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強-5飛機?

紅龍防務觀察


少年時,曾認為強-5是中國最威武霸氣的戰鬥機,也許就是其雙側進氣道的開創比起殲-5、6、7、8系列機頭進氣的殲擊機漂亮了很多。強-5由南昌飛機制造公司研製的。其主要任務是近距空中支援和對地攻擊,機身的4個外接點可備攜帶一枚250千克的炸彈,最內側的機翼外接點,可攜帶內裝8枚57毫米或68毫米、或者9枚90毫米的火箭彈吊艙。也曾作為中國戰術核武器的投送載具做過實驗,服役期間發展出多種型號並出口多個國家,其主要具備遂行低空、超低空突防,攻擊兵力集結點、坦克群、機場、通訊中心、導彈陣地以及海面艦艇等各種戰區和淺縱深目標,並可攜帶空空導彈進行自衛空戰的,曾經成為空軍的一支重要打擊力量,為空軍戰鬥力的增長和保衛國防做出了重要貢獻。





虎嘯無邊


現在全世界也沒幾種還在服役的攻擊機,而且都是特麼老爺貨,比如美帝疣豬,比如毛子蛙足。

雖然說強5在掛載,航程上比起其他攻擊機都不佔優...但確實現在就不怎麼需要攻擊機啊..

現代戰鬥機都是優秀的舔地攻擊機,無非速度太快...不像攻擊機能慢悠悠來,但慢悠悠來無人機怎麼都比攻擊機更合適啊...

所以,在攻擊機裡邊,強5也馬馬虎虎,至少皮實便宜,特點和A10一樣。而且管你現代什麼攻擊機還是炮艇,都需要在有制空權的前提下,沒制空權誰家的攻擊機都是靶子。有制空權皮實便宜的攻擊機+炮艇虐地面和打遊戲一樣。從這個角度來說強5也沒問題。至少它不想殲轟7那麼容易墜嘛~

畢竟是掛過氫彈的主~


瘋狗的輕武


這是一款輩份很高的飛機。

自從“老六”,光榮退役之後,強5便當仁不讓的坐上了“爺”字輩的位置,到如今“五爺”強五也光榮退役了。

強5曾經是一款很優秀的飛機,誕生於上個世紀風起雲湧的60年代,除了美國蘇聯之外,當時的水平,強擊機排世界第三,應該不成問題。可以空中截擊,也可以對地突擊,沒有陸航的年代,是唯一能夠提供對地火力支援的空中力量。




皮實耐操,各方面性能都不錯,陸海空軍都滿意,所以強五累計生產了1000多架,任勞任怨的服役50多年,期間參加大小演習、閱兵無數,空投過氫彈,功勳卓著。

英雄不提當年勇,強五也越來越跟不上時代了,航程段,載彈量低,使用起來越來越不經濟,陸軍裝甲部隊都隨身攜帶野戰防空,強五上去也是凶多吉少了。雖然改進了不少,但是底子畢竟是幾十年前的,沒有什麼潛力,留著也沒什麼用,退役也是正確的。



中國空軍更新戰機的速度也越來越快,要不多久“七爺”、“八爺”也該退役了,全面三代化也為時不遠。

至於退役的強五,部分還是挺新的,半賣半送給第三世界國家,還能繼續發揮餘熱,所以應該還能看到“五爺”的身影。


一坑四彈


強-5,是在米格-19基礎上研發成功的輕型對地攻擊機,屬於空軍最老的專職的唯一的攻擊機,有將近50年的歷史了,因此也是古董級別的攻擊機。

強-5解決了空軍有無攻擊機的問題,在空軍裝備史上是將留名的,所以對空軍意義重大,畢竟有了攻擊機這一以前沒有的機種。

但不可否認,強-5的性能確實非常一般,儘管貌似剛跨越音速,但由於機體過小,存在著航程短、滯空時間短、載彈量少、作戰能力一般等弊端。

作為一款單座雙發超音速攻擊機,強-5的航程只有上千公里,作戰半徑也僅四、五百公里,載彈量2噸,攻擊武器也是機炮、普通航彈、火箭彈等,可掛載2枚自衛保命的近程空空導彈。

隨著殲轟-7、殲-16等戰鬥轟炸機的大量服役,特別是陸軍航空兵武裝直升機,包括空中察打一體機無人機的出世,都能對付坦克、步戰車、自行火炮等地面高價值目標,具備打擊堅固堡壘和野戰工事的能力等。

毫無疑問,戰鬥轟炸機既能空戰,又兼具對地面目標的打擊,比攻擊機的效費比更高,武裝直升機更受陸軍地面部隊的歡迎,是坦克的殺手,甚至空中察打一體機無人機都具備了對坦克的貫頂攻擊能力,因此強-5受到了以上機型的嚴峻挑戰。

