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青龍,右白虎:從赤發靈官單雄信開始的「青龍星四世反唐」故事

武德三年(620)五月,偽鄭(王世充政權)的「都城」洛陽周圍郡縣全部落入尚書令、右翊衛大將軍、秦王李世民率領的唐軍手中,洛陽成了一座孤城,五月十一日,窮途末路的王世充只得統領文武官員到李世民的軍營門前請求投降。

李世民接受了投降,但是下令將單雄信等一干將領全部處死(《舊唐書》則稱是李淵下旨處死單雄信 ,此處兩存之),單雄信本身出身瓦崗寨,和同樣出身瓦崗寨、此時已經在李世民麾下的徐世勣(即李勣)是好友,徐世勣遂向李世民求情,希望能夠以自己的官爵贖單雄信之罪,然後免單雄信一死,但遭到李世民(一說李淵)的斷然拒絕。

左青龍,右白虎:從赤發靈官單雄信開始的「青龍星四世反唐」故事

二十八宿之中的東方青龍

左青龍,右白虎:從赤發靈官單雄信開始的「青龍星四世反唐」故事

二十八宿之中的西方白虎

得知這個結果,單雄信對徐世勣說:

我早就知道你辦不成此事(我固知汝不了此)。

徐世勣苦著說:

我和你平生誓言同年同月同日死,哪裡敢顧念自己的生命,但是我已經以身許國,忠義不能兩全,另外,我如果死了,誰來照顧大哥您的妻子兒女(平生誓共為灰土,豈敢念生,但以身已許國,義不兩遂。雖死之,顧兄妻子何如)。

忠義難兩全的徐世勣割下自己大腿上的一塊肉說「生死永訣,此肉同歸於土矣」,然後給單雄信吃下,以表示沒有忘記當初的誓言(使此肉隨兄為土,庶幾猶不負昔誓也!),單雄信毫不猶疑地吃下後從容赴死。

左青龍,右白虎:從赤發靈官單雄信開始的「青龍星四世反唐」故事

單雄信京劇人物形象

左青龍,右白虎:從赤發靈官單雄信開始的「青龍星四世反唐」故事

影視作品中單雄信和徐茂公訣別

左青龍,右白虎:從赤發靈官單雄信開始的「青龍星四世反唐」故事

風靡一時的《少林寺》電影表現的就是李世民與王世充作戰時期的故事

在後世的演義小說和由此衍生出來的戲曲影視中,一方面,單雄信因為自己的大哥被李淵射殺(胞兄被你父箭射壞),與李唐皇室有著不死不解的深仇大恨,任你仁至義盡說破大天去也不肯降唐(一口怒氣沖天外,大罵唐童小奴才。胞兄被你父箭射壞,兵發洛陽為何來?今生不能食爾的肉,你坐江山爺再來!)。

另一方面,單雄信對當初賈家樓結盟的四十六友中的結義兄弟秦瓊、徐茂公(原型即徐世勣)、程咬金(原型即程知節)、羅成等人不講義氣、投奔自己的死敵李世民也非常不滿,更加堅定了寧死不降的決心——幽州靖邊侯羅藝之子羅成更是直接打敗單雄信的人,所以單雄信罵他「無恥小奴才」,詛咒他「怕的爾亂箭攢身屍無處葬埋!」

最後,單雄信在死的時候發誓:三世不投唐!結合上述的「你坐江山爺再來!」引發了後續的故事,咱們下面再展開。

左青龍,右白虎:從赤發靈官單雄信開始的「青龍星四世反唐」故事

演義中的單雄信是山西潞州八里二賢莊莊主,大隋九省綠林總瓢把子

左青龍,右白虎:從赤發靈官單雄信開始的「青龍星四世反唐」故事

單雄信綽號“赤發靈官”,武器是一杆金頂(釘)棗陽槊

對照前面談古論金和大家聊到的真實歷史上的單雄信,我們不難發現作為文學形象的單雄信更加義薄雲天,也顯得更加悲情英雄。

確實,真實歷史上的單雄信被人評價為「輕於去就」,這個詞彙出自《三國志·魏志·呂布傳》,是陳登和曹操對話中評價呂布的話,指的是輕率地離開一個地方而投靠另一個地方,比喻反覆無常,沒有標準和原則,正適合所謂三姓家奴呂布,用來評價單雄信當然也不是好詞。

