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檢查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記錄東方之今幸


  肺癌是目前發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佔腫瘤死因的第一位。肺癌主要分為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其症狀表現為咳嗽、咳痰、痰中帶血、低熱、胸痛、氣悶等,一旦出現這樣的症狀表現就要警惕肺癌發生的可能。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是提高治癒率的關鍵,因此肺癌的早期確診極其重要。

  肺癌因產生部位、產生緣由及病程早晚等不同,呈現的病徵和X線徵象也多種多樣,所以,肺癌極易與其它肺部疾病混雜。因此對於肺癌的檢查,不能單一的依靠一種檢查手段,這對疾病的確診是不利的。肺癌檢查常用的方法有:

  一、胸片是檢查肺癌的首選方法,可發現0.6-0.8釐米以上的肺部病變,胸片對肺癌的敏感性約為80%。

  二、支氣管鏡檢查是診斷肺癌的一個重要措施。通過支氣管鏡可直接窺察支氣管內膜及管腔的病理變化情況。

  三、痰細胞學檢查,病人清晨醒後第一口痰送檢3次以上。陽性檢出率可達70%~80%。

  四、ECT檢查,ECT骨顯像比普通X線片提早3~6個月發現病灶,可以較早地發現骨轉移灶。

  五、PET-CT顯像: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PET)是目前影像學技術中最有前途的顯像技術之一,對肺部單髮結節具有很高的敏感性、特異性及準確性。

  六、放射性核素檢查,67Ga-枸櫞酸鹽等放射性藥物對肺癌及其轉移病灶有親和力,靜脈注射後能在癌腫中聚集,可用於肺癌的定位,顯示癌病的範圍,陽性率可達90%左右。

  七、細胞學檢查,多數原發性肺癌病人在痰液中可找到脫落的癌細胞,並可判定癌細胞的組織學類型。

  八、剖胸探查術,肺部腫塊經多種方法檢查和短期試探性治療,仍未能明確病變的性質,肺癌的可能性又不能排除,如果病人全身情況允許,應作剖胸探查術。術中根據病變情況及病理組織檢查結果,給予相應治療。

  九、磁共振(MRI)顯象:磁共振的的對照度、分辨率優於CT,更易辯別和明白本質性腫塊與血管的關係。

關注“家庭醫生在線”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家庭醫生在線


一、沒有症狀的健康人群但屬於肺癌高危人群的人,進行肺癌篩查的方法:

低劑量螺旋CT檢查。

二、肺癌的診斷檢查方法:

診斷是治療的前提,沒有正確的診斷,就沒有正確的治療。癌症的診斷包括病理確診和分期,主要通過病史詢問、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和影像檢查以及細胞學或組織學檢查等。就肺癌來說,主要的檢查方法包括:

1、病史詢問和體格檢查。也就是醫生通過詢問病人的情況,比如有什麼不舒服(咳嗽等),什麼開始有不舒服,持續多長時間,伴有其他什麼症狀,吸菸史,家族史,既往疾病史等,看過病的人都知道,醫生一開始都要“問東問西”,這可不是八卦,而是想通過問診來找到進一步檢查的線索,讓接下來的檢查更有針對性。體格檢查則是醫生通過視、觸、叩、聽等來發現病人的一些客觀體徵,比如腫大的淋巴結,聽到的呼吸音變化等。

2、實驗室檢查。也就是大家所說的化驗,化驗的標本包括尿液、糞便、血液、胸水等,其中主要是血液化給。和診斷直接有關的主要是腫瘤標誌物,比如CEA、SCC、NSE等。但其他檢查也是不可或缺的,比如血常規、肝腎功能,這是瞭解病人的一般情況及臟器功能,評估病人對檢查和治療的耐受程度。

3、影像學檢查。包括:

胸部X線檢查,主要是胸部正側位片,目前仍然是發現和診斷和提供治療參考的重要的基本方法之一,不過在CT已經普及的今天,它的價值還是有相對有限。

CT檢查。胸部CT是肺癌診斷最重要的基本檢查手段,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和X線檢查比較,它的優點是能發現小於25px的病變,以及常規胸片難於發現的位於重疊解剖部位的肺部病變。除了胸部CT,肺癌的分期還要進行肝、腎上腺等部位的CT檢查。

