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国坚持战略东移亚太?

第一军情


不管是亚太战略也好还是中东战略或者欧洲战略也好,美国制定这些战略的目的,都是在巩固自己全球霸主的地位不动摇而发动的。

而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的,美国从二战结束到现在的数十年里,把英联邦肢解掉、把苏联搞解体,在中东地区连续发动伊拉克、阿富汗、叙利亚战争,尽可能掐掉所有有可能会对其构成威胁的国家,再到现在的亚洲再平衡战略,都是在围绕着这一任务在行动。

应对世界其他新崛起国家的挑战,是美国成为世界霸主之后必然要面对的问题。

当今世界是一个不断蓬勃发展的世界,每一个国家都承担着带领本国人民走向兴盛的义务,这就使得世界各国之间的关系始终都处于竞争状态,而在这样的状态下, 强国与强国之间必然存在着激烈的对抗,这也是为什么人类在进入文明社会之后,战争却越打越残酷的主要原因,因为谁想独霸利益,成为最舒服的那个人。

因此不管是任何时候,国与国之间都在斗争,而美国今天的宝座,也是在战后从英国人手中夺过来的,尽管他们两者在二战时还是坚定的盟友关系,但是这并不妨碍美国人在战后对英国下黑手,肢解并夺取英联邦国家的市场。

然而等到美国人从英国手中夺得世界霸主的宝座之后,其他国家自然就开始把矛头指向了美国,这是霸主才可以拥有的“待遇”,而美国在二战结束之后,也开始不断的在迎接这样的挑战。

先是苏联的崛起对美国构成威胁,紧接着就是欧盟成立开始与美国在欧洲争夺利益,而等到了21世纪之后,蓬勃兴起的亚洲各国,也同样在挑战着美国在亚洲的利益,所以在21世纪之后,将战略目光转向亚洲,是美国国家发展的必然选择。

美国在亚洲推动“亚洲再平衡战略”,目的就是为了打压日益崛起的亚洲各国。

对于今天的美国来说,他想要维持住自己世界“NO.1”的地位,只有两个途径。一个是通过努力发展自身,然本国的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利用这种压倒性的优势来迫使其他国家屈服。

这一点美国在上世纪90年代到2000年期间,确实做到了这一点,因此在那段时间里,美国人在国际上几乎是一言九鼎,没有那个国家敢于和美国正面对抗。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其他国家的努力赶超,美国这种经济、科技上的绝对优势正在逐渐被打破。

在21世纪之后的十几年里,亚洲国家经济正在不断的崛起,并迅速对美国形成了追赶的势头,其中最主要的经济体——中国,从2000年初的世界第六,迅速跃升到2010年的世界第二,此外在印度在最近的十几年里,经济也在高速增长。这不由得让美国对于亚洲国家的崛起感到担忧。

所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11年的时候提出“亚洲再平衡”战略,其目的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要遏制俄罗斯在亚洲东部战略触角的延伸,努力在东亚地区建立起一个新的包围圈,将俄罗斯彻底封死。

而另一个目的就是将美国的主要军事、经济力量集中在亚洲,形成主要对中国的战略压制,以此来打压中国崛起的势头和速度,为美国下一步战略部署,争取更多的喘息时间,同时为以后有可能在这里爆发的战争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美国“亚洲再平衡战略”已经濒临破产,他已经不能再阻止亚洲国家的崛起。

美国推动“亚洲再平衡”战略,是对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美国政策“重欧轻亚”的一种策略性补偿,其目的并不是形成亚洲各国之间的战略再平衡,而是希望重新形成美国对亚洲各国,特别是对中国在战略上的压制,以此来打击和削弱亚洲国家的发展潜力,为美国的国家安全保驾护航。

但随着奥巴马退出历史舞台,以及美国债务危机的加深,美国对亚洲各国实施的再平衡战略实际上能起到的作用,也已经越来越不报以信心,这个由奥巴马提出的亚洲战略已经渐渐走向消亡,而其中最重要的证据,就是美国退出TPP谈判,以及中国成功主要亚投行,这使得美国在亚洲的影响力正在逐步降低。

