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察皇后去世时,为何乾隆却对官员大开杀戒呢?

哉避zJC47336


富察皇后去世的时候正是乾隆十三年,面对自己最钟爱的女人去世,心中免不了伤心难过,乾隆的生活发生了一个大地震,这个也不免会影响到他的执政方面上。



面对皇后的去世,乾隆皇帝唯一能做的就是给富察皇后办一场风风光光的,体面的葬礼,各个官员在皇后葬礼上要做到完美无缺,一点点小瑕疵都不能出现,但是总不能做到尽善尽美的。像是在皇后的葬礼上要宣读册文,翰林院起草好了之后出了一点点小纰漏将满文的译文皇后翻译成了皇太后,谁还不允许人家写个错别字呢,但是乾隆就不允许,乾隆皇帝勃然大怒,竟然下令将刑部尚书秋后斩首,其他涉事官员一律革职查办。

在给皇后打造金册的时候,乾隆看金册打造的不够精致,配不上富察皇后,涉及这件事情的工部官员全部问罪,而一天他看桌子擦得不够干净,又将这件事的大臣降职。满族习俗是皇帝和皇后的丧事一百天之内官员不能剃头发,头发长得在长也得忍住,到一百天之后再剃掉,但是雍正皇帝去世之后,很多大臣百日之内也都剃了头发,大臣对这件事情没有在意吧,但是一天上朝的时候,乾隆发现又几个人都剃了头发,乾隆皇帝勃然大怒,皇后才去世了几天,你们就剃头,真是大不敬,这件事的官员有的被乾隆下令自尽,有的也被革职,就因为几根头发的事情,朝廷大员就这么掉了脑袋。

从孝贤皇后病逝这件事情上,乾隆的执政风格也发生了变化,乾隆早期执政是以宽厚仁慈为主,到了乾隆十三年以后,贪腐之风盛行,官员也比较松散,乾隆开始对自己的执政方式进行了反思,乾隆就开始酝酿着对自己的执政进行一场大变革,乾隆十三年也开始了一场严整贪官的风暴,像在乾隆二十三年的时候,要是贪污的官员贪污超过1000两,就是死罪,贪污的钱家属要帮着还清,这个政策使得无数贪官人头落地,无论你是官员还是皇亲贵胄,一律从严。



受乾隆宠爱的慧贤皇贵妃,他的弟弟沾了姐姐的光,乾隆派他出任两淮盐政,刚入职不久就贪污了十三万两,乾隆不管你姐姐多受宠爱,知道这件事之后就立即将他的小舅子斩了。

总之,孝贤皇后去世也就是乾隆十三年是乾隆执政时期的一个分水岭,他的执政方式由宽大为怀逐渐向法治转变,也是他逐渐发现问题的结果。


消失的月光


乾隆十三年以前,乾隆皇帝只处死一个提督鄂善,因贪污1600两银子,不忍心杀他,便下旨让他自尽。乾隆曾说出当时心情:“降旨之后,心中翻腾难过,不能自释,如人身之失手足也。”

乾隆十三年,富察皇后死于东巡途中,年仅37岁。她是乾隆的原配,16岁进宫,天生的端庄文静,算得上标准的名门淑女,乾隆的悲痛也是人之常情理。但乾隆心情郁闷,找不到地方发泄,于是无端制造了一系列官员惨案。

清朝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在国丧百日内,不论是文武百官还是老百姓都不能剃头。之前也没有认真执行,就连雍正帝驾崩的百日内,许多官员都剃了头。而在富察氏丧礼期间,不少官员剃了头,乾隆却认为这些官员剃头是对富察氏的大不敬,是对纲纪礼法的挑战,于是乎乾隆借机大做文章,重罚官员。许多官员因富察氏之死而受到牵连,仅仅因为剃头而获罪,有的被杀头,有的被流放,有的被革职,叫人不可思议,让朝中大臣见识了他的凶残一面。。

如江南河道总督周雪健、湖广总督塞楞额因在富察氏丧礼期间剃头,乾隆直接下旨,赐自尽;

