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職工的工資什麼時候才能跟上事業單位的?

夢荷45670107


現在很多企業的工資都高於事業單位了。

我有兩個同學,畢業之後都分配到了企業,一個在央企,一個在國企,在央企工作的同學,一開始工資比較低,隨著資歷的增加,工資是芝麻開花節節高,做到中層之後,年薪能拿到三十多萬,在我們這個二線城市,算是高薪了,我們都很羨慕他。

在國企工作的同學,因為企業的效益不是特別好,工資也不高,而且,他並沒有很快得到升遷,不過,他也說了,就算是升遷,做到高管,工資依然不高,因為效益真的是太差了。後來有一個機會,他考去了機關的二級機構,是一個事業單位,他挺高興的,從企業到事業,也是一個大的飛躍啊,和機關享受相同的福利,食堂啊,健身房啊,孩子上個學什麼的,挺方便的。但工資,還沒有原來的企業高。如果我同學不到事業單位來,在企業也該提拔了,提拔之後的工資,應該比現在要高。

就這個事例來看:

第一、並不是所有事業單位的工資都比企業高;

第二、和好的企業相比,事業單位在工資方面的優勢並不明顯;

第三、企業也要看是什麼樣的企業,更要看你在企業中處於哪個位置。


錦瑟談職場


企業工資一定比事業單位低嗎?

不一定。

很多企業,比如中石油、中石化、電力公司、菸草公司等國企,比如阿里巴巴、華為、京東、百度等大型私企,比如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交通銀行等銀行企業,比如恆大、碧桂園、綠城等房企,哪一家隨隨便便每年就能拿個幾十萬,難道不比事業單位強?

事業單位的工資高嗎?

只能說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以小公所在的西部三線城市為例,在我們這裡的事業單位,好點的一個月五六千到手,差點的兩三千大有人在。這樣的工資收入,不誇張地說,相當於飯店服務員的水平。如果肯幹不怕吃苦,在工地做小公,一天保底也有150,有技術的兩三百,一個月小五千不是問題,比事業單位所謂的銀飯碗強多了。

客觀來說,現在事業單位的工資水平,只能說是吃不飽餓不死,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沒什麼要羨慕的。充其量穩定點,相對安逸點罷了。

我是小公,專注公務員考試、任用、提拔等體制類問答,感興趣或有疑問諮詢的,可以關注私信我,我將提供全方位的權威解答


80後小公


企業職工的工資收入,水平也有高有低,和事業單位相比,有點要遠高於一般事業單位。相反,有些事業單位的工資可能要比一般企業高出不少。

究其原因,關鍵是什麼樣的企業,你在企業中又處於什麼位置,你的工資收入如何才能得到提升,是被提撥升遷,還是多拓展業務拿高額提成,再或者是什麼其他方面,不知你有沒有考慮過。

其實在企業中工作的員工,讓我來想可能我會覺得,如果你還年輕,那麼你僅是想著工資超過一些事業單位,這可能就是你的目光太短淺了。企業不像事業單位,工資是由職稱、級別、工齡等組成,企業就是多生產多賺錢,多省錢。你如果能在上面幾個方面多努力,那麼你的收入肯定會很高,實在不行,我們可以跳槽啊!


鄉村小教員


實際上並不是所有事業單位工資高於企業。企業的工資水平和企業的經濟效益相關,有高也有低,同時,也有事業單位發不出工資的情況。具體來講:


一、企業單位高於事業單位

有些企業效益很好,如電力、石油、天然氣、電信、金融等,具有一定壟斷性質的企業,其工資水平是高於事業單位的,尤其是管理人員實行的年薪,遠遠高於同等職級事業單位人員的工資。

二、事業單位高於企業單位

目前,中小企業由於受到經濟環境的影響,其效益大多數都不太景氣。所以,直接影響到職工收入水平的降低,而公益性事業單位,工資由政府按照確定的工資標準統一發放,其收入與經濟效益沒有掛鉤。所以,總體來說中小企業工資水平,低於事業單位,尤其在三線以下城市.


三、也有事業單位工資欠發

還有一些事業單位,其性質屬於經營性單位,雖然有事業單位的編制,但收入依靠自身的經營業績來確定。所以,也存在一些事業單位由於經營管理不善導致職工收入少、甚至欠發的情況。

總而言之,事業單位基本屬於公益性質,工資能夠保障,而企業由於和經濟效益直接掛鉤,有高有低。

但是,縮小收入差距是本屆政府正在努力解決的民生問題之一,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會有一個令大家開心的結果。


晚間欣文





從國務院發佈的行業調整、企業改制、工資節構調整的內容看,企業與企業職工有了新的期盼!

一、企業的工資總額、職工的工資福利待遇,要與企業的生產經營與經濟效益掛勾;這就需要一線勞動生產者與菅理者共同努力;經濟效益的增幅、成本的降低、淨利潤的增加、全員生產力的提高與職工的收入直接相衡結:

二、企業職工工資結構、薪酬的多少、要與職工本人的生產技能、勞動量化、自身的價質、為社會所創造的財富緊扣;向一線熟練工、向高技能人才傾斜,以體現多勞多得,引入競爭機制、拉開收入擋次,大鍋飯將被徹底催毀;

三、國家根據企業的經營結構、生產方式、產品產量的市場需求、企業發展的潛力與方向,來下達、調整企業的工資總額,以確保企業和企業職工的權益,確保國家戰略(宏觀)目標的實現,這對企業和企業職工是一種提升與保護性的舉措,企業職工和企業退休人員伸頸以待、盼切!

