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全球癌症治療醫藥市場空間 哪種療法最具前景

分析全球癌症治療醫藥市場空間 哪種療法最具前景

癌症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目前治療癌症的主要方法有傳統療法、靶向療法和免疫療法,傳統療法主要是手術切除輔助放療、化療殺傷腫瘤細胞,靶向療法主要切斷腫瘤信號通路,抑制腫瘤繁殖、生長,而免疫療法是激活機體免疫系統,增強免疫細胞對腫瘤的識別和清除能力。

免疫療法於2013年獲得“十大科學之首”稱號,免疫檢查點阻斷劑、過繼性細胞免疫治療、腫瘤疫苗、溶瘤病毒是目前發展較為成熟的免疫療法,其中免疫細胞療法、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是發展最為迅速。

一、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是廣譜抗癌藥

免疫檢查點是免疫T細胞具有調節和控制免疫應答持久性的信號通路分子,可分為共刺激性和共抑制性,好比是汽車的“油門”和“剎車”,細緻的調節免疫細胞的活化。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消除腫瘤細胞對免疫細胞的抑制作用,活化免疫T細胞功能消除腫瘤。CTLA-4、PD-1、PD-L1是目前集中研究的免疫檢查點。

然而由於CTLA-4在T細胞上分佈廣泛,易引起嚴重反應,且療效要幾個月才能顯現,因此一般僅適用於晚期惡性腫瘤治療。PD-1/PD-L1免疫檢查點阻斷技術的應用更加安全,治療副作用更小。

至今為止,PD-1/PD-L1單抗作為廣譜抗癌藥物已經獲批治療胃癌、腎癌、肝癌、頭頸部癌、非小細胞肺癌、霍奇金淋巴瘤等。


分析全球癌症治療醫藥市場空間 哪種療法最具前景


過繼性免疫細胞治療(ACI)是治療腫瘤的重要手段,這種治法能增加體內抗腫瘤免疫細胞數量,進而殺傷和清除腫瘤細胞。

過繼性細胞免疫治療又可分為非特異性ACI和特異性ACI。非特異性ACI腫瘤靶向性較差、殺傷能力較弱,僅用於輔助治療,療效效果有待提升。

特異性 ACI 具有強靶向性和高殺傷力,並在臨床中取得矚目結果,主要用於晚期或對其他療效無應答的患者。特異性腫瘤過繼細胞免疫治療可分為TIL細胞療法、TCR-T細胞療法、CAR-T細胞療法,但由於大部分TIL細胞難以分離和收集,TIL療法目前僅用於黑色素瘤。TCR-T和CAR-T能加強其腫瘤抗原特異性和腫瘤殺傷能力,具有療效好、毒副作用小、無耐藥性等顯著優勢,併成為全球細胞免疫療法的研究熱點。


分析全球癌症治療醫藥市場空間 哪種療法最具前景


抗腫瘤藥物市場空間潛力巨大

世界衛生組織 2015 年公佈的數據顯示,全球每年新發癌症、癌症死亡病例分別約1409萬、880 萬,癌症死亡佔每年總死亡人數的 1/6。 2015年中國預計新增癌症、癌症死亡病例分別為429萬、281.4 萬例,新發病例約佔全球新發病例的 1/3,死亡病例佔全球癌症死亡病例數的 1/4。

結合往年數據可知,我國癌症發病率和死亡率在持續高速的增長:2000-2011 年間死於癌症的人數增長了73.8%。據統計,中國肺癌、胃癌、肝癌和食道癌發病數、死亡數均為全球第一。其中,肺癌近30年來死亡率增長了465%,成為我國發生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


分析全球癌症治療醫藥市場空間 哪種療法最具前景


國家癌症中心的統計結果表明,癌症患病率隨年齡的增加而提高,隨著我國老齡化不斷加快,未來我國癌症新增病例人數也將持續不斷增長,根據《國家人口發展規劃》預測,2017-2050年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的17.3%增至34.9%,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從2017年的2.41億人增長至2050年的4.87億人。因此腫瘤治療市場規模與需求將隨患者人數的增加而進一步提升。


分析全球癌症治療醫藥市場空間 哪種療法最具前景


隨著腫瘤患者新增人數和死亡人數的不斷新增,全球抗腫瘤藥物市場規模近年來保持快速增長,2013-2017年全球抗腫瘤藥物支出從960億美元增長至1330億美元,4年CAGR約8.5%。而以我國為首的新興市場支出增速達15.9%,引領全球市場擴張,2017年我國抗腫瘤藥物支出約50億人民幣。

根據IMS預測,2022年全球腫瘤治療藥物市場將達到2000億美元,未來5年的平均增長率將達到 10%-13%,其中中國抗腫瘤醫藥市場CAGR將保持在12%左右,市場潛力巨大。


分析全球癌症治療醫藥市場空間 哪種療法最具前景


免疫療法開啟腫瘤治療新篇章,未來有望在抗腫瘤藥物市場中佔主流療法地位。EvaluatePharma預測,2020年全球免疫檢查抑制劑市場規模將達350億美元,佔全球腫瘤治療市場的23%,而以CAR-T為代表的細胞免疫療法市場規模將達150億美元,佔全部腫瘤治療市場的10%。

目前開展的PD-1/PD-L1臨床試驗中多為晚期或對其他治療方法無應答的患者,全球癌症發病形勢嚴峻,根據我國新增病例晚期患者人數、國外治療週期臨床數據、上市產品定價、患者支付能力、獲批適應症以及免疫療法滲透率,預計我國PD-1/PD-L1類藥物潛在市場空間約770億元。新康界曾發佈未來五年最暢銷的抗腫瘤藥物TOP10,PD-1/PD-L1抑制劑Opdivo和Keytruda位列最暢銷抗腫瘤藥物的第二和第三名。據德意志銀行預測,2025年PD-1/PD-L1在中國市場規模有望達250億元。


分析全球癌症治療醫藥市場空間 哪種療法最具前景


目前已獲批上市的免疫細胞治療產品多用於治療復發難治血液腫瘤,主要包括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慢性大B細胞淋巴瘤。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數據,我國每年新增白血病例患者約為1.5萬,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病人數約1.13萬,目前獲批上市的產品Yescarta、Kymriah定價分別為37.3萬、47.5萬美元,假設納入醫保後國內細胞治療價格為40萬元,再根據免疫細胞治療滲透率,預計我國免疫細胞療法市場空間約40億元。

免疫細胞療法目前陸續獲批開展胃癌、肺癌、骨髓瘤等多種實體瘤臨床試驗,且部分臨床試驗治療取得一定的成效,隨著實體瘤的研發推進,適應多種實體瘤治療有望在近年獲批上市。


分析全球癌症治療醫藥市場空間 哪種療法最具前景


癌症是人類健康最大的殺手,因此抗腫瘤藥物相較其他疾病藥物市場潛在空間更大,近年隨著腫瘤藥物的研究推進,大量療效顯著的藥物陸續獲批上市,而免疫治療作為治癒癌症的新曙光,未來市場規模增長空間潛力巨大,但逐年遞增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數據來看,人類更需要研發更多、更好、更加行之有效的藥物治療癌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