單雄信在李密謀殺翟讓的時候投順李密,在李密敗亡的時候又投奔王世充,最後對徐世勣去求情也多少抱著期待至少是默認的態度,求死的意願並不是真的那麼堅決——事實上,李世民或者李淵堅決要殺他,主要的原因也是不太認同他朝秦暮楚、蒼黃翻覆的人品,這樣的人品和一個勇武的猛將疊加在一起,對新生的唐王朝是非常危險的。

左青龍,右白虎:從赤發靈官單雄信開始的「青龍星四世反唐」故事

《鎖五龍》中單雄信的唱詞“今生不能食兒的肉”是對李世民唱的

左青龍,右白虎:從赤發靈官單雄信開始的「青龍星四世反唐」故事

《秦瓊賣馬》中的單雄信對秦瓊情深意厚

在隋唐英雄故事的體系中,隋末還在濟南府當捕快的山東豪傑秦瓊秦叔寶受命來潞州出差辦事,不幸染病於店中,所帶盤費俱已耗盡,無奈之中只得賣掉心愛的黃驃馬,大隋九省綠林總瓢把子單雄信正是潞州二賢莊莊主,兩位英雄因此因緣終得相識,單雄信盡心盡力,盛情款待,讓秦叔寶在二賢莊安心養病了數月得以痊癒。兩人惜別之時,單雄信為秦瓊的黃膘馬配上了金鐙銀鞍,並以潞綢、重金相贈,從此秦瓊和單雄信二人結下莫逆之交。

左青龍,右白虎:從赤發靈官單雄信開始的「青龍星四世反唐」故事

秦瓊賣馬後來被用來指英雄遇到困境

左青龍,右白虎:從赤發靈官單雄信開始的「青龍星四世反唐」故事

秦瓊賣馬,子胥吹簫,自古英雄,也曾睏乏

單雄信被殺之後,曾經受過他大恩又是莫逆之交的秦瓊在演義的敘事邏輯中必須有所交代超級男一號的人設才不會崩,於是,故事是這樣發展的——

第一種說法是秦瓊在王世充作戰過程中中計負傷,到後方養傷不在現場;另一說是避免秦瓊與單雄信見面,李世民和徐茂公設計將秦瓊支走,所以根本無從求情;第三種說法是秦瓊聞得單雄信被擒,飛馬來救,及至跟前,頭已落地,秦瓊抱著單雄信的頭顱,跪在地上,悲痛欲絕,後來秦瓊將單雄信夫婦兩人合葬在洛陽南門外,並起造一所名為“報恩祠”的祠堂,以此報潞州知遇之恩、賈樓結拜之義。

唐代著名志怪小說家段成式撰寫的《酉陽雜俎》裡有這樣一個記載:

單雄信幼時,學堂前植一棗樹。年至十八,伐為槍。長丈七尺,拱圍不合,刃重七十斤,號為寒骨白。常與秦王卒相遇,秦王以大白羽射中刃,火出。

《酉陽雜俎》一部分內容屬於志怪傳奇類,另一部分內容記載各地與異域珍異之物,「寒骨白」的故事屬於前者,從某種意義上說明,至遲在9世紀(段成式生於803年卒與863年),單雄信已經以一種具有神異傳奇色彩的人物形象呈現在歷史記憶之中。

南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裡記載了民眾把單雄信尊為神靈,為他立廟並四時祭祀,可見至少到了北宋時期,單雄信已經進入了民間神祇譜系的序列。

左青龍,右白虎:從赤發靈官單雄信開始的「青龍星四世反唐」故事

單雄信使用的金頂(釘)棗陽槊和寒骨白到底是同一種武器還是不同的武器,也有不同的說法

單雄信的被神化和前面提到的「三世不投唐!」和「你坐江山爺再來!」還引出了一個有趣的故事。

我們知道,在中國古代,許多地區有這樣一個說法:在戰爭中戰敗而死的將軍在死後會化作怨靈擾攘人間,因此,要恭恭敬敬地把這些戰敗的將軍當做神來祭祀,以此來安撫將軍的亡靈,這個說法說到底甚至可以說是通過祭祀崇拜防止他作惡——比如西楚霸王項羽,很多人都把項羽當做神來祭祀,並建立項羽廟,其中固然有敬意,但或許也不乏恐懼。

