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如果山本特工队连夜返回太原,李云龙真的敢去打太原吗?

勒克儿


这句话出自晋西北铁三角丁伟之口,原话是:“这世上的事就没他(李云龙)不敢干的,给他一两个师,他敢打太原”。这句话的含义不难理解,就是说李云龙的胆子比较大,敢做敢当。丁伟做为李云龙的老战友,对其性格非常了解,鬼子不管不顾的增援平安县城。那只有一种情况,李云龙的独立团在打县城。当团部人员疑问起来,才有了这句话。所以这就是句玩笑话,不必太过当真。

当时的太原城是日军重兵驻扎的大城市,城内驻扎的日军的不会少于一个联队,城外至少驻扎着两个联队的鬼子。太原城除了鬼子驻扎的军队以外,还有大量的伪军可以调用。这些人打起仗可能没什么用,但是可以给鬼子搞后勤。这样一看,似乎太原城的兵力也不是很多,但太原周边的城市还有大量的日军可以前来增援。整个山西的日军有数十万,这兵力可不少了。李云龙也不傻,手头上真的有一个满编师,也不敢打太原城。那样的话,李云龙将面临数万日军的重重包围。

按照抗日战争的作战规律来看,想打下日军重兵防守的太原城,直接攻打城市的兵力不能少于5万,另外阻击日军援兵的部队不得少于15万。这就意味着参加作战的军队人数至少20万。1940年我军发动的百团大战总计动员兵力40万,如果想拿下太原城,我军要抽掉一半的精锐部队。并且当时我军还极度缺乏攻坚使用的火炮。为了攻下太原城,必定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李云龙的独立团拥有的两门意大利打打县城还可以,打大城市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所以李云龙不可能拿一个师打的下太原城,他也不敢去打太原城。那么李云龙怎么报山本夺妻杀友之仇呢?李云龙的性格不可能不报仇雪恨,并且他会想出奇招进入太原城。李云龙很可能学习山本组建特种部队,潜伏进太原城。在我军地下情报人员的帮助下,寻找机会解救秀琴,干掉山本以及他的特工队。


兵说


这个肯定是不敢的,因为剧中李云龙已经说了。李云龙说山本如果回到了太原,自己拿他没办法,但是这小子跑到了平安县城,那可就不能放过他了。而且李云龙打这场战役,其实不一定全是为了秀芹而打的,更重要的是一支这么可怕的部队,放虎归山后患无穷。

山本特工队第一次出击时失败了,当时他们的作战目标是八路军的总指挥部,但是撞到了孔捷的独立团的暗哨,所以行迹被曝光,而这场战役山本特工队展现出来了可怕的战斗力。硬是靠几十个人打退了独立团了攻击,自己还全身而退。

在独立团吃了大亏后,李云龙就接手了这一支部队,李云龙对特工队的作战能力非常震惊,也确定了自己防区附近由一支来路不明的鬼子,装备精良、作战能力十分强。为此李云龙还特意报告了上面,但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直到李云龙自己遭到了这伙鬼子的袭击,李云龙才明白了这支鬼子真正实力又多么可怕,仅仅三十多个人,可以做到悄无声息的斩首自己的指挥部。所以李云龙明白,这伙鬼子不消灭,日后恐怕袭击的可就不是一个团部了。而且下次如果培养出100个这样的鬼子,估计麻烦会更大。

所以李云龙才会做出立刻攻打平安县城的决定,不能放走山本,还有就是就秀芹。但是后来的表现说明了李云龙最想的还是消灭这支后患无穷的部队,为此牺牲了秀芹也是十分无奈的。山本特工队如果没被消灭,估计以后李云龙觉都睡不着。


