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中上當受騙最多泥料:朱泥



紫砂壺中上當受騙最多泥料:朱泥


原礦朱泥礦料

宜興紫砂泥料眾多,每一款泥的特性各不相一,對於有些泥料壺友們也生出諸多疑問,紫砂之家選擇了其中疑問最多的一種泥料——朱泥,來探索它的的奧秘。

朱泥,是紫砂紅泥類中性能較為特殊的一類紅泥,被人們譽為紫砂紅泥中的精品泥料。古時朱泥與紅泥都沒有嚴格的區別,明清時,朱泥屬於紅泥範疇,沒有單獨的名稱。民國時期,李景康、張虹著《陽羨砂壺圖考》始有“朱泥”的稱法,但與紅泥無明確的區別,有時稱朱泥或硃砂,有時稱紅泥,全憑鑑賞者或愛好者主觀上的認同。現代意義上的朱泥是上個世紀90年代收藏界的玩壺者們叫出來的。自建國以來,隨著陶土開採機械化作業程度的提高,紫砂泥開採的數量和規模日趨擴大,泥料亦日趨豐富,為了將其有所區別,上個世紀90年代收藏界的玩壺者們把紅泥中品質優秀、色澤鮮豔的紅泥壺叫做朱泥壺,其餘則通稱為紅泥壺,隨後逐漸就有了朱泥和紅泥的區別。

雖說朱泥和紅泥外觀色澤較為鮮豔且相似,現在朱泥仍歸屬於紅泥範疇,然而朱泥和紅泥根本區別在於其礦源和泥性,並非僅表現為色澤的深淺。朱泥礦料主要產於嫩泥礦中,原礦一般位於山表黏士層或架士和嫩泥礦層之間。它是由青白色的嫩泥風化而形成的一種嫩泥礦料,礦料呈泥塊狀,收縮率要遠高於一般的紅泥;而紅泥則通常產於礦床上部的黃石夾層中或黃石層下,通常由白泥風化而成,礦料呈泥岩狀、片狀,泥質細嫩、細膩,性能與白泥差不多。


紫砂壺中上當受騙最多泥料:朱泥


形成朱泥的嫩泥礦

朱泥依據風化的情況大致分為三種情形:第一種嫩泥礦層表面,經風吹雨淋日曝,直接風化而成的,呈豆瓣狀的小片塊朱泥。此類朱泥風化時間雖然不是很長,但風化較為充分,氧化鐵含量較高,泥質細膩,色澤較為鮮豔。直觀似小紅泥製品,由於地表受雨水的淋濾沖刷過多,泥漿流失也較多,故成陶後色澤較沉,須經久泡養後方顯其溫潤明亮;第二種嫩泥礦層中,風化程度不一,風化充分的,黃中略帶紅、紅中略帶黃,風化不夠充分的,大多呈土黃色或紅鏽色夾帶青白色的泥塊狀,朱泥礦以此居多;第三種同樣是嫩泥礦層中,因風化時間過長而形成了硃砂或大紅袍朱泥。


紫砂壺中上當受騙最多泥料:朱泥


大紅袍礦料

朱泥依據風化後原礦外觀的色澤,有人將其稱為金黃朱泥和鵝黃朱泥等;依據成陶後的外觀色澤,又稱為大紅袍朱泥及紫朱泥等;根據出產地,則稱為黃龍山朱泥、趙莊朱泥、小煤窯朱泥等。

朱泥種種,品質不一,由於風化程度的不同,朱泥的含鐵量也有高低,色澤自有差別。朱泥未燒製前泥料通常為土黃色;若是紅色,則大多添加了鐵紅粉,成陶後呈大紅色。由於泥質和燒成溫度的關係,通常呈黃紅色的也較多。經久使用後,肌理溫潤,如少女之肌膚,紅色會越來越漂亮,故有人戲稱其為“紅姑娘”。


紫砂壺中上當受騙最多泥料:朱泥


趙莊朱泥礦料

朱泥乍看就是土黃色的黏土塊,氧化硅含量低,黏士比例高,石英顆粒細,可塑性好,黏性重。製作時泥料易粘工具,難於成型,故通常用於製作小品,不適宜做大件,非達一定功力的制壺者也是不願製作朱泥壺的,致使朱泥從古至今以小品居多。現代技術則可以輕易地解決這一難題,即煉泥時加入一定比例的熱妙粒,則既可提高朱泥的成型率,又可以增大器形。

朱泥與其他紫砂泥料相比,其乾燥和燒成的收縮率都較大。普通紫砂紅泥的整體收縮率為13%,朱泥的整體收縮率則高於17%,甚至高達25%以上,比普通紫砂紅泥高出80%以上。由於朱泥的收縮率大,舊時窯溫又難以控制,故朱泥壺在燒成後,壺體表面常會或多或少地產生皺褶,這些皺褶在經久使用後,又只能看到而手卻感覺不到,所以有“無皺不成朱”的說法。現代工藝水平提高後,燒製的窯溫已易於掌控,不大會出現此種情況。

朱泥燒成時,應有較長的預熱烘乾時間。因為朱泥的收縮率大、密度高、氣孔小,水分不易散發,所以只能用時間來克服這個問題。即便是在高溫帶,也只能緩慢升溫。冷卻過程也需十分緩慢,否則極易炸裂。故朱泥壺從泥料製作到燒製成型,成品率只有60%左右,這就是連許多制壺名家及成型老手也不願多做朱泥壺的原因。

歷史上朱泥雖無名分,卻出道較早,且影響不小,不乏精品。明末清初制壺名工惠孟臣、惠逸公皆以朱泥小壺而聞名,歷史上閩南曾流傳著“- 無名、二思婷、三孟臣、四逸公”俗語。朱泥家族雖然姊妹眾多,性格大致接近,但因出生地的不同,個性又各有差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