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到底是不是理財?

其實作為金融三駕馬車(銀行 證券 保險)之一的保險,在國人認知中還存在一定的爭議,但不得不說:大部分的人對保險的認識已經越來越深了,在理財規劃領域佔的份額也日漸呈高速增長,從之前的

標準普爾家庭資產象限圖就能知道其重要性。

但我們不能忽略的一點是:很多人對保險還是存在誤會的,甚至是偏執!網上有句話說,保險有倆不保:這不保,那也不保!

保險到底是不是理財?

究其原因,主要是過去的保險代理人的問題,當然還有買錯保險,導致出現投保不理賠的倆不保現象。使得中國保險的發展遠遠落後於國外的,這也導致現在人說:美國人的命比中國人的命值錢(從911事件及我國汶川大地震中的理賠數據就能知道)。

其實保險是屬於理財的,而且在理財中佔重要位置,只不過它的性質有點像賭博:都是想以小博大。只不過賭博時,我們希望一直贏,而保險我們卻不希望贏,因為贏了說明發生了不好的事,而輸了又感覺虧了,是不是覺得很苦惱?

保險到底是不是理財?

其實我們無須苦惱,因為保險也有分類的:報銷型和提前給付型。報銷型屬於消費型也稱善人型,如果我們沒有得病,那就沒有理賠,那麼我們的錢就用在了其他的不幸兒身上了,我們也是為社會貢獻了一份力了,這也是我們常聽到的:保險是一種你幫人人,人人幫你的制度。這樣講完之後還會有虧了的感覺嗎?畢竟我們這些買了保險的人都是大善人喔

而至於提前給付型的保險一般是重疾險,終身型重疾一般又具有壽險的功能(我們要看清楚哦),也就是說我們一生平安沒有患任何重疾,那麼這筆保額將傳承給我們的子孫後代了。是不是覺得很好呀?

記得有一箇中國老爺爺與外國老爺爺資產傳承的對比漫畫:都是有一百萬,中國老爺爺自己用了20萬,剩餘80萬,兩個兒子個40萬。而外國爺爺是自己用70萬環遊世界,剩餘30萬買保險,200萬保額,兩個兒子各100萬,如此這樣傳下去,外國爺爺家都能給子孫後代留下至少100萬的家產,而我們中國富人家資產卻越來越少,好像也是用這幅圖解釋中國富不過三代的原因吶。

當然我們都知道這是漫畫,但也反映了一個現象:國人的保險意識遠遠落後於外國,不過我們相信隨著現在人們意識的改變,我們中國爺爺一定會越來越牛逼滴!

所以無論怎樣,如果你想合理規劃你的資產,保險是一定需要的,因為它能在你家庭發生意外時雪中送炭,讓家人平安生活。

像經常聽到的:越有錢的人,越會去銀行貸款。其實就保險來說:越有錢的人,交的保費越多,因為他們希望即使有意外發生,他們還能過富有的生活,至少不會變成一家子窮人。保險不能改變生活,但是可以防止生活被改變!

所以現在的你覺得保險是不是理財呢?一起聊聊?

保險到底是不是理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