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校长为什么说教育孩子“不能吼”?

用户54524066511


自古以来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说法,每一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有好成绩,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有的时候孩子学习慢或者犯错时,这让父母很焦虑,所以家长可能会吼孩子,这样的现象还是很常见的。但是清华校长则说教育孩子“不能吼”,这是为什么呐?

在自己的孩子犯错了、不学习或者学习成绩不理想时,家长会吼孩子,虽然这是家长对孩子严格要求,教育孩子,但是这样的方式有点过激,很容易对孩子造成伤害。


如果长期吼孩子会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甚至有可能导致孩子心理崩溃。就算做错了事或者成绩不理想时,孩子不想这样,孩子也想事事都能够做好,能够获得父母的认可和赞赏,但是假如父母再严加斥责会让孩子心理负担加重,长期在这种情况下会导致孩子心理发育不健康,严重者导致孩子心理崩溃。所以家长教育孩子时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采取过激的方式,不能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

鼓励教育才是正确的教育方式。因为孩子都会有叛逆的心理,当你越是吼他时,他们可能越做不好,还有可能顶撞父母,但是如果采取鼓励教育的方式,孩子会拥有较强的信心,心情也会变好,这样孩子也会按照父母的期望来做,当孩子实在不听话时,可以敲打,但还是要以鼓励为主。根据这个来看,教育孩子要采取正确的方式。


父母是孩子的老师,要树立良好的榜样。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那就是家长如果脾气秉性较好,那么孩子也会如此,这就是因为孩子是跟父母学习的。所以父母要树立良好的影响,让孩子学习到优秀的品格,既然要教育孩子,那么必须先自身能够做到,要以身作则。

教育孩子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能让孩子学习到家长不好的一面。 教育孩子是一门学问,家长要学习如何教育孩子,那种打骂式的教育是万万用不得的,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学习优秀的品格,把孩子培养成有素质、有学问、有品格的人才是正途。

所以清华大学校长说的教育孩子“不能吼”是非常正确的,家长必须健康的教育孩子,才能让孩子健康的成长。你们的看法是什么呐?欢迎在下方评论!


大三老学长


我们常说“吼叫”是一种无用的情绪发泄,除了当事者的愤怒表达以外,对事情的顺利进展并没有任何帮助。尤其是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当孩子的表现不好,或是违背了了自己的教育和规定时,很多家长就无法抑制自己的脾气,对孩子咆哮怒吼,更有甚者还会动手,但是最后的结果并没有就此向好的方向发展。

“吼叫”教育下的孩子,最后会出现两种结果:

第一种,孩子变得拘束,甚至自闭

年龄小的孩子,思想并不成熟,对于家长的很多表达并不能很快的理解和接受,所以需要家长更有耐心的多次重复。

同样的,孩子并不能完全理解你的吼叫下要表达的教育意义,他可能只是会觉得你生气了,讨厌他,甚至不够爱他,这种心理状态下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越来越内向,变得缺乏自信,甚至会引起其他严重的心理问题,像自闭等等都有可能。

第二种,孩子也变得暴躁易怒

心理学上认为,一个人的性格形成,除了有先天因素外,很大一部分都是受后天影响。如果你的孩子性格变得越来越易怒冲动、缺乏耐心,那么家长就很有必要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了。

事实上,大部分习惯冲孩子吼叫的家长,小时候也是这样被吼叫过来的,所以,想让孩子不再接着继承这种不良性格,就停止你的吼叫吧。

孩子作为一个新鲜生命体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本来就是一无所知的,家长理所应当的应该有引导其人生的责任。可是当你冲他们吼叫的时候,其潜在的心态却是“你怎么连这个都不知道”“你怎么连这个都不会”,但其实很多事情,往往不在他们的理解范畴,这就需要家长们的耐心指导才可以。

我从没见过老鹰冲孩子大叫几声就能使它们学会飞翔的例子,一个有着良好教养的孩子也不是通过吼叫就可以教育出来的,很多时候教育的失败,不是因为父母有一个顽劣的孩子,而在父母自身。


决胜网


我们很多家长都有吼孩子的经历,有时候真是生气,但吼完了呢,效果怎么样?你会发现,只不过是发泄我们自己的负面情绪罢了。

但这种负面情绪,对孩子的成长非常有害。已经有研究表明,这样家庭长大的孩子,大多数

要么胆小封闭,要么脾气暴躁

而且,孩子的接受和理解能力很弱,父母总是吼孩子,孩子只会认为父母不爱他,理解不了父母为什会发火。

在父母的潜意识中,去吼孩子,是认为孩子不该做错的。可是,事实却是,孩子的认知能力怎么能和成人相比?成人都会常犯错,更何况孩子?

