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败后北洋水师两主力舰被日军虏去,如今被日本人供作守护神

『 血火考场:甲午原来如此 』序 解读甲午,自北洋水师始

甲午战败后北洋水师两主力舰被日军虏去,如今被日本人供作守护神

▲ 在寻访北洋水师过程中亲吻镇远舰船钟的作者

北洋水师最大战舰定远号装甲板上赭红色的铁锈,依然在日本列岛的风雨中慢慢剥蚀。午后的阳光中,前来探访的我把手放在这块已经被改成别墅大门的钢板上,试图测量它的厚度。忽然发现,它竟然是温暖的,仿佛一个人的体温。

离去的时候,我在笔记本中如是写道:

“一瞬间,一种难言的情感,酸楚而温暖,就从心底涌出来。北洋水师官兵们用英语传递口令的声音,依稀在耳边回荡。

那是一种异常苍凉和悠远的感受。你触摸的,仿佛便是百年来封闭在其中定远号军舰的魂魄。

当然,我们知道,那或许是下午阳光的余温,让百年的遗骸仿佛有了生命的感觉,而一段文字忽然掠过了我的脑海——

以色列人过哭墙,匈奴过祁连山。

过之无有不哭也。”

甲午战败后北洋水师两主力舰被日军虏去,如今被日本人供作守护神

▲ 笔者手抚定远馆大门,原定远舰的装甲板

甲午,已经百二十年。定远号军舰两块布满弹痕的装甲板,今天依然保留在日本福冈太宰府的天满宫,作为一座被称做“定远馆”之建筑的大门。

1895年4月17日,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在那场战争中,被视为中国近代海军图腾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这支曾经拥有两艘装甲舰,十余艘巡洋舰,威震东亚的大舰队烟消云散,成为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大恨事,也宣告了一个时代强国梦的破灭。威海卫军港,从此也带有了土伦或斯卡帕弗洛的意味——那曾经是法国海军和德国大洋舰队的全军葬身之处。

那么大的国家,怎么就败了呢?

又逢甲午,借着这个契机,我们试图解析那先人难以瞑目的谜团。

北洋水师,是甲午战争中,中国海军的主力,同时,也是那个时代中国三十年自强奋斗的象征。又到甲午年,当我们试图解读那个时代的脚步,它的名字便不知不觉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

甲午战败后北洋水师两主力舰被日军虏去,如今被日本人供作守护神

▲ 曾经的北洋水师——从右侧依次可见旅顺基地中镇远装甲舰、威远练习舰、靖远巡洋舰、济远巡洋舰、超勇巡洋舰、鱼雷艇队等(中国海军史研究会上色)

很快,我们发现其实以北洋水师为代表的甲午,离我们并不远,几乎每一艘战舰都有遗物存留在这个世界上,对我们讲述着那个时代的故事。一个世纪多一点的斑驳历史,给每一件遗物打上时光的烙印,当我们走在它们面前,百二十年的历史,却仿佛只是一个闪回。

解读甲午,从北洋水师起,那么,解读北洋水师,又该从何开始呢?

吉备津小村位于日本本州岛南部的冈山。小村的周边被群山和稻田环绕,从这里,沿着只能容一辆车通行的公路向山上走,有一条岔道。岔道尽头,是一座奇特的神社,这座以福田海命名的神社,供奉的并非神或者人,而是四时被屠宰的牲畜。日本人好吃牛肉,他们希望这里每年三月的祭祀可以让那些被吃掉的牛的灵魂升上天界,不要怨恨。曾有日本人拍摄了这里的照片,并好奇地发出了一个质疑——在神社正中央的神台顶部,为何要放一具船锚?

