,而銷售、勞動力以及政府關係等由中方提供。

廣汽集團一位有十多年汽車項目開發經驗的研究員訴市界,“合資車企引進的車型所有的參數都是外企定好的,發動機、變速箱這些核心的部件也都是直接從國外進口,根本不在國內生產。”他提到,“外企的技術封鎖非常厲害,國內的車企只能按照參數生產,但不知為什麼要這樣設置,基本不可能從他們身上學到核心技術。”

時任廣汽本田執行副總經理的姚一鳴曾在2011年直言,“合資企業技術這一塊由外方完全控制和壟斷,我們換一個螺絲,都要得到本田研究所的批准。”他總結,廣汽本田13年的合作經驗中,中方僅獲得了生產製造能力。

外企技術封鎖外,參與合資的本土車企也沒有提高技術的動力。上述研究員對市界分析,“合資企業引進的車都是經過市場檢驗的成熟車型,很容易在中國市場打開局面,合資企業只需要儘量加快生產,就能從中國市場上賺錢,何必費勁去搞研發呢。”

光靠複製外企的品牌汽車,中國本土車企確實可以賺得盆滿缽滿。2013年,上汽大眾、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三家合資公司為上汽集團貢獻了338.42億元的利潤,而上汽集團當年歸屬於股東淨利潤僅為248.04億元,合資企業為上汽集團貢獻了136.44%的利潤,即合資企業覆蓋了上汽集團所有的利潤,還彌補了集團在其他業務上的虧損。

同年,合資公司廣汽豐田和廣汽本田,為廣汽集團貢獻了29.62億元的現金紅利,達到集團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的110.99%。華晨寶馬在華晨集團利潤貢獻比例為103.59%。

往回追溯十年,2003年東京車展上,時任法國雷諾·日產CEO的卡洛斯·戈恩吐槽說:“合資企業的中方合作伙伴,對實際經營和管理的貢獻幾乎為零。”

十年過去,本土車企躺在合資溫床上,傍著外企坐享其成,分享利潤,鮮有動力去搞研發。

北大政府管理學院教授路風對市界分析,在合資企業中,合資形式給中國汽車工業帶來的絕大部分是外方產品的生產許可權,即根據外方提供的成型設計進行組裝,“中方企業很難對引進的產品進行任何修改和創新,在引進生產權的盈利模式下逐漸喪失了自主開發的動機、信心和能力。”

“以市場換技術”的美好構想基本落空。

03

民企逐漸逆襲

老牌車企一路“躺贏”的時候,外界看著眼紅,蠢蠢欲動。於是,浙江的李書福成立了吉利汽車;河北的魏建軍承包了保定市長城汽車工業公司,讓長城汽車獲得新生。

新成立的民營車企,沒有幫扶。先後造過冰箱、摩托車的李書福,憑著“在我看來,汽車不過就是四個輪子加兩個沙發”的狂言,硬生生地造起車來。

吉利集團成立當年,李書福從香港買來兩臺奔馳,拆了裝,裝了拆,試圖弄明白造車的技術,最後加上紅旗的發動機、底盤等,拼湊出“吉利一號”。

40年“溫床”打破:外資股比例放開,“上汽們”躺賺時代結束?

▵ 李書福

這種拆裝“研發工藝”有個好聽的名字叫“逆向開發”,就是把競爭產品買過來,拆成各個零部件去了解設計情況,然後再進行復制和模仿。奇瑞汽車前總經理陳安寧在2012年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說,“國內現在自主品牌99%還是在做逆向開發體系”。

前述廣汽集團研究員告訴市界,逆向開發只需要在成車的平臺和底盤上改改設計就可以造出來,而正向開發從市場調研、概念設計、平臺開發、工程設計、樣車試製,一直到最後批量生產至少需要近3年時間。此外,正向開發還要養幾千號研究人員,購買昂貴的研發儀器,研發出來的車還不一定會被市場接受,需要冒非常大的風險。

正向開發的好處是自己掌握的開發平臺、發動機、變速箱等核心技術,在平臺基礎上稍作調整就可以造出全新的車型,而逆向開發則只能永遠跟在別人的屁股後面,且一次逆向開發只適用於一款車型。

2003年,剛剛獲得造車資質的吉利,摒棄曾經的“逆向開發”,成立吉利汽車研究院,走上自主研發的道路。同是民營車企的長城汽車,比吉利早一年成立汽車技術研究院。而躺在合資企業懷抱的廣汽集團,直到2006年才成立廣汽研究院,開始自主研發“傳祺”品牌。

技術落後的民企也開啟“買買買”模式,吉利先後買下英國錳銅、變速箱公司DSI以及沃爾沃,通過收購外國成熟的車企以及零部件公司,將先進技術導入,提升自主研發的能力。

40年“溫床”打破:外資股比例放開,“上汽們”躺賺時代結束?