左青龍,右白虎:從赤發靈官單雄信開始的「青龍星四世反唐」故事

在有的民間觀念中,關公是天宮青龍轉世

早在關聖帝君當年走麥城遇難昇天之後,荊州地區的百姓之所以祭祀關公,一開始並不是或並不完全是因為關羽的英勇忠義,而是害怕關羽的亡靈在荊州地區降禍給百姓們。後來到了隋代,關公才作為護法伽藍神進入了佛教的神譜,北宋時,關公才進入道教的神譜,而與此同時,在民間信仰中,有關關公乃是天宮青龍轉世之說,也在荊州和解州等地廣為流播。

與之對應,日本平安時代武將叛亂的武將平將門中箭身亡之後成為古日本四大怨靈中的第二位,與此種情況也有類似的地方,江戶時代德川政權把平將門的威靈當做是保護江戶市街神田明神的祭神來祭祀,和上述情況更有相似之處。

左青龍,右白虎:從赤發靈官單雄信開始的「青龍星四世反唐」故事

日本古代傳說,平將門之母其實非是人類,而是大蛇或龍神

聽談古論金說到現在,大家不難發現,單雄信成為被民間廣泛祭祀崇拜的民間神祇和關公有相似的路徑——

最開始,他是作為一個橫死的勇武將領被祭祀崇拜,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神格屬性中義薄雲天、扶危救弱、視死如歸以及號令天下莫敢不從的總瓢把子氣質的成分越來越強烈。晚明時期袁于令在《隋史遺文》裡將單雄信的形象從“逞大膽心懷奸詐”扭轉為扶危救弱的綠林豪俠,這個時間點和歷史進程的契合度,本身就證明了其與民間俠義倫理的發達有關,和“桃園三結義”等老故事及其承載的理念勃興也密切相關。

特別有意思的是,單雄信本是曹州濟陰(今山東省菏澤市曹縣西北)人,但是演義中的單雄信成了山西潞州(今山西省長治市)人,這很大可能是出於其形象與關公之間的鏡像關係。

在青龍轉世的這個概念上,單雄信形象比關公走得更遠(隨著關公“侯而王,王而帝,帝而聖”,青龍轉世的說法逐漸淡化了),出現了一個

神奇的青龍星四世反唐的說法。

所謂青龍星,本身指的是源於遠古星宿崇拜的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天之四靈之一的東方青龍,後來在道教神仙譜系中被人格化為青龍星君。

左青龍,右白虎:從赤發靈官單雄信開始的「青龍星四世反唐」故事

山西省芮城縣永樂宮壁畫青龍星君

左青龍,右白虎:從赤發靈官單雄信開始的「青龍星四世反唐」故事

東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組合想象成為龍的形象,東方屬木為青色,故曰“青龍”。

在這個民間故事體系中,單雄信是第一代青龍星轉世。前面提到單雄信因為羅成背信投唐而深恨之,死前詛咒羅成的結局是亂箭穿身——而羅成正是第一世白虎星。

第二世青龍星是蓋蘇文。相傳青龍星迴到天界之後被鎖於九天玄女處,白虎星無意間將其釋放,遂轉世為蓋蘇文,作亂遼東十二年,鳳凰山一戰,放出柳葉飛刀,將27家總兵全部殺死(被理解為單雄信報瓦崗眾結義兄弟不講義氣之仇,《西遊記》敘事系統中唐僧的外祖父殷開山在這個故事系統中即被蓋蘇文殺死——殷開山的原型殷嶠在武德六年622即病逝,沒有後續那麼多故事,後終被唐軍的後起之秀白袍小將薛仁貴擒殺;但是蓋蘇文死後仍陰魂作祟,試圖蠱惑迷亂薛仁貴心智射死其子薛丁山——第二世白虎星是薛仁貴,絳州龍門縣人,被設定為羅成轉世,在平遼戰事中屢建奇功,衣錦還鄉,但是他的另外一面是十五歲才開口說話,剋死父母,一生多災多難。