我们父母要承担的是教育引导的责任,而不是吼几声孩子了事。没有父母的辛苦付出,就不要期待有一个懂事孩子。为了孩子成长,我们要学会控制我们的情绪。

我头条上发了一些教育孩子的视频,感兴趣的我们可以一起交流讨论。


名师育儿


孩子学习不好,家长吼;孩子爱顶嘴,吼;孩子调皮贪玩,吼。这样的教育方式对吗?如果教育孩子只靠吼,那么效果肯定很差。育儿路上,吼孩子并不是教育孩子的好方法,也许能够一时有效,但长久以来,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却是很大。为什么这么说?有以下几点:

1.吼孩子只是一时有效

当你吼孩子时,孩子可能会被吓哭,也可能会顺从你,但次数多了,他就习惯了,每次被骂时注意力都是游离的,孩子根本就没听进去。所以说,常常骂,大声骂,越骂越听不见。

2.孩子会变得内向,缺乏自信

对孩子吼多了,会给孩子造成恐惧心里,越恐惧越做不好事,孩子慢慢会变得胆小怕事,性格内向,缺乏自信。



3.孩子会变得暴躁易怒,成为下一个你

父母的情绪控制能力差,经常被孩子惹得大发雷霆。而情绪具有极强的感染性,父母常常吼孩子,孩子也会慢慢变得没有耐心。如果孩子的性格变得越来越易怒、冲动、缺乏耐心,那么家长就要反省自己的育儿模式了。事实上,大多数习惯冲孩子吼叫的家长,小时候就是这么被对待的。所以,不想让孩子继续继承这种不良的性格,就不要再对孩子吼叫了。


吼孩子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有时还会适得其反。这时父母应该深呼吸,让自己淡定,或者去洗把脸保持冷静,和孩子好好沟通,慢慢疏导,对症下药,更容易教育好孩子。


育儿妈妈快乐宝宝


把吼的方式改变为用一种坚定而温和的态度去和孩子沟通,一定会事半功倍。

清华校长为什么说教育孩子不能吼?答案很简单,就是吼不但完全解决不了问题,而且还适得其反。人与人的沟通方式有很多种,我们和同事朋友都可以和颜悦色的谈话为什么和自己最亲密的孩子不能和颜悦色,而非得用吼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呢?

第一方面,我想先谈一下,当你吼孩子的时候,孩子的反应是什么。我是一个五岁男孩的妈妈。男孩子在这个年龄阶段都很调皮。有的时候,在我比较疲惫的时候,我也会压不住脾气。当我忍不住和他大吼大叫的时候,儿子每次都会问我:妈妈,你这么生气?是不要我了吗?看着他委屈的小脸儿,我一下子就不再吼了。当你冷静下来,事后想一想。孩子当时最关注的就是你是不是生气了,妈妈是不是不要我了?他没有时间去想我到底哪件事情做错了,我应该怎么办?所以说对于本事件的解决,一点用处也没有。


第二方面我想表达的是,和孩子沟通的态度要坚定而温和。坚定而温和这个词是孩子正面管教,最流行的一种说法,也确实是最有效的一种说法,自从我专注幼儿教育以来,学习了蒙泰利梭教育,国外对于孩子的教育,也是推崇温和而坚定的态度。你要坚持坚定的表述对于这件事情,应该用哪些正确的方法来处理。因为孩子的判断力还不够,你需要反复的重复,给他灌输一种正确的思想理念。而灌输,不是一味的强行的要求需要他能正确的理解。

最后,奉劝脾气不好的宝妈们,千万不要再吼孩子了,因为你吼完孩子以后一定是后悔的。

你好,我是澈妈,专注于育儿安全和教育,如果你对我的文章感兴趣,请关注头条公众号:“澈妈教育”,我们可以一起探讨如何育儿,如何教育,让我们的孩子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澈妈教育


大家都或多或少经历过这样的场景吧:“快点吃,都几点了,上学晚了,吃顿饭像咽药一样;知道了,我这不快吃?;“你还犟嘴?

说100遍你也不听等等,有时你越是喊孩子越是像没听见一样,你说气人不气人?

当然每位家长都希望孩子懂事、学习好,关心孩子的出发点是好的,可是孩子就是油盐不进,好说歹说就是不听。于是,我们一气之下就会吼孩子、骂孩子,可是时间一长,孩子真的变了,变得越骂越不听话,甚至还学会了顶嘴。这或许是无数家长最烦心的事儿了。孩子为什么越吼越不听话?