湖南巡抚、湖北巡抚和浙江巡抚,也因在富察氏丧礼期间剃头,被革职查办永不叙用;

锦州知府金文醇因被人告发剃头,乾隆判了个斩监侯;

大学士张廷玉写祭文时用了“泉台”二字,乾隆觉得不够“尊荣”,以“全不留心检点,草率塞责,殊失敬理之义” 的罪名停发工资一年;

乾隆收到告发官员剃头的密函实在太多,他便一股脑儿处理了53位没有上奏悼念的官员,每人降两级;

乾隆认为工部办理皇后宝册时“甚属粗鄙”,以大不敬罪处分;光禄寺因祭礼所用祭品、桌子“俱不洁净鲜明”,多位官员被免职、降级;满族尚书和吏部侍郎等都受到处罚。

乾隆觉得他的儿子永璜和永璋在富察氏丧礼上哭得不够悲痛,立马宣布他俩永远不能够继承皇位。

乾隆几近变态几近疯狂,从一个宽厚待人的皇帝变成一个残酷无情的暴君,如果说仅仅因为富察氏病逝而伤心悲痛所致,未免太奇葩太可笑了。

乾隆诛杀官员数量、级别都创下清朝的最高纪录,成为整个大清诛杀官员最多的皇帝。对此,乾隆一语泄露天机:“当初我登基时,因为人命关天,实实在在不忍心痛下杀手,可是这么多年我才发现,一味纵容姑息,必将让这些人继续胡作非为,肆无忌惮。”可以这么说,乾隆聪明着呢,他是借着富察氏丧礼期间发动一场大地震,意在巩固自己的皇威,加强自己的统治。

(图片、资料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告之,立马删除相关部分)


天宁阁


富察皇后,出身非常高贵,她出生在满洲八旗上三旗中第一旗的镶黄旗,他的父亲官至察哈尔总官,他的伯父又是三朝元老,官拜一品而位极人臣。富察氏出生在这样的家族中,因此他能接受到很好的教育,同时她本人也深明大义,也很有修养。因此她更是一个名门大家闺秀。

因为富察氏自身的修养和家族条件,因此被雍正皇帝认可,所以在雍正皇帝的主持下,为弘历和富察氏举办了非常隆重的婚礼。富察氏和弘历成亲后,也非常的恩爱。到弘历登基后,是为乾隆皇帝,封富察氏为皇后。

富察皇后和乾隆皇帝生有两子,但是她两个儿子都先后去世,让富察皇后非常的伤心难过,到富察皇后三十七岁时,富察皇后因病去世。

富察皇后去世后,乾隆皇帝给富察皇后举办了隆重的葬礼,乾隆皇帝称她为贤德皇后,同时因为富察皇后的去世,也让乾隆皇帝对官员大动肝火,

那富察皇后去世后,乾隆皇帝为什么对官员大开杀戒呢?

在富察皇后在世时,她和乾隆的感情非常好,乾隆皇帝对富察皇后不仅宠爱而且尊重。乾隆皇帝本想和富察皇后白头偕老,但富察皇后却去世了,这让乾隆皇帝非常的伤心。


而在富察皇后去世之前,富察皇后的两个儿子也都先后去世,乾隆皇帝在丧子、丧妻的双重打击下,在悲痛难过之余又变的烦躁不安,同时又过度的思念去世的富察皇后,想到了他们的曾经。也让乾隆皇帝的性情有所变化。

当时乾隆的皇长子和皇三子,虽然排行高,但并不是富察皇后所生,因此他们都是庶子而非嫡子,在这种原因下,乾隆皇帝也没有立皇长子和皇三子为太子的想法。因为这个原因让乾隆皇帝的皇长子和皇三子心里不高兴。而当富察皇后去世后,她们也没有哀痛之情。