美国的想法虽然“丰满

,但现实也很“骨感”,已经崛起的亚洲各国在面对正处于困境中的美国,自然不会再像过去那样唯唯诺诺,既然美国人已经衰落,那么崛起的亚洲国家就必然要与其争夺战略利益,这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

我们既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实现了经济的腾飞,也自然有信心重新拿回我们曾经失去的东西,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所在,也是国家前进道路上的重要一步。


落下m


美国历史上曾经多次对其战略重心进行调整,建国初期美国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北美大陆的的领土扩张上;在其羽翼渐丰之后,又提出了“门罗主义”,苦心经营美洲大陆,不允他国染指;一战、二战及其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其战略重心又移至欧洲,一为控制欧洲,二在对抗苏联;冷战结束前后,美国为了保住其能源来源及石油美元,又把重心调整至中东地区;自奥巴马执政后,美国又开始重点经营亚太地区。


通过回顾美国战略重心的转移历程,我们发现影响美国战略转移的主要因素有:美国的实力、世界财富的集中及前景良好区域、美国主要遏制对象以及美国的盟友情况。

当奥巴马当政以来,美国之所以推出亚太再平衡、印太等战略,重心开始向亚太转移,小编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迅速且潜力巨大,作为亚太国家,美国当然不想错过发展机遇;二是美国认为有可能挑战其霸权地位的国家位于该地区,它必需要把更多的安全资源转移至该地区,以便推行遏制战略;三是美国在亚太地区的盟友迫切需要美国的更深介入,以便使它们更加安全。



因此,美国战略东移亚太正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姜运仓


谁都知道,美国是地球上的一霸,也是影响国际战略局势变化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只要国际上稍微有点风吹草动,事件背后往往都能够看到美国的身影。在进入21世纪以后,美国对自身安全和军事战略进行了多次重大调整。自从911事件以来,美国一度将国际恐怖主义作为最现实最紧迫的安全威胁。尤其是小布什政府执政8年来,对外政策奉行着单边主义,过分依赖军事手段,在伊拉克战争等问题上一意孤行,导致美国硬实力和软实力受到挫折,其影响国际事务的能力明显下降。

而奥巴马政府执政以来,面对这些内外难题进行了不断战略调整,但是直到如今依然没有解决这些棘手的问题,而这都是从阿富汗撤军,伊拉克战争后遗症,插手叙利亚问题导致的严重后果所带来的。

面对这些混乱局势,美国仍然坚持战略重心东移,从政治,经济和外交多方面加大对亚太地区的关注,插手亚太地区的安全防卫事务,这对中国周边安全带来了长久而深远的影响。由于近年来,中美两国共同利益不断增多,两国关系分歧点也越来越多。在中美高层接触中,盛行着两种观点,一种是,美国对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抱有怀疑的态度,但是要让美国相信中国不称霸,坚持走这一战略还是很困难的。另外一种是只要中国不断发展,中美对抗就不可避免,这一观点得到了美国很多精英的认可。

因为美国一厢情愿的认为,中国崛起对自己三个方面构成了挑战。第一个是资源挑战,在地球上美国消耗资源的需求是最多的,而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有些方面甚至超过了美国,毕竟地球资源有限。第二个是,发展模式挑战,中国提出了“制度自信”的发展方向对国际影响力持续下降的美国来说是一种挑战,第三个是中国不断扩大的军事实力挑战。

正是基于这些认识,忧患意识强烈的美国对中国非常不放心,因为它维护全球霸权的战略决心是不会改变的,美国处境越困难,中美关系难度就越大,中国越快速发展,两国摩擦就会越多,这也说明了中美两国关系的复杂性。(欢迎关注第一军情,如有其它问题,请各位军迷在评论区留言。)


第一军情


美国第一次明确在国家战略层面显示出战略东移亚太是奥巴马政府在第二个任期内提出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但是战略东移是美国自苏联解体之后就在不断推进的政策。





