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当皇帝的时候圈禁了他很多兄弟,到乾隆的时候,他是怎么对待这些叔伯的?

店街名记


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禛在历史上有很多非议,其中之一就是对自己的兄弟不好,乾隆帝爱新觉罗·弘历即位后,首先就是要着手解决这个问题。

康熙帝一共有35个儿子,其中有11个早夭,因此,雍正帝的可能圈禁的兄弟只有23个,悦史君排查了一下,发现在清朝雍正年间,被雍正帝圈禁的兄弟们,分别是:多罗直郡王爱新觉罗·胤褆、废太子爱新觉罗·胤礽、和硕诚亲王爱新觉罗·胤祉、和硕廉亲王爱新觉罗·胤禩、固山贝子爱新觉罗·胤禟、多罗敦郡王爱新觉罗·胤䄉、固山贝子爱新觉罗·胤禵等7人。

接下来,悦史君就介绍一下爱新觉罗·胤褆等7人在清朝乾隆年间的具体情况。

第一,爱新觉罗·胤褆

爱新觉罗·胤褆在清朝康熙年间已经在圈禁,到了雍正帝时期,还是继续圈禁,直到清朝雍正十二年(1735年)去世。

乾隆帝即位后,对这位大伯父没有任何表示,不过对他的子女,还是给予了较低品级的优待。

对这位大公子,悦史君只能说是作太多了。

第二,爱新觉罗·胤礽

爱新觉罗·胤礽也是在清朝康熙年间圈禁,雍正帝还是继续圈禁,直到清朝雍正二年(1725年)去世。

乾隆帝即位后,对二伯父没有异议,但对他的儿子和硕理亲王爱新觉罗·弘晳大加打击,导致这一脉受到影响。

第三,爱新觉罗·胤祉

爱新觉罗·胤祉刚开始被雍正帝发配到景陵,清朝雍正六年(1728年)和清朝雍正八年(1730年)两次被圈禁,爵位也降为多罗诚郡王,直到清朝雍正十年(1732年)去世。

清朝乾隆二年(1737年),乾隆帝为三伯父追上谥号为“隐”。

第四,爱新觉罗·胤禩

爱新觉罗·胤禩刚开始受到雍正帝重用,随后开始各种打击,清朝雍正四年(1726年)被圈禁,同年九月去世。

清朝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将八叔改回原名,并收入玉牒,他的子孙也全部加入。

第五,爱新觉罗·胤禟

爱新觉罗·胤禟一开始就受到雍正帝打压,清朝雍正三年(1725年)被圈禁,直到清朝雍正四年(1726年)去世。

清朝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对九叔和前面八叔一个待遇。

第六,爱新觉罗·胤䄉

爱新觉罗·胤䄉也是一开始就遭到雍正帝打压,清朝雍正二年(1724年)被圈禁。

清朝乾隆二年(1737年),乾隆帝将十叔释放,并给了辅国公品级。

清朝乾隆六年(1741年),爱新觉罗·胤䄉去世。

第七,爱新觉罗·胤禵

爱新觉罗·胤禵刚开始被雍正帝软禁在景陵,清朝雍正四年(1727年)被圈禁。

乾隆帝即位后,将十四叔释放,清朝乾隆二年(1737年)封获辅国公。

清朝乾隆十二年(1748年),爱新觉罗·胤禵晋封多罗贝勒,一年后再晋封为多罗恂郡王,直到清朝乾隆二十年(1755年)去世。

悦史君认为,后两位贵在命长啊!

总体来说,乾隆帝还是全部谅解了这些叔伯,但在层次上,也就冷暖各异罢了。


作者:悦史君(资深媒体人,文史专家,作家,多平台签约作者,观止读书会发起人,书评人,文学专栏主编 公众号:历史这样说)

写有趣的历史,讲真实的传奇……

我是悦史君,2018我们一起努力!