大多数人不明所以,只有很少的“明白人”回答,据说是因为船锚的锚冠从正面看去,浑似牛的挽鼻,所以放在了这座神社之中。神社还给这座锚定了一个极高的神号,叫做“不动尊”,在大锚正面的梵文封记,据说会同时保佑船和牛的灵魂。

甲午战败后北洋水师两主力舰被日军虏去,如今被日本人供作守护神

▲ 保存在日本福田海神社的镇远舰大锚,可以看到其侧面的弹痕和打断后修复的锚翼

这锚,其实是我们的。那是甲午战争后被掠到日本的北洋水师镇远号装甲舰最大的铁锚。

甲午战败后北洋水师两主力舰被日军虏去,如今被日本人供作守护神

▲ 镇远舰,其舰首右侧大锚即冈山所存的那一枚

镇远舰是定远舰的姊妹舰。在中国海军史研究会会长陈悦先生所著《失落的辉煌——定远,镇远》一文中这样记载:

“1894年9月17日,在整个黄海海战中,‘定远’、‘镇远’二舰结为姊妹,互相支援,不稍退避。多次命中敌舰……3时30分,‘镇远’305毫米巨炮命中日本旗舰‘松岛’,引发大爆炸,日方死伤近百人,‘松岛’舰失去战斗力。两艘‘定远’级铁甲舰虽样式落后,舰龄老化,但在抵御外敌的海战中起到了砥柱作用。观战的英国‘中国舰队’司令评价:‘(日方)不能全扫乎华军者,则以有巍巍铁甲船两大艘也’,而‘镇远’舰上的外国顾问马吉芬也回忆到:‘我目睹之两铁甲舰,虽常为敌弹所掠,但两舰水兵迄未屈挠,奋斗到底。’遗憾的是‘定镇’两艘铁甲舰的出色表现终究难以抵消中国方面在战争准备、战术指挥等方面的缺陷,黄海海战以中国失利告终。”

黄海战后,两艘铁甲舰进入旅顺船坞紧急修理,很快重新出海。1894年11月14日凌晨,“镇远”在进入威海湾时不慎触到水雷浮标,舰体擦伤8处,虽经紧急抢修,但因国内唯一可以执行大型军舰修复任务的旅顺船坞失陷,加之天气寒冷,“镇远”舰最终无法出海修复。当晚,被日本作家小笠原长生目为“中国海军中的岳飞”之镇远舰管带林泰曾引咎自杀……

甲午战败,两艘“定远”级铁甲舰的生命和她们所代表的北洋舰队一样走到尽头……2月11日,接替林泰曾担当“镇远”舰舰长的杨用霖在“镇远”舰舱内吟诵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用手枪从口中自击殉国,他是唯一选择用火器了结自己生命的北洋军官。

杨用霖自尽后,镇远舰被俘,后为日军使用并解体,镇远的两枚铁锚,也随之流落异国。其中一具在抗日战争胜利后为国民党海军少校钟汉波索还,用飞星号海关缉私舰运送回国,现存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另一具,至今留存日本,就在冈山。

甲午战败后北洋水师两主力舰被日军虏去,如今被日本人供作守护神

▲ ​曾到日本收回甲午遗物的钟汉波少校,后来也负责接受日本海军赔偿舰艇

保留在冈山的镇远舰铁锚,制造于德国伏尔铿原厂。一张镇远舰在旅顺船坞中修理的老照片上,展示了这具锚在军舰上的位置——从照片上可以辨别出,在镇远舰如同利剑的舰首冲角后方上侧有一个平台,正头后尾前放置着一具这样的大锚。今天保留在日本的纪念舰三笠号上,其锚具也采用这样的放置方法。

2009年,我们找到了它。

寻访镇远舰铁锚的过程十分艰难,因为我们没能够找到任何到过此地的中国人,而当地人已经对本地存有一只巨锚基本失去了印象———我们在冈山只从一份材料中看到对该锚属于镇远舰有所描述,其他资料中均无相关信息。甚至,向当地人打听镇远铁锚,出租司机也无能为力,事后我们才知道,当地的地图上,居然把镇远铁锚所在的神社地址标错了。最终,一个曾在日本驴友照片中出现的路标让我们找到了目标的方位。

这是一个颇有些与众不同的神社,大殿前供着烹制牛肉的大釜,社后放置着由六百万头被屠宰的牛的鼻环建成的“鼻冢”。神社的主神是马头观音,狰狞无比。而镇远舰的铁锚,则被高高放置在正对神社大门的神台上,从正面看来,仿佛一具十字架。

