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落的明珠-涌泉坊与陈家花园 作者:阿懒懒


遗落的明珠-涌泉坊与陈家花园 作者:阿懒懒


上海市中心有一座静安寺

静安寺旁边有一条愚园路

愚园路上有一所市西中学

市西中学对面有个涌泉坊

涌泉坊里面有处陈家花园


涌泉坊位于愚园路395弄。是由旧上海烟草大王陈楚湘于1935年投资建造的西班牙式带巴洛克风格的住宅。全部由华信建筑事务所杨润玉、杨元麟、周济之负责设计,由久记营造厂负责建造。弄堂到底的独立式花园洋房是陈的原公馆。

弄堂公馆是上海弄堂的一个特产。在旧上海,有些富人在为自己建造大公馆时,不是堂而皇之把公馆建在大街上,而是先在基地沿马路一带建一个弄堂,用以出租;自己的公馆则建在弄堂末端,隐蔽起来。

涌泉坊的名字源自“静安八景”中的涌泉亭。元代静安寺诗僧寿宁将寺中的赤乌碑、陈朝桧、讲经台、虾子潭、涌泉亭、绿云洞、沪渎垒、芦子渡咏为“静安八景”。静安寺内原有一口井,日夜沸腾,名曰“涌泉”,又称“沸井”或“海眼”。井上筑有亭子。据清《同治上海县志》记载,同治十三年(1874)重新修建护井栏,并由书画家胡公寿题“天下第六泉”,成为寺内著名景点之一,从此名扬天下。晚清英国人划分租界时,将静安寺划人英租界地区内。为了筑马路,就把原寺院大门缩进几十米,这样,“天下第六泉”就到了马路中央,新筑的马路叫“静安寺路”,英文叫“Boiling Well Road”,可见涌泉之名气。1966年“文革”开始,静安寺僧众被迫还俗,寺舍被改为工厂。1970年左右,大雄宝殿毁于大火,山门前的“天下第六泉”及护栏也被填埋拆除,梵幢和四面狮吼像被捣毁,让位于交通,加之地质变化及地下管网改造,真正的“涌泉”已永不复存在。


站在市西中学门口,可以看到马路对过“涌泉坊”三个大字,在小区门口高高的过街骑楼上,非常醒目。据说,这种骑楼大门也是开了当时风气之先,样式气派、空间合理。

上海所谓的新式里弄,是于上个世纪初在上海开始出现的一种结合了中国特点的西化建筑。建筑一排连为整体,独门独户分为多家,每家一般3层,底楼有小花园,二楼和三楼各自分割,各具功用。整体上类似于今天的联排别墅。


遗落的明珠-涌泉坊与陈家花园 作者:阿懒懒


骑楼下为一个大半圆拱门,左右各有两个小拱门。拱门落脚处是雕刻精美花纹的圆柱;拱门上有一白底横幅,上书古典味又带点现代味的“涌泉坊”三个大字。这样的小区大门在上海也不多见。

拱门之上是楼房,可增加空间,立面也颇精美,象征当时“上等人”住的高级住宅。

二层是两扇并行的方形窗户,窗户边缘都用白色涂抹,与外墙的红色形成鲜明的对照;窗檐设计成精致的波浪形。

三层正当中并列两扇拱形窗户,两扇窗之中以一个半米高的白色圆柱相连,圆柱的上方还有喷泉状雕纹。

窗檐都是一排竖砖以弧形排列,很有西式建筑的风味。东西面大概隔75厘米还各有一扇拱形窗户。再往上的装饰更为精美。檐头是以白色线条勾勒的,两条波浪形曲线拥一个珠状圆球,颇有“双龙戏珠”之意;正下方是一白色椭圆形竖立装饰,似明镜高悬。

遗落的明珠-涌泉坊与陈家花园 作者:阿懒懒


走进涌泉坊,六排建筑分列两边,亮亮的阳光黄扑面而来。这只弄堂不算深,宽有6.5米,很气派。基本都是联立式住宅。每幢房屋进深15米,前面是起居室、会客室,楼上卧房,后面楼下厨房、汽车间,楼上为佣人房间及储藏室等。每家有齐全的卫生设备,浴厕分开。从室内居住条件来说不亚于独立式别墅。

建筑外立面上随处可见拱形装饰与雕花立柱。拱形的窗;屋檐下的拱形雕花;外凸阳台下部也是拱形衬托,有5拱相连,也有3拱相连;二楼下部也是连绵拱形;围墙不足两米,上铺红色的西班牙拱形筒瓦。

