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林:市場為何又興起“低價股革命”

李志林:市場為何又興起“低價股革命”

11.09李志林—忠言周評:市場為何又興起低價股革命”

在一行兩會、國務院金穩委和政治局會議關於“加強資本市場改革,激發市場活力,促進市場長期健康發展”的系列利好刺激下,上週股市連漲4天,成交量激增、人氣盛旺,以2676點收盤。

但是,當本週一上午宣佈上海設立科創板+註冊制試點的消息後,大盤頓時變臉,連跌5天,再度回到2600點之下。

回顧本週市場,板塊和個股的分化劇烈。在“去大盤股、去藍籌股、去白馬股、去高價股”思維的主導下,代表大盤股的上證50、滬深300、上證綜指收出了4.27%、3.73%、3.47%較大的周陰線。而代表中小盤股的深成指、中小板、創業板、中證500則相對跌幅較小,收出了2.66%、1.9%、1.92%、1.17%的小周陰線。

這是因為,在大跌的市道中又興起了久違了的“低價股革命”這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引起了個股的分化。其原因值得引起人們的深思和深究。

1、容忍三匹低價股“黑馬”是監管管理唸的進步

大盤從10月19日2449點見底以來,最高到達2676點,最大漲幅9.27%。

但是,有3只低價黑馬股,以驚人的漲幅,引起了市場各方的強烈關注:恆立實業從2.42元—8.10元,漲幅234%;綠庭投資從2.43元—6.94元,漲幅182%;st尤夫從5.89元—16.91元,漲幅186.6%。

雖然這3匹黑馬,在上市公司多次發異常波動公告,甚至特停之後,但是,並未查出有操縱市場的違規行為,而只是市場的炒作,因而至今仍是我行我素、扶搖直上,以豐厚的賺錢效應博得了市場的眼球,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投身到“低價股革命”的潮流中去。

不得不承認,日前證監會盤中三點聲明之一的“不對市場交易行為過多加以干預”,是3匹黑馬得以形成的重要原因。而要激活資本市場,是離不開合理合規的黑馬來引領的,美國、歐洲各國股市、日本股市,乃至港股,都不乏這樣的黑馬,對其維持10年的大牛市,功不可沒。撇開這3匹黑馬的價值如何,單就管理層容忍黑馬這一點,便可見其監管理唸的進步。

2、低價股跌幅越深,反彈的力度自然就越大。

根據數據寶統計,自年初至10月19日,A股5元以下的低價股有898只,佔所有股票的25%。其中166只被腰斬。跌幅最大的是1—2元的32只股,平均跌幅達46.78%;跌幅其次的是2元—3元的170只股,平均跌幅達38.21%;再次就是3元—5元的696只,平均跌幅超30%。

如果從5178點算起,這些低價股的跌幅更是達到驚人的70%—90%。正是因為其連續超跌了3年,遂在大盤股指企穩後,率先開啟了“低價股革命”。

就以上述3只低價股黑馬為例,恆立實業從22元跌到2.42元,跌幅達99%;綠庭投資從16.39元—2.46元,跌幅高達85%;ST尤夫從34.87元—5.89元,跌幅高達83.15%。

而根據市場“下跌容易解套難”的規律,這3只黑馬股需分別上漲909%、666%、592%,被套的投資者才能解套。因此,這三匹黑馬即便短期上漲瘋狂,但離密集成交的解套區還遠著呢!

儘管其中可能有投機炒作的成分,但既然管理層在其持續下跌的過程中,如st尤夫連續28個跌停板,都要求它不發異常波動公告,不進行特停,那麼,其從超低位連續上漲,也就沒有看不順眼、橫加干預的道理。若有違規,你堅決查處,市場毫無怨言;若遇股價波動,風險自負,是人人皆知的嘗試,管理層沒有必要去越俎代庖。

唯有激活個股的活力(哪怕是靠投機激活的活力),才能真正有效地激發市場的活力。個股的價值標準,不是監管層判定的,而是由市場評判和選擇的結果

3、低價股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千萬別以為這3匹黑馬股是“妖股”,只具有觀賞性,既毫無價值可言,又對大盤無益。