磁共振檢查。一般不用於肺部檢查,但對顯示縱隔病變有優勢,最大的特點是更容易鑑別腫塊與血管關係。多數情況下還是用於肝、骨轉移灶的發現和診斷。

ECT檢查,主要用於骨轉移的初篩,對可疑骨轉移部位要進一步做X線或CT或磁共振等。

PET-CT檢查。可以瞭解腫瘤的代謝活性,在某些情況下有特別的優勢,但也不能濫用。

超聲檢查。主要用於頸部淋巴結、腹盆部的檢查,在肺癌的診斷上較少應用,可以用於初篩頸部和腹盆部轉移灶,或者進行超聲引導下腫塊穿刺活檢。

4、細胞學或組織病理學檢查。這是確診肺癌的金標準,檢查手段主要包括:

細胞學檢查,包括痰細胞學檢查,也就是將咳出的痰送檢找癌細胞;胸水細胞學檢查,也就是將胸水送檢經過離心沉澱找癌細胞。

纖維支氣管鏡或電子支氣管鏡檢查,並取活檢,這是取得組織學診斷最主要的方法之一。

縱隔鏡或胸腔鏡檢查,並取活檢。

可疑皮下結節或腫大淋巴結活檢。

經皮肺穿刺活檢。

通過以上檢查手段,取得細胞或組織進行細胞學或組織病理學檢查,從而確診是不是肺癌,是哪一種肺癌(小細胞肺癌、肺腺癌、肺鱗癌、大細胞肺癌等)。

5、基因檢測。這個主要是為了指導治療,指導靶向和免疫藥物的選擇。


腫瘤專科醫生


肺癌的早期症狀不太明顯,常常不容易發現甚至被忽視以至於到了肺癌晚期。很多人每年都會有一兩次體檢,明明身體沒問題,可是哪天就是查出有肺癌晚期。這種情況是不少見的,原因在於平時的健康體檢不一定能發現早期肺癌。常見的肺癌篩查項目有哪些呢?下面列舉分析一下。


X光可以嗎?,X光可以說這是我們非常熟知的檢查手段,很多疾病都要藉助X光來檢查,但是X光對於肺癌的篩查基本沒有什麼作用,所以在平時體檢時候是很難發現肺癌的。


發現肺癌的常見檢查手段是CT,或者說是增強CT,這樣的影像學結果是作為輔助作用,幫助醫生髮現、判斷肺癌的病情,比如大小、形狀以及部位,當然也可以為醫生在治療過程中跟蹤治療效果。


病理診斷才是診斷腫瘤的“金標準”, 也就是我們常常說到的“活檢”,活檢可以說是確診肺癌的最直接最有力的的證據,具有很高的準確性和參考價值,一般高度懷疑肺癌的都建議直接做活檢。


還有一種液體活檢,主要是採用體液檢測癌細胞以及循環核酸物質,同時還能進行肺癌的基因突變,液體活檢的陽性率跟病理活檢相比較,陽性率偏低。



醫聯媒體


目前可以用於肺癌檢查的方法有胸片、PET、CT、低劑量螺旋CT(LDCT)。胸片因為價格原因是常見的體檢項目,但早期肺癌一般都是10mm以下的磨玻璃病灶(原位腺癌AIS),這是胸片及PET都是無法發現的。國際早期肺癌行動項目是目前規模最大的LDCT年度篩查肺癌的研究,研究表明LDCT可以提高肺癌的早診率,並且可降低80%的死亡率。

那麼哪些人群需要提高防止肺癌的警惕?菸民自然不用提了,40歲以上不吸菸的女性也需要引起高度注意。根據統計,40歲以上不吸菸的女性特別是進入絕經期後,其小肺癌的發生率有可能已超過乳腺癌。LDCT篩查發現的早期肺癌患者中女性非吸菸者多,故40歲以上女性和非吸菸者都應該納入到肺癌LDCT篩查人群。


海上名醫


如何發現肺癌?有四個“武器”

1.CT檢查

CT就有很好的分辨率,能很好的檢查肺、肺部縱膈、以及肺部淋巴結的情況以及淋巴結的位置。並且還可以協助外科手術確定範圍,有助於治療。

2.磁共振顯像

磁共振可以確定血管的實質性病變,並且沒有放射性損害,還可以確定器官以及血管是否移位。

3.痰脫落細胞學檢查

是最簡單方便的方法,且陽性率在70%左右,有很高的診斷學意義。一般患者是在早晨漱口後把第1/2口痰吐掉,從更深的部位咳出痰液在半小時以後送到檢驗室做檢驗。

4.纖維支氣管鏡檢查

通過纖維支氣管鏡觀察到癌症的部位以及範圍,以此確定做外科手術的可能性有多大。


39健康網


肺癌的檢查方法,大體可以分為兩種,侵入性檢查和非侵入性檢查,侵入性檢查指會輕微損傷人體組織的檢查,後者則不破壞任何人體組織,以影像學檢查為主。

非侵入性檢查:

  1. X線檢查:在肺癌的診斷中胸部的X線平片是一項最重要的檢查。
  2. CT檢查:CT掃描比常規的胸部X光片更容易顯示出肺腫瘤,它還可以顯示肺腫瘤的大小,形狀和位置,並且可以幫助找到可能含有從肺擴散的癌細胞的腫大的淋巴結。CT掃描也可以用於尋找腎上腺,肝臟,腦和其他內部器官是否有肺轉移。
  3. 磁共振MRI顯象:磁共振的的對比度、分辨率優於CT,更易鑑別和明確實質性腫塊與血管的關係,主要用於肺癌轉移灶的鑑別診斷。
  4. 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PET):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是將一種放射性糖(稱為FDG)注射到血液中,由於體內的癌細胞生長迅速,所以它們會吸收更多的放射性糖,而這種放射性可以用專用相機看到。這種檢查方法常與CT同時使用,兩者結合能夠對PET掃描上的高放射性區域與CT掃描上解剖位置進行更詳細的比對。
  5. 骨掃描:指將少量低水平的放射性物質注射到血液中,該物質會沉積在整個骨骼的骨變化區域,然後這種放射性物質可以用專用設備顯示。骨掃描可以幫助確定癌症是否已擴散到骨骼,但這種檢查不是經常需要,因為PET掃描(通常在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中進行)也可以顯示癌症是否已擴散到骨骼。
  6. 痰液細胞學檢查:多數原發性肺癌病人在痰液中可找到脫落的癌細胞,並可判定癌細胞的組織學類型。痰液細胞學檢查痰檢已被廣泛應用於肺癌的診斷。痰檢不需要昂貴設備,簡便易行,病人無痛苦,適用範圍廣。起床後用清水漱口,從肺深部咳出的新鮮痰液或經支氣管鏡沖洗吸出的支氣管內分泌物均可作為檢查標本。多次痰細胞學檢查可提高陽性率。痰檢也可用於肺癌高危人群的普查。
  7. 放射性核素檢查:67Ga-枸櫞酸鹽等放射性藥物對肺癌及其轉移病灶有親和力,靜脈注射後能在癌腫中濃聚,可用於肺癌的定位,顯示癌病的範圍,陽性率可達90%左右。但肺部炎症及肺結核等其它非癌病變也可呈現濃聚現象。因此必須結合臨床表現和其它檢查資料綜合分析。用133Xe作肺灌注及通氣掃描可測定肺癌病變對兩側肺功能的影響,從而有助於判斷手術治療的適應證。
  8. 支氣管鏡檢查:支氣管鏡檢查是診斷肺癌的有效手段,可以觀察腫瘤的部位和範圍,取到組織作病理學檢查,還可以根據聲帶、氣管和隆突的情況來推測手術切除的可能性。(當行支氣管鏡檢查時取組織行病理學檢查時,該操作應該算作侵入性檢查。)

侵入性檢查:

  1. 縱隔鏡檢查:通過縱隔鏡窺察腫大的淋巴結。通過穿刺吸引或切取淋巴結供病理切片檢查。縱隔淋巴結陽性者,特別是對側縱隔淋巴結已有轉移或未分化肺癌是肺切除術的禁忌證,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手術治療。
  2. 經皮穿刺肺活組織檢查:靠近胸壁的腫塊或浸潤性病變疑似周圍型肺癌或瀰漫型細支管肺泡癌應用其它診斷方法,未能明確病變性質,病人的身體狀況又不適宜作剖胸探查術的病例,可採用經皮穿刺肺組織活檢。在X線透視下確定病灶的部位,行局部浸潤麻醉,囑病人屏氣時,將穿刺針插入病灶中央部位,拔出針蕊,連接30~50ml注射器,在用力作負壓吸引的同時轉動穿刺針,然後迅速拔出穿刺針,將採集的標本送作病理檢查。經皮肺穿刺術後應密切注意有無併發氣胸、血胸和咯血。周圍型肺癌病例檢查的陽性率可達80%,併發症的發生率也不高。轉移到胸膜的病變亦可經皮膚穿刺採取胸膜組織作病理檢查。
  3. 轉移病灶活組織檢查:晚期肺癌病例已有鎖骨上、頸部、腋下等處表淺淋巴結轉移或出現皮下轉移結節者,可切取轉移病灶組織作病理切片檢查或穿刺抽取組織作塗片檢查,以明確診斷。
  4. 縱隔切開術:縱隔鏡檢查難於窺察位於主動脈弓水平下方左側前縱隔的病變情況。少數中央型肺癌病例為了避免不必要的剖胸術產生的不良後果,可考慮施行對身體創傷較少的縱隔切開術。經左前胸胸骨第2肋間切口,或骨衣下切除短段第2或/和第3肋軟骨,結紮胸廓內血管,將胸膜向外側推開即可顯露縱隔和肺門淋巴結,便於採取組織供作病理檢查。此種檢查方法雖未被廣泛採用,但對有些病例在制定治療方案時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5. 剖胸探查術:肺部腫塊經多種方法檢查和短期試探性治療仍未能明確病變的性質,肺癌的可能性又不能排除,如病人全身情況許可,可作剖胸探查術。術中根據病變情況及病理組織檢查結果,給予相應治療。這樣可避免延誤病情致使肺癌病例失去早期治療的時機。