历史这样说


活着的都放了,就是死了的也给予了平反,给子孙后代加爵。并不局限于九子夺嫡那几位,即使是那些没有被圈禁的叔伯们,乾隆也加恩升赏。


乾隆即位前被圈禁的几位如下:

一、大阿哥胤禔


早年封为直郡王,康熙四十七年因为图谋储位,甚至向康熙进言诛杀弟弟胤礽,被康熙斥为不忠不孝。削爵圈禁,直到雍正十二年死于禁所。雍正下旨以固山贝子礼下葬。死后其次子弘昉袭爵获封奉恩镇国公。这都是在雍正年间的事,与乾隆无关。

二、二阿哥废太子胤礽


出生不久即被立为太子,康熙四十七年第一次被废,不久复立。康熙五十一年第二次被废,此后一直圈禁。雍正十二年去世,被雍正追封和硕理亲王。早在雍正刚刚即位时即封了胤礽次子弘皙为多罗理郡王,雍正八年晋升和硕理亲王。乾隆四年,乾隆以涉嫌谋逆为由剥夺弘皙爵位,受此案牵连的还有康熙的十六子庄亲王胤禄、胤禄之子贝子弘普、康熙五子恒亲王胤祺之子世子弘昇、康熙十三子胤祥之子贝勒弘昌、宁郡王弘皎等或罚俸或夺爵或圈禁,牵连甚广。弘皙甚至被改名四十六,是乾隆朝极少见的针对宗室勋贵下手,据说是因为弘皙在康熙朝颇受康熙喜爱,颇有威望,威胁到了乾隆皇位。弘皙被废后理亲王一支由胤礽第十子弘㬙继承,将爵为多罗理郡王。

三、三阿哥胤祉


康熙年间封和硕诚亲王,雍正即位后命其前往守康熙景陵,因此颇有怨言。雍正八年因为在怡亲王胤祥葬礼上迟到,并且面无哀容,被十六弟庄亲王胤禄弹劾,削爵圈禁,雍正十年去世,雍正命以郡王礼下葬。乾隆二年,乾隆为三伯追谥,算是给了死后哀容,但没有让其子嗣承袭爵位。

四、八阿哥胤禩


雍正重点打击对象。康熙年间为贝勒,雍正即位后封为和硕廉亲王。雍正四年,被革去黄带子,改名“阿其那”,剥夺皇室身份,其子弘旺也被改名“菩萨保”。几月后胤禩因呕病死于监所,民间认为被毒死。乾隆即位后,释放弘旺,恢复本名,录入玉牒,赐予红带子(觉罗身份,次于黄带子宗室)。乾隆四十三年,乾隆以胤禩无悖逆行为恢复其本名,录入玉牒。

五、九阿哥胤禟


同为雍正重点打击对象。康熙年间为贝子,雍正三年因被告发纵容下属作恶,对钦差大臣不敬以及未逮捕企图“拥立”他的贫民为由,将其革除爵位,捉拿圈禁,次年,雍正将其改名赛思黑,三个月后,胤禟死于禁所。乾隆四十三年,乾隆下旨恢复胤禟原名、宗籍。其子弘晸在被圈禁五十年后终于释放,已成老朽。

六、十阿哥胤䄉


康熙年间封敦郡王,雍正元年因奉旨护送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一世灵柩回蒙古途中称病不行,上奏求请在张家口修养,回复未到就号称已获恩准,并且在私自祷告中多次提到“雍正新君”,被雍正斥为大不敬,削爵圈禁。乾隆二年,乾隆下旨释放,封为辅国公,乾隆六年病逝,以固山贝子礼下葬。

七、十四阿哥胤禵


雍正同母弟,康熙年间封贝子,后被封为大将军王率军平西北叛乱。雍正即位后被召回,因对雍正无礼,被送往景陵守陵,并派兵严加看守不得回京。不久因皇太后去世,雍正赐予胤禵郡王虚衔,但没有封号和俸银,在册记录仍为贝子。雍正三年被革去王爵,降回贝子,雍正四年被革去贝子,圈禁于景山。乾隆即位后不久即将他释放,乾隆二年封为奉恩辅国公,乾隆十二年封多罗贝勒,乾隆十三年晋封多罗恂郡王。乾隆二十年去世。其长子弘春,在雍正年间曾被封为多罗泰郡王,后又降为贝子,乾隆即位后以其不思悔改为由夺爵。胤禵次子弘明,胤禵死后袭爵,封为多罗恭勤贝勒。