美国之所以这么不遗余力的推进战略重心东移亚太,是因为亚太地区是以前美国没有用心经营的地区,或者说以前亚太地区的战略地位没有现在这么重要。如今仅仅东北亚就占据全球接近20%的经济总量,足以见亚太在全球治理中的重要地位了,亚太地区成员广泛,是全球治理最重要的经济引擎地区,美国自然要提升自己在亚太的参与度,甚至要起到领导作用,在上届政府中,前国务卿希拉里、前国防部长帕内塔都是“亚太再平衡”的重要推手。美国从伊拉克、阿富汗撤军,将60%的军事力量加强部署在亚洲太平洋地区,在新加坡、韩国、日本、菲律宾、澳大利亚不断加强军事存在,这些都是具体表现。


第二点就是不断崛起的中国,目前中美关系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而美国一直一厢情愿的认为中国是美国确立霸权路上最大的挑战,甚至认为中国人过得穷才是美国的福音,解决掉苏联之后美国就开始转头治这个心头的病了,所以把大批的航母编队列到亚太地区,呕心沥血组建TPP组织,不断渲染自身的军事存在和地缘政治影响力。而事实上我国没有对美国形成任何威胁,我国一直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没有造成任何地区问题,也并不想参与这些事务,美国则不断的渲染中国威胁,企图把我国拉上博弈的棋盘。


而在特朗普政府上台之后,“亚太再平衡”战略没有再被抬上桌面,但是特朗普是个很鬼的人,他嘴上不说,行动却比奥巴马还要着急,加上有日本等国家为美国东移亚太背书,特朗普不紧不慢的推进自身的战略东移,诸如日本提出的“印太战略”和以前的“民主安全菱形”等一系列花哨的战略和中美贸易战,都是在为美国背书。

美国战略东移,是美国的国家战略,我们只要安心发展国力,做好世界和平发展和人类进步的事情就可,妄图把我国绑上激烈博弈的棋盘是不现实的。


太和国际


由于美国的战略东移任务太重,仅仅依靠美国一个国家完全办不到。因此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提出了“印太战略”,得到了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支持,这就是美国倡导的战略东移亚太。



近年来随着欧洲和亚洲国家经济不断腾飞,导致美国在世界上的经济总量和政治影响力不断下降。而美国认为它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霸主地位受到了威胁。所以必须重新对亚太地区进行军事、政治、安全、外交管控。2009年美国开始收缩在欧洲部署的军事力量,将美国60%的军事力量,部署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美国军队又从阿富汗和伊拉克撤军,美国把军事力量转移到了新加坡、泰国、菲律宾、澳大利亚等国家,实现了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力部署。



由于美国的战略东移需要很多盟友,因此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安倍晋三的支持下,推出了“印太战略”。他宣称“印太战略”成为美国新的亚太战略。美国实行“印太战略”的目的,即在印度洋和太平洋采取包括政治、外交、军事等手段,抑制亚洲的崛起、削弱亚洲的影响力,维持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霸权地位。“印太战略”核心国家是美国、日本、印度、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越南、新加坡。与此同时美国与亚太盟友进行了军事演习与军事合作,试图巩固美国与亚太盟友的关系。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是“印太战略”最先提出者,也是最积极的推动者。由于朝核试验等原因,安倍晋三经常在日本媒体上说:“日本正在面临巨大的国难危机,日本需要美国做日本的保护伞”。为了拉拢美国总统特朗普,日本积极维护美国的利益,安倍晋三已经把与美国的合作,当成了日本的“救国伟业”。



新加坡与印度关系也非常好,新加坡曾经公开表示,支持印度搞核武器和洲际弹道导弹。印度在过去10年已经购买了150亿美元的军事武器。2017年11月份新加坡国防部长访问印度期间表示,欢迎印度海军常来新加坡访问。



澳大利亚也希望在国际政治中占有一席之地。由于澳大利亚人口少、军事实力不强、综合国力有限、在世界政治舞台中没有多少话语权。因此澳大利亚希望依赖美国在亚太地区称霸,来提升自己在世界的影响力。目前“印太战略”已经形成,美国的阵营划界非常清晰。未来的发展将取决于美国的态度,希望亚太地区永远和平安定。欢迎大家各抒己见,留言、评论、交流。