第一,当我们第一次大声斥责孩子的时候,孩子确实很害怕,会表现得很老实、很听话。可是大声训斥的次数多了之后,孩子就会习惯这些大强度的“刺激”,看似在听你喊,其实早已习惯成自然,那真是任尔东西南北风,我就是不听,有时孩子还会故意和你对着干,你说东我偏西。甚至明明听到你说话,他就是假装没听到。久而久之,家长的威望已经当然我去存了,孩子就会我行我素,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例子,越是能喊的家庭孩子的性格越是叛逆,而且辍学的孩子也偏多,犯错误的孩子更是比比皆是。

第二,家长每次都大声的吼孩子,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很没面子,因为左邻右舍都知道,这个孩子很不听话,时间一长孩子性格就会发生变化,变得孤僻怪异,吼很不利于孩子健康的成长。

所以批评孩子时,父母要学会平复情绪、放下身段当我们对孩子大吼大叫时,恰恰暴露出了我们自身的缺点:一是对孩子犯的错,拿不出更好的解决办法,只能仗着自己是大人去逼迫孩子承认错误;二是我们情绪控制能力很差,一个孩子就能把我们惹得大发雷霆。情绪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影响力,具有极强的感染性,父母常常大发其火的话,孩子也会慢慢变得没有耐心,既对父母充满抵触、逆反,对同龄人也不太友好。所以说,父母的情绪稳定,对孩子非常重要。三是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是耐心陪伴出来的,只有家长有好的耐心,孩子才会健康成长。


烛之光jy


对小孩子“吼叫”久而久之容易引起孩子对你所说的事情都非常无感,而且对孩子性格形成不良影响。

吼叫沟通的不良影响

一般家长在需要孩子做点什么都喜欢不断催促,催促不行就开始吼叫,有些情况还会打骂,这是一种很不好的沟通、教育方式。

1、父母“吼叫”代表无可奈何,久而久之你说的话再孩子面前都会“失灵”。是不是实操会觉得孩子把自己的话当作耳边风?这都是由于平常自己催促、发脾气多造成的。

2、父母“吼叫”代表焦急和愤怒,偶偶一次两次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如果经常发生。不仅无法让孩子听进自己的话,而且孩子的性格也会变得急躁没有耐心,另外吼叫氛围中成长的孩子容易缺乏自信、内向。小孩子早期形成的性格大部分都是来自父母的影响。

如何更有效与孩子沟通

要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首席得形成有效的沟通方式,否则父母说什么都没有作用。这就得从小与孩子形成一定的原则。最重要的是两项原则特定的时间做特定的事情和说话算数,可以从日常小事情做起。

1、特定的时间做特定的事情

这点对于养成孩子好习惯非常重要。比如到了晚上九点十点钟必须睡觉,那么到点了就得关掉灯光躺下睡觉,开始可能会这一样那样闹,但是只要你坚持,最终孩子还是会接受这种习惯的。

另外就是吃饭问题,一般大家的早餐、中餐、晚餐都是差不多固定一个时间段。那么到了吃饭时间,就得让孩子上桌吃饭,如果过了时间就收掉饭菜,只能等到下一餐。

2、说话算数

小孩子虽然小,但是他们对于父母说出的话特别是许诺的事情还是特别能记住的。因此,对于答应孩子的事情一定得兑现,平时如果要答应什么也得慎重,如果答应了因为很难兑现而食言,孩子是能记住的。食言次数增多,就会导致你说的话,在孩子那里没有什么分量,他不会怎么在乎。

在我孩子4岁的时候,我们试着要她做点小事情,要她每天把家里大家的鞋子及时摆放到鞋架,放整齐。当时跟她说,如果能坚持一周,可以获得一份奖励,她说要去吃肯德基。我答应了。

结果过了差不多有10来天,估计是她想起来了,就要求我带她去肯德基吃薯条。那天刚好也下大雨,她奶奶就跟她说换一天再去,孩子就是怎么都不答应。

我想了下,决定带她去。可想而知,孩子有多开心。在家里孩子比较愿意听我说的话,跟我经常兑现所答应的事情不无关系。

3、只提醒不催促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喜欢催促孩子做某些事情,这容易导致孩子形成拖延的习惯。我觉得要早点让孩子明白很多事情是她自己的事情,不是父母的。作为父母我们只提醒她。不催促她。如果拖延,就按照第一条原则处理。最开始的时候,我家孩子吃饭喜欢拖拖拉拉,饿了几次肚子之后每次吃饭都自觉了。

这几个原则性的方法是我参考了早教中心还有一位做教师朋友的做法,然后自己慢慢实践总结下来的,至少对待我自己两个小孩效果都不错。希望对你有借鉴意义。


哪吒说教育


首先,家长们要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吼”只能解决眼前的问题,带给孩子的却是一生的创痕。但是,人都是有情绪的,有时候真的是控制不住。不过,尽量控制自己的脾气对自己,对孩子都好!脾气一旦泛滥,收都收不住,就变成暴力了。吼人成了一种习惯,自己也成了野兽!

