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新老觀念大PK, 到底哪一個更科學

很多產後媽媽都吐槽坐月子不易,禁忌多得令人髮指。頭髮油膩膩、身上臭烘烘,只要想洗個澡,就一定會遭受媽媽、婆婆,七大姑八大姨甚至鄰居嬸嬸的媽媽的炮轟,最終在她們苦口婆心的勸說下繳械投降。

坐月子真的有那麼多禁忌嗎?今天我們就來一個新老月子觀念大PK,看看月子到底應該怎麼坐。

坐月子新老觀念大PK, 到底哪一個更科學

第一回合:到底該不該坐月子

民間將產褥期稱為月子,即新媽媽從分娩結束至身體逐漸恢復到孕前狀態的這段時間,一般需要8周。

傳統觀念

產後媽媽氣血兩虧,需要大概8周的時間才能基本恢復到孕前狀態,這段時間的調養關係到產後媽媽未來的身體健康,一定要格外重視。

坐月子新老觀念大PK, 到底哪一個更科學

現代觀念

妊娠不僅給孕媽媽的心臟、腎臟、肺臟等帶來了巨大負擔,而且使其內分泌和關節等都發生了變化,產後的精心調養能使產婦的身體復原。而分娩消耗了產婦的大量精力和體力,產婦的子宮頸及會陰部受到重創,需要大約56天左右才能基本恢復。因此,月子是新手媽媽身心調養、復原的重要階段。

正確觀念:產褥期是產後女人氣血調養與內臟復原、創傷修復的關鍵期,因此坐月子很有必要。

結論:第一回合雙方相見恨晚,把酒言歡!平局!

第二回合:月子期間要不要緊閉窗門

傳統觀念

坐月子期間不能受風受涼。因此在坐月子時,要把屋子封得嚴嚴實實的,不但門窗緊閉,連窗簾都要拉上。另外,不論什麼季節,長衣、長褲、帽子、圍巾一樣都不能少,就連炎熱的夏季都不例外。(不求WIFI、空調、西瓜,但求不要捂死老孃。)

坐月子新老觀念大PK, 到底哪一個更科學

現代觀念

汙濁的空氣對新媽媽和剛出生不久的寶寶健康都是有害的。分娩後新媽媽的身體虛弱,需要呼吸新鮮空氣;寶寶出生後生長髮育很快,不僅需要充足的營養,也需要良好的環境,因此,應保證寶寶在空氣新鮮、通風良好、衛生清潔的環境中生長。

正確做法:房間每天至少通風2次,每次半小時,避免產婦和寶寶被風直吹即可。房間白天要拉開窗簾,保證充足光線。產婦要注意保暖,但不能捂得太厚。

結論:雙方三觀不合,背道而馳,現代觀念勝出!

第三回合:月子期間能不能下床走動

傳統觀念

產後媽媽在經歷了辛苦的分娩後,身體比較虛弱,機體功能暫時失調,通過充分的休息才能儘快恢復元氣。因此月子裡的新媽媽必須臥床休息,並且要在床上躺一個月才能出門,吃喝拉撒全在床上解決,不離床、不下地。(這完全是生活不能自理啊!)

坐月子新老觀念大PK, 到底哪一個更科學

現代觀念

無論是自然分娩還是剖宮產,產後媽媽都要儘快下床活動,以防下肢血液循環不暢,從而導致下肢靜脈血栓。另外月子期間長期不下床活動,還可能導致下肢肌肉產生廢用性萎縮,給今後正常生活帶來很多麻煩。

正確做法

自然分娩的媽媽產後6~8小時可坐起來,12小時可自己到廁所排便,第2天便可隨意活動及行走;會陰側切的媽媽可以稍微晚些下床活動;剖宮產的媽媽術後平臥8小時後可以翻身、採取側臥,術後24小時可以坐起,48小時可以在床邊活動並開始哺乳。

結論:雙方反目成仇、水火不容,現代觀念勝出!