杜达特洛夫斯基


重心东移是美国多年来执行的战略,但实现的效果和美国采取的行动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简单地说,美国原本打算将军事和安全力量的重点转移到亚太地区,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亚太挑战者。然而在战略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两个问题,第一是,美国并不能随心所欲地调整战略布局,中东和欧洲仍然牵制了美国大量的军事和安全力量。

第二是,美国发现在亚太地区,目前,以经济手段对那些高度依赖国际市场特别是美国市场的新兴亚洲经济体施压,比军事上采取直接对抗动作,效果至少不逊色,如果不是更好的话。这就使得战略重心东移的必要性受到了质疑,美国没办法弃中东和欧洲于不顾,又可以靠经济手段特别是贸易,战遏制亚太力量的兴起,把主要军事力量调整到亚太的需求就不急迫了。

当然,未来,随着亚太地缘格局的变化,美国最终还是要逐步强化亚太军事力量的,只是没那么着急了而已。在特朗普时代,美国更不会着急,显然,特朗普更相信用贸易战就可以摆平亚太。这种判断是不是过于乐观,现在还不好说。


叶海林


众所周知,自冷战期间开始,亚太地区便是美国对外战略的三大战略重点地区之一,另外两个地区为欧洲和中东。但在美国战略东移亚太之前的几十年间,欧洲一直是美国的首要战略重点地区。

自20世纪60年代起,亚太国家的经济开始起飞,先是日本,后是亚洲四小龙,然后是马来西亚,印尼,泰国等国,最后是中国,亚太国家纷纷在经济上开始了快速发展进程。冷战后,除了日本,以及1997年的亚洲经济危机期间,亚太各国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带动亚太地区在世界经济和战略格局中的地位不断上升。进入新世纪后,中国,印度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中国2010年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印度经济总量也进入世界前十名。正是基于这种态势,美国认识到亚太的重要性。

与此同时,在欧洲,美西方经过冷战后不断的战略扩张,已经极大地挤压了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并确立了美国在欧洲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在中东,伴随着新技术特别是页岩气革命的发展,美国对中东油气资源的依赖度越来越小,中东在美国外交战略中的地位也相应下降。

受这两种态势驱动,美国自奥巴马第二任期开始启动了亚太再平衡进程。特朗普上台后虽然放弃了这一提法,但从特朗普政府的首份报告看,特朗普实际上并没有放弃战略上东移亚太的步伐,而是范围更广,用印太取代了亚太,但实质没变。


西域都护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是当今世界的霸主。美国前任总统奥巴马就曾提出重返亚太战略,我觉得以下几点原因导致美国坚持战略东移亚太。

相比于亚太地区,中东和西欧地区战略重要性正在减弱。

以前美国的石油不能自给,主要依靠从中东波斯湾地区进口石油来满足国内的工业化需求。因为中东是石油的宝库,美国必须控制住中东地区才能保障美国国内的石油供给安全。但是现在今时不比往日,美国已经从石油进口国转型成为石油出口国,随着美国国内石油资源的开发,美国已经不需要中东供给石油,所以中东在美国人眼中的重要性已经衰弱了。美国也没有必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军力来时刻控制着中东地区。


西欧地区的国家多半是美国的盟友,以前美国将战略中心放在西欧地区是为了防止苏联趁虚而入,将西欧红色化,现在苏联都已经解体了,更何况俄罗斯现在已经没有能力控制和影响西欧,而且北约已经扩展到了俄罗斯家门口。因此美国现在也没有必要把战略重心放在西欧地区。

中国和俄罗斯是美国最具竞争力的对手,中俄两国都在亚太地区。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军事等方面取得长足发展,中国已经保持了几十年经济的高速发展,现在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已经仅次于美国,位于世界第二位。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已经开始引起美国的警觉,美国无论在国际经济还是政治上都开始与中国竞争,视中国为对手。美国将战略重心放在亚太地区就是为了围堵中国,就是在向中国秀肌肉,向世界展示美国依然很强大。