小司马迁论史


抗战神剧看多了吧?亮剑也是神剧,因为作者本人连联队编制都搞不清楚更别提小说的情节可靠度,就连里面的战争观也都是明清时代的作战观念。

首先八路军一个师也就五六千人,鬼子一个联队至少4500人甚至能到六七千人。一个师团28000多人,太原的日军司令是中将下设四个师团,所以太原守军至少两个旅团至少有两万的兵力,这还不算八路军单兵作战能力 团队协调能力和武器水平的差距,你可以这样理解,打平安县城因为这个县城最多一个中队鬼子,所以有一万兵力还是可以拿下的。至于刚开始击溃坂田联队那个纯粹是臆想出来的,因为坂田联队至少5000多人,新一团满编也就一千来人,而且当时的情况至少伤亡过半,以一当十么?还有所谓亮剑精神也是违背现代战争观的,现代战争打的是后勤补给,打的是国家恢复能力,打的是资源,打死一个人现在是十万发子弹,二战至少要两万多发,绝大多数时间就是两军对射,亮剑那套古代战争观根本用不上。谁资源耗尽了,后勤补给跟不上,谁国家恢复能力弱谁就输,靠一股勇气的是古代人海肉搏战。


玉龙随心掌


李云龙说的话,半个标点符号都不能信,还敢打太原!

电视剧里面为了煽动剧情,说就是山本跑到太原,他李云龙也要去打,实际上也就过过嘴瘾的事,在亮剑原著中,李云龙得知山本跑到了平安县城,李云龙心里嘀咕,山本啊,如果你跑到了太原,老子拿你没办法,可是你小子不知死,跑到了平安县城。

也就是说,山本要真跑到了太原,李云龙是不敢打的。

这里面就要说到李云龙到底是一个感性的人,还是一个理性的人,在电视剧中,李云龙是一个感性的人,当秀芹死的时候他不顾大家的反对,坚持要打平安县城,在和尚死的时候,不顾违反纪律也要坚持攻打黑风寨。

但是实际上,李云龙并不是完全感性的人,在很多方面李云龙是一个极其理性的人,比如最后救秀芹的时候,如果李云龙感情用事的话,不会开那一炮,正因为李云龙头脑时刻保持着清醒,才下令开炮的。所以,对于李云龙来说感性只是外表,理性才是根植于骨子里的东西,能带兵打仗的人,不可能是感性的人。

李云龙为什么敢打平安县城?

别说是打太原,就是打平安县城在当时都是壮举,李云龙在打下平安县城后,不仅得到阎锡山的嘉奖,连蒋介石都发来嘉奖令,平安县城里面有一千多日伪军,并且是采取守势,所谓易守难攻。

在整个抗战中中国军队收复的城市就有限,只要是收复领土的,蒋介石都会亲自表扬,说明什么问题,不容易啊!

在攻坚方面,必须配备重火力,这对八路军一直是欠缺的,亮剑中解放战争时期李云龙曾经表示要缴获几门国民党的美式榴弹炮,结果发现拿不走,必须要靠装甲车来拉,可见八路军穷个什么样。

最后攻平安县城的时候还是二营长他娘的意大利炮(一战时候的火炮)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为什么说李云龙是一个理性的人呢?因为李云龙得到消息,楚云飞的358团在山本特工队撤退的时候,给予了致命性的打击,如果不是这样,平安县城里面再多这百八十号的日本精锐中的精锐,李云龙还真就未必能打下来。

李云龙是无论如何也不敢去打太原的

太原里面多少守军就不说了,就是太原方向过来的援军如果不是楚云飞拦着,估计都够李云龙喝一壶的,当时太原方向过来一个联队支援,一个联队是多少人呢?日军一个齐装满员的联队人数是3800人,这个人数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在历史当中,估计打国军一个国军德械师应该就跟玩一样。

《亮剑》中为了表现楚云飞的个人英雄主义,358团前去阻拦,帮李云龙打援,才使得完成了太原方向联队的进攻,成功完成阻击后,358团团部还高兴的总结经验,在这次一比一的阻击战中,358团没被打垮就是胜利。

为了这个平安县城,相继几十万的中国部队参加了战斗,才给了李云龙两天的时间,如果李云龙去打太原,日军分分钟就把李云龙那万八的人炸消失了。

白崇禧对中日战争总结的很好,国军只有五倍于敌军才能开战,这是比较客观的实力对比,打平安县的时候,中国军队表面上打城的在上万人左右,实际上外围担任打援的友军和敌增援部队也是五比一之上,并且凭借有利地形才取得最后的胜利。


