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之兗州八郡國,分別為哪個,你原屬兗州嗎?

兗州,位於山東省西南部,原為滋陽縣,後改為兗州縣,是山東唯一以州為名的“縣”,1992年改設為縣級兗州市,現在為濟寧市轄區兗州區。兗州現在儘管僅是濟寧市一個區,但其歷史悠久,曾是古九州之一,後為漢之十三州部,明清時為兗州府,府治滋陽,現兗州區就是原滋陽縣。

漢之兗州八郡國,分別為哪個,你原屬兗州嗎?

古九州是我國古代區域劃分,最初只是地理區劃,據《禹貢》載“濟、河惟兗州”,古九州之兗州大致為古濟水與古黃河之間的區域,相當於現山東省西部、河南省東北部、河北省東南部地區。“兗”出自於“沇”,得名於“沇水”,沇水為古河名,古濟水的別稱,所以兗州、濟寧自古淵源深厚。

漢之兗州八郡國,分別為哪個,你原屬兗州嗎?

兗州作為行政區始於漢時,漢武帝將全國分為司隸及十三州部,兗州就為十三州部之一,稱兗州刺史部,但其最初只為監察區,後隨著地方權力的逐漸增大,逐漸演變為行政區。兩漢時期,兗州範圍變化不大,但總體呈縮小趨勢。

漢之兗州八郡國,分別為哪個,你原屬兗州嗎?

漢武帝為加強中央集權於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將全國分為司隸及十三州部,兗州刺史部就為其一,其地域大致就位於古九州之兗州範圍,共轄山陽郡、東郡、泰山郡、陳留郡、大河郡、濟陰郡、城陽國、淮陽國等八郡國,之後大河郡、濟陰郡先後改為東平國、定陶國,至西漢末兗州刺史部仍轄四郡四國共八郡國。

漢之兗州八郡國,分別為哪個,你原屬兗州嗎?

西漢時,兗州刺史部治所為濮陽,濮陽同時為東郡治所,而現兗州區當時稱瑕丘縣,屬山陽郡,而山陽郡治所為昌邑縣(今鉅野縣昌邑鎮)。西漢兗州刺史部地域變化不大,基本相當於現在的山東中西部、河南東部部分地區,範圍涉及今山東泰安、聊城、萊蕪、濟寧、菏澤、濟南及河南濮陽、商丘、開封、周口、安陽、新鄉等地市全部、部分或少部分地區。

漢之兗州八郡國,分別為哪個,你原屬兗州嗎?

東漢時,兗州仍為十三刺史部之一但面積有所縮小,其治所也遷往山陽郡郡治昌邑縣(位於今菏澤鉅野),兗州仍轄八郡國,分別為山陽郡、東郡、泰山郡、陳留郡、濟陰郡、東平國、濟北國、任城國等五郡三國。東漢兗州較西漢時地域有所縮小,主要變化為兩個方面,一是原淮陽國改稱陳國劃入豫州,二為原城陽國國除屬徐州琅琊郡(國),陳國(城陽國)現為河南周口一帶,城陽國為日照、臨沂交界地帶。

漢之兗州八郡國,分別為哪個,你原屬兗州嗎?

東漢兗州八郡國中山陽郡、東郡、泰山郡、陳留郡、濟陰郡、東平國這六郡國西漢時就已存在,但地域也有所變化。其中,原東平國南部(現濟寧老市區及周邊)析出設任城國,而東平國獲得泰山郡寧陽及東郡壽張、須昌等縣,面積還有所擴大。濟北國由原泰山郡盧縣、蛇丘、剛縣及東郡茌平四縣組成,國都為盧縣(今濟南長清)。此外,陳留郡、濟陰郡、山陽郡地域也有所變化,山陽郡西部大片面積劃入濟陰郡,但瑕丘縣(今兗州區)仍屬山陽郡。

漢之兗州八郡國,分別為哪個,你原屬兗州嗎?

東漢以後魏晉南北朝時期兗州區劃混亂,兗州治所先後為廩丘(位於今鄆城縣)、鄆城、滑臺、須昌等地,南北朝時南朝還曾於清江、廣陵、下邳等地喬置兗州,甚至同時出現了三個兗州:兗州、西兗州、南兗州。瑕丘成為兗州治所始於南朝宋時,自隋唐開始兗州均治瑕丘縣(後改稱瑕縣、嵫陽、滋陽)。

漢之兗州八郡國,分別為哪個,你原屬兗州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