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創豆花+酸菜魚,200平的店日流水1.5萬

酸菜魚是一種很好的食物,蘇州有一個酸菜魚品牌,在傳統酸菜魚基礎上進行了創新,首次將豆花和酸菜魚進行結合,跑出了一條差異化路線。

他家200平米的店,平均日流水做到了1萬5,月復購率高達70%以上,一年已經開出4家直營店。這個酸菜魚品牌就是隔壁子,其創始人嚴元斌是有著23年經驗的老餐飲人。嚴元斌是四川人,從1995年就入行,做了十幾年廚師,後來自己創業開餐廳。

首创豆花+酸菜鱼,200平的店日流水1.5万

酸菜魚市場發展後,消費者需要新的刺激,出於這種想法,才有了隔壁子。為了能從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突圍,嚴元斌首創了豆花+酸菜魚的模式,推出市場後,在人均50元的情況下,200平的店平均日流水能做到1萬5,月復購率更是高達70%。

嚴元斌認為必須要在產品上實現創新,於是,在隔壁子就能看到豆花和酸菜魚,這兩種看上去風格迥異的產品結合。

嚴元斌說:“對於餐飲來說,產品上沒有發明創造,只有組合搭配。”而之所以會想到將這兩者組合搭配在一起,因為在四川自來就有將豆花入菜的傳統,比如豆花飯,於是嚴元斌就有了將豆花加到酸菜魚裡的想法。

事實證明,豆花酸菜魚的口感更加滑嫩,口味上也更加豐富。而且豆花這一特色有記憶點,讓隔壁子在眾多酸菜魚品牌中,一下子就脫穎而出。在隔壁子豆花酸菜魚中,主要的兩款食材就是魚和豆花,為了保證菜品的鮮活程度,除了市面上比較常見的“活魚現殺”之外,豆花也是在門店後廚當天現煮。

首创豆花+酸菜鱼,200平的店日流水1.5万

一般酸菜魚店都會有海帶、蓮藕、金針菇等一系列的配菜供選擇,一方面加配菜是延續傳統酸菜魚的做法,另一方面,配菜毛利高,可以提高客單價。但嚴元斌在選擇配菜上很剋制,只設了三款配菜,金針菇、麵疙瘩和泡菜。

他表示:“之所以只選擇這三款配菜,是因為它不影響魚和湯的口感,而太多的配菜會顯得很凌亂,看上去沒有品質感。”

除了主角豆花酸菜魚之外,在產品搭配上,嚴元斌也有自己的一套思路。酸菜魚是四川一道非常經典的菜品,在整體的產品結構的設計上,注重追根溯源,所有菜品都是來自四川,比如四川香腸、冒菜等。

首创豆花+酸菜鱼,200平的店日流水1.5万

因為隔壁子是活魚現殺,所以在餐廳動線設計上,也要將這一點放大,讓顧客進門的第一步就先看到魚。在隔壁子門店進門右手邊的位置,設置了選魚區,讓顧客進店就先選魚,進行驗稱、稱重,然後現場宰殺,顧客能夠看到全部整個過程。

創新讓食物與眾不同,特別的產品就是創業的核心競爭力,專注味道在餐飲業是永遠不會錯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