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說》:父母的陪伴,才是最貴的富養

《少年說》:父母的陪伴,才是最貴的富養

《少年說》第二季中,有一位五年級的男孩子,在勇氣臺上吐槽自己的爸爸媽媽愛玩手機。

他覺得在爸爸媽媽眼裡,手機才是爸媽的孩子,平時陪伴自己的只有手機,手機才是自己的爸爸媽媽。

男孩子從上臺就開始哽咽,他說自己每次抬起頭來看父母的時候,父母都目不轉睛地盯著手機在看,他不知道手機裡到底有什麼好看的東西,竟然比自己還要重要。甚至父母為了圖自己安靜,不想要自己搗亂,還會主動拿手機給他玩。

《少年說》:父母的陪伴,才是最貴的富養

對此,這位五年級的小男孩看得非常透徹:在我們小的時候,你們為了圖一時的安靜,用手機穩住我們,等我們大了,沉迷於手機,你們又開始抱怨,是手機耽誤了我們,可是大人有沒有想過,小的時候,是誰把手機塞到了我們手裡?又是誰放棄了對我的關愛和陪伴。拜託你們放下手機,陪陪我好嗎?

《少年說》:父母的陪伴,才是最貴的富養

爸爸媽媽,你們能放下手機,陪陪我好嗎?

這份期望有多渴望,就有多無奈,有多無奈,就有多令人心酸。

對於很多孩子來說,他們並不在意父母給予了自己多少物質上的養育,而是渴望一場陪伴、渴望相互瞭解,渴望自己的內心被看到……

然而,很多時候,似乎手機才是自己的父母,充電既用,不離不棄。

這位小男孩,之前就向父母提出過陪伴的要求,但是並沒有得到父母的認可。

小小男子漢在看臺上淚如雨下,下面的同學也紛紛抹起了眼淚,想必大家都有著相當多的感同身受。

我們常常抱怨孩子沉迷手機遊戲,我們卻沒有想過:正是因為沒有我們的陪伴,“王者榮耀”和“吃雞遊戲”才成為孩子唯一的陪伴者。

就像心理學家戴維·埃爾金德說:“孩子們最需要知道的是,他們對父母很重要,永遠都被愛圍繞。”

《少年說》:父母的陪伴,才是最貴的富養

《少年說》:父母的陪伴,才是最貴的富養

前兩天,是孫儷和鄧超的兒子等等的生日,鄧超曬出了為等等慶生的照片,並配文:“臭兒子,生日快樂。”

在照片中,孫儷和鄧超左右開弓,超級誇張地將等等的臉親到變形。

在這一則微博下,鄧超留言,看老父親的眼神就知道他有多愛你。

《少年說》:父母的陪伴,才是最貴的富養

鄧超愛孩子是大家都廣為人知的。

上個月鄧超在微博發佈了一段視頻,並宣佈自己決定息影,當個全職爸爸。

《少年說》:父母的陪伴,才是最貴的富養

在視頻中,鄧超馬上要上班去了,但是女兒小花卻死死地抱著他的脖子不鬆開,平時搞怪耍寶的超哥,絲毫見不得女兒的半點委屈,眼見女兒不捨自己外出工作哭成淚人,於是輕聲安慰:“不哭不哭,爸爸真的要去上班了。”可女兒依舊緊緊地摟著他地脖子,小聲地抽泣著,邊哭邊搖頭:“不要......”

一時間,鄧超被小花妹妹的情緒感染,不知道該如何是好,於是才有了息影的念頭,想要當個全職爸爸。

翻翻鄧超和孫儷的微博,滿滿的都是日常親子互動的日常,非常溫馨而且有愛。

有孫儷和鄧超帶著小花妹妹買的帽子耍寶。

《少年說》:父母的陪伴,才是最貴的富養

有小花妹妹扎的頭髮和染的指甲。

《少年說》:父母的陪伴,才是最貴的富養

也有鄧超為小花妹妹做手工。

《少年說》:父母的陪伴,才是最貴的富養

還有鄧超為孩子們準備聖誕禮物,穿聖誕老人服裝,導致全身過敏看醫生。

《少年說》:父母的陪伴,才是最貴的富養

之前,孫儷曬了一張一家四口在滑雪度假的照片,並且配文說:

經紀人說要和我說說工作安排,我先把今年的旅行計劃告訴了她,她啥也沒說,合上本子就走了,感覺快要辭職了。

阿雅曾經在採訪中問鄧超,平時工作那麼忙,哪裡會有時間陪孩子,在屏幕前常常放誕不羈的鄧超卻超級認真地回答:“是的,我很忙,但是隻要我有一天時間,也會飛回去陪他們。”

在小花和等等的身上,我們能看到二胎家庭的最好模樣。

爸媽相愛,兄妹扶持,生活的每一幀都充溢著妥妥的甜蜜。

心理學家指出,陪伴在孩子身邊,是建立親密關係的最佳方式。

在孩子與世界相處的時候,對周圍世界的感受是無意識的,在他與父母的相處中,感受到父母的愛,並滲透到自己的靈魂裡。

《少年說》:父母的陪伴,才是最貴的富養

《少年說》:父母的陪伴,才是最貴的富養

對孩子的陪伴到底有多重要?

