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自主研發芯片失敗,但雖敗猶榮,從中國製造到創造

雷軍利用互聯網模式的優勢,打破了手機行業的高價格,同時創建了一個專門為小米產品定義的"發燒友圈子"。雖然小米現在是全國第二的手機經銷商,但之前專注做產品的它,其實在科技圈還比較年輕。雷軍本人一直宣稱,小米要做自主研發的芯片和硬件設施,不過現在來看,可能是很難實現了。

小米自主研發芯片失敗,但雖敗猶榮,從中國製造到創造

去年的二月份,小米為了不在讓自己受制於人,發佈了自主產權的芯片——松果澎湃S1芯片,這是中國迄今為止,在華為之後,第二個自主研發的芯片。當時的米粉歡呼雀躍,雷軍同樣信心滿滿,但最後事實卻很殘酷。

小米自主研發芯片失敗,但雖敗猶榮,從中國製造到創造

第一代松果澎湃S1,在工藝製作是相比與其他廠商的芯片,是相對落後的。這造成了其手機續航能力的足和持續使用發熱的弊端。雷軍在這款自主研發的芯片上花費了竟10億的資金,可以說對於還算強的小米來說,雷軍幾乎把所以的希望都寄託在了這款芯片上。

小米自主研發芯片失敗,但雖敗猶榮,從中國製造到創造

2018年的9月份,小米簽署了與阿里的中天微進行了芯片合作項目,也就是說小米已經放棄繼續研發新一代的芯片。而安裝了自主產權芯片的小米5C,發行價格只有不到1500元。雷軍曾說5C只有賣到3千元,小米才能回本,而現在看來,小米的第一代芯片是失敗了。

作為小米創始人的雷軍,雖然利用互聯網優勢和價格讓小米在手機行業異軍突起。但其本人,其實一直想要撕掉小米身上廉價的標籤,讓小米走向高端市場。不過技術的問題和供應鏈始終是身上的絆腳石。

小米自主研發芯片失敗,但雖敗猶榮,從中國製造到創造

其實雖然小米沒有成功,但值得表揚。因為在芯片行業,不是你有錢就能做的出來的,小米在自主研發的道路上已經正確的邁出了第一步。從2016年研發費用的20億到2017年的30億,小米幾乎每年在研發上的投入都會增加10億。畢竟只有在研發上的高投入,才不會將自己受制於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