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都市圈”橫空出世,8個城市的大利好!

“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尚未面世,

“上海大都市圈”規劃已經按著喇叭追上來了!


“上海大都市圈”橫空出世,8個城市的大利好!


今天(11月28日)早上,上海官方媒體“澎湃新聞”公佈了一個超級重磅消息:滬浙蘇三地正編制《上海大都市圈空間協同規劃》,一共涉及上海、蘇州、無錫、南通、嘉興、寧波、舟山、湖州8個城市。

如果你還沒有意識到這個規劃的性質,那麼請看高層11月5日在上海首屆“進博會”上的表態:

為了更好發揮上海等地區在對外開放中的重要作用,我們決定:一是將增設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新片區,鼓勵和支持上海在推進投資和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方面大膽創新探索,為全國積累更多可複製可推廣經驗。二是將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支持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不斷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三是將支持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並上升為國家戰略,著力落實新發展理念,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推進更高起點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層次的對外開放,同“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相互配合,完善中國改革開放空間佈局。

重點閱讀第三點。看到了嗎,“支持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並上升為國家戰略”,其目的是“更好發揮上海等地區在對外開放中的重要作用”。

而在2017年國務院對上海2035年總體規劃的批覆裡,也有這樣一段話:從長江三角洲區域整體協調發展的角度,充分發揮上海中心城市作用,加強與周邊城市的分工協作,構建上海大都市圈,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級城市群。

在這段批覆裡,提出了“構建上海大都市圈”。

因此,我們可以做出兩點判斷:

1、在長三角一體化過程中,存在一個核心圈層,就是“上海大都市圈”,也就是上述8個城市。2、請注意,領導說的是“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所以“上海大都市圈規劃”不是國家戰略的全部,應該還會有一個“長三角規劃”的升級版。

為什麼可能會有一大一小兩個規劃?看看下面這張圖就明白了。


“上海大都市圈”橫空出世,8個城市的大利好!


上圖是國家2016年6月批准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圖中8個城市的籃框是我加的,標誌著新誕生的“上海大都市圈”,最外面黑色的邊界是“三省一市”的整體邊界。

中間紫色的邊界,則是國家認定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它包括了上海,以及江蘇、安徽、浙江的部分城市(共26個城市),其基本資料見下面的截屏:


“上海大都市圈”橫空出世,8個城市的大利好!


很顯然,南京、杭州等眾多長三角城市,沒有被列入“上海大都市圈”,而它們也要參與長三角的一體化。

“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的概念提出後,浙江一度搶跑,提出了“杭州大灣區”的概念。我當時撰文指出,長三角是一個整體,國家不可能出臺一個區域規劃,只給上海和浙江,而不涉及江蘇;如果連上海都不涉及,就更不成立了,只能是省裡自己的規劃。


“上海大都市圈”橫空出世,8個城市的大利好!


從上圖可以看出,跟珠三角相比,長三角核心區更為複雜。如果說珠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是一個V形結構,那麼長三角是一個W結構,相當於兩個組合的V形。

因此,國家不可能在長三角出臺一個V形的規劃,只能出臺W形的規劃。而W的規劃,一定是以上海為中心,所以我提出這個規劃應該叫“上海大灣區規劃”。

好了,下面我們看一下“上海大都市圈空間協同規劃”可能會有什麼內容。澎湃新聞的報道還提供了以下信息:

1、上海市正連同江蘇、浙江兩省醞釀出臺《上海大都市圈空間協同規劃》,方案初步擬定將覆蓋上海+蘇州、無錫、南通、嘉興、寧波、舟山、湖州等“1+7”市,陸域面積4.9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6500萬人。 2、目前編制工作方案基本穩定,規劃擬提出交通一體化、生態環境共保共治、市政基礎設施統籌、綠色網絡、藍網縱橫、文化魅力域旅遊提升、產業協調發展、合作機制保障與創新等八大系統行動。
3、此次上海大都市圈空間協同規劃將從實施國家戰略的高度,把握住各城市空間結構優化的機遇,從區域層面構建開放協調的空間格局。加強在功能、交通、環境、設施方面的銜接,促進區域空間協同和一體化發展。

下面是我的分析:

1、這是上海的重大利好,相當於經濟版圖“軟性擴容”。

這意味著“上海大都市圈”正式誕生。之前雖然大家都默認上海是長三角的龍頭,規劃也以上海為中心,但正式編制、出臺一個“上海大都市圈”的規劃,意義還是非同凡響的。

兩省一市聯合制定規劃,然後國家批准,意味著上海實現了經濟版圖的“軟性擴容”。浙江和江蘇的7個城市,事實上成為上海的“核心腹地”。

這7個城市的規劃,顯然將會更加照顧上海的發展戰略,與之協調。

北京通過東進,並把廊坊的“北三縣”(大廠、三河、香河)納入通州規劃,以及南下設立雄安新區(“南三縣”:保定的容城、雄縣、安新),事實上獲得了6個縣的發展空間。

而深圳通過深汕合作區,獲得了400多平方公里的飛地,面積擴大了四分之一。

在這種背景下,上海通過設立自己的核心圈層,實現“軟性擴容”就顯得順理成章了。

由此看來,國家對變動跨省的行政區劃邊界比較慎重,優先考慮的是協同發展,而不是“硬性擴容”。這意味著發展模式的轉變。

2、對於入圍的7個城市是大利好。

此次一共有7個城市入圍“上海大都市圈”,其中江蘇方面是蘇州、無錫和南通,浙江方面是嘉興、湖州、舟山和寧波。

表面上看,這7個城市在很多方面都要配合上海的戰略規劃,似乎付出更多。但另一方面,上海外溢的資源也會優先分配給這些城市。比如上海第三機場,就可能在上海之外。

中國城市化正在進入2.0時代。這個時代的最大特點是,圍繞著核心城市的“城市群”在崛起,最根本原因是軌道交通(城際鐵路、輕軌、地鐵)擴展了通勤的有效半徑。住在崑山、嘉善到上海上班,就成為可能。

所以,未來7個納入“上海大都市圈”的城市,雖然會被上海“抽血”,但它們也可以對上海“反向抽血”,並面向全國吸引人財物的流入。最終,將做大長三角整體的“蛋糕”。

另外補充一句:在此前的報道里,常州、紹興、杭州部分區域一度也被列為“上海大都市圈”一部分。但最新的報道里,沒有了上述區域。當然,一切都要以最後正式公佈的規劃方案為準。

3、南京和杭州失落嗎?

或許有點失落。但我的看法是:如果南京和杭州納入“上海大都市圈”反而不符合邏輯了。因為在國家的眼中,南京杭州固然要承認上海這個龍頭,並配合之;但另一方面,他們也要發揮中心城市的作用,形成自己的圈層。

所以南京杭州沒有“入夥”,是因為身份太高,而不是太低。事實上,我一直認為,中國未來最有希望衝擊一線城市的強二線城市目前是3個,就是杭州、南京,另外一個是成都。

在2016年長三角城市群規劃裡,杭州地位偏低(低於南京),希望在新一輪規劃裡提升杭州的地位。

4、粵港澳、京津冀要有緊迫感。

隨著最高領導的表態,以及“上海大都市圈”的橫空出世,中國經濟的三大發動機,終於全部進入了國家戰略。

但很顯然,長三角體量更大,粵港澳大灣區次之,京津冀第三。當長三角重新走入舞臺中央,大灣區和京津冀都需要更有緊迫感。

5、三大經濟圈的結構圖耐人尋味。

正如上文所說,長三角是一個W形結構,大灣區是V形結構,這基本上沒有爭議。

京津冀名義上是一個三角結構,之前是北京—天津—石家莊,目前是北京—天津—雄安新區,但北京過於強大,京津冀更像一個“圓點結構”,圓點就是北京。


“上海大都市圈”橫空出世,8個城市的大利好!


想想看,北京匯聚了16萬億的資金,天津才3萬億,石家莊才1.2萬億。跟北京比,天津、石家莊是不是可以忽略不計?

而上海、杭州和南京(長三角三大城市)的資金分佈是:11.8萬億,4.0萬億和3.5萬億,是不是更均衡?

香港、深圳和廣州(大灣區三大城市)的資金分佈是:11.6萬億,7.2萬億,5.2萬億,顯然更合理。

我之前在專欄裡講過,京津冀是“父子圈”,因為北京背後是中央政府,北京具有通吃性。長三角是“兄弟圈”,上海很強勢,但需要跟江蘇浙江商量著來,所以通吃性沒有北京強。

而粵港澳大灣區(珠三角)是“合夥人圈”,這裡涉及3個關稅區,3種貨幣,2種社會制度。香港很強大,但跟內地的人流、資金流是受限的,被擋住的資金和人留在深圳,於是深圳崛起。

合夥人圈子需要協商,於是資源配置更均衡,最終誕生了中國三個一線城市。中國人公認的5大一線城市(北京、上海、香港、深圳、廣州),珠三角有三個;國際組織評出的中國6大一線城市(加上了臺北,其實臺北已經快被杭州超過),珠三角也是三個。

所以,中國未來經濟最活躍的區域,將在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之間誕生,目前長三角佔規模優勢,珠三角佔模式和均衡性的優勢。

最終鹿死誰手,要看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