第四回合:月子期間能不能梳洗

傳統觀念

新媽媽月子裡不能梳頭,否則頭髮會大量脫落;也不能洗頭洗澡,以免因受風而引起頭痛、生病。(寶寶不會嫌棄媽媽嗎)

坐月子新老觀念大PK, 到底哪一個更科學

現代觀念

妊娠期間,準媽媽體內的激素水平發生了變化,頭髮的正常生長週期也延長了,不易脫落,因此頭髮會顯得比孕前多;而分娩後,由於激素水平下降,頭髮的生長週期又縮短了,因此會有較多的頭髮脫落。這是正常現象,並不是因為梳頭導致的。所以月子裡是可以梳頭的。生產中和產後身體分泌大量汗液,長期不洗澡、不洗頭會滋生細菌影響媽媽和寶寶健康。

正確做法

產後經常梳理頭髮,能促進頭皮血液循環,使頭髮生長得更好,不易脫髮。順產媽媽產後3天就可以洗頭、洗澡了,洗頭後要迅速用暖風吹乾頭髮,洗澡後要迅速擦乾,包上乾燥的毛巾被。

結論:有潔癖的我怎麼能和你個臭烘烘、亂糟糟的人在一起呢,友盡!現代觀念勝出!

第五回合:月子期間能不能刷牙

傳統觀念

月子期間不能刷牙,否則會造成牙齒痠痛、鬆動,甚至脫落。(怪牙刷嘍)

坐月子新老觀念大PK, 到底哪一個更科學

現代觀念

新媽媽在月子裡每天要進食大量的高糖、高蛋白食物,這些食物大多比較細軟,食物殘渣容易進入齒縫積存在牙齒的周圍。如果不刷牙,還容易造成口臭、口腔潰瘍等。

正確做法

產後媽媽一定要每天早晚刷牙,如果有吃夜宵的習慣,吃完後要再刷一次,飯後應及時漱口。

結論:“坐一個月子壞一口牙”,完全是因為你不刷牙好嗎!沒文化真可怕!現代觀念勝出!

第六回合:月子期間能不能吃水果

傳統觀念

水果生冷、水汽大,不適合月子裡的媽媽食用。(水的水汽豈不更大?)

坐月子新老觀念大PK, 到底哪一個更科學

現代觀念

水果富含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有助於恢復胃腸道功能,增進食慾,促進人體對糖分蛋白質的吸收和利用,還能預防便秘,產後媽媽可以吃水果。

正確做法:可以從每天半個水果逐漸過度到1~2個水果。需要注意的是,產後一週內暫時不能吃寒性太大的水果,如香蕉、西瓜、柿子等。

結論:嫌水果貴就直說,本宮可以自掏腰包!現代觀念勝出!

第七回合:產後何時下奶

傳統觀念

產後媽媽奶水較少,為了讓寶寶早點吃上奶,新媽媽要多喝營養湯,以便儘快下奶。(初乳雖少營養大啊)

坐月子新老觀念大PK, 到底哪一個更科學

現代觀念

分娩後,要想順利下奶,必須讓乳腺管全部暢通。如果在乳腺管沒有完全暢通時就開始進補各種催奶營養湯,會造成乳腺管堵塞,嚴重者還會引起發熱、急性乳腺炎等。

正確做法

產後必須先讓寶寶吮吸乳頭促使乳腺管全部暢通,一週左右再進補營養湯。用手指腹按壓乳房,如無硬塊則表明乳腺管暢通。注意,營養湯一定要將浮油去除,以免影響寶寶腸胃功能。

結論:寶寶吮吸才是最好的下奶方法,大補會適得其反! 現代觀念勝出!

還在為坐月子“這不能吃,那不能做“而惆悵嗎?把文章甩給為你操碎心的長輩們,然後清清爽爽、舒舒服服地坐月子吧!

坐月子新老觀念大PK, 到底哪一個更科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