史论纵横


过过嘴瘾的事,何必认真。当时的太原,是日本华北方面军第1军司令部所在地,保守估计常驻兵力在一个旅团左右,再加上司令部直属队和伪军,至少一万人以上的部队。别说李云龙的独立团,整个一二九师全部开来也不成。



第1军时任司令官筱冢义男中将,《亮剑》里有出场,下辖四个师团和第3、第4和第9三个独立混成旅团,日军作战特点是一部被围,其它周边部队必拼死来援,这与国民党军队是天壤之别。等于说无论哪支部队动太原,都要与日军第1军主力决战一样,是完全不切实际的。

傅作义算是守城名将,是日军进攻太原时的晋绥军城防司令,仅仅坚持三天就撤出城去。在日军绝对优势的炮兵和空军火力之下,装备落后的中国军队是无法与日军进行大兵团攻守的,否则徒增伤亡,不是你不够勇敢,是现代战争的基本常识。



日军占领太原后曾经抽兵南下,阎锡山也活动过心眼,准备集中晋绥军10万主力反攻太原,夺回自己的老巢,八路军也积极配合了,结果阎老西的部队还没有接近太原就失败了。晋绥军的装备、火力和弹药虽然不及中央军,肯定大大优于八路军 ,前面有评论过,李云龙打平安格勒都是杜撰,何况日军重兵把守的太原。

陈诚将军有过一个结论,从火力配备、单兵素质和单位战斗力去综合评估,中国军队若想在大规模野战中具备主动权,与日军兵力对比需要5:1以上,宜昌反击战他就是以此换算投入的中央军嫡系部队,攻击一周,在日军第11军拼死来援下功败垂成,宜昌守军就是第13师团司令部和一个旅团(另外一个旅团调出参加长沙会战),跟太原的日军兵力相近。



中央军五个师打不下来的城池,人家还有相当的炮火支援,李云龙一个独立团如果就能拿下来太原,那他带的就是天兵天将了。

况且,从李云龙防区的晋西北前去太原,路上横着不少县城和鬼子据点,日伪军又不是草扎的,岂能叫八路军部队轻易过去,《亮剑》是艺术创作,有些豪言壮语听着是比较提气,但实际上罔顾历史事实和军事常识,一看一听的事。


度度狼gg


如果山本特工队连夜返回太原,李云龙绝对敢打太原,哪怕是山本跑回日本他李云龙也会追过去。把山本特工队按在地上锤。

就像彭老总所说:这事上就没有他李云龙不敢干的。

为什么我说李云龙敢打太原?

其一:李云龙人物的设定

对李云龙的设定是,有勇有谋,做事不考虑后果。

李云龙曾犯两次致命的错误,红军过草地的是纵兵抢劫老百姓的粮食,要知道红军的宗旨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是以人民群众为基础,李云龙如此作为足以枪毙了,而李云龙确做了。

战场抗命,李云龙率领的新一团违抗军令,与日军硬碰硬,光是违抗军令这一罪名足以枪毙李云龙,然而李云龙依旧做了。

从这两点可以看的出来,李云龙这个人胆大包天,没有他不敢做的事情。所以打太原他敢。



其二:李云龙团部被毁,兄弟被杀,赵家峪被屠,老婆被抓。

李云龙这个人不是一个吃亏的人,他拿你东西可以,想要拿他的东西完全不可能。

而这次山本一木,不仅闯入他的团部,杀了他的兄弟,屠了赵家峪,还将他刚过门的媳妇给劫持了。

而这些事件加在一起,让李云龙愤怒的极点了。已经失去了理智,哪怕是司令员来了也拦不住他。

所以他敢打太原。

当然了,敢打归敢打,打不下来那是肯定的,毕竟太原是战略要地,日军必定会派兵增援。而且当初国军集结6个集团军28万人保卫太原,都没能守住14万日军的进攻,想要打太原可想而知兵力得多少。

你觉得李云龙敢打太原吗?