在自主研發的支撐下,民營車企與國資背景車企的境遇在2017年產生鮮明對比。一邊是吉利、長城銷量攜手突破100萬輛,吉利銷量更是大漲66%;另一邊合資車企紛紛陷入銷量增長放緩的局面,上汽大眾增長3.06%、廣汽豐田4.88%,北京現代銷量遭遇滑鐵盧,大幅下滑31%。

民營車企利用“高性價比”車型,逐步從合資車企手中搶奪市場。

一位奇瑞汽車的供應商告訴市界,“國內車企開始自主研發之後,除核心零部件外,國內的零件供應商基本能滿足車企的需要,價格便宜性能不比國外差,所以能將整體的造車成本降下來”。

“反觀合資車企,可能有30%以上的零部件都要從國外進口,無形當中提高成本”,上述供應商補充到,使用本土的零部件讓民營車企在價格上更有優勢,而且隨著消費下沉,購買汽車的人更看中性價比。

04

淘汰賽即將開始

早在2014年,李書福就公開呼籲放開合資股比限制。他表示:“只有股比放開,汽車行業才能有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老百姓才能得到真正實惠。”

在合資車面臨強力競爭的情況下,“國字頭”車企對合資車的依賴卻絲毫不減。根據2017年年報,北京汽車銷售的146萬輛汽車中,有71%是合資車,包括北京奔馳、北京現代、福建奔馳。

廣汽集團2017年199萬的乘用車銷量,有57%是廣汽本田和廣汽豐田貢獻的。上汽集團對合資車企的依賴則更為嚴重,上汽大眾、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為其貢獻了89%的銷量。

40年“溫床”打破:外資股比例放開,“上汽們”躺賺時代結束?

然而,政策調整已經落地。今年4月,政策明確合資股比紅線五年內放開:自2018年7月末起,取消專用車、新能源汽車整車製造外資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車外資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車外資股比限制以及合資企業不超過兩家的限制。

目前來看,現有合資車企的合資年限到期也還有一定時間。政策仍將通過一些限制,對合資體系保留較多空間,外資車企只能在現有合資車企框架下謀求更大股權比例。

10月,寶馬集團宣佈將以290億元人民幣的價格收購華晨寶馬25%的股權,其對華晨寶馬的持股比例提升至75%。這對盈利能力堪憂的華晨自主品牌來說極具挑戰,消息一出,華晨中國股價大跌。

外資車企提高持股比例意味著,要從本土車企手中搶奪合資車企的利潤。以華晨中國為例,假設華晨寶馬銷量保持原狀的情況,華晨中國佔華晨寶馬的股比變為25%,那麼華晨2017年淨利潤會從43.76億元下降至17.57億元,2018年上半年淨利潤會從36.77億元下降至17.28億元,直降53%。

40年“溫床”打破:外資股比例放開,“上汽們”躺賺時代結束?

在合資保護傘之下的“國字頭”車企面臨的挑戰不止於此。一邊是湧起的造車新勢力紛紛切換賽道,在新能源汽車上突飛猛進,這條賽道上特斯拉要來中國建廠、蔚來ES8交付了1700多輛。

另一邊,外資車企不僅要搶奪利潤,甚至開始拋棄“國字頭”車企。在近幾年興起的新一輪合資潮中,外資車企更傾向於選擇搞自主研發的民營企業。戴姆勒找比亞迪合資打造騰勢,福特選擇了眾泰汽車。

隨著合資股比限制的放開,一直待在舒服區的“國字頭”車企們不得不反思:前有強敵後有追兵的情況下,這場淘汰賽裡要拿什麼出來競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