除了上述檢查方法,肺癌的最終確診需要行病理學檢查,包括或不包括免疫組化。對於晚期肺癌患者,有時候還要行基因檢測,發現是否存在靶向基因突變,可以後續配合靶向藥治療。


腫瘤知道


【診斷肺癌需要做哪些檢查?】讓我們看看專家怎麼說:支修益——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胸外科主任、主任醫師、著名胸外科專家、著名控煙與肺癌防治專家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3bf20008418224fc626e\

醫學微視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dd4000a826af22fc52d\

健康情報局


肺癌常規檢查手段:

影像學診斷:

1.胸部X線

這是當今醫療界最常規的肺癌診斷方法之一。往往人們可以在常規體檢中做胸部X線透視時,通過透視或正側位X胸片發現,被告知肺部有陰影。要求做進一步檢查。

2.胸部CT

是診斷肺癌最常規、最重要的檢查方法之一。用於肺癌的診斷、鑑別診斷、分期及後期治療。可以較早發現和清楚顯示在肺門、肺內及縱隔內病變的大小、形狀和累積範圍,有助於診斷肺癌是否能切除。檢查效果優於X線,但也有一定侷限性。

3.磁共振(MRI)

是新於CT的一種影像診斷技術,無射線損傷的肺癌檢查。在肺癌的診斷和定期中它能更清晰地顯示中心型腫瘤與周圍臟器血管的關係,確定肺癌侵潤範圍、分期和對手術切除可能性的判斷。


病理細胞學檢查:

1.痰脫落細胞學檢查

是肺癌檢查最簡單易行的一種。一般要求是晨起第一口深咳痰送檢,連查3天以上,通過痰檢可使部分肺癌患者確診,同時判斷肺癌的組織學類型。此方法適合高危人群使用,如長期吸菸的人。

2.纖維支氣管鏡檢查

通過支氣管鏡可直接窺察支氣管內膜及管腔的病變情況,吸取分泌物或鉗取活體組織進行病理檢查,得到細胞學或組織學上的診斷。光學纖維的照明放大圖像使其陽性檢出率遠優於硬氣管鏡。

3.經皮肺穿刺

可在B超或CT引導下進行,目前傾向用細針,操作較安全,併發症較少。適應於外周型病變且由於種種原因不適於開胸病例,內科多用。


其他檢查方法:

腫瘤標記物:

肺癌常用的腫瘤標記物有癌胚抗原(CEA)、β2微球蛋白、鐵蛋白(FER)和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等。其中癌胚抗原在肺癌病人陽性率可達40~60,其水平與病情輕重及愈後有一定的關係。



——來源於“中印醫療”官網:www.zhongyinyiliao.com


中印醫療


主要可以分為抽血檢查,放射檢查,病理組織檢查,內鏡檢查等等。



第一,抽血檢查,有兩項肺癌特異性指標,包括小細胞肺癌的腫瘤標誌物檢查:神經特異性烯醇化酶(NSE),非小細胞肺癌的腫瘤標誌物檢查:細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

第二,放射科檢查,包括常規的肺部X光檢查,肺部CT檢查,以及如今的PET檢查等等。



第三,病理組織檢查包括經過胸壁穿刺活檢和開胸肺活檢,轉移病灶檢查等等。

第四,內鏡檢查包括纖維支氣管鏡檢查可明確腫瘤是否存在並進行組織學檢查哦!



總之,雖然腫瘤檢查方法很多,但是如今肺癌的早期診斷仍然很困難,肺癌起病隱匿,很難發現,所以建議儘量做到三早(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從平時開始,戒菸戒酒,少熬夜,少吃夜宵和燒烤,降低肺癌的發病率哦。關注健康,就是關愛自己的身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