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窮人去銀行存款,富人去銀行貸款”?你怎麼看?

恰葡萄吐葡萄皮


這其實就是個財務槓桿使用問題,打個比方,假如兩個人都有10萬塊錢,A把錢存在銀行裡,只能享受最基本的利息收入,2018年銀行存款利率如下表:

工農中建一年的利率只有1.75%,也就是你能得到1750元,也許他還可以存各種寶寶和理財產品,利率一般4%左右,即A最多能得到4000元收益。

一年後就得到:

100,000+4,000=104,000元;

另一個人B從銀行貸款,貸款利率如下:

貸款一年利率4.35%,他需要年末付出4350元,那在年初他手裡就有了:

100,000元(本金)+100,000元(貸款)=200,000元

20萬元錢他會去做投資,去開店去開工廠,一年後投資收益保守說30%,當然你可以說有的虧錢打了水漂,當然是有風險了,這裡我們不討論風險因素,我還可以說很多開店一年就有100%收益,所以我們取個保守中間值,那麼一年後B手裡有了:

200,000(本金)+200,000*30%(收益)-100,000*104.35%(貸款及利息)=155,650元

對比A和B一年後的所得,B比A多收入:

155,650-104,000=51,650元

一年之間兩個人所擁有的財富就發生了很大變化,B比A多了5萬多,若干年後A就變成了我們所謂的窮人,而B就成了有錢的富人。

所以這個例子就是很簡單的說明了窮人富人對待金錢的態度引起的財富的變化,窮人怕失去已經得到的金錢,不敢冒風險去投資,得到了安全,但很小的收益;富人敢於承擔風險,敢於發現商機投資,把錢轉化為資產,讓錢幫我們掙錢,這樣他收穫了更多財富,這就是最簡單的富人窮人的道理。

也許你會說我的理解有偏差,還有很多其他條件問題,歡迎大家來討論啊,最終讓我們都慢慢成為富人啊!


中產理財投資指南


作為一個財經工作者,我認為這種觀點基本準確,我覺得之所以形成這兩種不同的結果,在於投資理財觀念上的差距。

富人不僅不會去銀行存款,反而要去銀行貸款,在於他們投資意識較強,有通過向銀行貸款加槓桿去實現財富增值和財富倍增的理念和能力;而窮人則缺乏這種理念,只知道將自己的餘下的幾個錢存在銀行去獲得一點可憐的利息收入,使自己的財富越存越少,因為銀行存款利率始終是負利率,無法趕上通貨膨脹率和物價上漲水平,存款金額越多、存款時間越長就愈加會成為窮人。

同時,富人富有智慧和膽識去用加槓桿資金去創業和投資,成為億萬富翁的機會往往較多;而窮人缺乏負債投資的膽識和智慧,則只能安於現狀或安貧樂道,與財富永遠無緣。

這就是我個人對這個問題的看法,不一定正確,請大家批評指正。





財經深思


窮人怕今天有,明天無,擔心過了回到苦日子。富人從不擔心明天在哪裡,給我一個機會,我就能創造明天。

事實上,沒有絕對的窮人去存款,富人去貸款一說,只是人們在投資過程中的不同抉擇。比如,對於富人來說,也有投資失敗的時候,導致身無分文,一屁股的債務。對於窮人來說,存款也不意味著生活無憂,也有旦夕禍福。關鍵在於人們對財富的需求,對理財的規劃。

無論你現在是貧窮,還是富有,合理的理財規劃特別重要。首先,是基礎層,擁有一定的存款,合理的收入,保障一般開銷,解決溫飽問題。其次是,一份保障,包括社保、醫保,商業保險。對於窮人來說,由於沒有富人那麼富有、人脈廣,生病的時候能找到有名的醫生,那麼,就更需要一份保險,雖然它會佔用一定的家庭存款,但以年收入的10%左右購買保險是非常有必要的,避免窮人因為疾病變得更加貧窮,或者因為疾病讓好不容易有起色的生活一夜返貧。

第三層是各種理財,需要指出的是,理財也是一種投資,分為零風險、低、中低、高四個級別。對於普通家庭來說,零風險、低風險是可以承受的,對於富裕家庭來說,可以嘗試追求中高、高風險,以博取高收益。在這個過程中,應該投資本人熟悉的領域,委託理財應規範投資範圍,對於明顯有欺詐性質的投資理財,任何人都要有預判,避免落入錢財又去無回的境地。

