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中學版《涼涼》:看哭!你若努力,全世界都為你讓路

說起衡水中學,無人不豎起大拇指。每年衡水中學都以驚人的成績震驚全國,大家都在感嘆衡水高考的成績,卻不肯付出那樣的努力,這是一個衡中畢業生的自白!

先不要去討論應試教育,你需要關注的是,能否成為一個拼命的自己!

來看一下衡中版《涼涼》:

前段時間,一首衡中版《涼涼》火了,它讓人想到一位衡中畢業生寫下的下面一段話:

我們的老師呢?老師們吃住幾乎都在學校,晚上10點我們休息後老師們還要查房,早上我們起床前老師們就要在操場上等候,年輕的老師還要跟操,就是剛才我們看的那種跑操。老師們跟我們一樣沒有假期……

先聽一聽,河北考生小於(化名)講述她所瞭解的衡水中學是什麼樣的。

衡中畢業生說

那兒有種讓人考上清華的神力

“那太嚴了,我受不了。”

可能是所有人對衡水中學的說的最多的一句話。

頻率一定高於“衡水一中又有人考上清華北大了”、“讀衡中本科保底,班裡一半都能上重點”、”衡水中學的學生跑步都在看書”等“傳說”。

初中時就知道,衡水中學睡覺的姿勢是有要求的,在宿舍躺歪了都不行。所以當後來新聞爆出說衡水中學不許在班裡梳頭、擦油什麼的,我們根本不驚訝。

打飯時儘量不吃菜,因為用饅頭蘸菜湯吃,比嚼菜省時間。如果哪個學生一放學就去食堂打飯吃菜,自己都會覺得不好意思。

噓唏!衡中的學生連人生第一需求“吃”都能控制,真的是沒有不成功的理由了。

衡水中學不僅學生管的嚴,也會對學生家長進行管理。許多家長自認為關心孩子,實則影響孩子的事,都會被老師制止。

在今年高考前八天,衡中很多班級的家長群都發布了這樣一條通知:

通知

今天早上7點已進入自主複習,請各位家長注意幾件事:

1. 不要輕易給老師們打電話發短信,老師們全程教室輔導,不允許帶手機玩手機,一旦發現,予以全校通報並罰獎金。

學生在教室學習的每一分鐘都有老師陪伴,課間和空白時間老師們坐在樓道等候學生,隨時輔導,中午到12:40,晚上到22:00;

2. 請相信學生相信老師相信學校的周密安排,不要來學校探望,不要為了自己的心裡安慰而耽誤孩子寶貴的時間和影響狀態;

3. 高考期間不要來學校等孩子或告訴孩子你要在大門外陪考,這會嚴重影響他們的,因為衡中的孩子們都很仁義孝順。

最後,您的沉默就是最好的祈禱,您的淡定就是最強的支持!

盡人事聽天命,

孩子老師全拼命,

只求問心無愧,

做好最後的衝刺!

為了讓家長們安心,學校在今年5月19日就早早發佈了高考準備方案。

從壯行會到洗澡,學校的安排,即可調動學生激情,又保證了考前應有的放鬆。班主任煮的愛心蛋、貼上小臉的火腿腸……學校的準備,讓家長無可挑剔,惟願有個好成績。

衡中校長說

不做到極致,便不算最好

大海航行靠舵手,衡中的舵手——張文茂校長,他的個人經歷和對待工作的作風,影響了整個衡中,上至老師家長,下到每一位學生。下面是張校長經典的20句教育名言,與大家共享!

● 人們總是說中國的學生比國外學生苦,但苦學有什麼不好?苦是一種快樂的苦,不是一種精神上的苦,而且是相對的,學生們發自內心的有一種強烈的求知慾望,外人看上去很苦,但也許同學們並沒感到有多苦。

我在衡中幹了三十多年,沒有節假日,每天晚上10點半以前沒回去過,早起我5點半就起床了,你覺得我很苦,但我沒感覺。

● 有人說這種中國式苦學禁錮了創造力,但是沒有紮實的基礎知識,就談不上創造力!連基礎的力學、電路都不會,怎麼可能讓衛星上天?

