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發佈構架大重組後首份財報成績單 騰訊雲成“績優生”

時間回到1個多月前的9月30日,就在全國人民準備享受難得的十一長假時,騰訊架構調整的消息迅速取代了人們原來的注意力,成為坊間熱議的話題。而在那次被不少人形容為"地動山搖"的調整過程中,也誕生了一些對騰訊未來非常重要的新業務單元,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或許就是主打to B市場,以雲計算業務為核心的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SIG)。

為什麼這麼說?我們不妨看看騰訊前幾天剛剛公佈的2018年Q3財報。你或許就會找到答案。

財報顯示,騰訊的雲計算業務在今年的前三個季度中實現了60億元的營收。但更值得關注的還是增幅,Q1、Q2均達到了100%,可以說,2018年是騰訊雲實現爆發式增長的一年。

騰訊發佈構架大重組後首份財報成績單 騰訊雲成“績優生”

擁抱市場 騰訊雲將重點推進B端業務

此前很長一段時間裡,騰訊雲的相關營收數字都沒有直觀的出現在大眾視野內。隨著騰訊Q3財報的出爐,騰訊雲這份"成績"的首次曝光,的確令不少業內人士感到了一絲意外。可又有多少人知道,在這份不錯的答卷背後,騰訊在雲計算業務上有多努力。

所謂的"To B",指的是企業級應用服務。2018年,騰訊雲開始加速發力B端業務,並且在遊戲、視頻、電商、O2O、金融、智慧零售等領域實現了高速發展。當然,這一切都是基於騰訊多年發展中積累的勢能以及自身強大的生態體系優勢,To B業務在短時間內獲得令人矚目的成就其實也是情理之中。

不久前,在諮詢機構Forrester發佈的《2018年中國全棧公有云開發平臺Wave報告》中,騰訊雲首度進入中國全棧公有云開發平臺領導者象限。Forrester在報告中指出,作為2018年的新晉領導者,騰訊雲業務經過多年努力取得了實質性的穩定發展。

騰訊發佈構架大重組後首份財報成績單 騰訊雲成“績優生”

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目前騰訊雲已經有2000多個合作伙伴,行業解決方案超過六十種,助力各行各業打造自己的"超級大腦"。騰訊雲在政務、醫療、工業、零售、交通、金融等各個領域也都創造了大批數字化轉型成功的案例。

結合AI、大數據 打造全新的互聯網生態

如果說支付、AI、大數據,是騰訊雲在業務層面最主要技術突破口,那麼金融和政務則是騰訊雲在行業應用上的兩大突破口。

在"騰訊雲·2017雲+未來峰會"上,馬化騰曾表示,雲是產業革新的原動力,是新型社會管理的主平臺,更是人工智能的強載體,政務和金融兩大領域就是騰訊雲帶給我們的樣板。

政務方面,騰訊雲與各個企業和部門提供了數據支持。例如面向公眾的政務服務公有云資源,將公有云能力與微信、自媒體等深度整合,提供面向政務服務的一站式整合的解決方案。為門戶網站、網廳應用、移動服務等,帶來全新的機遇。值得一提的是騰訊雲"建設有溫度的數字政府"理念,將科技對社會效率提升和解決民生難點的人文關懷結合思考,在產業升級變革的過程中讓每個用戶都能感受到實實在在的便利——這正是騰訊雲生態勢能的體現之一。

金融方面,騰訊雲打造了天御借貸反欺詐系統,通過騰訊雲的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能力,準確識別惡意用戶與行為,解決客戶在支付、借貸、理財、風控等業務環節遇到的欺詐威脅,幫助客戶提升風險識別能力,降低企業損失。基於對金融業務場景的理解,騰訊云為金融行業提供了全場景的解決方案。更為關鍵的是,依託於騰訊生態所形成的核心特色能力,騰訊雲還能提供多種獨具特色的合作業務系統與場景,最終實現包含場景合作方、同行業夥伴和產業公司端的無邊界金融業務合作生態。

騰訊發佈構架大重組後首份財報成績單 騰訊雲成“績優生”

伴隨著騰訊20週年戰略升級和架構調整的完成,騰訊雲的戰略地位進一步強化。財報中雲業務的亮眼成績也是給即將到來的"產業互聯網時代"注入一支強心劑,騰訊CSIG成立的同時也是在向世人宣佈:"下半場就看我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