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利好被透支,東莞業主郊區買房收樓後發現不方便

當初因為房價低窪而入市,在收樓後又覺得沒有考慮齊全,面對交通配套暫時沒有完善,家庭人口增加變化 ,當初在周邊鎮區購房的東莞剛需購房者們有了新的煩惱!收樓後是裝修、入住還是繼續在中心城區租房住,成為近期收樓的剛需房業主們新的“糾結”。

從市場情況來看,進入年底,房企降價促銷回籠資金,東莞特價房增加,刺激著購房者。業內人士對此表示,面對低價誘惑,購房者還需要有更全面、更長遠的考慮,價格和長遠的規劃利好誘惑,不應是買房的唯一標準。

規劃利好被透支,東莞業主郊區買房收樓後發現不方便

故事一:

買房時沒考慮人口變化,裝修增添新煩惱

昨天,小林帶著裝修公司的朋友前往他的新房一起收樓。在新房裡,裝修公司的驗房師一邊拿著工具敲著牆,看看是否有空鼓,一邊和他說:“沒關係,都要重新裝修的,到時候敲掉再補。”小林煩惱的不僅是收樓時房子的質量瑕疵問題,還有入住後要將這套戶型顯示為兩房的房子改造成四房,以滿足一家五口的生活需求。當初買房時,小林剛剛新婚,父母還在老家居住,因此只考慮購買兩房戶型;今年孩子出生了,等房子裝修好了,父母孩子都要搬來一起住,原來的兩房戶型明顯不夠住了。

幸好小林的房子有一個開發商贈送的空中陽臺,他和設計師商量,打算將空中陽臺改造成一個房間,將廚房位置封閉起來做成另外一個小房間,這樣兩房就變成四房了。廚房則移到餐廳位置做個開放式廚房,餐桌做成可隱藏的餐桌,儘量滿足一家人的生活需要。

小林告訴三姐,買房時沒有考慮到生活的變化,只考慮了眼前 ,現在覺得不夠住了,但是另外買一套大房子經濟條件又達不到。他提醒年輕的購房者們,買房時最好也要考慮入住幾年後家中人口的增加,實際生活需求的改變。

故事二:

因房價低衝動買房,要入住了覺得交通不便

去年年初,吳阿姨在東莞萬江買了一套三房的住宅,今年開始收樓了,因為裝不裝修房子的問題,一家人出現了不同的意見。吳阿姨希望房子馬上裝修,一家人好搬進新房居住,但是女兒女婿不願意裝修,想等著房子“證滿兩年”後賣掉,重新在中心城區購買一套房。她告訴三姐,女兒女婿在東城工作,她們認為搬到萬江居住的話,每天花在路上的時間成本會很高。“當初急著在萬江買房是因為南城、東城的房價都比較高,只有萬江一些樓盤價格才萬元出頭。”由於擔心房價會繼續上漲,吳阿姨衝動之下買下了這套房子。

一年後,東莞房價回調,中心城區周邊鎮區新盤不斷出現,可供選擇增多,吳阿姨一家又開始後悔太早買房了。吳阿姨說,她們一家人現在在東城租房子住,離上班的地點不遠,如果搬到新房子居住,每天將要花很多時間在接送孩子、上下班的路上,現在是7點鐘起床,以後可能要6點鐘就得起床了。

故事三:

看中規劃利好購房,要收樓了利好還沒來

小黃夫婦倆也是在去年買的婚房,在東莞水鄉新城片區樓市最火熱的時候入的市,當時入市的價格比現在還要高,為了買到房子,他們還借了親戚不少的錢。

除了樓盤自身的品質外,他們還看好樓盤距離東莞西站這一樞紐站點不遠的利好。“當初想著地鐵1號線一開通,可以坐著地鐵回中心城區上班,也很方便。”明年年底,小黃的新房子要交樓了,但是他現在卻開始糾結著要不要搬家。小黃告訴三姐,目前他們在南城租房子住,一套三房戶型每月僅需要2300元,這樣的月租對於他們的生活沒有影響;但是搬到新家就需要一次性花上十幾萬元買傢俱,做裝修,這對於還欠著債的他們來說壓力有點大。

