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岛式航母是不是未来主流?

南天一柱59


浮岛是浮岛,航母是航母,浮岛不是航母。

航母叫航空母舰,它是军舰。而浮岛实际上是一座可以缓慢移动的海上基地。浮岛与航母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速度。航母可以达到30节航速,而浮岛的速度是5节。浮岛是不能编进舰队作战的,它的性质跟填海建岛更为接近,浮岛并不属于军舰。

浮岛,从中国本土出发,开到关岛,得半个月。要是像美国那样全球部署,想去某个地方,怎么也得走两个月。这种速度,以及它巨大的目标,搞突袭是不要想,而以现代战争的节奏,等浮岛过去,黄瓜菜都凉了。

浮岛,你要是把它当军舰了,看着觉得很神奇。但你要是看清楚了,它只不过是一座可以缓慢移动的小岛,就没什么惊喜了。

浮岛的使用并不是像航母那样,哪里有事,就气势汹汹的杀过去。它是提前部署在某个重要的战略节点,当岛屿使。把浮岛往那一停,就不动了。比如说咱们建一个100万吨级的浮岛,上面搭载300架战斗机,50架轰炸机......就部署在日本的身后,停在他海岸线1000公里的距离上。我离你这么远,也没侵犯你主权,你也挑不出我毛病来。但真有事,我还能打到你。是不是很难受?你要是服软了,我再慢慢的开走。

浮岛的概念看着比较吸睛,但这个东西的前途并不乐观。

首先美国就不会造这东西。他的盟友和海外基地遍布全球,不需要再额外造浮岛当基地。而且浮岛的速度是美军不能容忍的。需要打仗,从准备动员到开到战区,用了3个月,这不胡闹嘛。

而地球上有实力造浮岛的国家除了美国也就剩中国了。

浮岛要比航母大10倍,但它的价格并不会照航母贵多少。它就是一座岛上面建机场,机场跑道最起码不用弹射器。浮岛体积大但技术含量低,它的主要成本就是钢材,而这都是军舰上相对低端便宜的部分。也就是跑道的钢材高端一些,但它也无需铺满全岛,技术难度也要低于弹射器和雷达这些东西。而我国还面临着钢材产能过剩的问题。浮岛的技术难度介于滑跃起飞的航母和邮轮之间。也就是说技术难度低于咱们的国产航母。

所以说,建造浮岛对中国来讲,并不存在技术和资金的问题,只是存在需不需要的问题。

如果说面对第一岛链,日、韩、台、菲这一圈,我们已经有足够的岛屿,机场和远程战斗机来解决问题,当然还有东风家族。在这个区间内,我们不需要浮岛。如果有浮岛,我们肯定要把它部署在关岛附近,也就是把基地部署在美国面前,日本背后。实际上这么做,就意味着我们整个国家的战略开始进行转变,由韬光养晦向争霸转变。

随着实力的增长,韬光养晦的国策是必然要舍弃的,发展到一定程度,你再想养,人家也不让你养。长成了恐龙,想藏你也藏不起来。争,是肯定的,但什么时候争是个问题,要不要再装十年、二十年?真的要争,南下还是北上,这都是大问题。

回到浮岛上,它本身其实是个很小的问题。造两个很容易。但它牵扯出来的是整个国家未来的走向,甚至会影响整个民族的命运。

我们有航母,它可以没事四处转转,也可以待在家里。浮岛这玩意就得提前直接顶到人家的家门口,是摆明了要跟你干了。不提前开过去,真打起来,它在海上开半个月,还有啥用了。

目前美国的核动力航母排水量超过10万吨,航速能达到30节,这已经目前是人类科技的极限。如果把排水量增加到20万吨,航速也要求是30节,对动力的需求是成几何数增加的。想把50万吨-100万吨浮岛的速度提到30节,乐观的估计也得150年以后。但那时候,航母是不是得开300节了?还是跟不上。

不过即便是我们由防御转为进攻,派舰队直接夺岛,然后建立基地,也要比把浮岛开过去快。

总的来看,浮岛最大的缺点就在速度。速度慢,我就得提前部署,提前部署,就暴露作战意图,这样就会丧失战争的突然性。我开着100万吨的浮岛向你家漂去,走一个月,这等于二十四小时时刻在通知你:我要打你了......