蓋蘇文的原型就是高句麗末期非常具有爭議性的鐵腕權臣兼軍事首腦淵蓋蘇文,在中國史籍中他因為避唐高祖李淵諱而被稱為泉蓋蘇或錢蓋蘇文。

左青龍,右白虎:從赤發靈官單雄信開始的「青龍星四世反唐」故事

淵蓋蘇文出生於603年,666年去世,並非死於戰場之上,他去世後三個兒子發生爭鬥

轉世之說當然本就無稽,但是按照轉世的邏輯,單雄信被害的620年,淵蓋蘇文已經18歲,享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大霧),這個轉世在時間線上如何說得通呢?——當然也有解套得辦法:白虎星遇到同樣的問題,歷史上的薛仁貴生於614年,羅成雖是小說人物,但按照時間線應該死於622年左右,也就是說第一代白虎星去世得時候第二代白虎星已經降生,前面提到的薛仁貴十五歲才開口說話,按照演義評書的邏輯就是薛仁貴出生的時候羅成還沒死,白虎星無法投胎薛仁貴,於是薛仁貴一直到十五歲都不能開口說話,待到羅成戰死,白虎星才以薛仁貴夢見一個白老虎入帳的形式轉世成功,他也才因為看到老虎驚愕之餘喊了一聲“啊呀!不好!”,從此開口說話。

左青龍,右白虎:從赤發靈官單雄信開始的「青龍星四世反唐」故事

冷麵寒槍俏羅成和白袍戰神薛仁貴都是三大白袍小將之一,在本系列故事中,他們都是白虎星轉世

左青龍,右白虎:從赤發靈官單雄信開始的「青龍星四世反唐」故事

演義中薛仁貴奉命追殺,直至海邊,蓋蘇文見前進無路,只得用赤銅刀自盡

第三世青龍星是蘇寶同。蘇寶同這個人物在歷史上並無其人,是演義小說評書中杜撰出來的人物,在不同的故事中有的被設定為蘇定方(此處的蘇定方與其原型歷史上徵突厥、平蔥嶺、夷百濟、伐高句麗的名將蘇定方相去甚遠,是被汙名化的奸惡之人)的孫子,有的被設定為蓋蘇文的兒子(這是把父名首字作為姓?也是奇詭),蘇寶同成為西部的某個番邦的國舅爺,挑起和大唐之間的戰事,殺死了秦瓊的兒子秦懷玉(歷史上無此人),尉遲恭的兒子尉遲寶林(原型是歷史上尉遲恭之子尉遲寶琳)、尉遲寶慶(原型是尉遲恭之子尉遲寶琪)。

蘇寶同這個青龍星依舊是在和薛仁貴纏鬥,這一世似乎沒有對應的第三世白虎星——有一說薛仁貴之子薛丁山也是白虎星,這就又遇到了兩個轉世同時並存的問題。

還有一個說法第三世是《薛剛反唐》中的薛剛(歷史原型為薛仁貴之孫薛嵩,但基本事蹟也是演義小說評書中杜撰出來的),但是所謂「薛剛反唐」要麼是清君側,要麼是反對武則天,嚴格來說不算真正反唐,只能從薛剛闖禍連累薛家被滿門抄斬這個角度說明薛剛是蓋蘇文轉世報薛仁貴之仇,顯得有些圓不過來。

第四世青龍星是安祿山。在這個故事體系中他起兵造反是因為唐明皇遊月宮時寫詩調戲嫦娥(李隆基你誰不好學學豬悟能老師和紂王),安祿山是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人多勢眾,兵鋒所指,明皇只能幸蜀避禍。安祿山自封大燕皇帝,但最終還是被自己的兒子命人殺死。

左青龍,右白虎:從赤發靈官單雄信開始的「青龍星四世反唐」故事

為了懲罰李隆基,玉帝派青龍星下凡擾亂天下,但又為了李唐不至於滅亡,而又派了白虎星下凡保駕

左青龍,右白虎:從赤發靈官單雄信開始的「青龍星四世反唐」故事

太白金星下凡為謫仙李白(字太白),傳說中他曾經救過犯法將要被處罰的郭子儀

這一世的白虎星是郭子儀,據說白虎星因前兩世皆不得善終,不願意再下凡歷劫,太白金星承諾下凡在唐皇駕前救援保薦他,白虎星方才應允——

這一世的白虎星郭子儀被封為汾陽郡王,七子八壻滿床笏,大富貴亦壽考,果然與前兩世死於戰場不同。

這個青龍四轉世鐵心反唐、白虎三投軍扶保江山的故事當然只是傳說,是典型的怪力亂神,但在迂怪不經之語和委巷之言的背後,既有古代百姓腦洞大開、汪洋恣肆的神奇想象力,也有民族心理和文化深層結構中豐富有趣的內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