我是汤里放药,了解很多娱乐,关注我即可。


汤里放药


攻坚战必须要有重武器。李云龙唯一的攻城武器就是两门意大利炮,炮弹也只有十七发。我觉得,李云龙靠着这点重武器,肯定是进不了太原城的。

而且,李云龙敢打太原的事,是丁伟说的,不是李云龙自己说的。丁伟说李云龙:“他(李云龙)要有一两个师,他他妈的敢打太原”,这是在夸老李血性。但是,老李可不是傻子,不可能带着部队去太原送死。

除了这句,丁伟还给自己吹过一个牛:我一个师横扫他廖耀湘一个军!

首先,日军在山西部署了大量兵力,大都围绕在太原附近。

李云龙攻击平安县城时,驻守太原的是坂田师团。这个师团,肯定是虚构出来的。但是,日军能称为师团的,怎么也有一万来人(不包括伪军)。而且,在临汾,阳泉都有大量日军驻扎。李云龙攻打平安县城,日军就调来了3万人救援。如果,李云龙打太原,日军肯定会派出更多兵力救援太原。

历史上,驻守太原的是日军第62师团。日军第62师团后来被作为主力调防冲绳岛,电影《血战钢锯岭》中有剧情介绍此事。当时,美军集结各类舰艇1500余艘,飞机2000余架,兵力总数超过45万人进攻冲绳岛。在优势兵力和火力支援下,美军付出2.4万人的代价,才拿下冲绳岛。

其次,当时的八路军没有大兵团作战经验,更没有攻城作战经验。

1940,彭老总指挥的百团大战,也是以“骚扰”“破袭战”为主:打个零散的据点,破坏下交通线。彭大将军都不曾指挥过攻打县城的战斗,李云龙就更别想打太原了。作为二战转折点的“平安格勒”战役,也已经被网友玩坏了。

当初,傅作义率领30万人镇守太原,对抗日军6万人。太原三面环山,易守难攻,傅作义也只打了三天,太原就陷落了。可见,在占据地利优势的前提下,我军30万人都打不过日军6万人。更别说“攻守转换”之后,我军兵力不占优势,又没有地利和武器优势,打太原就是送死。

而且,日军进攻太原,也是靠火炮轰塌城墙,才打下来的太原。李云龙的17发炮弹,是打不塌太原城墙的。只能靠人扛着梯子上,那就是等于被“屠杀”。

最后,李云龙没那么大权利,他也真不傻。

李云龙攻打平安县城,也是权衡实力才打的。而且,独立团吃了这么大的亏,肯定要找日军找补回来。要不,李云龙肯定跟孔捷一样,会被撤职的。此事,赵刚受伤,李云龙再被撤职的话,独立团就没了!

而原著中,李云龙也说过,鬼子要是回太原了,他还真不敢打。不过,山本的汽车被楚云飞炸了,所以,山本带着人去了平安县城。这就给了李云龙打平安县城的机会。

李云龙打平安县城,算是在自己防区。而,要是打太原,就属于跨区域作战。李云龙偷偷的动用一个营兵力到50公里外打伪军据点,去搞点马匹。赵刚知道以后,就批评他“你有什么权利擅自调动部队”!

抗战时期,在没有接到“作战任务”时,没有任何一支军队敢擅自调兵去打省会城市。打省会城市,肯定算是大兵团战役,必须由战区司令(阎锡山)向蒋介石汇报!由战区司令委派将军,统一指挥,协调各军作战。

当然,作为战友,丁伟说的这句话,很给李云龙长脸。《亮剑》在抗战剧中第二名的地位,是无法撼动的。因为,第一名,我一直觉得是《我的团长我的团》!