当然,如果底气足,建两座浮岛成心恶心人也可以,我就造了,就放你家门口了......


锐视觉何老师


浮岛式可用作军事任务,包括补给、着陆飞机和两栖车辆的基地。JDG的浮岛设计是模块化的,由多个半潜式船体部分组装而成。尽管各个模块的体积很大,但通过将半潜重型起重船从陆基造船厂运来的模块连接在一起,浮岛可以很容易地组装在深海水域中。JDG浮岛它的长度为2公里(与其并排的货船大约有400米长),它的大尺寸是由于JDG的造船技术的模块化建造而成为可能的。这些岛屿也可以每小时18公里的速度旅行。这样巨大的基地可以容纳海军陆战队营和战斗机/攻击飞机的机翼,而且与固定的岛屿基地不同,它们可以从敌人的导弹中重新部署。对JDG浮岛的技术描述是“深海支援基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试图建造一艘200万吨的航空母舰,足以支撑更大的反潜作战飞机(与德国U型潜艇作战)。由黄铁矿(一种冷冻的、轻于水的木屑和水的混合物)建造的。在战争中的浮岛计划包括皇家海军的哈布卡克计划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建造的大型冰混凝土航空母舰,到本世纪初美国海军的联合移动离岸基地计划,其中的研究要求能够容纳1.5英里长的简易机场。这些项目的目标是,一个流动的浮岛可以运载比航母或两栖攻击集团更多的飞机和士兵。中国模块化浮岛设计的另一个军事优势是,它的大面积和分隔结构将使它很难沉没(对手将不得不打击大量模块,以损害该岛的适航性)。
联合移动海上基地JMOB是美国在21世纪中期提出的使用300米×150米钢/混凝土浮动模块建造大型海洋航行基地的建议。JMOB的目的是取代沙特阿拉伯和日本等地的基地,尽管大多数JMOB的配置将比这个最大的版本要小得多。对中国来说,一个浮岛空军基地,除了明显部署到有争议岛屿之外,还可能成为一种新的全球军事投射工具,尤其是解决中国与美国相比的战略弱点之一,即中国缺乏外国军事基地。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可以从储备充足的浮岛上展开反海盗任务和人道主义救援。对浮岛的更有力利用可能是在潜在战场水域以外的临时或永久部署。

武器装备猎奇


在日新月异的高速、高精度、高度智能化的打击武器面前,浮岛式航母生存概率大大降低。由于浮岛式航母目标过大、速度也就必然过低,由此带来的部署机动不灵活,易受攻击等缺点势必不适应未来高科技战争。如果将现有吨位的航母按照模块化进行统一设计,合在一起就是海上的战略打击基地和机场,分开时就是几个单独的航母打击舰队,这种根据不同的作战需求进行组合或拆分的航母战术,也许会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虎啸无边


浮岛式好吃母名该是未来的趋势,因为相对成本低。以核动力为能原续航能力强。而门上可以根据需要组装各种规模及形状。

我认为这种浮岛式《航母》在和平时期完全可用于海洋开发!进而搞《迷你浮岛小城》用作旅游开发!核能可作为生活能原(如海水淡化,设施农业耗能,人生活耗能等)!先下手为强!我们先走一步,先在公海上《圈得一席之地》以争取主动!!毕竟地球陆地有限占地球表面百分之二十几)!而海洋辽阔。正等人类去开发。所以海洋浮岛对人类的将来的《生存意义》非常重大!(本人一直这样认识)。可能将耒的人类生存的《诺亚方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