● 從早上起床,早操,午飯,午休,晚自習,都有明確要求,學生得嚴格遵守。做不到,肯定要批評,而且非常嚴肅的批評。再比如交作業,我們要求的作業一下課必須全交上,做不完你也得交。

● 學生在校學習,“苦”是一定的,所謂“十年寒窗苦讀”就是要刻苦地去學習。

但如何去看待這個“苦”是非常重要的,“苦”指的是努力、刻苦、發奮的學習,而不是身心痛苦,並且要懂得苦中有樂。如果學習真的讓一個人感到非常痛苦和疲憊,那說明這個學生一定會走下坡路。

● 我們需要擺脫物質的奴役,在安靜思考、默默守望、執著追求的過程中,感受寧靜的巨大力量。

● 功夫在課外,成績在課上,最重要的是看學生在課外的功夫,如何將學習內容轉變為學習成果。

● 世界因道德而美麗。要把修身立德放在第一位,把個人夢想匯入時代洪流,讓蓬勃青春與家國情懷共振。

● 生命因知識而厚重。同學們惜時如金,勤奮苦讀,勤於反思,善於積累,夯實基礎。

● 人生因拼搏而精彩。同學們要百折不撓、永不止息,以夢為馬、激情奮鬥,創造輝煌。

● 我們高三學生放的假,比一般中學都長。自習課上,我們的老師是絕對不能登講臺講課的,目的就是要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

我們的學生,不訂外面的教輔材料,他們做的試題,都是老師們結合實際情況精編細作出來的。

我們的學生,晚上10點必須熄燈休息,中午還有1個小時的午休時間,每天睡眠8個小時以上,每天保證鍛鍊一個小時,這恐怕是很多學校的高三學生不能做到的。

● 堅持走好自己的路、幹好自己的事就行,用實力來說話。

● 人要有股子激情,有股子幹勁兒。

● 對於理科,如果沒有強化的訓練,如果得不到高分,物理也好、化學也好、數學也好,邏輯思維怎麼建立?數學模型怎麼建立?沒有一個強化的訓練,沒有一個考試,一定培養不出拔尖創新型的人才。

● 沒有活動就沒有教育,就沒有活力,就沒有激勵和喚醒。

● 在衡水中學,我們堅決反對片面追求升學率,但是我們大力提倡實現學生弱進特出、低進高出、高進優出、優進尖出,實現學生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卓越發展。

● 要切實保證學生收看新聞的時間,讓學生關注時政要聞和天下大事,哪個班級也不能打折扣,都必須讓學生收看新聞。同時,辦公室每天蒐集新聞熱點,在電子顯示屏上滾動播放,讓廣大師生都關注時政要聞。

● 抓升學率是每一位高中校長工作的重要抓手,不抓升學率就是對學校的不負責任,更是對學生和家長的不負責任!

● 加班加點、多做題就能提高升學率嗎?那豈不是太簡單了?這是系統科學的過程。我們升學率每年都有提高,每年都是一個新高度,靠的是科學的教育理念。

● 我要求老師們始終保持愚蠢,保持飢餓,不要把自己看的多麼高大,多麼聰明,要把別人看的聰明一些、看的高一些,把自己看的低一點、“愚蠢”一點。

● 有父母心的教書人,對學生並不是放鬆,不是溺愛,而一定是非常嚴格,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該懲罰的,還是要懲罰,該批評的一定要批評。沒有懲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 對衡水中學來說,別人怎麼說,我們都堅持四個不動搖,即堅持務本求真、追求卓越的精神和理念不動搖,堅持課堂教學改革、轉變教與學的方式不動搖,堅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管理、發展不動搖,堅持常規為基、安全第一、質量至上不動搖。

衡中學霸說

把學習當做自己的事業來對待

經驗總結:

1.苦累都不算事,有效的計劃時間和學習態度;

2.把握“彎道時間”(假期收心,腳踏實地);

3.鼓勵和自信以及高效的學習方法是墊腳石;

4.時間分配+錯題本;

5.低谷怎麼辦?心態最重要;

學習態度論

有人說“青春就是用來奮鬥的”,有人說“青春就是用來揮霍的”,現在回想青蔥歲月,更覺青春是為了找尋自我的,追尋無悔。

初入高中,只知道一個字“學”,在煉獄般地衡中,沒有一頓飯不是跑步前去食堂,沒有一天不是跑操背書,沒有一天的生活不是被規劃和自我規劃。

有人說“衡中”生活太苦,衡中就是個監獄。

沒錯,是監獄,沒有一絲閒暇和自我時間,但就是在這裡,幾千學子奮筆疾書,起早貪黑的學習,要說智力水平,在我看來差別並沒有太大,因為一切都被規定了,更重要的是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

在這裡,你知道“比你聰明的學生比你還刻苦,”“笨鳥先飛”“勤能補拙”,“付出就有回報”,體現的淋漓盡致。

天天有測,週週小測,月月大考,這樣的節奏,讓你連哀傷的時間都沒有,考試成績下滑了,沒關係,馬上還有證明自己的機會,就是這樣一環一環,一步一步,

沒有喘息的生活,督促著我們一點點進步,一點點向前。

就拿我自己說吧,高一分到的是普通班,學號是十幾,不算差,自己也滿足,但當數理化文史政,同時讓你應付的時候,我第一次考試就滑到四十多名,心情很是壓抑,對自己產生了懷疑,我也同樣這麼刻苦,時間沒比別人少花,可成效並不大。