最後,對於貸款來說,無論窮人還是富人,適度借貸爭取明天更好的生活都是毋庸置疑的。一方面,銀行貸款利率較市場來說,普遍較低,規範程度高,大多數情況下滿足資金需求,另一方面,如果還不起,往往銀行會走司法程序,對於破產家庭來說,有一定的保障。


財經無忌


我雖然不是富人,但我也想談談這個問題。

去年我和我朋友都有15萬,她的是在銀行的存款,我的是在銀行貸的款,後來呢,她在銀行買了理財,收益率5%,一年後收益是7500元,而我用作首付和稅費,首付2成貸款買了價值62.5萬元的房子,現在價值82.5萬左右,即使現在賣掉扣除手續費等費用收益率也在100%以上。

我說這個故事不是忽悠你買房子,也不是在炫耀,而是在回答你的問題,什麼是所謂的窮人思維和富人思維,有錢人之所以有錢,很多時候是懂得藉助資源和槓桿去擴大收益幾倍,而不是像普通人那樣實實在在的一點點慢慢積累,所以經常貸款,用銀行的錢和槓桿原理來迅速致富。

所以你才會經常看到,窮人去銀行存款,富人去銀行貸款,當然這個窮人是相對於富人來說,對於很多連存款都沒有的人還是挺富的。


鑫財經


關於窮人去銀行存錢,富人去銀行取錢這個問題,我說下我個人的看法。

一:窮人與富人的人脈

我們中國人非常喜歡談人脈,在很多人看來人脈就是第一生產力,“拉關係”真的很重要,這個行為被很多“有志的文藝青年”很不屑,可是在現實世界中,不管你喜不喜歡,許多事情都要依賴各種關係。求助他們未必可恥,孤獨的“有志青年”未必就是光榮的。

你可以去觀察下富人的朋友圈,再小的也是老闆管理層之類的,老闆之所以富有,首先就是人脈關係,跟什麼人在一起時間久了就會變成同樣的人。不信你去看看,剛剛被爆亂扔垃圾的周杰倫,周杰倫的朋友圈全都是明星、歌手、演員。窮人的朋友圈幾乎都是跟窮人處在同一生活階層的人。

二:窮人與富人的時間

富人的時間都用來幹嘛了,看書、學習、找商機等等。窮人在幹嘛了,還沒下班可能就約好了晚上去哪裡吃飯、哪裡喝酒等等。

三:窮人與富人的思想

富人的思想是:我要去創業,創造更大的價值,就算失敗了也沒關係,總結失敗的教訓重頭再來,不停的折騰,不信你可以去看下中國福布斯的富豪榜,哪一個富人在成功之前不是經歷了很多次失敗,比如華為任正非,聯想的柳傳志。他們剛創業的時候並沒有錢,就跟銀行借錢啊。

在看看窮人,總是想著怎麼去省錢,省吃儉用好不容易攢了一點錢就想去銀行存起來。害怕失敗不敢去嘗試,大多數窮人都是想著有份穩定的工作就可以了。

總結:為什麼窮人去銀行存錢,富人去銀行取錢?

因為富人要不斷去開展新的項目,維護人脈關係,項目投資,各種培訓學習等等,所以去用窮人存在銀行裡的錢來幫助自己創造更多的錢,簡稱借雞生蛋。窮人害怕失敗不敢創業,辛辛苦苦掙一點錢不容易,捨不得亂花,只有存在銀行裡。

對於這個問題你們又是怎麼看的了?


妙技糊塗仙


憑什麼負債幾百上千萬的商人比勤儉節約不負債的人更富有?


