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唄可以延期還款,但這背後是一場共債危機!

雙十一已經過去一週多,你距離還花唄的日子越來越近了。

按照花唄原來的規定,這個月出來的賬單,要在下個月10日之前還清,但今年雙十一的賬單,卻可以拖到明年再還。


花唄延期


如果大家現在打開花唄,可以看到一個通知,雙十一賬單穿越到明年。


花唄可以延期還款,但這背後是一場共債危機!

本來應該在12月10日之前還清的雙十一賬單,現在可以到了明年1月10之前再還清,還款期限延長了一個月。

雖說就算延期該還的錢總歸還是要還,但多了一個月的緩衝期,很多人手裡的資金就不會太緊張了。

對於剁手黨來說,可解燃眉之急。

不過,人家也不是給用戶白白延期的,要收手續費,手續費其實就相當於是延期的利息。

對於具體的收費標準,花唄官方給出的回答是“顯示為準,反正不多,多了也沒人用的呀”。

所以說,到底需要收多少錢,還得等到12月1日,這個功能正式開通之後,我們才能知道。

但是根據目前的內測數據來看,是按照區間收費,比如2000≤欠款≤5000,收取40元手續費,1000≤欠款<2000,收20元費用。

在一個收費區間裡,不管金額怎麼變化,收的錢都是一樣的。

按照內測的數據,我算了各個收費區間延遲一個月還款的利率。

利率最低的情況是欠款5000元,收40塊,相當於年化利率是9.6%。而如果是每個收費區間裡,金額最少的那部分,年化利率高達24%了。

也就是說,在同一個收費區間裡面,你欠的錢越少,其實還的利率是越高的

花唄可以延期還款,但這背後是一場共債危機!


之前,花唄是沒有推出延期還款這個服務的,用戶實在還不上錢就會逾期,逾期的話,每天都會收取逾期金額的萬分之五作為利息,換算成年利率是18.25%。

跟逾期收取的利率比起來,只要你延期的金額不是收費區間裡最靠前的那部分,其實是更節省費用的。

而且逾期會對我們的信用產生比較大的影響,逾期30天之後,就算把錢還了,也永久不能使用花唄和天貓分期。

所以,花唄延期對於手頭資金緊張的花唄用戶來說,確實是場及時雨。對於花唄來說,又能賺一筆錢,簡直皆大歡喜。


對可透支支付工具依賴加深


花唄的延期功能一出來,就引發了很多人的關注,畢竟現在已經有不少人得了“花唄重度依賴症”。

我之前的文章裡也提過,花唄的用戶超過一億,全國有超過四分之一的90後使用花唄。

實際上,大家依賴花唄的同時,也沒少用其他的可透支支付工具,作為老牌的可透支支付工具,信用卡這幾年的用戶也呈爆發式增長。

1985年,中國銀行珠海分行發行了我國第一張信用卡——中銀卡。

但前期信用卡發展的速度比較慢,直到2008年,信用卡已經在中國大陸發行23年之後,信用卡的數量還只有1.42億張。

而2017年跟2016年相比,信用卡增長的數量就達到了1.23億,快要和前23年的業績持平了。

而今年信用卡增長的速度很可能會超過2017年,今年上半年,信用卡髮卡量達到0.7億張。

事實上,我國信用卡的增速從2008年之後就有所下降,到了2015年甚至出現了負增長。直到2016年才又開始提速。

信用卡的髮卡量和信用卡的交易總額走勢是非常相似的。

信用卡的交易總額增長率,同樣在2015年跌到谷底,然後從2016年扭轉跌勢,開始提速。

隨著信用卡的數量和交易總額的增加,大家欠的卡債也越來越多。

2018年二季度末,我國信用卡應償信貸總額就達到6.26萬億,而在2015年末只有3.09億,兩年半里翻了差不多1倍。

而今年2季度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達到756.67億元,2015年這個數據是380.27億元,也差不多翻了一倍。

債務一直在加重,還不上錢的人也越來越多。

央媽發佈的《2018年第二季度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顯示,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達到756.67億元。

在2010年,這一數字只有76.89億元,8年來我們信用卡逾期未償總額翻了差不多8倍。

按這個趨勢下去,銀行繼續大力發信用卡,會增加壞賬,但銀行並沒有減緩髮卡的速度,今年信用卡依然以驚人的速度增長。

而且銀行給用戶的額度還比以前更大了,2008年的卡均授信只有0.69萬,而2017年末的卡均授信達到了2.12萬。

延緩共債危機爆發


其實,不管是花唄給用戶延期,還是信用卡增加發卡量和授信額度,初衷肯定都是為了多賺錢。

但是他們在多賺錢的同時,也緩和了共債危機。

現在很多人身上揹負很多債務,以貸養貸,多頭舉債的人不要太多了,特別是現金貸渠道,更多。

這些多頭共債者,如果還不上錢就會導致債務危機爆發,我們也稱之為共債危機。

因為共債者自身沒有足夠的現金流,又欠了一堆債,靠自己是絕對還不起的,只能去借更多的新債來還舊債。

舊債、新債都有利息,利息還不低,自己的收入又沒有質的飛越,債務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等到新債還不上舊債的時候,共債危機就發生了。

雖然花唄、信用卡這些借貸工具可以給共債者提供資金調度,緩和了共債危機,但也只是緩和,不可能讓共債危機因此消失。

想想中國現在的債務狀況,共債者的數量不會少。

在不算上民間借貸的前提之下,中國家庭債務與可支配收入之比是110%左右,如果算上那些官方無法統計到的數據,中國家庭負債數據會更恐怖。

而且這個數據是整體的數據,不同的中國家庭之間,債務和收入又有很大區別。

從整體的數據來看,中國家庭的負債很重,但中國家庭裡會有很多依然很有錢的家庭,也有很多瀕臨破產甚至已經破產的家庭。

所以,從中國家庭的負債情況來看,我們可以知道中國的共債者不在少數。

從花唄和信用卡的數據來看,共債者應該是在2015年之後扎堆出現的。

信用卡的數量在2015年出現了負增長,但在這之後,開始爆發式增長。而花唄在2014年誕生,2016年用戶數量猛增,超過1億。

如果聯想一下2015年發生的事情,也會覺得這個結果十分合理。

2015年,發生了股災,並且很快啟動了新一輪房地產牛市。

股災裡配資加槓桿的人裡,肯定有很多破產的,為了繼續生活,迫不得已成為共債者。

而房地產牛市開啟,靠自己和家裡的資金買不起房的人,也有不少舉債上車。

為了維持現金流,共債者依賴類似花唄、信用卡這些可透支支付工具,通過倒騰各處的資金來保持自己不徹底破產。

當然,對於花唄和信用卡來說,這些共債者是它們不錯的收入來源。

但是用新債來還舊債很難永遠持續下去,畢竟要還的錢越來越多,只要有一個環節借不到足夠的錢,就會像多米諾骨牌一樣,一倒倒一片,所有債務可能都因此還不上。

之所以會產生那麼多逾期未償的信用卡餘額,肯定也與部分共債者的徹底破產有關。

共債者如今還在與日俱增,很多人在用花唄也好,用信用卡也好,其實部分是用在消費方面。

但我提醒大家,還是理性控制自己的債務才行,不要盲目消費。

畢竟,國家開始在建設信用社會,未來如果你因為負債過重破產失信的話,你的信用分數會很低。

到時,你會成為一個衣食住行孩子教育以及各種社會福利處處受限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