这让乾隆皇帝非常生气,认为他们不尊敬富察皇后,所以就直接断定他们不能作为继承人。也因此有人受到了处罚,但当时只是罚俸,还不太严重。

而到后来,乾隆皇帝阅读制定的皇后册文,发现把“皇妣”翻译成“先太后”。这让乾隆皇帝非常的生气,所以就把官员交给刑部定罪。


而刑部官员因为知道乾隆皇帝是在大怒,所以就加重处罚那位官员,然而虽然如此,乾隆皇帝还是觉得处罚的太轻,又觉得刑部之人是故意包庇他们,因此又以此罪将把刑部人员全部问罪。当时有被罢官的,也有被定为处决的。

之后乾隆皇帝又觉得当时光禄寺给富察皇后准备的祭品不好,工部办理皇后的册宝不好为由,又牵连很多人导致被问罪。

而当在给富察皇后举办祭奠的时候,去的大臣很少,而外地的官员去的也不多,乾隆皇帝觉得他们不尊重皇后,让乾隆皇帝心里极不痛快,从这时刻起,乾隆皇帝就想杀人。

当时因为满人有旧的习惯,帝后去世后,官员不能在一百天内理发,但这个习惯一直也很少照着做,所以也没人在意,但这次乾隆皇帝在意了,他想杀人。在富察皇后去世后,有很多人理发了。因此又导致很多人罢官的罢官,被杀的被杀,自杀的自杀,罚俸的罚俸。

因为乾隆皇帝对富察皇后用情过深,又对富察皇后非常的尊敬和恩宠,所以在富察皇后去世后,乾隆皇帝在悲痛之下变得心烦意燥,也让他性情有所变化,同时因为富察皇后在他心中有很高的地位、很大的影响,所以他就希望别人也要尊敬富察皇后。但乾隆皇帝看到或者觉得别人不尊敬富察皇后时,他肯定是很生气的,而乾隆又是皇帝,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利。他就想处置那些不尊重富察皇后之人,以至于变得偏激,也想对官员们大开杀戒。



然而富察皇后毕竟去世了,不管乾隆皇帝如何的心烦意乱,始终都不能改变,因为富察皇后的去世,也让乾隆皇帝对富察皇后开始的漫长的怀念,不过也因此可看出富察皇后在乾隆皇帝心中的地位。


中孚鉴


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乾隆真的是因为皇后而大开杀戒吗?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乾隆皇帝前半生的心路历程

康熙六十年,年迈的康熙在圆明园,第一次见到了已经12岁的外孙弘历,一眼就看中了弘历夸他聪慧好学,并带到宫中养育,亲授书课,帝王权术。康熙末年贪污腐败比较严重,雍正继位后,整顿吏治,重用酷吏,执法严苛。雍正皇帝让弘历参与处理准格尔叛乱还有贵族苗民起义等等一系列朝政军事事务,经过康熙,雍正两代人的全面严格的教育和训练。弘历已经成为了一个合格出色的政治家。对于乾隆来说首先身份是皇帝,一国之君,君权是排在第一位的,而不是儿女情长。皇后死对大来说,的确是哀痛的,但做为一个君王不会为此而对群臣大开杀戒,可是他为什么这么做呢?

雍正十三年,雍正帝突然驾崩,留下了张廷玉,鄂尔泰两位重臣辅政乾隆。雍正时期朝廷用法严苛,皇室内部又经九子夺嫡,政治氛围十分紧张,乾隆皇帝即位便“政尚宽大”缓和朝廷内外紧张氛围,调节各方矛盾,广施仁政,以宽和治国。而正在这期间,以张廷玉和鄂尔泰为首的满汉两派势力开始崛起、对立,互相拆台。朋党对清朝统治者来说是十分敏感和深恶痛绝,因为他们清楚的知道吊死在煤山上的明朝崇祯皇帝,就是亡于党争。对于朋党乾隆更是严厉警告,抑制两派权势。

乾隆十二年,鄂尔泰侄子,甘肃布政使鄂昌,上疏举荐自己人接任自己的职务,乾隆皇帝斥责鄂昌结党营私,下令督抚不得举本省籓臬自代。开始派江苏、四川、甘肃几个省的官员轮流就任甘肃提督、陕甘总督。

