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穷人去银行存款,富人去银行贷款”?你怎么看?

恰葡萄吐葡萄皮


这其实就是个财务杠杆使用问题,打个比方,假如两个人都有10万块钱,A把钱存在银行里,只能享受最基本的利息收入,2018年银行存款利率如下表:

工农中建一年的利率只有1.75%,也就是你能得到1750元,也许他还可以存各种宝宝和理财产品,利率一般4%左右,即A最多能得到4000元收益。

一年后就得到:

100,000+4,000=104,000元;

另一个人B从银行贷款,贷款利率如下:

贷款一年利率4.35%,他需要年末付出4350元,那在年初他手里就有了:

100,000元(本金)+100,000元(贷款)=200,000元

20万元钱他会去做投资,去开店去开工厂,一年后投资收益保守说30%,当然你可以说有的亏钱打了水漂,当然是有风险了,这里我们不讨论风险因素,我还可以说很多开店一年就有100%收益,所以我们取个保守中间值,那么一年后B手里有了:

200,000(本金)+200,000*30%(收益)-100,000*104.35%(贷款及利息)=155,650元

对比A和B一年后的所得,B比A多收入:

155,650-104,000=51,650元

一年之间两个人所拥有的财富就发生了很大变化,B比A多了5万多,若干年后A就变成了我们所谓的穷人,而B就成了有钱的富人。

所以这个例子就是很简单的说明了穷人富人对待金钱的态度引起的财富的变化,穷人怕失去已经得到的金钱,不敢冒风险去投资,得到了安全,但很小的收益;富人敢于承担风险,敢于发现商机投资,把钱转化为资产,让钱帮我们挣钱,这样他收获了更多财富,这就是最简单的富人穷人的道理。

也许你会说我的理解有偏差,还有很多其他条件问题,欢迎大家来讨论啊,最终让我们都慢慢成为富人啊!


中产理财投资指南


作为一个财经工作者,我认为这种观点基本准确,我觉得之所以形成这两种不同的结果,在于投资理财观念上的差距。

富人不仅不会去银行存款,反而要去银行贷款,在于他们投资意识较强,有通过向银行贷款加杠杆去实现财富增值和财富倍增的理念和能力;而穷人则缺乏这种理念,只知道将自己的余下的几个钱存在银行去获得一点可怜的利息收入,使自己的财富越存越少,因为银行存款利率始终是负利率,无法赶上通货膨胀率和物价上涨水平,存款金额越多、存款时间越长就愈加会成为穷人。

同时,富人富有智慧和胆识去用加杠杆资金去创业和投资,成为亿万富翁的机会往往较多;而穷人缺乏负债投资的胆识和智慧,则只能安于现状或安贫乐道,与财富永远无缘。

这就是我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不一定正确,请大家批评指正。





财经深思


穷人怕今天有,明天无,担心过了回到苦日子。富人从不担心明天在哪里,给我一个机会,我就能创造明天。

事实上,没有绝对的穷人去存款,富人去贷款一说,只是人们在投资过程中的不同抉择。比如,对于富人来说,也有投资失败的时候,导致身无分文,一屁股的债务。对于穷人来说,存款也不意味着生活无忧,也有旦夕祸福。关键在于人们对财富的需求,对理财的规划。

无论你现在是贫穷,还是富有,合理的理财规划特别重要。首先,是基础层,拥有一定的存款,合理的收入,保障一般开销,解决温饱问题。其次是,一份保障,包括社保、医保,商业保险。对于穷人来说,由于没有富人那么富有、人脉广,生病的时候能找到有名的医生,那么,就更需要一份保险,虽然它会占用一定的家庭存款,但以年收入的10%左右购买保险是非常有必要的,避免穷人因为疾病变得更加贫穷,或者因为疾病让好不容易有起色的生活一夜返贫。

第三层是各种理财,需要指出的是,理财也是一种投资,分为零风险、低、中低、高四个级别。对于普通家庭来说,零风险、低风险是可以承受的,对于富裕家庭来说,可以尝试追求中高、高风险,以博取高收益。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投资本人熟悉的领域,委托理财应规范投资范围,对于明显有欺诈性质的投资理财,任何人都要有预判,避免落入钱财又去无回的境地。