(文|勇战王聊历史)


勇战王聊历史


《亮剑》中丁伟说,“世上就没有他李云龙不敢干的,这小子要是有一两个师敢打太原”。


太原是当时日军第一军司令部所在地,司令官为筱冢义男中将。日军的第一军下辖四个师团和三个独立混成旅团,总兵力远远大于李云龙的兵力。即使李云龙有两个师的兵力,他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胆去攻打日军的老窝。

八路军擅长的是运动战和游击战,不要说进攻太原,就是攻打县城都有一定的困难。李云龙以一师之众攻打800日军的平安县城激战了两天才消灭敌人。太原作为日军第一军的老窝,即使是拥有装备精良的国民党晋绥军也打不下来。要是李云龙仅凭一两个师就把太原打下来了,抗日战争早就胜利了。因此,丁伟的一句戏言而已,千万不能当真,认真你就输了。


历史军魂


首先,我要明确一点的是,敢不敢和打不打得下来是两回事,此处只是讨论李云龙敢不敢打,不讨论打不打得赢,攻不攻的下来。

如果按照《亮剑》中李云龙的人物性格,我觉得他是一定敢打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如果给他一个师他敢打太原

在李云龙决定攻打平安县城的时候,由于山本向日本司令部求援,所以沿路有许多的鬼子部队赶来支援,因此引发了很多的阵地战。当支援的鬼子到了丁伟的地盘的时候,丁伟猜测这个事情应该是李云龙引起来的。这个时候,丁伟就说出了一句话,而且很经典的描绘出了李云龙的性格:“给他一个师,TMD他敢打太原”。

丁伟是谁?是李云龙多年的老战友,两个人都穿过同一条裤子,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他对李云龙的性格是了如指掌,对李云龙敢不敢打太原的判断可信度是非常高的。当时的李云龙兵力已经达到了一个师的标准,所以说,李云龙敢打太原的是非常有可能的。至于打不打得赢,攻不攻的下来是另一回事了。


李云龙做事不顾后果和大局

虽然看完《亮剑》后,很多人对李云龙都非常的佩服,把他视为心中的偶像,我也很喜欢这个人物。但是实事求是的说,李云龙只是一个草莽英雄而已,我最喜欢和钦佩的人物是赵刚。在李云龙的身上,虽然有着爱国爱家的伟大精神,但是也有着霸道蛮横的土匪脾性。李云龙做事不顾后果,不顾全大局是出了名的,很多次都是赵刚为他善后和擦屁股。

长征的时候,李云龙因为自己的部队没有粮食,竟然纵兵抢粮;带新一团的时候,不听上级指挥,私自进攻,虽然赢了但是却犯了大忌;为了替魏和尚报仇,攻打了谢宝庆的山寨,导致抗日力量的损失等等。李云龙虽然是一名热血的军人,但是却不是一名合格的军人,不顾大局,不顾后果。所以,如果山本特工队连夜返回太原,按照李云龙的性格,去打太原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我的结语

李云龙只是草莽英雄而已,在《亮剑》中,最值得尊敬和钦佩的,我觉得还是赵刚,他有自己坚定的信仰,为国家和民族奉献一生,刚正不阿,忧国忧民,这种人是国家的栋梁,民族的脊梁。

各位亲爱的网友,你们觉得呢?


老魏聊历史


依我看,如果山本连夜返回了太原,李云龙是断然不会进攻太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八路军没有城市攻坚作战的经验,这一点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印证,第一个是李云龙选择进攻平安县城的方式简单来说就是饿狼捕食,一群狼不分主次,全部上去围殴。第二个就是战役结束后总部认为此次战役为我军城市攻坚战积累了宝贵经验。

其次是从战力水平来看,八路军还赶不上当时的日军。我们知道在亮剑前几集里的关家垴之战中,虽然李云龙取得了胜利,但是八路军的损失也太惨重了,而且此时李云龙除了二营长的意大利炮之外基本上没有其他的重武器,而且电视剧里面也说了,在平安战役中,不光是八路军,晋绥军,中央军也投入了战斗,可以想象,如果当时楚云飞等人没有挡住日军,那李云龙能都胜利就得两说了。



最后我们知道国军的战斗机是不如日本的,再后来的解放战争中,解放军有了那么多攻城重武器的情况下,为了解放太原投入了大量兵力,这远远不是李云龙独立团这点兵力可以比拟的。

所以我认为,如果山本成功逃回了太原,李云龙是断然不会进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