乾隆十三年,孝贤皇后崩,故事,遇国恤,诸臣当於百日后剃发。江南河道总督周学健剃发下狱,周学健雍正元年进士,鄂尔泰门生。乾隆下令抄家,发现周学健贪污受贿与步兵统领鄂善,湖广总督塞楞额,相互勾结,许诺将来推荐他人出任总督的位置。周学健斩首,鄂善,塞楞额被赐自尽。

乾隆十三年,总督黄廷桂劾鄂昌贪纵,命夺职,鄂尔泰及张廷玉秉政,各有引援,朋分角立。乾隆谓: “如鄂尔泰犹在,当治其植党之罪。”乾隆断了鄂尔泰的贤良宗庙祭司。

同一年浙江按察使富勒浑密劾鄂尔泰儿子,湖北布政使鄂乐舜在浙江时,婪索盐商银八千,乾隆擢富勒浑布政使,逮鄂乐舜至京师,赐鄂乐瞬自尽。

我们可以看到乾隆杀的都是鄂尔泰一派的满族封疆大吏。鄂尔泰这时候虽然已经死了,但鄂尔泰家族的势力没有消减,仍然控制着各省的财政大权,都督、总督职位仍然有其亲属、门生故吏担任。欺上瞒下,贪污腐化。这种情况是乾隆皇帝不能忍的,按乾隆皇帝的话说:“皇考临御时所未尝有!徒以初政崇尚宽大,为封疆大吏,乃为此市井跋扈之举,目无功令。”乾隆皇帝不过是借着皇后丧礼来整治前朝党争而已。初期对大臣以礼宽待,后期对群臣从严约束,这些不过是乾隆为了维护统治的帝王权术罢了,并不能说皇后死后,乾隆就变了,乾隆是个成熟的政治家,自始自终他清楚他所面对的是什么,他要做的是什么。

最后还是让乾隆皇帝自己来回答这个问题吧。“今皇后之事,朕哀则哀矣。而饮食起居用人理事如常,朕岂迁怒之主乎。果使迁怒,当怒御医进药之辈,何怒于百日内剃头之人,更何怒于金文淳,且即有人加朕以恶名,朕亦不避”《清高宗实录》



醒木九方


富察皇后去世,乾隆为何要对官员大开杀戒,背后真相让人哭泣

乾隆在历史上是一个很多情的皇帝,他的后宫也是很丰富多彩的,他的妃子多达四十一位,这些也都是于封位的,那些没有封位的就不谈了,肯定会更多。现在也有很多的清宫宫斗剧,讲述的就是乾隆的后宫,他的后宫也可以说是姹紫嫣红了,他的后宫嫔妃全部都生活在宫斗里,也是十分的小心了。

但是乾隆真正爱的到底是谁呢,历史上也是有很多的猜测的,有人说他最爱是富察皇后,也有人说他最爱的是令妃,很多人的意见都不统一,也是因为现在很多的历史剧什么剧情都有,也就有了现在的意见不统一,但是我觉得乾隆应该最爱的就是皇后了,虽然他很宠令妃,但是令妃最终也没有被他封为皇后,

也只是一个令皇贵妃而已,但是富察皇后不同,虽然富察皇后她早逝,但是她一直在乾隆的心里,乾隆有很多的诗词也是悼念富察皇后的。

在乾隆十三年的时候,当时富察皇后去世,全国上下都在悲痛之中,按照当时的风俗习惯,满朝的文武官员都不能剃头发,尤其是高官,每天都要上朝的高官,用来表示内心的悲痛之情,但是这些都不是硬性的要求,其实,

当年雍正去世的时候,就有官员在百日内被剃了头,但是在当时,并没有怎么样,后来,皇后死了,有一个高官在百日内剃了头,也是一个一品的官员,乾隆知道后,十分的恼怒,于是当时就宣他进宫,给他赐了死。

