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民营企业家的“被迫”买房史


一个民营企业家的“被迫”买房史


中国小微企业,在原材料价格波动和资金缺口双重拉扯中,始终无法做大做强,也就无法规模化,形成议价权,只能处于弱势地位。中国制造的困境或许就在于此。谁来解局?

文 | 周天

石晓华算得上是一位比较成功的企业家,从 2002 年一个街边铺子白手起家,创立西遇服饰,到把门店开到西单商场,并伴随 2006 年 - 2011 年这五年中国购物中心崛起的历史进程,他一路开店直至拥有三百家实体门店,营业额也做到了十几亿。

我在杭州的一个会议室见到了这位穿着一身精致西装、戴着茶色眼镜、头发有些泛白的中年男人,言谈之间仍然激情饱满。

谈起创业路上一些难言之痛,他把自己的故事,提纲挈领地写在他面前的一张纸上,我一看,满满的一张纸。

「无论你的流水有多大,利润多么被银行认同,没有抵押物,它是很难贷款的。」谈及自己与银行的合作,石晓华有些感慨。

这么多年,他的生意一直做得比较成功,可是一旦到了缺钱的时候,他又变得卑微起来。「金融本来是服务业,我借钱应该算是消费者,但我几乎没有一天感受过消费者的尊严」,「小微企业融资难」作为一个社会话题讨论了多年,但在他身上,我是第一次感同身受了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传统银行放贷只认担保物,主要包括上市公司股权、企业厂房,高科技机器设备和商品房,石晓华显然不拥有前三样东西,办理抵押贷款,唯一的途径是拿到利润第一时间就去买房」,为此,石晓华拿多年苦心经营的利润积累,「被迫」买下了远超实际生活所需数量的房子。

1. 为什么企业家爱买房?

银行贷款分两种,一种不需要抵押物,属于信用贷款,一种需要,属于抵押贷款。目前银行一般主要放后一种贷款。信用贷款是风险定价,考验风控能力;而抵押贷款是风险对冲,不需要很强风控能力,只需确认有无抵押物即可,将来遇到不还钱直接把房子卖掉,以此来对冲风险。

只需问问我们身边任意一个创业、「做生意」的朋友,几乎所有人都有过抵押自家房子的经历。传统金融受限于技术,过度依赖抵押物,其实已经无法匹配新零售时代。


一个民营企业家的“被迫”买房史



办理抵押贷款的流程更加「反人类」,签字时必须石晓华本人到场,有时候连他的妻子也必须一同到场,每隔一段时间夫妻二人就要去签一次字。这还不算什么,后来遇到限购,石晓华拿来抵押贷款融资的房子有的是亲戚名字,经常需要亲戚放下手头工作,从外地赶到深圳签字。

更多的麻烦还在后面:办理房地产抵押贷款,本人除了要在银行签字以外,还要去国土部门签字。而那边总是人满为患,到达时间必须安排得恰到好处,遇上堵车迟到,过号了就要重新排队,动辄浪费一整天。石晓华坦言,办理抵押贷款流程中的种种不便,逐渐把他搞得没有什么脾气。「我现在脾气特别好,遇到什么事儿都不生气了」。

「传统银行偏好建筑物作抵押,大家就会拼命地去买房盖楼,这是对资源的侵占,但是没有办法,很多企业主有很多房子,真不一定是他有钱,部分也是被迫,客观上挤占了年轻人买房的权利。」石晓华坦言,做生意的朋友里面,像他这种情况的非常普遍。

买房已经成了「中国制造」仅有的,一种代价极其昂贵的融资手段。

石晓华解答了我的一个疑惑,那就是为何旨在扶持小微企业的资金被注入经济体中,都会或多或少地转化为房地产,其中有部分重要原因是,高度依赖房子作为抵押物的金融规则。

拿房子去抵押贷款,期限一般是一年,这一年其实很多企业可以从生到死,企业一旦死亡,银行就只能去变卖该房产。这就会使得房地产的风险和银行业风险开始高度相关,两个行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期限不够灵活,无法随借随还,不仅给企业家带来不便,甚至也不利于银行业的风险控制。

2. 脆弱的供应链

奇幻的贷款旅程并未停止。即使一笔抵押贷款「批了」,到账又是一段漫长的经历。

和石晓华长期合作的一家银行,长期以来关系很友好,也算是到账最快的一家银行了,即便如此,运气好的时候 15 天拿到钱,运气不好要一个月,大多数时候,排队排得很辛苦,特别是遇到急用钱时,就更痛苦。

办这么大一家企业,只是晚十几天拿到钱而已,会有这么大的区别吗?