乾隆对叔伯们大多不错。除了上述这些圈禁的之外,还有一些其即位后仍然在世的未被圈禁的叔伯,乾隆也多有升赏。如十二叔胤祹,雍正在位时郁郁不得志,乾隆即位后晋封和硕履亲王,其活得最久,一直被乾隆尊敬。二十叔胤祎,雍正年间因罪被降为辅国公,乾隆即位后晋封贝勒。二十一叔胤禧,雍正年间为贝勒,乾隆即位后晋封慎郡王。二十三叔胤祁,雍正年间为镇国公,乾隆继位后封贝勒,后多番获罪降为镇国公,晚年仍晋封贝勒并加郡王衔。


伊耆角木


很多人都认为雍正是个残酷狠毒的主,刚一继位,就把当时和自己争位的兄弟们圈禁了起来。而乾隆继位后不但放出了他的叔伯,反而给予恩赐,故而认为乾隆是个仁慈之君,和雍正形成鲜明的善恶对比,这个观点在下不敢苟同。

虽然雍正当了皇帝后,把他的弟兄们整的很惨,但是完全是出于政治需要,雍正当时面临严峻的政治危机。在康熙皇帝的35个儿子中,有24个活到了成年,有9人参与到了夺嫡斗争中来,所以雍正的竞争压力很大,尤其是八爷党势力差点让自己无缘帝位。到了乾隆时期,乾隆就顺水推舟做了个好人,为圈禁及故去的叔伯们恢复了名誉,并大肆封赏其后人,毕竟此时的这些人早已威胁不到自己的地位,还能以此让这些人感激自己,后世史书也落得了个宽仁明君的称号,何乐而不为呢?



由于其祖父康熙对老大胤禔非常厌恶,称其不仁不孝,所以乾隆为了不违背祖训,除了老大外,对其他叔伯夺嫡都进行了平反。尤其对自己老爸的死敌八爷、九爷、十爷格外照顾,虽然有些叔伯早就死在了狱中,但其子孙后代仍在,论辈分应该算乾隆的兄弟,乾隆先为他们改回了原名,然后恢复宗籍,并以兄弟相称。在这些夺嫡的叔伯里,没死的都加官进爵,但只是挂职无权的虚名,他们的后代也一直享受着皇亲贵族的待遇。

只要牵扯到了政治,没有什么仁慈之君,如果乾隆真置身在他爹的那个政治环境之下,想必不会比雍正仁慈多少。这就是雍正为乾隆铺的路,真正有威胁的都被他老爸搞死了,把一些不重要的人留给儿子当政治作秀的资本罢了。

(配图来自网络)我是纳兰轩若,欢迎关注互动。


纳兰谈史




这十个人当中,除了老十和老十四参与了九子夺嫡之外,其他都是政治边缘化人物,并没有参与到云诡波谲的政治斗争当中,这也是他们能活下来的根本原因。下面,我们逐个简述他们的最终结局。

皇十子胤誐:很多人觉得胤誐是一个草包,八阿哥的一个小跟班。的确,胤誐没有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跟着八爷党是一次政治赌博,可惜站错了队,但在清理政治敌对势力之时,一向心狠手辣的雍正对胤誐网开一面,并没有变本加厉的迫害。究其原因,也许正是因为胤誐这样的草包性格使雍正认为他不足为虑,所以最终对他手下留情,将其夺爵拘禁。

乾隆对这个叔叔不错,即位后很快将胤誐释放,并封为辅国公。乾隆六年,胤誐去世,乾隆以贝子品级将其厚葬。



皇十二子胤祹:“九子夺嫡”争的头破血流,手足相残,胤祹却稳坐钓鱼台,一副与世无争的姿态。正是由于胤祹一直游离于政治漩涡之外,所以雍正即位后并没将他视为重点打击对象,虽然仕途上起起落落,但人身安全一直没有受到威胁。胤祹一直活到乾隆二十八年,享年78岁,是康熙所有儿子当中最长寿的一个。乾隆对这个叔叔很好,将四子永珹过继给为胤祹为嗣孙。