从后方爬上神台,可以走近它。锚保存得相当完好,上面的三个锚环都可以活动自如,在大锚的脊部,还可以辨认出当年出厂的铭文和六角星形厂标。该锚长4米,宽2米,重达4吨,堪称庞然大物。当我们面对这具巨锚的时候,直接感到的是一种无形的迫力。

然而,这枚镇远舰的铁锚上,依然可以辨认出的弹痕,便有四处——锚臂上有一道折裂后修复的痕迹依稀可辨,推测这是在威海卫的战斗中为炮弹所伤,正是这一损伤使日本海军没有继续使用这只锚,而把它送进了神社。除了锚臂被打断的裂痕,上部在两枚仿佛双眼的大螺钉侧面有一处撕裂痕,锚脊上有一道一米多长的擦痕,锚正面下部还有被一发炮弹直接命中后造成的凹陷。

在日本寻访到的北洋水师遗物,几乎无一不带有当年战场的印记,传递着当年海战的激烈。

令人惊叹的工业结晶,两任自尽的舰长,大东沟海战中的雄姿,后半生屈辱的异国岁月,百感交集,情何以堪。

我们带了一支卷尺,用来丈量大锚的详细尺寸。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天气闷热,而我们几乎将它完全忽略了。只有当工作结束的时候,我们才注意到两个人都已经汗流浃背。

就在这个瞬间,让我们难忘的一幕发生了——那一刻,我恰好按下快门,打开的是录像档。

我清晰地看到陈悦的脸上闪过一种奇特的神情,那是一种混杂着惶惑,惊异和不可思议的表情。

这完全不是平时认识的那个从容不迫的陈悦。

百度里面是这样介绍这位北洋水师网站站长的:陈悦海军史专家,男,1978年出生,江苏靖江人,现居山东威海。致力于中国近代海军史、甲午战争史研究,现任中国海军史研究会会长。在《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馆刊》等刊物发表专业文章近百篇,参加中央电视台“解密甲午”和“走遍中国再寻甲午魂”的专题片拍摄。

这位以《甲午海战》、《北洋水师舰船志》、《沉没的甲午》等一系列著作在近代中国海军史研究上名列前茅的靖江小才子,一向以温文尔雅,处变不惊而著称,这样的表情出现在他的脸上,简直需要等到太阳从西边出来。

这是捕捉住了一个罕见的时刻。然而我当时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是下意识地关掉了录像,走上前去——事后我想,陈悦面孔上的表情,恐怕也正是当时我脸上神情的镜子。

我们同时注意到一个令人惊异的现象——在完成工作时,陈悦无意中触碰了镇远大锚的尾部,却听到这枚笨重的百年铁锚发出一声如同晨钟般清越的声音,悦耳悠扬。

那种声音,可以属于钟磬,可以属于古寺,却让你无论如何无法想象它会发出于一具重达数吨的巨锚。

如梵的清音就这样传向远处的群山。

几乎就在同时,天空中飘出了点点雨丝,残暑的热气在一瞬间远去。

去瞻仰定远馆的时候,下雨。

来考察镇远铁锚的时候,又是下雨。

不止一位朋友曾告诉我们一件略带神秘主义的事情——凡是和北洋水师有关的事情,都会遇到下雨,或者下雪,无一例外。

是因为这支部队是海军,对水有着特别的钟爱?还是因为1895年2月7日,北洋水师,就是在大雪纷飞中,走到了弹尽粮绝的末路?

我们的解读是——那是一代中国人不甘心的泪在流。

雨,不停地下。

仰望天空,那是谁在流泪?

是裹创喋血的丁汝昌提督,还是“苟丧舰,必自裁”的刘步蟾总兵,还是与舰同沉的蹈海英雄邓世昌、林永升、黄建勋、林履中?

去看定远馆的时候,是泫然欲泣。

来看镇远铁锚的时候,又是泫然欲泣。

只有大锚发出的鸣音,仿佛传说中的清心普善咒,令人忘记此是何处,此是何时。

甲午战败后北洋水师两主力舰被日军虏去,如今被日本人供作守护神

▲ 聆听一百二十年前的声音

忽然下意识地感到,我们的心,和那一代中国人的心在一同跳动,他们在等待着我们解读自己的秘密。

他们已经等了一百二十年。

历史,在一瞬间向我们走来,狭路相逢,避无可避。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