此外,由於明年收樓後地鐵1號線還沒有開通,沒辦法馬上享受到交通規劃的利好,如何上下班將成為他們新的難題。小黃說,他們甚至有點後悔在這麼遠的地方買房了。“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只能先放一放,等到存夠了裝修和買傢俱的錢,並且能夠買兩輛車了再搬過去住。”

市場:

鎮區房價低,吸引城區客

自2016年開始,東莞中心城區房價快速上升,東莞周邊鎮區開始搶奪中心城區的白領購房客源,大量的中心城區剛需客流向周邊鎮區。由於價格相對較低,目前中心城區周邊鎮區樓市仍然是東莞住宅成交量最好的區域之一,開發商也看好這些區域的樓市發展潛力,紛紛進駐開發新盤。三姐瞭解到,目前在東莞中心城區周邊有剛需樓盤供應的開發商有保利、碧桂園、萬科、陽光城等品牌房企。

在去年年初,這些鎮區樓盤打出“東城一半價”的價格優勢進行促銷,以1.1-1.2萬元/平方米的定價成功的吸引了大量的中心城區白領,剛需購房者流向處於價格窪地的周邊鎮區樓市,並且推動這些區域房價上漲;至去年下半年,周邊鎮區房價上漲了不少。今年以來,隨著樓市調控政策持續收緊 ,成交回落,周邊鎮區樓盤競爭激烈,房價再次迴歸理性,1.3-1.6萬元/平方米的定價讓這些周邊鎮區樓市再度受到關注。以價格優勢吸引中心城區白領購房者的鎮區包括城區片區的石碣、高埗;水鄉新城片區的麻涌、洪梅、中堂、望牛墩、道滘;甚至是濱海片區的厚街等,這些鎮區樓盤不斷推出新品,以低於市場預期的價格入市,同時由於東莞中心城區房價仍然在2萬元/平方米以上,且新增供應量少,周邊鎮區樓盤成功的吸引了人們的目光。

觀察:

規劃利好被透支,購房者暫時小歇

不過,三姐也發現,今年以來,這些周邊鎮區樓盤的成交情況較去年差了不少。除了受到樓市調控政策持續影響,市場觀望氛圍濃重外,剛性需求在2016-2017年快速釋放後,需要重新積累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此外,在房價迴歸理性,市場調整期,購房者也變得日趨理性。三姐在踩盤時發現,這些中心城區周邊鎮區樓盤在進行推售時除了進行價格優勢宣傳外,還會藉助輕軌、城軌及片區規劃利好進行推銷。受到未來規劃利好吸引,看好未來區域發展前景,許多購房者願意掏錢買單。但是,隨著入市購房者增加,周邊鎮區價格“窪地”逐漸被填平,規劃利好被透支,購房者也逐漸迴歸理性。在水鄉片區購買了房子的李先生告訴三姐,看房時銷售人員告訴他交樓後很快就能夠享受軌道交通紅利了,但是在買房後查詢資料時他才發現,有可能在收樓後好幾年之內,他所關心的那條軌道交通還沒有能夠通行,他不僅不能享受到交通利好,還要忍受好幾年的生活、交通上的不便利,需要增加很多時間成本和金錢成本。

在莞城購買了一套二手房的陳先生也表示,雖然周邊幾個鎮區離中心城區很近,目前交通也很方便,但是考慮到上下班堵車時的時間,還有日常生活的商業生活配套問題,他還是決定多花點錢在中心城區買房。“周邊鎮區不少樓盤價格是比較低,但是同樣的由於交通、生活配套沒有完善,居住過去後實際的生活會比較不方便。”另外,由於陳先生夫妻倆都在中心城區上班,孩子在莞城上學,他表示為了讓孩子早上能多睡一會,寧願多花點錢在中心城區買房。

文:樓三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