还真有。这要从中国制造业的供应链现状说起。给石晓华供货的一些制造商,有不少也做到了几千万的营收规模,却恰恰就被这「曲曲十几天」捏住了命门。

供应链是维系着石晓华门店运转的生命线,和石晓华生死相依。每一天,羽绒、橡胶和 PVC 这样的服装原料都会从供应商流向成衣工厂,再变成商品进入门店。

「材料价格波动是我们的心腹大患,橡胶、棉花这一类原材料常常半个月内就会发生近 20% 的大起大落,如果不能及时拿到资金去采购,成本的飞涨将非常恐怖。」石晓华举例说,之前他的一个供应商,因为迟迟找不到钱去采购原材料,眼睁睁看着每双鞋原材料价格从 50 元涨到 80 元,而石晓华的订货价是 70 元,原本已经给供应商预留了 20 元的利润空间,结果一下子变成了倒亏 10 元。企业家只要不违约,就一定是「流着血」地完成这些订单。

有的企业能熬过这一轮亏损,但也有企业家就倒在了这个冬天。几番这样的折腾,在紧绷的资金链中,供应链上的压力一次次脉冲式地传导开来,都让不少中小企业主的精力被透支,很多企业主逐渐心灰意冷,放弃生意。

而中国的小微企业,也在原材料价格波动和资金缺口的双重拉扯中,始终无法做大做强,也就无法规模化、产业化,形成自己的议价权,始终处于弱势地位。管中窥豹,中国制造的困境或许就在于此。

到了新零售时代,这种困境反而有所加剧。还是从石晓华的个人案例来看,为了面对消费者越发挑剔多变的口味和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他试图引入柔性供应链,他需要拿出大量资金去提前锁定上游产能,他的上游同样也需要往再上游去锁定产能。但这样的创新会给整个生产制造链条带来极大的资金压力。

所谓柔性供应链,就是一种 C2M 的定制模式,由销售端发现潮流趋势,定制出款式之后,去上游供应链寻找合适的制造方。相对于过去上游供应链能生产啥,下游销售端就要被动地销售啥,有着天壤之别。

设计改了,原材料变了,都需要上游做出迅速响应,柔性供应链需要在更短周期内随时调整产品,随时备货采购,扰乱了供应链正常的资金周期,资金压力倍增。在长长的链条里,每一个供应商又有自己的上游供应商,一环套一环,牵一发而动全身。企业进入快速备货、高速周转的状态,但凡链条中的某一个环节掉链子,整条供应链就会陷入停摆。

长期以来,企业家们更多是只能求助于民间借贷,这更像是一种互相拆借,资金暂时富余的企业家,会借给资金极度短缺的,来一起度过供应链上的脉冲式资金难关。但问题也在于,如果几家企业还不上钱,就会把原本资金富余的好企业也拖下水,大家就像火烧连营中被绑在一起的战船,能够对抗一定的风浪,但是遇到区域性或者行业性的大变动,这样的影响将是成片的。

供应商的最大命门,是长长的账期形成的巨大应收账款。

王耀炎是一位典型的温州家族企业主,他的微信头像是她戴着小红帽的女儿在海边拍的照片。他的工厂一年产能是 300 万双鞋,也是石晓华的供货商。在跟我聊天的 10 月底,他正在发愁一个 100 万双的 2019 年春季大订单,他需要在短短十天内聚集 4000 万的资金去集中采购物料,生产出成品鞋,再分批卖给下游,直到来年春季在零售端完成销售后才能回流。

回款账期长达半年,让王耀炎苦不堪言。

王耀炎说,这是他们温州企业的普遍状况。但凡有点盈利,上百天的账期就会像黑洞一样锁住这些盈利,空有名义上的利润,而无实际到手的现金流,小企业主很难把生意做得更大,很难在产业链中掌握更强的话语权,就一直处于被动接受价格波动的弱势状态。

大家总认为国产质量不好,其实核心原因就是材料不好,就是因为供应商资金吃紧,遇到材料价格突然波动,为了活下去,唯一选择就是用更便宜更次等的原材料」,石晓华说:「大家对品质的追求,让我们也看到了一些希望,那么多人跑去国外买东西,我就在想,如果我们把它做好一点点,也应该会有人来买的。」

从西遇服饰和它的温州供应链身上的小故事,解开了我心中由来已久的三个疑惑:那就是 1. 为何企业家们爱买房;2. 为何民营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差,常常区域性行业性地集中连片陷入萧条;3. 以及很多的中国制造为何还难以做大做强,能满足消费升级需求的中国品质和中国品牌还比较少。

中国产业能力的提升,中国制造的崛起,一环一环地拆解开来,还是在于传统的金融产业已经跟不上形势发展,金融资源错配,资金流进地产领域空转,却无法促进实体经济的血液循环。而在当下这个特殊的时间点,决策层近期多次提出要多管齐下稳定民营经济信心,解决小微企业贷款难问题,改善营商环境,这意味着,通过金融变革带动产业升级的巨大机会出现了。

促成这一转机到来的,除了决策层的关切和政策日渐完善,还得益于中国的互联网化进程。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搭建的以互联网和数据为显著特征的新零售体系,对中国商业底层基础设施带来巨大改进,让企业经营变得更加数字化、可视化,从 POS 收单环节到线上销售流水,只要经企业授权,这些数据得到采集,一个企业的全貌就能被刻画出来,也让中小微企业颗粒度更细的金融需求得以被发掘和满足。