美国更是视俄罗斯为树敌,美国和俄罗斯两国在很多国际性问题上都存在着巨大的分歧,比如在叙利亚战争,打击伊斯兰国势力的问题上美俄两国更是争的不可开交。俄罗斯也位于亚太地区,美国将战略中心重返亚太,一方面可以制约俄罗斯,另一方面也可以牵制中国。


在亚太地区美国有众多的盟友,有很多小弟会听从美国的号令。

在亚太地区韩国和日本绝对是美国的铁杆盟友,是和美国拜过把子的小弟。美国在韩国和日本都有驻军基地,军事基础比较强大。除了日韩两国以外,美国在亚太地区还有澳大利亚、菲律宾、泰国三位盟友,除此之外印度和美国是战略伙伴关系,是美国的准盟友。在整个亚太地区就有六个美国的盟友,如果美国在亚太地区号令一发,这六个小弟肯定会听从美国的号令,唯美国命是从。

基于上述原因美国肯定会重返亚太,将战略中心转至亚太地区。


如果大家有不同意见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我将虚心接受大家的批评指正。

喜欢的朋友可以评论关注一下。

谢谢大家。


三农见闻


这个问题要从多方面回答。

首先来说是地缘政治博弈原因。随着我国经济、军事飞速发展,在亚太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美国作为几十年来世界霸主,必须维持这个关键地区的话语权。


其次是经济原因。目前亚太地区是世界上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动力所在,而中国贡献最大,美国如果在这个地区被排挤出去,其霸主地位将受到崛起中国的挑战。

第三,是美国自己内部的原因。自从第一次海湾战争开始,美国就将战略重点放在了中东地区,又在全球进行反恐战争。对亚太地区的控制力减弱了不少。而令美国没想到的是,中国的崛起速度让美国吃惊!



最后一个原因,日本、越南、韩国和现在的印度等国都站在美国的阵营中,但面对中国的崛起,显然这些国家的底气越来越少。并开始感到担心,他们才是最希望美国回来的人。“小弟”们集体要求美国回来给他们撑腰,美国当然会顺杆爬了。说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了针对和扼制中国。


大宝视频


因为亚太地区有美国最为关注的三大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军事利益。这三大利益是美国国家安全最为关注的三个焦点,这三点任何一个丧失,都会令美国的国力和影响力大大衰退,因此美国不得不付出巨大的努力去把战略重心放在亚太地区。

图为美国举办的环太平洋军事演习。


传统上,美国的关注点都是在中东资源产地、东欧各方力量交汇区、地中海沿岸势力范围和亚欧非三大洲交汇的区域,现在却不一样了,美国最大的关注点放在了亚太地区。美国五角大楼2018年提交给总统的国家安全分析报告指出,大国之间的竞争已经取代了新安全领域威胁,成为美国的第一关注点。大国竞争不言而喻,就是指代两个国家,一个不言自明,一个是俄罗斯。

图为美军三艘伯克级驱逐舰同框。


在东亚那个不言自明的国家,也就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他原本只是一个经济发展快速,但是在美国看来略有威胁的国家,但是现在不同了,这个国家目前拥有了世界第二强大的军事力量,甚至开始量产大量的驱逐舰和航母,包括已经服役的15艘盾舰和正在建造的14艘盾舰,航母包括目前已经服役的1艘和已经海试的一艘外,还有2艘正在建造的,其空军已经紧跟美国脚步,成为世界上第二个获取重型第五代战斗机的空军。

图为我国新型航母002.


这个第二大经济体的经济规模已经达到了12万亿美元,而美国的经济总量才18万亿美元,也就是说,这两个国家目前在经济领域的影响力基本已经同起同坐,但是由于美国经济动力匮乏,面临着被这个第二超越的巨大风险,这个点可能会在2025年左右,甚至更早,如果美国不去采取措施,那么美国将会丧失在经济领域的领导权,这也是美国目前不遗余力与该国贸易摩擦的原因。

图为我国规划中的003型航母。


如果美国现在还不去亚太地区关注关注,那么那个国家就会从经济和军事上达到或者超过美国目前的水平,然后从政治上动摇其霸权根基,美国不去亚太,看来是不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