因為,同類股的比價原則,是股市中的一條最基本的價值原則和投資原則。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就在人們不經意中,這3匹黑馬效應已開始擴散,本週,當創投概念冒出後,最典型的3只聞風而動、連續大漲的低價股是:上海三毛從6.6—12.65元,漲幅91.7%;市北高新從3.01元—5.68元,漲幅88.7%;復旦復華從3.66元—6.69元,漲幅82.8%。大有向恆立、綠庭、st尤夫看齊之勢。

再從面上看,10月19日以來,1—2元的32只低價股,平均上漲15.65%;2元—3元的170只低價股,平均上漲13.77%;898只5元以下的股中,至少有一半的股的漲幅在20%—30%之間。他們都遠遠跑贏上證綜指9%的漲幅。

雖然對高位被套者而言,只能對其手中的低價黑馬股的上漲“望洋興嘆”。要跑,也是割肉三分之二。但是,對從低位介入的新投資者而言,這一大批超跌低價股中,無疑可以挖掘出一座座“金礦”,非常有操作價值。

4、“低價股革命”有利於化解股權質押危機。

低價股是股權質押危機的“重災區”。

有數據顯示,3500多隻股權質押個股中,有60%以上是民營企業的中小盤低價股。

正是因為罕見的擴容大躍進和輿論的長期誤導:“今後只有大盤藍籌股會漲,中小板都要跌成幾角幾分的仙股”,才動搖了投資者的持股信心,加劇了中小盤股短期內的割肉殺跌潮,股價狂跌不已,跌成一地雞毛,使以1:0.5原本安全的比例進行股權質押融資的中小盤低價股,迅速陷入股權質押危機。

而今,從一行兩會到國務院金穩委,再到國務院領導和中央領導,一再重申民營企業是“自家人”,從融資到貸款將一視同仁。並組織各地政府、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私募基金,對陷入股權質押危機的上市公司進行救贖。

尤其是央行行長近日罕見提出“發起設立民營企業股權融資支持工具,由人民銀行提供初始引導資金,帶動金融機構、社會資本共同參與”。言下之意,央行將直接出資,進入股市,扶持民營企業股權融資。

因此,近期人們定可看到,“低價股革命”中的黑馬,大多是陷入股權質押危機的、民營企業的中小盤低價股,例如,ST尤夫在股價連續大漲150%之後,由金融機構和企業聯合設立的上海垚閣宣佈,出手對其股權質押進行救贖,已在二級市場買入5%、1191萬股,未來還將繼續增持,遂導致股價大漲,靠市場力量,順利地化解了股權質押危機。

當然,陷入股權質押危機的上市公司,不可能全部由政府來救贖,政府能馳援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大部分還是要靠大盤指數和個股漲上去,才能化解危機。

可見,近期市場的“低價股革命”,是市場對化解金融風險的最新政策導向的積極回應。

5、“低價股革命”具有對併購重組3.0版的政策利好預期。

2014--2015年上半年,併購重組處於井噴狀態,被喻為“中國上市公司併購重組大年”、“改革大年”。

然而至2016年9月,為了整治併購重組中的某些亂象,監管層發佈了被稱為史上最嚴的重組新規《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俗稱2.0版。此後兩年,市場只搞新股擴容大躍進,而併購重組市場卻驟然轉冷,偃旗息鼓。

直到2018年下半年,證監會才開始政策轉向,多次表態支持上市公司併購重組。與此同時,從9月10日到10月20日的41天時間裡,證監會密集出臺了7項新政策。

本週四,,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在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金融資本與互聯網技術創新論壇上表示:“深化併購重組市場化改革,鼓勵和支持上市公司依託併購重組做優做強。對於併購重組,在‘小額快速’審核機制基礎上,按行業實行‘分道制’審核,並在高新技術行業優先使用”。