美國心理學家哈洛及其同事,在上世紀50年代後期做過一個非常著名的恆河猴實驗。

他們把一隻剛出生的嬰猴放進一個隔離的籠子中養育,並用兩個代理媽媽替代真母猴。

這兩個代理媽媽分別是用鐵絲和絨布做的,鐵絲媽媽胸前有一個可以提供奶水的裝置,按哈洛的說法“一個是柔軟、溫暖的母親,一個是有著無限耐心、可以24小時提供奶水的母親。”

剛開始,嬰猴多圍著鐵絲媽媽,但很快的幾天後,令人驚訝的事情就發生了:

嬰猴只在飢餓的時候才到鐵絲媽媽那裡喝幾口奶水,其他更多的時候都是與絨布媽媽呆在一起;在受到不熟悉的物體,如一隻木製的大蜘蛛的威脅時,會跑到絨布代母身邊並緊緊抱住她,似乎絨布媽媽會給他更多的安全感。

因為相比鐵絲媽媽的冰冷和僵硬,嬰猴更能從軟和又溫暖的絨布媽媽裡得到溫暖,因為絨布媽媽更加像自己的媽媽。

於是哈洛得出結論:愛存在的三個變量:觸摸、運動和玩耍。嬰兒本質需要的,還是最像媽媽的觸感。

《少年說》:父母的陪伴,才是最貴的富養

《少年說》:父母的陪伴,才是最貴的富養

本季的《奇葩說》中有個辯題:如果爸爸一週陪伴少於12個小時,是否可以取消當爸爸的稱號?

如晶講到自己的父親一天到晚都在忙,從小沒有陪伴過她,甚至有什麼事情都通過媽媽來傳達。

從小沒有獲得爸爸陪伴的她,對父親沒有太多記憶,以至於她認為12個小時與父親的單獨相處會非常難熬。

之後,她說出了孩子們的心聲:

自己與父親單獨相處12小時會覺得難熬,不是因為陪伴不重要,而是從一開始就沒有真正陪伴過自己,自己與父親之間,沒有那12小時相處的時光,所以現在才覺得陪伴不重要。

小的時候缺乏陪伴和溝通,長大後,自然也難免疏離和不理解。

如晶老爸去美國玩,想要給孩子買禮物,結果不給孩子打電話,而是問賣東西的人小孩喜歡什麼,結果買回了冰雪奇緣和小豬佩奇給自己26歲的女兒。

父愛這種東西,是需要培養出來的。

感情不可能從天而降,而是在一朝一夕的陪伴中點滴積累,與子女的陪伴,給了雙方溝通的機會和培養感情的時間。

《少年說》:父母的陪伴,才是最貴的富養

如晶有段發言很感動我:

孩子的人生從1歲到20歲,他們比連續劇更糟糕,連續劇你不看,我們可以補,但是,我們一路走來,孩子的人生是補不回來的,你不看,就永遠看不到了。

孩子的一生除了自己知道以外,父母會知道。

父母是孩子前半生唯一的觀眾,孩子是父母后半生唯一的觀眾。

既然我們父母子女情緣一場,就讓我們彼此有情有義,讓我認認真真地陪彼此走完這一段人生之路。

《少年說》:父母的陪伴,才是最貴的富養

《少年說》:父母的陪伴,才是最貴的富養

林鄭月娥是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五任行政長官,也是香港首位女特首。

同時她也是一位母親,兩個兒子是劍橋大學的高材生。

雖然身居高位,但母親的角色,在林鄭月娥的生命中依然佔有重要位置。

《少年說》:父母的陪伴,才是最貴的富養

她在接受採訪時說:

我兩個孩子小時候,從來沒有請過一個工人,煮飯都是我親自做,我覺得這個很重要,孩子要感覺到媽媽時在照顧他的。

在林鄭月娥眼裡,育兒觀只有八個字——陪伴是最好的教育,比其他都重要。

她的兩個兒子考到英國讀書,為便於親自照顧兒子,她曾向香港政府申請降職調至倫敦辦事處工作,一家人都搬往倫敦生活。

正是有了年少時候的陪伴,兩個兒子不但成長得陽光溫暖,而且對媽媽充滿了感恩。

林鄭月娥的長子林節思回憶說:

媽媽做的飯菜很簡單,但是因為有媽媽陪著,吃的就香。因為吃著媽媽親自做的飯菜,一股暖意會從舌尖一直暖到心窩,內心也會升騰起對媽媽的感激之情。

《少年說》:父母的陪伴,才是最貴的富養

《少年說》:父母的陪伴,才是最貴的富養

一份完完整整的親子關係,包括兩個層面的意義,一個是結構上的完整,一個是情感上的完整。

英國心理學家曾經在英國發起過一項針對50歲左右中年人的調查,其結果表明,童年時期得到充分陪伴的人IQ指數更高,社交能力更強。

用心陪伴孩子,不僅是良好的家風,更是最好的教育。

在愛中成長起來的孩子,他們被足夠的愛滋養,生活從容淡定。

他從生命之初,在無需證明什麼的時候,就已經獲得了足夠的肯定和愛,所以他們更自尊自信,更容易快樂,也更懂得愛和獲得愛。

他們會清楚地知道,自己心中想要的是什麼,他們可以自信地按照自己的意願而生活,而不是為了討好而委曲求全。

他們也很早從父母身上學會如何與異性相處,懂得去經營自己的感情,不討好、不將就,活的自立自信。

從小被父母陪大的孩子,因為被愛,所以無所畏懼。

《少年說》:父母的陪伴,才是最貴的富養

作者簡介:木木,富書籤約作者,國家註冊心理諮詢師,心理學及教育學的終身實踐者,用最理性的思考,寫最走心的文章,療愈最衝突的內心。本文首發富書(ID:kolfrc),百萬新中產生活認知學院,真正的教育就是拼爹拼媽 ,本文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