皇十四子胤禵:虽然胤禵是雍正一母同胞的亲弟弟,但这个亲弟弟一直胳膊肘往外拐,他是八爷党的核心人物,铁杆鹰派政治人物,八阿哥在皇储之争被淘汰出局后抛出的B计划。有的历史学家认为,在“九子夺嫡”中,正是胤禵和雍正打入了决赛,最终雍正以微弱的优势艰难取胜。雍正即位后,先是不许胤禵进城吊丧,又将其圈禁,乾隆即位后,将他释放并封为辅国公、多罗贝勒,先后任正黄旗汉军都统、总管正黄旗觉罗学。乾隆二十年,胤禵去世,死后乾隆赐治丧银一万两,谥号“勤”。



皇十六子胤禄:雍正即位后,命胤禄入嗣皇太极的孙子和硕庄靖亲王博果铎,历任正蓝旗、镶白旗、正黄旗都统。乾隆即位后,胤禄仍受重用,任总理事务大臣。后来胤禄与昔日东宫废太子胤礽之子弘皙过从甚密,乾隆大为不满,将其停俸罢职。乾隆三十二年,胤禄去世,终年73岁。

皇十七子胤礼:

他应该是电视剧《甄嬛传》中果郡王的人物原型,在雍正一朝颇受重用,深得雍正赏识和器重。雍正死后,命果郡王胤礼辅政,但在乾隆即位之初就被罢免。乾隆三年,胤礼去世,乾隆万分悲痛,亲临其丧,并将雍正第六子弘曕过继给胤礼为继子。

皇二十子胤袆:雍正即位后,晋封胤袆贝勒,后来命其祭陵,胤袆称病推辞,降为辅国公。乾隆即位,胤袆被复封贝勒,守护泰陵,乾隆二十年去世,谥“简靖”。



皇二十一子胤禧:胤禧是个大才子,擅长书画和诗文,别号紫琼涯道人,是清代著名的书法家和诗人。胤禧的仕途在雍正和乾隆两朝都很顺利,没遇到过什么大的波折。逝于乾隆二十三年,终年48岁,谥为“靖”。

皇二十二子胤估:雍正八年,胤估被封为贝子。雍正十二年,晋升贝勒,乾隆八年卒。

皇二十三子胤祁:雍正八年,胤祁被封为镇国公,乾隆五十年病故,终年73岁,谥为“诚”。

皇二十四子胤秘:康熙最小的儿子,雍正十一年,胤秘十七岁,封缄亲王,乾隆三十八年卒,谥为“恪”。

总体来说,乾隆对待这些叔叔们还是非常不错的。经过“九子夺嫡”那场兄弟阋墙,明争暗斗之后,雍正该清理的都清理了,活下来的基本都是对帝位没有威胁的皇子,所以乾隆也放心的让他们感受家族的皇恩浩荡。

心若顽石,带刀修行;无材补天,落魄江湖。我是西岳顽石,码字不易,请关注我。


西岳顽石


雍正皇帝即位后,确实对自己的兄弟们下手比较狠。比如老三、老八、老九、老十、老十四,都遭到他的圈禁,老八、老九还被他改了名,开除了宗籍,而此前被康熙圈禁的老大、老二,雍正也没有释放他们。

总之,除了一直以来的铁杆兄弟老十三,以及因为年幼未曾介入夺嫡的小兄弟们,其他兄弟无一幸免。

雍正为何这么做呢?

泄愤只是最表面的理由。真正的原因是,直到雍正即位后,这些兄弟仍然不服他,时时刻刻都与他作对,威胁到了他的统治,因此他只有辣手摧花。

当然,能够做得这么绝,也与雍正残酷的性格本性有关系。毕竟,当皇帝前他就是六亲不认的“冷面王”。

到了乾隆年代,除了老十和老十四,其他的叔叔大爷们全都死了。乾隆继位后,很快就把他的十叔和十四叔释放了,并且重新给了他们爵位、俸禄,让他们安享晚年。

对于其他已经死掉的叔叔大爷们,乾隆也给予善待:要么恢复其名誉,要么恢复其族籍。

与雍正完全相反,乾隆展示出了怀柔的一面。

唯一不变的是对老大胤禔的评价。当年胤禔为了夺嫡,曾经建议康熙杀掉废太子胤礽,引起康熙的极大厌恶,被圈禁至死。康熙称胤禔“不忠不孝”“禽兽不如”。因为胤禔的品性太恶劣,超出了正常的夺嫡之争,乾隆便没有为他平反。

乾隆为何替其他的叔叔大爷们平反呢?

