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肛體育療法防治痔瘡

提肛體育療法防治痔瘡

痔瘡是由於肛門部位的靜脈曲張,血液迴流不暢所致。常可見大便出血、肛門疼痛、坐下不能、行走困難。習慣性便秘,腹內壓力增高,直腸肛管慢性感染,年老體弱或長期疾患所致營養不良,長期飲酒及喜食大量刺激性食物均可導致痔瘡發生。“十人九痔”的說法雖說有點誇張,但痔瘡的發病率較高是事實,且有隨年齡上升而發生率漸增的趨勢。這裡介紹一種以提肛為主、配合軀幹和肢體活動的體育療法,可以改善或消除病症,起到有痔可治,無痔可防之功效。具體方法如下:

腹式呼吸 取仰臥位,全身儘量放鬆,雙手重疊置於小腹上,做腹式深呼吸,呼氣時腹部鼓起,吸氣時腹部凹陷。重複10~20次。

提肛運動 站立,全身放鬆,將臀部及大腿用力夾緊,吸氣,舌頂上顎,同時肛門逐漸用力向上提,收緊,然後呼氣,全身放鬆。每日早晚各做10次。

抬舉骨盆 仰臥屈膝,使腳跟儘量靠近臀部,兩手放在頭下,以腳掌和肩部做支點,使骨盆抬起,吸氣,同時收縮肛門,放鬆時呼氣。每日做1~3次,每次重複20下。

兩腿蹬踏 仰臥位,兩條腿輪流屈伸,模仿踏自行車動作,先慢後快,每次做2~3分鐘後,再舉腿由內向外畫圓圈10次左右。

按揉肚臍 仰臥在床上,鬆開腰帶,屈曲兩膝,兩手搓熱後,左手平放在肚臍上,右手放在左手手背上,以肚臍為中心,順時針方向按揉,開始輕一些,以後逐漸加重。每日2~3次,每次按揉20轉。

以上方法不要求每次都做完,可結合自己情況任選其中一至兩項練習,可交替換用。每天堅持做30分鐘,定能收到滿意效果,但對重度痔核脫垂、發炎水腫或有肛裂患者不宜進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