這就涉及到槓桿效應。即用小資金撬動大資金來賺取更多利潤。

假如我有一單生意,如果投入資金在2000萬的範圍內,一年之後保證能有10%的淨利潤率(現實中這已經很高了),而我手頭上卻只有200萬的現金,那麼簡單地講我有兩種選擇: 1.不借錢,只用200萬作投入。這樣生意了結後我只能得到20萬的利潤。 2.從各種低息甚至免息渠道湊夠2000萬(比方說5%的年化利率)。 這樣一年之後,我通過這個生意得到的盈利為200萬。扣除1800萬借款所產生的利息90萬,我得到的淨利潤為110萬。 第一種選擇只能得到20萬,而第二種選擇則多出了90萬的利潤達到了110萬,利潤放大了5倍多。這就是槓桿的作用。 當然現實中,除非利用合理的投資組合,不然實際生產很難達到0風險的高利潤率。 而有了風險的話,就意味著虧損,所以動用了槓桿之後,一但虧損,根據貸款約定的賠償規則,損失額也會放大相同(甚至更大)的幅度,這都是借款方需要考慮的。 然後是現金流問題。 例如:我的錢都投入到了生意之後,下家或者終端還在賣東西,資金還沒回籠,上游因為其他原因就已經迫不及待地催款了。 這個時候為了以後跟上游的良好合作,我將不得不先行借款填補漏洞。 其他像員工工資,關鍵的企業項目開發,企業產能更新,企業市場運營,拓展新領域等等急需用錢的,當前現金又不夠的話(但收入預期足夠借到錢),也只能先借款填充。 補充—— 各行業的“二八定律” 你可能聽說過資產的收益率隨投入資金的增加而邊際遞減的效應。 例如,借用1中例子,2000萬以內可以保證10%的收益率;在2000~4000萬範圍,因為市場的趨近飽和而導致收益率減少到8%;4000~8000萬內,驟減到4%;8000萬以上,堪堪到2%。 這樣的話,從4000萬開始繼續增加資金,反而會因為要把一部分利潤來補貼貸款利息,而導致整體利潤下降。 但這並沒有考慮到實際中的所有情形。 眾所周知,各個行業均有其特色的“二八定律”,也即行業頂端20%的企業獲得的是全行業80%的利潤,在某些行業(比如互聯網),這一比例更加極端。在這種時候,資本的繼續投入會有之前沒有考慮到的影響,比如,擠佔其他廠商的生存空間並打壓其價格,導致其他廠商退出競爭(滴滴和快的之爭)。 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會選擇儘可能地酬到更多資金以爭得行業(或者細分行業)前幾名甚至老大的頭銜,然後用資金優勢來壓低價格、挖取人才或進行其他影響,儘管這樣可能會導致利潤降低甚至為負的情況,但只要市場前景光明而自己今後能順利存活下來的話(也即符合自己的發展戰略),這樣的投入就是值得的。 這種情況下,借不借得到足夠的錢直接決定之後的生存狀況。


錢卡管家


其實人們老是在議論富人是怎樣發財的,可以說,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看你敢不敢貸款。在另一個悟空回答裡,我說過富人發財是靠的敢幹和機遇。就有人問我,什麼算敢幹,在這裡我仍無時間詳細介紹,但可以告訴你一點,你敢不敢貸款,敢不敢貸幾十億的款,就是衡量敢不敢幹的一個標準。你也許會說,貸給自已款,誰不敢要呀,但是如果真有機會貸給你許許多多的錢時,你真的不一定敢要,面對貸給的錢的大海,大部分人是會退縮的,因為你沒有哪胸懷,沒有哪膽量,更因為你心中沒有那項目的規劃,你呑不去,越是聰明的人越可能退縮。

還舉例子,同一個村的。當時,剛剛改筆開放,國家貸款政策寬鬆,為扶持旱作農業,農業部門爭取到無息貸款,支持旱做農業發展,計劃給這個村10萬無息貸款,當時這個村旱地很多,但當時竟無人敢要這貸款,當時萬元戶就很厲害,10萬元也不是小數目。而這個村的另一個人,文化不高,但膽大,通過各種辦法,到銀行貸款幾十萬,買了幾輛新解放汽車(當時的汽車噸載量還小),白手起家,經過十幾年的發展,貸款達到幾億,成為大型私企。通過這兩件事,就可看出,在商海面前,膽量的重大作用,在面對鉅額貸款,一些人退縮,一些人向前並設法呑下,這就是富人與窮人的差別之一。

窮人不但不敢貸大量的款去投資,就連自己哪點錢也不敢用來投資,生怕血本無歸,而只是存到銀行掙點小利息,而富人卻敢用窮人存的錢,冒險投資項目而發了財。


春日之虎


窮人存款防災防難,養老救急。勤勞節儉,積少成多,防患於未然。掙錢不易,不敢亂花,死扣硬攢幾個錢放銀行才放心;富人家大業大,事業前景寬闊,到銀行貸款是為了擴大再生產,生產經營資金流暢,錢生錢財財源滾滾。窮人一天打幾份小工,每月掙一兩千元勉強應付一家人生活,十元二十元小錢在袋內揉成疙瘩也捨不得花,少數人家黃菜葉也不隨便扔掉。富人幾瓶茅臺一盆江魚一鍋野兔一盤山雞一餐幾千元不當回事,這能比嗎?