遗落的明珠-涌泉坊与陈家花园 作者:阿懒懒


弄堂到底,就是陈家花园的围墙。抬头就是别墅北侧的墙面。说句老实话,第一感觉就觉得“花册册,暗簇簇”,暗红色、黄与棕的镶拼彩色墙砖,总体上象只五颜六色的鸡毛掸子。站在下面,总觉得别墅象个古堡,里面必有幽灵似的。不过莫小看这墙砖,每一块都是从国外运回来的,内部空心,隔热优良。符合那句话,“低调而奢华”。

遗落的明珠-涌泉坊与陈家花园 作者:阿懒懒


围墙右侧有一个小门,进去往左,贴牢墙根,绕到正面,哎呦,好大一个院子。里面足有千余平米的一个大花园,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样样有。

遗落的明珠-涌泉坊与陈家花园 作者:阿懒懒


陈家花园是一幢西班牙城堡式和意大利文艺复兴式相混合的花园洋房,也可以认为是折中主义的作品。高四层,缓坡屋顶、红色筒瓦、拱窗,屋檐下有连续排列的小券装饰。设计者为了表现宫殿城堡的意蕴,住宅四面外观各不相同,屋顶高低错落,门窗曲直多变,装饰雕琢华丽,南向设敞廊和凸出的阳台,外墙贴拼花面砖,做工十分考究。室内装饰则兼有中国传统形式,可谓中西合璧,海派十足。


遗落的明珠-涌泉坊与陈家花园 作者:阿懒懒


遗落的明珠-涌泉坊与陈家花园 作者:阿懒懒


遗落的明珠-涌泉坊与陈家花园 作者:阿懒懒


遗落的明珠-涌泉坊与陈家花园 作者:阿懒懒


1924年4月,戴耕莘、陈楚湘、 曹庆华等, 抱着“抵御外侮, 挽回利权”的实业救国思想, 集资四万银元盘下了华成烟厂, 后又集股增资, 将工厂改组为华成烟草股份有限公司, 戴耕莘任董事长, 陈楚湘任总经理,创出了“金鼠牌”香烟和“美丽牌”香烟。1955年公私合营,陈楚湘仍担任经理。后来,华成烟草并入上海卷烟厂。

当时,“美丽牌”香烟的推出,还引出了一场官司,红遍上海滩。时任华成公司总经理的陈楚湘偶然见到吕美玉的一张《失足恨》的剧照,惊艳之余灵机一动,请了著名画家谢之光,按照剧照中吕美玉的扮相精心绘制成了极富女人味的“美丽”牌烟标,随即投放市场。

吕美玉瞧见后美人薄怒,以“形象侵犯”的名义要和华成公司打官司。此事曝光后经新闻媒体一番炒作,成了上海老百姓的热门话题,反而使得美丽牌香烟名声大振,销路大开,不满一年即盈利累万。凭借这场官司,华成公司一跃成为国内烟厂中的名牌。

已经赚翻了的陈楚湘自然也在事后摸出了钱包,华成每卖出一箱(五万支装)就提取5角钱作为对吕美玉的酬谢。在当时每担米(一百五十六斤)售价四元大洋的行情下,这个价码实属不低,况且那时,“美丽牌”香烟年销量已近万箱。于是﹐吕美玉一下子从小明星变成了大富婆。那时有句歇后语叫“摩登吕美玉 - 名利双收"

遗落的明珠-涌泉坊与陈家花园 作者:阿懒懒

遗落的明珠-涌泉坊与陈家花园 作者:阿懒懒


陈家花园实际占地387平方米,建筑面积1115平方米,东南面花园面积近1000平方米。

其造园艺术的主体仿照苏州古典园林,符合当时中西合璧的审美风潮。花园布局精巧别致,有假山小阁,小桥流水,山石池沼、曲径亭台,园内树木葱茏,四季花开不断,紫藤架下设有茶座,是主人待客品茗的好去处,体现了主人的雅兴,为20世纪30代上海滩高级住宅的一种时尚样式。


遗落的明珠-涌泉坊与陈家花园 作者:阿懒懒


如今的陈家花园看上去非常破败,面目全非了。正所谓“美屋犹在,斯人已逝;小桥犹在,流水已干”。

沦为“72家房客”的花园洋房,犹如遗落的明珠等待有朝一日再放光华。愚园路的城市徒步,这里值得你留下一步。



探寻法租界的花样年华

分享和历史擦肩而过的情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