最后,对于贷款来说,无论穷人还是富人,适度借贷争取明天更好的生活都是毋庸置疑的。一方面,银行贷款利率较市场来说,普遍较低,规范程度高,大多数情况下满足资金需求,另一方面,如果还不起,往往银行会走司法程序,对于破产家庭来说,有一定的保障。


财经无忌


我虽然不是富人,但我也想谈谈这个问题。

去年我和我朋友都有15万,她的是在银行的存款,我的是在银行贷的款,后来呢,她在银行买了理财,收益率5%,一年后收益是7500元,而我用作首付和税费,首付2成贷款买了价值62.5万元的房子,现在价值82.5万左右,即使现在卖掉扣除手续费等费用收益率也在100%以上。

我说这个故事不是忽悠你买房子,也不是在炫耀,而是在回答你的问题,什么是所谓的穷人思维和富人思维,有钱人之所以有钱,很多时候是懂得借助资源和杠杆去扩大收益几倍,而不是像普通人那样实实在在的一点点慢慢积累,所以经常贷款,用银行的钱和杠杆原理来迅速致富。

所以你才会经常看到,穷人去银行存款,富人去银行贷款,当然这个穷人是相对于富人来说,对于很多连存款都没有的人还是挺富的。


鑫财经


关于穷人去银行存钱,富人去银行取钱这个问题,我说下我个人的看法。

一:穷人与富人的人脉

我们中国人非常喜欢谈人脉,在很多人看来人脉就是第一生产力,“拉关系”真的很重要,这个行为被很多“有志的文艺青年”很不屑,可是在现实世界中,不管你喜不喜欢,许多事情都要依赖各种关系。求助他们未必可耻,孤独的“有志青年”未必就是光荣的。

你可以去观察下富人的朋友圈,再小的也是老板管理层之类的,老板之所以富有,首先就是人脉关系,跟什么人在一起时间久了就会变成同样的人。不信你去看看,刚刚被爆乱扔垃圾的周杰伦,周杰伦的朋友圈全都是明星、歌手、演员。穷人的朋友圈几乎都是跟穷人处在同一生活阶层的人。

二:穷人与富人的时间

富人的时间都用来干嘛了,看书、学习、找商机等等。穷人在干嘛了,还没下班可能就约好了晚上去哪里吃饭、哪里喝酒等等。

三:穷人与富人的思想

富人的思想是:我要去创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就算失败了也没关系,总结失败的教训重头再来,不停的折腾,不信你可以去看下中国福布斯的富豪榜,哪一个富人在成功之前不是经历了很多次失败,比如华为任正非,联想的柳传志。他们刚创业的时候并没有钱,就跟银行借钱啊。

在看看穷人,总是想着怎么去省钱,省吃俭用好不容易攒了一点钱就想去银行存起来。害怕失败不敢去尝试,大多数穷人都是想着有份稳定的工作就可以了。

总结:为什么穷人去银行存钱,富人去银行取钱?

因为富人要不断去开展新的项目,维护人脉关系,项目投资,各种培训学习等等,所以去用穷人存在银行里的钱来帮助自己创造更多的钱,简称借鸡生蛋。穷人害怕失败不敢创业,辛辛苦苦挣一点钱不容易,舍不得乱花,只有存在银行里。

对于这个问题你们又是怎么看的了?


妙技糊涂仙


凭什么负债几百上千万的商人比勤俭节约不负债的人更富有?