第一,乾隆的性格更像康熙,不太像雍正。因此,他对雍正的残酷做法不太满意。

第二,那些叔叔大爷们以及他们的后代,已经难以对乾隆构成实质威胁。

第三,乾隆为了求得“仁义之君”的美名。

乾隆其实不只给自己的叔叔大爷们平了反,连被顺治皇帝挫骨扬灰的多尔衮,他也给其平了反,称多尔衮是定国开基的大功臣。

乾隆做这些,自然少不了求“名”的目的。

但乾隆真的是“仁义之君”吗?

事实上,他只对那些威胁不到他的人施以仁义。只要稍微威胁到他,他就会露出残酷的本来面目。

比如,乾隆的二大爷胤礽,有个儿子叫弘晳。弘晳是胤礽的长子。当年胤礽被废之前,弘晳深得康熙皇帝的喜爱。雍正继位后,对于弘晳这个侄子也是关爱有加。弘晳在众大臣们中间的口碑也不错。

算起来,弘晳和乾隆是堂兄弟。但是,乾隆对待弘晳却十分残酷。他以“心怀异志”为借口,将他改名、削籍,圈禁。

所作所为,其实与当年的雍正并无区别。

乾隆为何这么做呢?是嫉妒?或者是感受到了弘晳对他的威胁?

所以说,乾隆并非比雍正更加仁义。只是,乾隆没有受到雍正当年所受的威胁而已。


趣谈秘史


乾隆登基之后都极力向“一代仁君”靠拢,他连自己祖爷爷鞭尸过的多尔衮都能洗白,他那些早已不得势的叔伯们又怎么能被他轻易放过,当然要利用干净,给自己在青史上写上一笔好名声。

雍正刚刚登基没几年就已经快手斩乱麻解决了不少大事件,在结局掉年羹尧和隆科多以后,雍正觉得大势已定,开始着手动老八。雍正四年大年初五,本来是个挺好的日子,雍正将亲王贝勒贝子这些皇亲国戚还有所有的满汉臣子全都召集起来,一一细数老八胤禩的罪状。他表示自己在即位之后不计前嫌重用老八还对他十分宽宏大量,但是老八竟然还在诽谤天子,心怀不满。雍正将老八骂得狗血淋头,最后将他开除宗籍,连同胤禟、苏努、吴尔占也跟着遭殃。

雍正做完这些还觉得不够,过了一个月,又将老八的住所领地都收了回来,将他囚禁,并且赐了两个名字,一个意思是猪“阿其那”,一个是狗“塞尔黑”。被囚禁的老八过了大半年就重病绝食死了。

乾隆登基之后,下旨说雍正在老年之后经常提起被囚禁的叔叔,说自己已经开始后悔了,希望乾隆以后有机会可以改正。虽然胤禩、胤禟都有大错,但是在雍正刚刚登基的时候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忤逆行为。不过乾隆这一憋也是憋了四十年,直到乾隆四十三年,他才宣布给他的八叔和九叔正名,他的子孙们还是写在了皇室宗谱之中。虽然正名来得迟了些,但乾隆在刚刚登基的时候,就已经放出了他的十叔胤和和十四叔胤禵,并对两人进行了封赏。

而对于其他叔伯的后人,乾隆也是相当够意思的,基本上都让他们恢复宗籍,在见面的时候还对那些堂兄弟依旧兄弟相称。乾隆尤其照顾雍正的死敌老八和老九家的后人,这也更加体现出他的宽宏大量。

只是有一个人乾隆是始终都不敢正名的,那就是老大胤禔。乾隆能坐上这个位置,有一部分原因是来自于康熙这位爷爷的喜爱。乾隆十分尊重康熙爷。当年康熙爷对胤禔厌恶至极,就连雍正都没有解禁过胤禔的意思,乾隆自然不会忤了康熙爷的旨意。还有一点就是在清宫之中,巫蛊之术是相当忌讳的,当年胤禔魇咒太子,已经犯了清宫的大忌讳。如果乾隆为他平反,那么他也是侧面表现了对这项禁令的忽视,皇宫之中必然会议论纷纷。