一个民营企业家的“被迫”买房史



以扫码支付、消费信贷、供应链金融为代表的新金融,和生鲜电商、无人售货、反向定制等为代表的新零售,开始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在付款码与 POS 机的另一端,连接着码商、网商、制造商乃至村镇企业——中国民营经济的毛细血管,而收单和经营流水的数字化,意外地为新零售的融资创造了评判依据。依托阿里和蚂蚁生态的网商银行,找到了催生化学反应的秘密公式。

「网商银行做的,就是把我们的流水、交易行为变成了一种资质,让我们拿到了无抵押的纯信用贷款。」石晓华说,他的烦恼被网商银行从一堆庞杂数据的分析中,甄别了出来,双方一接触,很快就有了定制化产品。今年 3 月,西遇从网商银行拿到了第一笔融资,一周内就顺利到账。到了 5 月,更丰富的流水与交易数据让西遇的授信额度翻了三倍。

在石晓华这个案例中,适配他们所在产业需求的新零售金融产品叫自保理产品。根据天猫销售情况,网商银行给西遇一个自保理额度,西遇在该额度内再给王耀炎这样的供应商提前支付,缩短账期:当王耀炎的货到达石晓华的仓库时,王耀炎就能拿到贷款,这让王耀炎可以及早拿去采购原材料,同时,资金周转速度加快之后,每多转一次,增加的利润都很可观。利率上,相比以前供应链金融产品 12% 的利率,现在都在 7% 以下。

到今年 6 月,自保理业务伴随着阿里新零售的布局开始渗透进线下,在首批 100 家完成了「天猫新零售升级改造」的大润发门店里,所有向大润发供货的供应商均可提出资金申请,由网商银行垫付应收帐款。三个月来,已经发放了近 1.5 亿元贷款。可以想象,会有多少个石晓华、王耀炎的人生和事业将被这 1.5 亿解救。

纯信用贷款、随借随还、较低利率、根据备货和销售数据来设定贷款额度,处处都相对于传统贷款产品做出了巨大改进,让石晓华和王耀炎从此有了不同于以往的新零售金融解决方案,体验也大不相同。

有了新零售金融的加持,西遇不仅成功锁定优质供应商,为上游供应商提供提前收款权益,甚至连带影响更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商的应收账款账期缩短,可以说,给整个产业链条都注入了流动性,缓解了整个链条的资金流紧张问题。

这也大大改善了石晓华和王耀炎——品牌商和制造商这两个群体之间的关系,只要双方互相合作越深,生意做得越大,就能进一步通过良好的经营流水获得更多的贷款支持,生意也就能继续做得更大,就有希望摆脱没有议价权、被动接受材料涨价的弱势怪圈,进入良性互动的快车道。

而一旦规模化、产业化。整条产业链才有余力去购买更好的材料,提升品质,最终迎接并促进新零售时代的到来。这显然是一起新零售金融促进产业升级的经典案例。

近期,有互联网巨头大力倡导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转型,我在网商银行身上已经看到了「产业互联网」应该有的模样。

类似这样针对不同行业特性的定制化解决方案,在网商银行还有很多。可能一部分人会对网商银行感到陌生。这是一家由蚂蚁金服发起设立的民营互联网银行,所放贷款中的 93% 用于服务小微企业。天猫双 11 第 10 年,网商银行也逐渐将原来重点服务的线上商家延伸到线下,通过自保理、预付融资、预付采购和应收账款池这几种新零售金融服务,为产业链上下游的小微商家提供资金支持。

据网商银行副行长金晓龙介绍,这一整套新零售金融方案可以被概括为「智能 pos 收单 + 账户体系 + 清算 + Day 0 垫资 + 资金增值」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金晓龙说:「新零售很重要的产生背景就是线上线下一体化,商家和平台在网上经营的能力和数据输出给线下,同时把线下的客户特点、体验、客群导入线上,从而获悉客户全貌。」

在双 11 前夕,网商银行联合 50 家金融机构一起准备了 2000 亿资金,助力新零售商家备货。十月中旬,放款量就已经达到了 1200 亿。

实际上,这 2000 亿也远远不够,石晓华双 11 期间为了备货就调动了 1 亿资金,其中来自于网商银行的贷款仅为数百万,石晓华期待,随着企业经营流水等数据更加完善,能够从网商银行借到更多的钱。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专职副会长马彬曾公开表示,全国应收账款融资需求超过 13 万亿元,仅有 1 万亿元融资需求得到满足。

这既是留给网商银行的巨大蓝海,同样也是中国经济能够顺利实现转型的秘钥所在。

- END -


周天财经 原创出品 | techfinsight

专注于互联网与新金融领域的商业深度报道、人物特写与战略分析,关注话题覆盖电商、新零售、移动支付、在线信贷、房产服务、汽车交易、企业服务等 TMT 领域中与交易相关的赛道,亦关注企业家群体的心智建设与企业文化对于一家企业的正向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