这就涉及到杠杆效应。即用小资金撬动大资金来赚取更多利润。

假如我有一单生意,如果投入资金在2000万的范围内,一年之后保证能有10%的净利润率(现实中这已经很高了),而我手头上却只有200万的现金,那么简单地讲我有两种选择: 1.不借钱,只用200万作投入。这样生意了结后我只能得到20万的利润。 2.从各种低息甚至免息渠道凑够2000万(比方说5%的年化利率)。 这样一年之后,我通过这个生意得到的盈利为200万。扣除1800万借款所产生的利息90万,我得到的净利润为110万。 第一种选择只能得到20万,而第二种选择则多出了90万的利润达到了110万,利润放大了5倍多。这就是杠杆的作用。 当然现实中,除非利用合理的投资组合,不然实际生产很难达到0风险的高利润率。 而有了风险的话,就意味着亏损,所以动用了杠杆之后,一但亏损,根据贷款约定的赔偿规则,损失额也会放大相同(甚至更大)的幅度,这都是借款方需要考虑的。 然后是现金流问题。 例如:我的钱都投入到了生意之后,下家或者终端还在卖东西,资金还没回笼,上游因为其他原因就已经迫不及待地催款了。 这个时候为了以后跟上游的良好合作,我将不得不先行借款填补漏洞。 其他像员工工资,关键的企业项目开发,企业产能更新,企业市场运营,拓展新领域等等急需用钱的,当前现金又不够的话(但收入预期足够借到钱),也只能先借款填充。 补充—— 各行业的“二八定律” 你可能听说过资产的收益率随投入资金的增加而边际递减的效应。 例如,借用1中例子,2000万以内可以保证10%的收益率;在2000~4000万范围,因为市场的趋近饱和而导致收益率减少到8%;4000~8000万内,骤减到4%;8000万以上,堪堪到2%。 这样的话,从4000万开始继续增加资金,反而会因为要把一部分利润来补贴贷款利息,而导致整体利润下降。 但这并没有考虑到实际中的所有情形。 众所周知,各个行业均有其特色的“二八定律”,也即行业顶端20%的企业获得的是全行业80%的利润,在某些行业(比如互联网),这一比例更加极端。在这种时候,资本的继续投入会有之前没有考虑到的影响,比如,挤占其他厂商的生存空间并打压其价格,导致其他厂商退出竞争(滴滴和快的之争)。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会选择尽可能地酬到更多资金以争得行业(或者细分行业)前几名甚至老大的头衔,然后用资金优势来压低价格、挖取人才或进行其他影响,尽管这样可能会导致利润降低甚至为负的情况,但只要市场前景光明而自己今后能顺利存活下来的话(也即符合自己的发展战略),这样的投入就是值得的。 这种情况下,借不借得到足够的钱直接决定之后的生存状况。


钱卡管家


其实人们老是在议论富人是怎样发财的,可以说,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看你敢不敢贷款。在另一个悟空回答里,我说过富人发财是靠的敢干和机遇。就有人问我,什么算敢干,在这里我仍无时间详细介绍,但可以告诉你一点,你敢不敢贷款,敢不敢贷几十亿的款,就是衡量敢不敢干的一个标准。你也许会说,贷给自已款,谁不敢要呀,但是如果真有机会贷给你许许多多的钱时,你真的不一定敢要,面对贷给的钱的大海,大部分人是会退缩的,因为你没有哪胸怀,没有哪胆量,更因为你心中没有那项目的规划,你呑不去,越是聪明的人越可能退缩。

还举例子,同一个村的。当时,刚刚改筆开放,国家贷款政策宽松,为扶持旱作农业,农业部门争取到无息贷款,支持旱做农业发展,计划给这个村10万无息贷款,当时这个村旱地很多,但当时竟无人敢要这贷款,当时万元户就很厉害,10万元也不是小数目。而这个村的另一个人,文化不高,但胆大,通过各种办法,到银行贷款几十万,买了几辆新解放汽车(当时的汽车吨载量还小),白手起家,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贷款达到几亿,成为大型私企。通过这两件事,就可看出,在商海面前,胆量的重大作用,在面对巨额贷款,一些人退缩,一些人向前并设法呑下,这就是富人与穷人的差别之一。

穷人不但不敢贷大量的款去投资,就连自己哪点钱也不敢用来投资,生怕血本无归,而只是存到银行挣点小利息,而富人却敢用穷人存的钱,冒险投资项目而发了财。


春日之虎


穷人存款防灾防难,养老救急。勤劳节俭,积少成多,防患于未然。挣钱不易,不敢乱花,死扣硬攒几个钱放银行才放心;富人家大业大,事业前景宽阔,到银行贷款是为了扩大再生产,生产经营资金流畅,钱生钱财财源滚滚。穷人一天打几份小工,每月挣一两千元勉强应付一家人生活,十元二十元小钱在袋内揉成疙瘩也舍不得花,少数人家黄菜叶也不随便扔掉。富人几瓶茅台一盆江鱼一锅野兔一盘山鸡一餐几千元不当回事,这能比吗?