其實最初沒有意識到是學習效率和理解力的問題。我確實不是個聰明的孩子,但在老師眼裡也算的上刻苦和努力裡。當把自己作為學習的機器,被考試分數奴役時,你做再多的努力也收效甚微。

但如果端正自己的位置和態度,做學習的主人,由自己支配自己的學習時間和學習方法時,你會有橫掃千軍的感覺。

改變不了環境,那就適應它

成績的不理想,過苦的生活,還有各項紀律檢查等等給不適應這裡環境的我們以極大的挑戰,怎麼辦?

沒辦法,逼著自己去適應,去調節,如果不逼一下自己,你永遠不知道自己的潛力有多大。

認真對待每一科

我不是個聰明的孩子,但萬事難逃認真二字,你如何對待它,它就反過來怎麼對你,我是待數學如初戀的,他也沒讓我失望。

高中畢業,我的數學改錯本整整齊齊的共八大本,每一本都是用兩種以上的顏色標記,紅色是常錯,易錯,和重點,黑色是題目題型,藍色是次重點,到現在我也捨不得丟掉曾經的記憶。

記得每次考試前,我已經沒有了看課本的習慣,所有的資料來源於改錯本,在重點中再總結重點和記不牢的公式,考試前多看幾遍,考試時所有的知識就像擺在眼前一樣,用到哪塊就選哪塊就好了。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雖然很土,但卻說出了真理,當你多寫,多寫,寫著寫著就記在腦子裡了,知識莫過於反覆和重複,這樣做了又怎能很快忘掉?

那些生僻字,那些詩詞,那些描寫手法,那些勵志故事,人生小段,哪個不能應用於作文中?只要稍加轉換,學會整合,就可以了。

英語學習,說實話是我高中記憶中最平庸的一門,高考分數也只有132分,但因為從初中,英語成績就還算可以,所以並未很投入,我的方法還是記與寫。

當時並不知道有哪些英文原版小說,最初的啟蒙讀物就是《書蟲》,裡面的名著故事,反反覆覆讀了N遍也不厭煩,因為是雙語就會對照比較學習,很有效的提高了自己的閱讀水平和語感。

而且會把題目中的閱讀文段當精讀對待,遇到生詞,不熟的短語,常用用法等等都會積累下來,一回生兩回熟,自然積累就上去了。

錯題本的應用派上用處,加上老師要求作文單詞寫的要跟楷書一樣,所以只是抽出固定時間勤加練習,最後字母寫的真跟楷書一樣了,正正方方,起碼印象分好,當然這屬於純應試的技巧,現在看來毫無用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有一個方法值得提一下,就是串聯學習法。

很多知識都是融會貫通的,比如of這個詞,會出現多種用法,在不同的語境下語義不同,在不同的短語中也是如此,又比如動詞後面加for和with都不同,這些可以統一整理,頻繁整理,見得多了,就自然會選擇了。

另外到了大學以後,你會發現生活英語和考試英語完全不是一回事,首先聽,我們就很吃力,第一節課老師就聽的是CNN,讓邊聽邊寫,最後複述,對於高考沒有聽力的我來說,可謂是disaster,那如何才能短期提高聽力水平呢?

聽、抄是最見效的方式,大家可以選取簡單的VOA等新聞類或短片開始練起,把一段新聞或文章,練得很熟了,或者看美劇,跟著臺詞模仿,這樣記憶力提高,英語水平也會有所變化。

我當時第一部美劇,磨耳朵就靠《越獄》了,五季看完後,發現聽力水平明顯提高,他們講的也幾乎能聽懂了。而說又是另一回事,聽多了,自然就能說出來了,而說並不注重語法,所以英語成績高的孩子未必英語真的好。

所說的這三門課歸於一點就是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你有了興趣,自然投入會多,就會端正學習態度,不將其作為一種負擔,這是一個良性循環的過程,學好了,就會更願意學,更自信。當一切都遊刃有餘的做下去了,該來的就來了。

說的略雜,但主題只有一個,把學習當作一項事業去對待,自己十幾歲就擁有了一份可以自己掌握的事業難道不是很驕傲?

你如何把這項事業做好,分分鐘體現了你的領導力和分配水平,不要成為分數的奴隸,做自己人生的主人!

你若努力,全世界都會為你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