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要注意寶寶日常的這些細節,事關孩子大腦發育!

​寶寶剛生下來時,既不會說話,也不會自主活動,那該如何判斷寶寶的大腦發育是否正常呢?有一些間接的方法可以幫助爸爸媽媽。新生兒一生下來,就具備了一些本能的神經反射本領,而這些反射只在一定的時間內存在,如果出生後這些反射不出現,或者到了該消失的時候不消失,這就說明孩子的大腦發育可能存在問題。

醫生:要注意寶寶日常的這些細節,事關孩子大腦發育!

媽媽在與寶寶“第一次親密接觸” 時,會發現小傢伙竟能主動尋找媽媽的乳頭並覺出吸吮的動作。這些動作都是新生兒眾多反射行為中的一種。新生兒一出生就有一 些先天的反射行為,這些反射能夠反映出寶寶的機體是否健全,神經系統功能發育是否正常。

1.覓食反射:正常情況下,這種反射從寶寶出生30分鐘就會出現,持續3周左右,此後逐漸變為由神經控制的動作。3-4個月後逐漸消失。

2.呼吸反射:健康嬰兒出生時會有穩定的呼吸節律,尤其是睡眠時;第1個月呼吸漸漸地與哭泣協調;第3個月時變得與非哭聲的發聲協調。

醫生:要注意寶寶日常的這些細節,事關孩子大腦發育!

3.抓握反射:如果6個月後仍存在手的抓握反射則可能是大腦方面患有疾病,如足底抓握反射提前消失要判斷是否是脊髓發育不良。寶寶雙手的抓握反射4- 6個月時逐漸消失,被隨意動作取代。足底抓握反射6~ 12個月時消失。

4.擁抱反射:做這種反射時,寶寶的雙手會同時上舉,如果只舉一隻手而不舉另 一隻手,可能表明不舉手的對側大腦半球發育不正常。如果根本沒有反應,則可能是大腦發育異常或有顱內出血的可能。這種反射在新生兒2 ~ 4個月時逐漸消失。

5.吸吮反射:如果新生兒吸吮反射消失減慢,可能是腦內出現病變;如果寶寶情緒表現得亢進,則是感覺飢餓的表現。1歲後吸吮反射會慢慢消失。

6.瞳孔反射:如果嬰兒3個月時瞳孔還不會收縮,要判斷是否存在智能缺陷、視覺減弱或喪失視覺的可能。這種反射將持續終生。

醫生:要注意寶寶日常的這些細節,事關孩子大腦發育!

7.眨眼反射:如果嬰兒對強光沒有反應或是反應微弱,要判斷是否是眼育。這種反射將持續終生。

8.旋轉反射:如果發現寶寶頭部與眼球均不轉動,可能表明前庭功能不良或是患有斜視。

9.強直性頸部反射:如果孩子出生6個月後還存在這種反應,則可能患有腦性病變。這個反射在寶寶出生後3- 4個月消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