乾隆不仅仅是杀鸡儆猴,他对当时没有对皇后的死表示哀悼的官员都是十分不满的,于是他就开始惩戒了当时包括一品官员之内的五十三名官员,于是当时官场的一个大地震了。

后来,当时有一次,乾隆在发现,在皇后的册文中,他发现有个人在册子上将皇妣翻译成为了先太后,其实也没有什么,但是由于乾隆很是悲痛,于是就惩罚了他,命他秋后处斩,后来乾隆十三年以后,乾隆处理大臣们就开始减少了。

一开始只是处死了一个提督,也是因为贪污了很多钱,但是乾隆不忍心杀他,甚至是一边流泪一边给他赐了死。

后来,也因为皇后的病故,导致乾隆从一个温暖的人变成一个残酷的人,这也是让他整理朝政的一个契机了,也惩治了很多贪欲的罪人。


影视娱乐达人


乾隆在历史上是一个很多情的皇帝,他的后宫也是很丰富多彩的,他的妃子多达四十一位,这些也都是于封位的,那些没有封位的就不谈了,肯定会更多。现在也有很多的清宫宫斗剧,讲述的就是乾隆的后宫,他的后宫也可以说是姹紫嫣红了,他的后宫嫔妃全部都生活在宫斗里,也是十分的小心了。

但是乾隆真正爱的到底是谁呢,历史上也是有很多的猜测的,有人说他最爱是富察皇后,也有人说他最爱的是令妃,很多人的意见都不统一,也是因为现在很多的历史剧什么剧情都有,也就有了现在的意见不统一,但是我觉得乾隆应该最爱的就是皇后了,虽然他很宠令妃,但是令妃最终也没有被他封为皇后,

也只是一个令皇贵妃而已,但是富察皇后不同,虽然富察皇后她早逝,但是她一直在乾隆的心里,乾隆有很多的诗词也是悼念富察皇后的。

在乾隆十三年的时候,当时富察皇后去世,全国上下都在悲痛之中,按照当时的风俗习惯,满朝的文武官员都不能剃头发,尤其是高官,每天都要上朝的高官,用来表示内心的悲痛之情,但是这些都不是硬性的要求,其实,

当年雍正去世的时候,就有官员在百日内被剃了头,但是在当时,并没有怎么样,后来,皇后死了,有一个高官在百日内剃了头,也是一个一品的官员,乾隆知道后,十分的恼怒,于是当时就宣他进宫,给他赐了死。

乾隆不仅仅是杀鸡儆猴,他对当时没有对皇后的死表示哀悼的官员都是十分不满的,于是他就开始惩戒了当时包括一品官员之内的五十三名官员,于是当时官场的一个大地震了。

后来,当时有一次,乾隆在发现,在皇后的册文中,他发现有个人在册子上将皇妣翻译成为了先太后,其实也没有什么,但是由于乾隆很是悲痛,于是就惩罚了他,命他秋后处斩,后来乾隆十三年以后,乾隆处理大臣们就开始减少了。

一开始只是处死了一个提督,也是因为贪污了很多钱,但是乾隆不忍心杀他,甚至是一边流泪一边给他赐了死。

后来,也因为皇后的病故,导致乾隆从一个温暖的人变成一个残酷的人,这也是让他整理朝政的一个契机了,也惩治了很多贪欲的罪人。


降低艰苦


自古帝王最风流,因为身为帝王,自然就站在了权力的巅峰,是天下臣民顶礼膜拜的君王,也是天下女子倾慕的对象。

虽说一入宫门深似海,对女子而言进宫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但是作为帝王本身的优势,就是选尽天下美女,有时候不用选美女就自动被送上来,这样的美事自然是来者不拒。

若说起帝王的风流韵事,当属乾隆皇帝的事迹最是令人耳熟能详,电视剧里也多有演绎,乾隆皇帝一生有过三位皇后,无数妃嫔,什么善解人意的令妃,具有异域特色的香妃,还多次下江南挑选美女,乾隆皇帝真是享尽齐人之福啊,虽说现在电视剧有夸大成分,反正所谓无风不起浪,还是乾隆皇帝的风流韵事存在,人们才得以口耳相传,至今还为人所津津乐道。