四、國家明確要總量調控各個行業之間的需求與平衡,機關事業與企業退休養老金並軌,體觀公平公正的分配機制;控制壟斷行業的不良行為,事業單位的改制己走出了第一步;企業的改制、調整剛起步,期盼早施實、以早獲紅利;

目前許多改革的政策還在論證、試驗與制定中;企業職工與其它行業的工資福利的懸差、會逐漸宿小到合理位置(企業職工的工資會上調上浮到合理位置),是縮小、而不是絕對平均!


海海147035523


企業職工的工資,在央企,和國有企業,以及科技含量高的單位工作的職工,工資待遇還是能跟上事業單位的。

而拿最低工資標準的企業工人,都是在科技含量低,利潤又很小的私企工作。企業老闆為了生存,和把利益最大化。所以,只會按最低工資標準發放。

而最可行的辦法是,政府如果能從全國私企的稅收收入中,按百分比,返還一部分資金,以國家工資補貼的形式,發放給這些收入很低的基層工人。用來改善,這一塊人群的生活現壯。從而很直觀的讓人民感受到國家稅收,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這樣做,可以鼓勵更多的年青人去上班,而不是在家吃低保,或啃老也不願工作。工資,除了必要的生活開資:能稍有盈除,才是年青工人上班的最大動力。


王哲140981937


首先要區分是什麼事業單位,不是所有事業單位"日子"都好過的。按工資來源分事業單位有:1財政全額撥款,這類單位屬純公益類事業單位,如公有制中小學,鄉鎮衛生院,環境與防疫等等;2財政差額撥款(半收半支),這類單位屬二類公益事業單位,如公有制大學,公安系統的車管所,鐵道與交通等等;3自收自支的三類公益事業單位,如三甲醫院。按以上排列,一類事業單位在目前應該是收入最低的。再說企業單位,也分三六九等,國有壟斷企業,如菸草,電力,通訊,石化,金融,這些企業單位的職工收入,就算國家公務員也望塵莫及,有的雖說還是國企,其實是國家控股,實質是"公私合營",這類企業職工工資很低,有的不如一些私企工人工資高,如製藥廠、酒廠,當然無法與事業單位相比。按規定基礎工資額計算,企業員工屬企業編制(工人),事業單位員工屬事業編制(技術),企業肯定不如事業的基數高,所以退休後,企業享受退休待遇就不如事業單位退休人員了。


江馳1


這個問題要看在什麼時間段,具體做什麼工作。大致來講,絕大多數企業職工的工資是跟不上事業單位職工的。

現在暫且分析一下。

企業退休的職工和事業單位退休的職工,工資待遇的差距是非常懸殊的,相差1一2倍。在這種情況下企業要跟上事業是永遠不可能的。除非政府有新政策,企業職工年年漲,事業單位停止不前,或5一l0年不漲,企業有可能跟上事業。

以上講的是企業退休和事業退休人員的情況,現在來講在職的。

在在職的情況下,雖說大多數企業的人員,工資跟不上事業,但是還有極少部分人的工資是遠遠超過事業的。但必須有絕招,或者是少了你企業玩不轉。這類人都有高超的技術,所謂一招鮮,吃遍天。像車,鉗,刨之類的高級技工,能魚鱗焊的高級焊工,能焊潛艇,航母。萬能開鎖匠等等,這類人的工資每月少則上萬,多則數萬,這是事業萬萬不能比的。工資待遇和自己的能力是成正比的,抱怨,埋怨是沒有用的,只能怪自己沒本事。


陶田福


依我看,永遠也敢不上了。人家五六千,你才倆三千,按百分之十的速度漲,你就是年年漲,一年也就百八的,十年才一千多點加上原來的倆三千才四千。而人家五六千,難到就不漲了麼?人家不也在成階梯式漲麼?越多漲得越快,越少長得越慢。這輩想敢上人家只能白日做夢——妄想。六十多歲,還有一千多的呢?因為剛退休,起價低,幾百元,估計八十歲能漲到倆三千吧!



邊緣人133585420


謝謝你。就我知道的說一下: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企業的工資一般是按照地方有關部門公示的區域性最低工資標準為基夲底薪,加上不休雙休日的加倍工資和每天八小時以外的加班費的總和(不包括各種福利和獎金等)。事業的工資是有關部門根據地域性財政收入確定基夲工資,再加上績效工資,薪級工資及國家規定的有關福利等。總體耒看事業工資高於企業平均工資,但國企,央企及一些地方大型企業和外資,合資企業職工工資與事業工資不相上下,或高於事業工資。最後說一點,中小型企業和私營企業職工工資要想趕上事業工資非常不容易。除非是高科技或壟斷性企業。夲文僅是個人見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