這就為一大批績差的中小盤低價股,提供了通過併購重組、轉型升級、做優做強的方便機會。近期,一大批有望扭虧為盈、摘帽摘星的ST股持續上揚,正是市場對併購重組的良好政策預期,併購重組。

併購重組為市場帶來的是新增資金,也是加大直接融資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提升上市公司的整體質量是有益的。而具有真正併購重組題材的低價股爆發,這也是資本市場最有魅力、長盛不衰的題材,對激發股市的活力、營造財富效應、恢復投資者信心,具有重要的意義。

超跌低價股有強烈反彈的內在要求。而能夠持久上揚的低價股,必須是靠併購重組,脫胎換骨、轉型升級。才有生命力。

高樓萬丈平地起。只有將2--5元的低價股就起來,5--10元的低價股才能水漲船高。但願這場“低價股革命”能取得成功,久些,再久些。

6、低價股對科創板並註冊制試點的抵禦能力更強。

自從科創板消息發佈後,儘管有關方面反覆強調科創板搞註冊制的門檻很高,不會出現企業集中上市的情況;儘管科創板從制定各項規則、註冊上市要求、建立核准委員會,再到遴選上市企業需要較長的時間準備,但是,市場還是按照自己的解讀的利空方向走,更多的看到其負面影響。

比如,科創板的上市公司要有4個條件,質量優於創業板和中小板,從而對中小創的高價股、次新股,在比價上構成較大的衝擊。又如,科創板將帶來A股市場結構的轉型,像美國股市那樣,更注重於科技創新,從而對週期性的傳統產業的大盤股構成一定的壓制。再如,科創板如果試點T+0及50%的漲跌幅制度,也會造成其他指數板塊投資者的資金分流。

相比之下,唯有具有併購重組題材和預期的中小盤低價股,尤其是有望轉型為科創行業的低價股,它們在重組後也相當於科創板上市的新股,股價便具有聯動效應,頗具有成長性價值。

7、對科創板及註冊制試點的幾點猜想。

第一、開設科創板的目的。我認為,主要是中央讓上海在成為“國際經濟、金融、航運、貿易”這四個中心之後,再賦予其國際科創中心和長江三週一體化的國家展戰略的使命。與此相對應,就必須給上海以類似於深圳創業板那樣的科創板,以具備科創企業上市融資的功能。

第二、上市企業的要求較高。試點企業應當是符合國家戰略、掌握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屬於互聯網、大數據、雲技術、人工智能、軟件和集成電路、高端裝備製造、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且達到相當規模的創新企業。至於好多市場人士所謂科創板主要吸納創業不久的小公司,此說法顯然不靠譜。

第三、正式推出的時間。儘管高層發話了,但科創板推出也是需要時間的。正常情況下,科創板的推出還需要以下一些程序:(1)制定全套規則及配套制度並徵求意見;(2)相關審核、發行、交易系統的開發;(3)相關擬上市公司完成相關審核工作。根據當年中小板和創業板的推出都籌備了1至幾年的情況看,科創板的推出時間至少要半年到一年左右。

科創板切不可急於求成。A股市場的當務之急,是要化解股權質押危機,恢復到正常運行的軌道3000點上方去。否則,投資者是不乏接受科創板+註冊制試點的。若強行推出,必將重蹈中小板、創業板、新三板的覆轍。為了新開一個科創板,而損害其他各板中所有投資者利益。若那樣的話,科創板也註定是要失敗的。

第四、科創板註冊制試點應有創新。

我認為,將漲跌停板幅度拉高到50%是可行的。但是搞T+0交易則不宜,一是容易加劇市場的過度投機炒作;二是會分流其他指數板塊的大量資金,導致市場的失衡。

在我看來,科創板的真正改革是兩項:

一項是按現代企業制度對公眾化上市公司的要求,將控股股東的股權比例限制在33%以內,以便一勞永逸地消除大小非減持的後患,促進市場的併購重組;

另一項是建立與註冊制相匹配的《刑法》和集體訴訟制度。對造假、欺詐上市公司,不僅要苛以嚴刑,而且要罰得他們傾家蕩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