闲云野鹤143929011


穷人去银行存款,富人去银行贷款。有调侃之意,却也是实情。这个意思是说有很多钱并不是很多的人,有可能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舍不得花钱,为了以备不时之需,将钱存在了银行。而富人却将银行里的钱大笔大笔贷出,或投资、或用于扩大再生产,个人使用起来也极方便。富人用了穷人的钱,钱滚钱,利滚利,贷款的人就成了富人。存款的人靠银行那点远不及通胀的利息则永远是穷人。这既是一个很形象的说法,也可以说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问题是这个经济规律谁也无法改变。不能改变的是银行只能将钱贷给有钱的人,贷给能还得起钱的人,银行不可能将钱贷给还不起钱的穷人,把钱贷给没有信用的人。与其愤愤不平,感到不可接受,还不如经过努力变成个可以贷得起款的富人。但是,要从存款人转变到贷款人,这存与贷的一字之差,有可能是一个人永远都难以逾越的鸿沟。意味着一个人从穷人阶层跨越到富人阶层的不容易。正因为转变身份非常困难,所以,穷人和富人的故事,包括这存与贷的事情永远都很多。 谁都知道这个情况,懂得这个道理,钱并不是很多的存款人,并没有因为愤愤不平而停止存款,有可能在抱怨的同时,还没少地往银行里继续存钱。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钱越少越不敢由着性子花钱,连正常的消费也有顾虑。没有来钱的路,只有在节流方面拧紧开关。如果不存点钱,一旦有事喊天叫地都不灵。 在银行存钱是好事,是持家过日子的传统美德,也是现代理财的方式之一。节约存钱比铺张浪费、寅吃卯粮的行为好。把钱存在银行里比放在家里更安全,比不明究里被人骗了保险得多,是大多数钱并不是很多、略有节余的家庭更为妥当的选择,也正对行为保守者的胃口。不要为存钱而存钱,把本该过好的日子硬生生地抠成不堪的苦日子,成为守财奴,这太不合算,犯不着这样。人靠省、靠嘴里抠食成不了富人,过的永远是穷人的日子。再说,现代理财的方法很多,也可以学习一些基本的金融基础知识,在弄清楚情况的基础上,尝试着进行一些小的投资。风险总是有的,有风险亦有回报。把鸡蛋放在几个篮子里,比放在一个篮子里保险、合算。 富人去银行贷款,只要是正门正路,合法合规,与穷人存款一样都是正常的行为。富人把钱用来投资,用来扩大再生产,搞活了经济,扩大了就业,贡献了税收,银行里存着的死钱也成了活钱,生了利息。经济活跃了,大家的生活才会好。富人贷款也承担着极大的还款压力。富人手里大量“哗哗”流进流出的钱,并不总是那么炫目,也有能压垮人的责任、焦虑和只有自己才知道的心酸。付出的努力多,承担的风险大,自己收获回报的同时,也奉献了社会,这是大多数走正道的富人之路。真正的富人不屑于歪门斜道。富人已有的金钱和财产、地位和名声,都是通过努力奋斗得来的,为了区区蝇头小利坏了自己的名声,即使从经济角度来看也不合算。那些商业上的欺诈、抓一把就跑、做一锤子买卖、个人生活上的肆意挥霍,想做富人也难,做了富人垮的也快。 穷人与富人之间的故事,虽别别扭扭、曲曲折折,但就像银行里的存钱与贷款一样,每天都在真实的发生着。


盆玢


不请自来。这句话并不符合实际情况,只能在特定条件下讲才有点道理。实际情况是穷人与富人一样,既要存款也要贷款,只不过穷人能存入银行的款数量有限,贷款难度比富人大得多罢了。国家一直要求银行向小微企业贷款,银行并不极积。富人不存款,你听谁说的?一般富人绝不会把钱都放在一个蓝子里,所谓狡兔三窟。他们会将一部钱分作为投资以谋利,将一部分钱购买不动产、黄金、珠宝、字画等以求升值,再有一部分钱存入银行用于日常周转。富人做生意、开企业,绝大部分要用贷款,完全不用贷款的企业家有但极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