閒雲野鶴143929011


窮人去銀行存款,富人去銀行貸款。有調侃之意,卻也是實情。這個意思是說有很多錢並不是很多的人,有可能捨不得吃、捨不得穿、捨不得花錢,為了以備不時之需,將錢存在了銀行。而富人卻將銀行裡的錢大筆大筆貸出,或投資、或用於擴大再生產,個人使用起來也極方便。富人用了窮人的錢,錢滾錢,利滾利,貸款的人就成了富人。存款的人靠銀行那點遠不及通脹的利息則永遠是窮人。這既是一個很形象的說法,也可以說是客觀存在的事實。

問題是這個經濟規律誰也無法改變。不能改變的是銀行只能將錢貸給有錢的人,貸給能還得起錢的人,銀行不可能將錢貸給還不起錢的窮人,把錢貸給沒有信用的人。與其憤憤不平,感到不可接受,還不如經過努力變成個可以貸得起款的富人。但是,要從存款人轉變到貸款人,這存與貸的一字之差,有可能是一個人永遠都難以逾越的鴻溝。意味著一個人從窮人階層跨越到富人階層的不容易。正因為轉變身份非常困難,所以,窮人和富人的故事,包括這存與貸的事情永遠都很多。 誰都知道這個情況,懂得這個道理,錢並不是很多的存款人,並沒有因為憤憤不平而停止存款,有可能在抱怨的同時,還沒少地往銀行裡繼續存錢。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錢越少越不敢由著性子花錢,連正常的消費也有顧慮。沒有來錢的路,只有在節流方面擰緊開關。如果不存點錢,一旦有事喊天叫地都不靈。 在銀行存錢是好事,是持家過日子的傳統美德,也是現代理財的方式之一。節約存錢比鋪張浪費、寅吃卯糧的行為好。把錢存在銀行裡比放在家裡更安全,比不明究裡被人騙了保險得多,是大多數錢並不是很多、略有節餘的家庭更為妥當的選擇,也正對行為保守者的胃口。不要為存錢而存錢,把本該過好的日子硬生生地摳成不堪的苦日子,成為守財奴,這太不合算,犯不著這樣。人靠省、靠嘴裡摳食成不了富人,過的永遠是窮人的日子。再說,現代理財的方法很多,也可以學習一些基本的金融基礎知識,在弄清楚情況的基礎上,嘗試著進行一些小的投資。風險總是有的,有風險亦有回報。把雞蛋放在幾個籃子裡,比放在一個籃子裡保險、合算。 富人去銀行貸款,只要是正門正路,合法合規,與窮人存款一樣都是正常的行為。富人把錢用來投資,用來擴大再生產,搞活了經濟,擴大了就業,貢獻了稅收,銀行裡存著的死錢也成了活錢,生了利息。經濟活躍了,大家的生活才會好。富人貸款也承擔著極大的還款壓力。富人手裡大量“嘩嘩”流進流出的錢,並不總是那麼炫目,也有能壓垮人的責任、焦慮和只有自己才知道的心酸。付出的努力多,承擔的風險大,自己收穫回報的同時,也奉獻了社會,這是大多數走正道的富人之路。真正的富人不屑於歪門斜道。富人已有的金錢和財產、地位和名聲,都是通過努力奮鬥得來的,為了區區蠅頭小利壞了自己的名聲,即使從經濟角度來看也不合算。那些商業上的欺詐、抓一把就跑、做一錘子買賣、個人生活上的肆意揮霍,想做富人也難,做了富人垮的也快。 窮人與富人之間的故事,雖彆彆扭扭、曲曲折折,但就像銀行裡的存錢與貸款一樣,每天都在真實的發生著。


盆玢


不請自來。這句話並不符合實際情況,只能在特定條件下講才有點道理。實際情況是窮人與富人一樣,既要存款也要貸款,只不過窮人能存入銀行的款數量有限,貸款難度比富人大得多罷了。國家一直要求銀行向小微企業貸款,銀行並不極積。富人不存款,你聽誰說的?一般富人絕不會把錢都放在一個藍子裡,所謂狡兔三窟。他們會將一部錢分作為投資以謀利,將一部分錢購買不動產、黃金、珠寶、字畫等以求升值,再有一部分錢存入銀行用於日常週轉。富人做生意、開企業,絕大部分要用貸款,完全不用貸款的企業家有但極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