事實上,武裝直升機裝備陸軍航空兵以後,就已擠壓了強-5在軍中的生存空間,戰鬥轟炸機、武裝直升機,甚至空中察打一體機無人機,都讓強-5黯然失色,籠罩在強-5身上的光環已經退去了。

因此,強-5將面臨無後續機,服役年限到了以後,徹底退出現役的命運,這是攻擊機這個機種的命運,並不僅僅是強-5,國外赫赫有名的A-10、蘇-25攻擊機,也都不受各自空軍待見了,與強-5一樣,也沒有後續機,服役年限到了,也將全部退出現役。

作為一個機種,強-5曾經輝煌過,甚至為了抗絕來自北方的壓力,小強小小的身板,竟然能帶上一枚核彈起飛,勇敢地去攻擊蜂擁而來集群坦克。

但那畢竟是過去式了,好漢不提當年勇,等待強-5的就是退役一條路,別了!強-5;別了!曾經輝煌的小強。

本文由“國平軍史”發佈。


國平軍史


首先致敬一下5爺。

強-5是中國自制的第一代超音速攻擊機(強擊機),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於大躍進一連串的超英趕美自制飛機風潮中唯一存活設計量產的作戰用機。

強-5最大平飛時速1210公里,在11公里的高度可達到1.112馬赫,實用升限15400米(約50525英尺),航程1630公里,攔截半徑250公里,著陸滑跑距離1000米。它的載彈量為1.5噸。1972年,強五甲型機還曾成功進行投放氫彈試驗。

強—五飛機為全金屬半硬殼式,頭部為錐形,兩側有進氣道,中部呈蜂腰形,後機身裝兩臺渦輪噴氣發動機,機翼是後掠角中單翼,起落架為前三點式。

下面說下5爺的研發歷史。

1958年,我國決定自行研製一種超音速強擊機,以滿足人民空軍的急需。當時陸孝彭擔任強5飛機的主管設計師。陸孝彭以科學的態度、實事求是的精神,根據空軍對強擊機的實戰要求,突出低空、機動、突襲和攻擊的性能進行論證,並緊密結合中國當時的工業水平,制定了總體方案。錐形的機頭,開闊的視野;雙管進氣,新穎大膽;加大加強的後掠機翼,顯示良好的低空穩定性;流線形的蜂腰機身,還有美觀的機尾翼……

400多個日日夜夜,低速風洞試驗,高速風洞試驗,4次大的設計修改,260多份氣動性能、強度計算報告全部完成,最後重新發出全套生產技術圖紙2萬多份,完成了強擊機發展史上最重要最關鍵的一個過程。強5試製是1960年5月開始的。當時全廠幹勁很高,大家都把強5當作“爭氣機”來幹。然而就在試製勝利在望時,遇到國民經濟的大調整,強5的研製工作被迫暫停了。

後來,陸孝彭帶領剩下僅餘的14名下屬繼續進行研製。這14人中,有6名設計員,2名工藝員,4名工人,1名調度員和1名資料員。

1964年1月,強5試製工作全面恢復,決定先生產兩架原型機。1964年6月30日,空軍領導聯名給中央寫報告,要求繼續研製強5型飛機以增強空軍對地攻擊能力,強5型飛機研製工作才得以真正“復活”。1965年6月4日,第一架強5飛機終於首次升空,在空軍某基地試飛。

隨後,強5飛機通過國家鑑定,被批准初步設計定型。1966年,中央軍委同意小批生產10架強5機。1968年,強5飛機試飛鑑定後,經中央軍委、毛澤東主席親筆圈閱批准,強5飛機投入了成批生產,開始裝備部隊,成為我國空軍主力機種,從此揭開了我國自行設計製造超音速噴氣式強擊機並大量裝備部隊的歷史,填補了中國航空工業的一項重要空白。

南昌飛機制造廠又根據部隊的不同需要,發展出多種改型機種,形成了強五飛機系列。如強—五甲,強五乙,強五I型,強五II型等。到1993年底共生產了1000多架。供空軍和海軍航空兵使用。


辣子不加辣


作為一款前線對地強擊機 ,強5還是合格的。


雖然看起來它載彈量小 航程短,但是由於當時那個年代就是當做空中坦克來用的,簡單,便宜,前線簡易機場就能起飛 保障,適合大數量裝備,對坦克群有很強的壓制能力。

後期各種光電設備的升級,居然還內置了早期的eots系統,更能投擲激光制導炸彈和各種反坦克導彈。

隨著各種小型彈藥的發展,強5一次出擊能帶更多的精確制導彈藥,作戰能力隨著彈藥能力的提升,戰鬥力也是不容小覷。

別看人家老,人家還有中國版的保型油箱!

老兵不死,只是逐漸凋零!