如此说来乾隆就是一个风流且多情的帝王了,其实不然,其实身为帝王拥有三妻四妾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总说乾隆皇帝很风流,其实他的祖父康熙皇帝才是真正的风流皇帝呢,曾经一晚上宠幸过三十多位妃子,就算是乾隆皇帝恐怕也是望尘莫及罢了。

虽说帝王风流多情,乾隆皇帝作为一个男人也未能幸免,但是他对自己的发妻富察皇后却是温柔且重情的,这一点无论在富察皇后生前还是去世都得到了体现。

乾隆皇帝一生有过三位皇后,而最爱莫过于富察皇后,富察氏来自于著名的富察家族,属于满洲镶黄旗,是八旗中最高旗,在乾隆皇帝还是宝亲王的时候就嫁给了他,与历史上其他帝王帝后貌合神离不同的是,十五岁的富察氏自从嫁给十七岁的宝亲王弘历,两个人就恩爱异常。

在弘历继位之后,就立即封富察氏为皇后,那么乾隆与富察氏的感情究竟有多深呢,据说有一次乾隆皇帝背上生疮,虽然经过太医诊治病情稍稳定,但是富察氏依旧搬到离乾隆皇帝寝殿一旁的小屋子里面,白天晚上衣不解带的服侍乾隆皇帝,照顾足足满一百天之后才离开,而这时乾隆皇帝已经病好身体康健而富察氏却日渐消瘦了。

两个人常常一起牵手散步,互赠情诗,并且乾隆最出名的一百多首诗都是写给富察皇后的,作为一个女人而言,富察氏是幸运的,她得到是帝王家最不敢奢求的爱情,但是作为母亲她是不幸的,富察氏一生生了两子两女,第一个女儿刚生下不久就夭折了,第一个儿子永涟是乾隆最喜爱的孩子,是作为皇太子进行培养的,可惜长到九岁便因为一场普通的感冒没了,这件事深深打击了富察氏,但是富察氏是一个端庄贤惠善解人意的女子,她不想把自己的悲痛显露出来令乾隆难过,因此闭口不谈逝去的儿子,而乾隆也是怕富察氏难过,也从来不谈这件事,只有太后看出了富察氏心中的悲痛,觉得富察氏的身子正在一天天垮下去。

时隔七年之后,富察氏再次怀孕,这时候乾隆皇帝不停的抄写经书,祈祷上天,终于富察氏再次生了个皇子,名叫永琮,这时候乾隆皇帝大喜过望,其实乾隆皇帝也有遗憾那就是自己是皇帝宠妃所生,而他希望将来自己能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嫡子,但是上天不怜悯,永琮二十个月的时候还是夭亡了,迄今为止富察氏一共生了四个孩子,最后只剩下一位公主,而三个孩子的去世尤其是皇子永琮的夭亡,直接击垮了富察氏,不到三个月富察氏也去世了,富察氏的死给了乾隆巨大的打击。

乾隆皇帝因为富察氏的去世性子变得格外暴躁,他要给富察氏一切哀荣,还在自己的悲痛转化为暴戾,因为大皇子与三皇子哭的不够悲痛,直接被剥夺了继承皇位的权利,因为译文出现了一点失误,金册造的不够华美,白天内有人剃发等等原因,前后惩戒了不下百位官员,看似乾隆皇帝暴虐无情,其实这是乾隆皇帝对自己发妻富察氏最深沉的爱啊!

乾隆皇帝一生都没忘了富察氏,还写了大量悼亡诗纪念她,乾隆皇帝八十岁的时候还特意到富察氏的墓前说自己不想活的太久了,想与富察氏早日见面,乾隆皇帝看似风流多情,实则很是专情,这样的爱情故事也算是奇闻了,值得后世纪念!





婉兮历史


他太爱富察皇后了,所以当那些官员有对她不敬的地方,他就会迁怒他们。而他作为权力至高无上的天子,掌握着任何人的生死,情伤加恼怒,所以就杀了很多官员。


赢哥说历史


我只能说,权,爱,两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