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说我们不愿意消费了,你根本不知道我们债务负担有多重

应阳

大把掏钱才能顺利过冬,对于世界各地的政府而言,这几乎已经成为共识。奇怪的是,微观到个人,节衣缩食却更像是过冬的硬道理。不愿掏钱,不敢花钱,“消费”这台中国经济的发动机始终怠速。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的经济增速放缓,很多所谓的专家跳出来,饱汉不知饿汉饥的点名批评国人不愿意消费是导致经济增速放慢的主因,这种说法简直可笑。他们根本不知道国人不是不愿意消费,而是不敢消费,没钱消费,大多数国人在缺乏社会保障的前提下,还要被这沉重的债务负担,试问,在这种重压下,又有谁敢大大咧咧的消费。


别再说我们不愿意消费了,你根本不知道我们债务负担有多重


十年前,如果说起家庭负债,人们往往用“美国老太太贷款买房提前享受、中国老太太存了一辈子钱也买不起房”的段子来进行金融“启蒙”。时至今日,人们对家庭负债早已不再陌生,从贷款买房买车,到贷款上学与日常消费,尤其是随着近年来P2P、现金贷业务的普及,债务似乎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历史来看,中国人向来遵循“量入为出”的传统,是最爱存钱的民族之一。但是,自2008年以来,情况似乎发生了变化——经历了全国各地房价的轮番上涨,中国家庭负债水平屡创新高,以至于人们看到巨额债务数字也变得习以为常。

前几年热播的电视剧《蜗居》剧中:郭海萍的生活就是我们生活中一大波人的真实写照。每天一睁眼就有一串数字蹦出脑海,房贷六千吃穿用度两千五,冉冉上幼儿园一千五,人情往来六百,交通费五百八,物业管理费三四百,手机话费两百五还有煤气水电费三四百,这只是剧中的写照。


别再说我们不愿意消费了,你根本不知道我们债务负担有多重


有调查机构统计显示,我国家庭杠杆率近年来逐年攀升,2006~2016年杠杆率从11%上升至45%,2017年9月底更达到50%上下,10年间增长3倍。这一债务累积速度令人担忧。

爱存钱、怕欠债、谨慎消费,这是老一辈中国人的理财观念。但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资产增值速度过快,年轻人比从前更愿意消费和贷款了。不知不觉,部分国人财务状态已经从“怕欠债”转变到“高负债”。


别再说我们不愿意消费了,你根本不知道我们债务负担有多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指出,当家庭债务占GDP的比重低于10%时,家庭信贷继续增加可能会对GDP增长起到积极作用;当家庭债务占GDP的比重超过30%时,家庭债务的增加会损害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增长。2016年底中国家庭债务占GDP的比重也超过了44.4%。这个数据已经超过IMF给出的30%的警戒线。

房贷为主体的家庭债务失控有可能直接影响金融稳定,现在国家正在大力去杠杆,降低国家的金融风险,而家庭的高负债高杠杆才是国家现在急需解决的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