乾隆之所以能有机会利用这些叔伯给自己加上仁德的高帽子,无非就是因为他们被雍正所废,早已无权,乾隆有恃无恐。


木剑温不胜


雍正继位之后,把他的兄弟修理得很惨,完全是出于政治需要,他当时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有九个兄弟参与了夺位,尤其是八爷党,其人多势大,因此他上位后为巩固皇权,不得不对这些人进行大清洗,而乾隆继位时真正有威胁的人都被雍正搞死了,剩下的这些人羽翼尽择、獠牙尽拔,早已威胁不到乾隆的地位,还不如放了他们做个顺水人情,他们还得感恩戴德,自己也能落个宽仁明军的好名声,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乾隆)


乾隆只不过喜欢和他老子雍正对着干,他老子看上的他看不上,他老子不喜欢的他偏偏喜欢,真是逆子啊,看来雍正白忙活了一场。

下面就来说说这爷俩是如何“九子夺嫡”中的其他八个人的。


老大胤褆图谋夺储,除掉太子,被康熙痛斥不仁不孝,遭到圈禁,于雍正十二年死去,乾隆不敢违背祖训,没有为胤褆平反。

老二胤礽是太子,两废两立,雍正当年附庸太子党,他继位后对这个二哥相当宽厚,封胤褆之子弘皙为理郡王,后加封为亲王,胤礽死后,雍正以和硕亲王之礼安葬了他;而乾隆继位后认为弘皙谋逆,下令剥夺了他的名字、宗籍和爵位,直到乾隆四十三年才恢复他的名字与宗籍。

老三胤祉因支持八爷,被雍正发配为康熙守陵,十三阿哥的葬礼上胤祉不但迟到而且面无悲痛之情,被雍正削爵圈禁,死后以郡王礼葬之;乾隆二年为其追谥,但没有为其子承袭爵位。

老八胤禩是雍正最大的政敌,对他的处罚也最狠,将他的名字改为“阿其那”。

老九胤禟是老八最得力的支持者,雍正对他同样下狠手,也将他的名字改为“塞思黑”。老八、老九都于雍正四年死于圈禁的狱中,乾隆在乾隆四十三年为他们平反昭雪,认为他们并无谋逆之事,为他们恢复原名及宗籍,录入玉蝶,对其子孙中没死的都加官进爵,只可惜老九胤禟的儿子被关了50年,出来已成老朽,再多的爵位也毫无意义了。

老十胤䄉八爷党成员,他出身高贵,并没有像老八、老九那样危害程度大,雍正只是以大不敬之罪将其削爵圈禁,并没有弄死他,;乾隆二年被释放,封为辅国公,乾隆六年病死以固山贝子之礼葬之。

老十三胤祥是雍正的铁哥们,雍正对他赏赐最多,在雍正八年病逝;胤祥的儿子弘昌因受二阿哥胤礽之子弘皙谋逆之牵连被圈禁。

老十四胤禵是雍正的同胞兄弟,支持八爷,被雍正派去守陵,和削去爵位,圈禁于景山,乾隆继位后释放了他的叔叔,后封为郡王,于乾隆二十年去世。


说去说来,追本溯源都是康熙惹的祸,干嘛要生那么多的小孩,给自己的后代不安宁,相互伤害。
乾隆好大喜功,喜欢给前朝的人平反,像明末的袁崇焕,他太爷爷时期的多尔衮等等,他对他父亲雍正的政策能修改的修改,能废止的废止,他一上台就废了他爹的“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八旗旗务改革”等等,他爹雍正在九泉之下喷了无数口老血,你个王八羔子真是个败家子,爷爷打江山,老子存钱守江山,你只会花钱败江山。(雍正)
雍正得位不易,兄弟不少都较强势,导致雍正危机四伏,在这种情况下雍正没有痛下杀手已经算仁厚了,况且雍正在位勤勉,励精图治,难免得罪于人,可惜留下的好基业都被乾隆几十年就挥霍殆尽。

雍正是个好父亲,骂名自己留,好人给儿子做,老子当恶人短寿(相对而言),儿子做好人长寿。



遗产君


雍正对参与夺嫡的几个兄弟,打击得比较狠,其中五人圈禁至死。

雍正死后,乾隆却都给予翻案,比较厚待。

一、皇长子胤禔



他是康熙定的案。

胤禔是在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倒了霉,他用魇镇之术诅咒太子胤礽,谋夺储位,被康熙削爵囚禁,当时他37岁。