知識就是力量啊


強五可是架好飛機……

強五強擊機是我國洪都航空工業集團(原南昌飛機制造廠),在上世紀50年代末期以殲6(米格-19)設計製造的我國第一種強擊機。



該機於1958年開始研製,1965年6月首飛,2012年10月25日停產,在該機漫長的服役期中,強五有過多種改型,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可以掛載“狂飆一號”的強五甲,而該機也是我國第一種出口型飛機。

而強五誕生的初衷與A-10和蘇-25不同,A-10與蘇-25是以前線反坦克、近距離空中支援、戰場遮斷為主要作戰方式,而強五則是以低空、超低空高速突防為主要作戰手段,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前蘇聯裝甲洪流巨大的壓力下,強五以低空高速強行突破敵方軍、師一級野戰防空系統,對敵方坦克集群、摩托化步兵集結地域,指揮節點等面狀目標,實施戰術核打擊為主。


所以強五的設計都是圍繞可以低空突防空投戰術核武器為主要目標設計的,而受制於當時國內落後的航空工業水平,強五的設計藍本以當時我國唯一掌握的高速飛機殲-6為主進行改進,而當時殲-6較低的整機推重比和發動機推重比,限制了在外掛戰術核武器時的高速能力,所以強五的戰術核武器必須內置,以保證機體表面的光滑流暢、減小阻力。

這也是為什麼強五在當時一眾機頭進氣設計的飛機的裡,選擇兩側進氣設計的原因,並不是為了安裝高性能火控雷達,而是單純為了騰出進氣道佔用的機體空間,以佈置彈倉。



▲掛載“狂飆一號”模型的強五(並不是強五甲),強五原型機與強五甲有內置彈倉,後改為半埋式彈倉,既可以掛核彈也可以掛副油箱。
▲掛副油箱的強五(說實話強五改型太多,小編也認不全,非喜勿噴)

而內置彈倉的設計和為加強機體強度而產生的結構增重,讓強五在內油降低的同時,又相比殲6增重了近兩噸,所以強五的航程和作戰半徑急劇下降,在攜帶兩副副油箱採用內置氫彈低空突防的情況下,其作戰半徑不足500公里,所以強五一直給人以“短腿”的印象。

但就是這型“短腿”的飛機,為我們的祖國服務了整整半個多世紀,在其漫長生產週期中,約有上千架的強五進入部隊服役。

而隨著我國航空工業的技術進步,強五也逐漸被“後輩”的蘇JH-7、殲16等飛機取代了其一線主力的位置,開始逐步退役了。

但是強五在我們祖國空軍技術落後的年代,為我們守護了半個多世紀的功勞,還是不應該被忘記的。


軍事小科普


強五飛機最大成就是填補了我國噴氣式攻擊機的空白,但總的說來是一個應急產品,不算一款很合格的攻擊機。它是由殲六(米格19)戰鬥機為原型直接改兩側進氣而來,其他氣動外形並沒有多大變化,所以天生帶有殲擊機的基因,恰恰成為它的弱點,一是速度過快,其他飛機是越快越好,但是攻擊機則不是,需要在目標上空長時間滯留盤旋,以提高對地攻擊命中精度和攻擊密度。二是裝甲薄弱,高空高速殲擊機當然不必考慮這點,但攻擊機必須要有裝甲,尤其是座艙和發動機部位,以應付地面小口徑武器的必然攻擊,而強5機身直接沿用殲六總體佈局並沒有增設裝甲,導致對地攻擊時生存能力很差。三是航程短滯空時間短,導致無法保持對地面持續攻擊。四是載彈量小,不過這是輕型飛機通病。

總之強五可以看作是輕型殲六殲擊機的對地攻擊改造版,但仍像殲擊機比像攻擊機更多一些,對地攻擊能力不如現在的中型戰鬥機殲10兼職,更別說重型的蘇27國內版本了。而中國確實需要一款使用成本低廉的遠程輕型攻擊機,以應對廣大邊境地區大量突發的低烈度任務,如打擊有武裝的恐怖份子及組織、販毒組織以及境外武裝人員非法入境捕漁、走私等等違法犯罪活動,也可以用於對付那些空中力量並不強的國家的地面武裝,說實話強五有點差強人意。


手機用戶52515517323


強5,專業對付某聯的裝甲兵團目標的,我國唯一玩過從天而降的戰鬥機,被廣大網友尊稱為五爺,年過半百,主要任務擔負對地攻擊,同時還能狗鬥,個人覺得經過改造比如更換更大機炮換裝更現代劃的航電系統改進載彈量模仿鷹醬家的a10,完全可以為陸軍現代合成營一級單位提供火力支援。續寫輝煌,而且這型飛機我國曾作為國際援助項目出口給很多第三世界國家。


戰神141普萊斯


相當於俄羅斯的蘇-24吧,對地攻擊機,上世紀七十年代的二代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