其次,看看网友们对此事的看法:

1 现在的孩子,慢慢跟他沟通,他不听,来硬的就听了,不然他以为你傻,忽悠我们呢;

2 有时候知道不好,但是控制不了,慢慢修炼自己吧!

3 每次吼了又后悔;

4 有的时候也会对孩子吼叫,也会有体罚,让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后会和孩子来一次心灵对话……

5 还好,她还算是一位比较优秀的孩子,有时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对孩子吼!以后一定会改正,受教了!

6 以后不会吼了,直接开打。

7 我也是从小被妈妈吼大的,所以自己多少都有影子,自己也意识到了,一定努力克制,做个温柔妈妈。


最后,说句心里话:

俗话说,打个巴掌给颗糖豆。孩子懂事的时候充分表达对他的赞赏和爱,不听话的时候,吼两声怎么了,哪有那么脆弱。现在玻璃心的孩子这么多,停止溺爱吧!

我小时候都是被我妈打到大的,我没做错事都可能挨顿打,现在我心态可好了,也最心疼妈妈。

教育孩子的关键是多沟通,让他知道你爱他,但决不惯着他。

结束语:专家的孩子,清华校长的孩子,不听话,可能比普通家庭家的孩子打的更多!因为他是砖家家里的孩子啊!


游戏大咖王


我自己的亲身体会,你们看看就知道了!教育孩子真的不能吼,我麻麻就是爱冲孩子吼的类型,小时候做错事经常被打,还没等我解释,就被吼一顿,我要是说话,就说我顶嘴等等,心里阴影面积真是一大块啊!幸亏我爸爸不是这样的,否则,我要疯了,真的。




一、长期这样容易导致孩子心理崩溃,“嘴上服气心里不服气”,容易产生叛逆等思想,有时候我都怕看见我麻麻,敢怒不敢言,不但听不进去 吼 的时候说的话,还会物极必反,对着干的心理就是由此产生,还会产生自卑胆小的心理,心理脆弱,人们常说的玻璃心,经不起挫折。性格暴躁。当然,我还好,你们不用担心,我还有救哈。


二、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榜样的力量是伟大的,没当成榜样当成反面教材那就不好了,我就有我麻麻身上一些不好的东西,比如,这个性格脾气,怎么办,得改啊,不能明知故犯,你说是不是。我现在也常常说我麻麻,你看你小时候把我吓成啥样的,到现在还是爱哭鬼,当然我也会讲给她听,这样吼孩子会有哪些不好的影响,她有时候也会不好意思。

你们肯定都听过这句话:“想要孩子变成什么样的人,首先你自己就要努力成为什么样的人。”比如,玩手机,你让你家孩子去做作业,你在旁边玩手机,打游戏,你觉得你家孩子会服气吗?凭什么你能我不能。对啊,凭什么你自己不做却要求我去做?




所以,你们看看,教育孩子还能“吼”吗?绝对不能啊!!!教育是门学问,你可以做的不够好,但必须要努力学习,和孩子一起进步才行,倾听、交流、引导,不要大声对孩子吼叫,从这一刻做起。


END…

原创作者:小草青青呀,一个字一个字码起来的文章,喜欢不妨点个赞支持一下,关注我一起讨论育儿知识,分享育儿故事。欢迎评论转发!!感谢所有读者朋友~


萌宝妈咪育儿


教育孩子真的不能吼。我来说一个我亲身经历的事情。

应该是七年前,我教一年的数学。班上有一个从贵州盘县那边农村来的女孩。我们学校是寄宿学校,女孩家长一学期中途才来接孩子回家一次。可能是年纪太小就离开父母,还有她们本地方言和老师上课讲的普通话差别太大。女孩不太适应,显得又蒙又笨的样子。每次单元测试,多数孩子都能得90分以上,唯有这个女孩只得六、七十分。我心里着急啊,这可得拉低平均分。于是放学后找到女孩单独给她补课。我清楚地记得,我让女孩左手伸出两根手指头,右手伸出三根手指头,问两只手合起来一共有几根手指头。女孩看着自己的双手,起码五分钟硬是说不出来。我急死了,大声告诉她,2和3合起来数12345,是5。晚上测验,女孩竞然给我考了二十几分,我气炸了,本人教书,从来没见过二十几分。第二天,把女孩叫到办公室,一顿吼。没想到的是,下一次考试,亲们猜猜女孩考多少分?0分,没错,0分!试卷上每个空她都填了,可都是乱填的。我一下子警觉起来,这孩子不能吼的,你越吼她越不学,得好好讲。从那以后,我改变了方法再没吼过她,每次和她说话都笑眯眯的,找话题夸她。女孩也再没考过0分,也就六七十分的样子,我安慰自己,总比零分。

我经常把这个真实的故事讲给新来的同事听,是的,教育孩子真的不能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