直到雍正十二年十一月,被囚26年后,他在幽禁中死去。

乾隆继位后,封胤褆的第十三子弘晌为奉恩将军,世袭。

二、废太子胤礽



他也是康熙定的案。

当了36年皇太子,胤礽于康熙五十一年十月再放被废黜,囚禁在咸安宫,至雍正二年十二月在幽禁中死去。

胤礽死后,雍正还是哭了一鼻子的,奠后追封和硕理亲王。

乾隆四年,胤礽的儿子弘皙犯了大案,被削去了理亲王的爵位。乾隆未进行株连,而是改封胤礽第十子弘㬙承袭了理郡王爵位,三子弘晋、六子弘曣、七子弘晀、十二子弘晥都封为辅国公。

三、皇三子胤祉



胤祉在康熙四十八年晋封为和硕诚亲王。雍正即位后,觉得他与废太子太过亲密,把他发配到遵化去给康熙守陵。后来,胤祉又因索贿被弹劾,说了些牢骚话。十三弟怡亲王胤祥的追悼会,他又迟到。雍正责其无人臣之礼,剥夺了爵位,幽禁于景山永安亭。雍正十年五月病死于囚禁之处。

乾隆二年给胤祉追谥,还封其子弘暻为贝子,后代递降,不入八分辅国公。

四、皇八子胤禩



老八很有能力,夺嫡之争中,是雍正最忌惮的对手。

雍正登基后,对老八先委以重任,局势稳定后,开始对付他。

雍正三年二月,因其阻挠新政,雍正谕责胤禩怀挟私心,播弄是非,革去了黄带子。四月,雍正召开公判大会,给胤禩定了40款罪状,给胤禟定了28款罪状,削宗籍,改名为“阿其那”,囚禁了起来。九月,胤禩病死于囚禁处。

五、皇九子胤禟



胤禟和他八哥一起倒的霉。削宗籍,取名叫“赛斯黑”,送往保定,戴上械锁,监禁起来。囚禁三个月后,死亡。

雍正给允禟的八个儿子都改了名:其长子改名为拂西浑(下贱的)、二子改名佛楚浑(行丑事的)、三子改名乌比雅达(可恶的)、四子改名额依默德(讨人嫌的)……

乾隆四十三年正月,乾隆确认了允禩、允禟的罪行,但查证他们没有明显的悖逆,下旨恢复了原名,重新录入玉牒,子孙一并叙入。把胤禟子弘晸封为了不入八分辅国公。

六、皇十子胤䄉



雍正元年,雍正命令胤䄉送蒙古一个汗王的灵龛回蒙古,胤䄉称病,后来没办法又去了,半途住到张家口不肯走。胤䄉在禳祷疏文内写“雍正新君”,被劾奏议罪夺爵,遭到拘禁。

他活到了乾隆上台。

乾隆二年,释放了胤䄉,封为辅国公。乾隆六年病逝,乾隆下诏以贝子品级予以祭葬。

七、皇十四子胤禵



胤禵是雍正同父同母的亲兄弟。

康熙帝去世,胤禵被召回京师,软禁于景陵。

雍正三年十二月,削王爵,降为固山贝子。不久又被削去固山贝子,押回北京,囚禁于景山寿皇殿。

雍正四年正月,在批判胤禩、胤禟的公审大会上。胤禵也被定了14款罪状。

胤禵也坚持活到了乾隆上台。

乾隆即位,释放了胤禵,封他为奉恩辅国公,十年后又封为贝勒,晋为恂郡王,还任命他为正黄旗汉军都统。乾隆二十年病逝。

相对其他兄弟们,胤禵的结局是最好的。


馋嘴肥猫铲史官


雍正皇帝继位后为政严苛,其中的体现之一就是苛待自己的兄弟。

具体来看,大阿哥和废太子(二阿哥)是康熙末年就被圈禁的,最后都死于雍正时期, 不过这个是康熙皇帝做的决定,四爷可以不背这个锅。

但是,如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这两位是康熙末年九王夺嫡大战中就是对手,因而雍正上台后当然也没客气。



最终,八阿哥胤禩和九阿哥胤禟都死于拘所(并非圈禁而是待罪之所),而且都死得很难看,一个上吐,一个下泻,死期也接近,可谓难兄难弟。

尤其九阿哥胤禟,被关在保定后死于酷暑(疑为中暑而死),天潢贵胄,如此死法不能不说是苛待了。

至于其他兄弟,如三阿哥、十阿哥还有十四阿哥,这些曾经的对手,都被雍正想着法儿给弄进去圈禁起来了,有的如三阿哥还死在雍正的前头。

其中,老十四是从一开始就被圈禁,惩罚程度仅次于老八、老九,若他不是雍正的同胞兄弟,说不定早和老八老九一起上路了。

等到乾隆继位后,乾隆为了树立自己宽仁的形象而开始纠正之前的冤假错案,其中首先得到改正的是原“八王党”案。



由于这事关系重大,众臣不敢做主,乾隆遂乾纲独断,将八阿哥、九阿哥两人子孙给予红带,收入玉牒,即承认其为宗室成员,给予相应的皇族待遇。

接着,同属“八王党”集团的十阿哥允䄉及十四阿哥允禵也相继被释放,老十四还被封为辅国公、恂郡王。

至于其他被圈禁的宗室成员,如讷尔苏等人也全部释放回家。之后,这些人大多恢复名号,载入玉牒。



此外,雍正年间的几桩大案如年羹尧、隆科多案等,也大多得到平反,由此获罪降革的八旗官员等也都一律宽免,尽量选用。

从权术的角度看,一些在前朝被认为是性质严重的案件,时过境迁后其实未必怎么样,继任者适当地加以缝隙补过,实行宽大处理,其实一举数得,未必不是好事。

乾隆继位后如此处理,大概也是出于这个考虑吧!


坑爹史册


乾隆一生都在标榜自己是仁德之君,这份仁德不但用在了臣民身上,也体现在了对前人的态度上。在位期间,为许多先朝获罪者翻案正名,比较著名的像满清的宿敌袁崇焕、大清入关功臣多尔衮,当然还包括雍正的政敌兄弟们。


“乾隆”

九子夺嫡曾掀起过腥风血雨,当雍正以胜利者的姿态登上皇位后,对兄弟们进行了一番大清洗。时过境迁之后,乾隆也将叔伯们应有的尊荣交还给了他们。

老大胤褆


(康熙王朝的大阿哥)

与太子夺嫡失败,因为主张诛杀胤礽被康熙视为不忠不孝之辈,下令削爵圈禁,于雍正十二年去世。清算胤褆的并非雍正,乾隆也没为大伯摘帽。

老二胤礽


胤礽乃是少年太子,两度废立,在夺嫡前期雍正附属的便是胤礽太子党。雍正得势后对这位兄长并未苛待,立即封胤礽之子弘皙为理郡王,后晋为亲王。胤礽死后,雍正以和硕亲王之礼葬之。胤礽与弘皙父子都是康熙钟爱的,在朝中颇有威望,弘皙甚至威胁了乾隆的地位,终于在乾隆四年爆发了弘皙谋反案。乾隆下令褫夺弘皙的名字和宗籍,废除弘皙一脉的爵位,乾隆四十三年恢复弘皙的名字和宗籍。

老三胤祉

雍正因其与废太子交好,将其发配守皇陵。后屡次遭到弹劾而被一再降职,成为了闲散宗室,老十三胤祥的葬礼他毫无悲伤之情,被雍正削爵圈禁,死后以郡王例葬之。乾隆二年,将其追谥。

老八胤禩、老九胤禟

这二人是雍正最大的政敌,雍正登基后对他们的处分最决绝。将他们分别改名为阿其那、塞思黑,剥夺宗籍、削爵圈禁,二人都死在了囚禁之地。乾隆四十三年,乾隆以二人并无谋逆事实,下令恢复原名及宗籍,录入玉蝶。

老十四胤禵

胤禵与胤禛是一奶同胞的亲兄弟,可在夺嫡过程中却始终站在胤禛的对立面。雍正继位后,便送其去守陵,后被削爵圈禁。乾隆继位后便将亲叔叔释放,后封为郡王。

那些未参与九子夺嫡的叔叔们只要活得久,在乾隆年间也都有封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