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圍棋進入馬曉春時代為何哪麼短暫?

漢水白石言




這是我的圍棋,當年我攢“鋼蹦兒”買的,我唯一的一付圍棋。(參考物價:一根冰棍兒5分錢,存一次自行車2分錢,街上的大碗兒茶2分錢。不過,我攢第一枚鋼蹦兒也不是衝著圍棋去的,從小學開始攢,攢到初中才花出去啊!)

當時我上初中,平時都是和同學下圍棋。

不知什麼時候開始看“中日圍棋擂臺賽”直播的,這個比賽就是打擂臺,有點像現在的遊戲中過關一樣…比賽中一個過不去就換下一個接著過,往往是中方前面的人都失利了,最後出場的聶衛平上臺後,常常是連下數城戰勝日方最後一名棋手,使中方獲勝,因此聶衛平被稱為“聶旋風”。

但是,我印象中聶衛平沒拿過世界冠軍。國人第一個拿冠軍的好像就是馬曉春了。我記得馬曉春拿冠軍回國的時候,聶衛平還到機場接機。

後來,才知道那個時期我國的圍棋水平是比不上日韓的。

最後想說的一件事情是看劉小光的比賽,那次劉小光輸了,輸的主要原因是非要和對方較真兒,讓對方在棋牌某一個地方讓步低頭。過去N年,有一次看天元圍棋劉小光講解自己的一盤棋,開講前他說自己在日本因為是光頭,所以比賽前一天晚上,在街上被當成黑社會抓了起來,第二天快比賽了才放出來!

我恍然大悟…

我還喜歡聽“萬年老二”的俞斌講解,還有王汝男講解。

那時候比賽現場,兩張桌子,一個是選手比賽用的,另一個是裁判用的,中間一個裁判,裁判兩邊各一個計譜的小孩,記譜的小孩中常常有一個面孔——古力…

後記:這麼多年過去了,別人的水平都見漲,我始終保持自己的水平維持在“點三三”的狀態,哈哈!


永l喜歡兵器和攝影


如果說馬曉春是中國圍棋史上絕無僅有的天才算不上過分,他和棋聖聶衛平一起引領了國內圍棋的整個80年代,史稱“聶馬時代”,在聶衛平漸漸趨於平庸後,馬曉春獨自扛起了中國圍棋的大旗,在韓風肆虐的日子裡力扛“四大天王”,勇鬥日本六大超一流,並且在1995年達到個人職業生涯的巔峰。這一年,他一人獨取東洋證券杯和富士通杯兩項世界大賽冠軍,為落滿灰色的中國圍棋挽回了稍許顏面,應該說這個時候的馬曉春被國人寄予了更多的期待。


只可惜他的天敵也在這個時期浮出了水面。1992年,不到17歲的韓國神童李昌鎬在第三屆東洋證券杯五番棋決賽中後來居上,3:2力克林海峰後首次登上世界大賽冠軍的寶座,賽後林海峰的評價是:“他太冷靜了,已經完全成熟。官子除了小林光一棋聖能與他媲美之外又還有誰呢?”

事實證明了林海峰還是小瞧了李昌鎬的實力。相比於小林光一,馬曉春能從中日圍棋天元戰初期的贏一盤都極其困難到後期的強勢逆轉,他的棋無論是從內容上還是背後的自信都有了質的提升,比賽中也能經常看到他妙手頻發,“妖刀”之名絕無僥倖。

接下來讓人意料不到的是,這樣的馬曉春在李昌鎬面前居然不堪一擊,11年交鋒的記錄是一邊倒的6:25,其中有多局是官子階段被半目逆轉惜敗,兩冠後的6個世界亞軍中連續4個都是拜他所賜,李昌鎬成了馬曉春前進道路上名副其實的苦主。


必須提到的是,賽事舉辦方也為李昌鎬的勝利費了不少力氣。最典型的莫過於第三屆三星杯,當時狀態大熱的馬曉春連下兩城,距離登頂僅僅一步之遙,而舉辦方無故把比賽延期,接下來包括第三屆LG杯的決賽,馬曉春面對李昌鎬是不可思議的6連敗。

最後跟馬曉春的個性有關。馬曉春天賦有餘努力不夠,相比於韓國棋手的自律,這也幾乎是那個年代中國棋手的通病。另外隨著常昊領軍的七小龍的崛起,馬曉春開始逐漸退出世界圍棋大賽的舞臺。


怪獸小王


馬曉春,江湖人稱“馬小”或“妖刀”。作為和聶衛平同一時代(雖然年齡差一輪,但和聶是一代棋手)棋手,雖然在如今的年輕棋迷中影響甚小,但他當年的影響力可是僅次於聶的,他是中國的第一個世界冠軍,而且還在一年拿到兩個。以個人成績論,他還要強過聶三分,這是客觀事實不容否認。

【馬曉春的棋】:曾經有日本前輩棋手(貌似藤澤秀行?)評價過外國棋手(僅僅兩人),他說,以“棋才”(這是一個有點含糊的用語,可以理解為圍棋方面的才華,創造力、想象力之類的東西)論,第一是韓國的曹薰鉉;第二就是中國的馬曉春———最瞭解棋手的自然也是棋手,印象中藤澤先生貌似沒有和馬手談過,也許是看過馬的棋譜之後的評價吧。馬的棋其實類似於曹薰鉉,飄逸靈動,創意十足,是一種“下得飛起來”的棋風,而且他的各種奇思妙想很多,經常能夠有令對手意想不到的招法使出,有評論說馬是一位渾身帶著“暗器”的棋手。他貌似還寫過一本《圍棋三十六計》?而他的成長自然是和小林光一的中日天元戰“八敗”之交不無關係,這八敗磨礪了他的棋藝,令他確實上了一個新的檔次,再加上在國內棋戰和聶衛平不斷地下“緊棋”,因此他在1995年能夠一飛沖天拿到兩個大賽頭銜,他應該感謝小林君和聶先生;

【馬的心魔】:同聶一樣,馬之問題也在於環境,1995年拿到兩個世界冠軍,1996年國內所有頭銜戰都是他一手把持,堪稱武林至尊,於是鮮花和掌聲(包括美女和鈔票)都滾滾而來了,馬是江南才子,飛揚跳脫,並不是那種嚴守清規戒律的和尚,喜怒哀樂酒色財氣各種應酬,普通人的毛病他一樣有,不怎麼打譜(他說他每次打譜二十分鐘足矣),大嘴巴(和某某業內名人有過一場嘴仗,馬一句“世界冠軍的棋你也看得懂?”),香車美女事件(被棋協領導怒斥為“不爭氣!”),以上種種令馬的棋藝開始停滯不前。而韓國的李昌鎬是為他短暫輝煌蓋棺定論的人:這其實有點一時瑜亮的感覺,本來馬已是很厲害的人物結果來了一個“上帝派來下圍棋的人”,他以不變應萬變,以慢對快,以簡單對複雜,以樸實無華對五彩斑斕,懟得馬喘不過氣來。而真正摧毀馬意志一盤就是1996年3月18日東洋證券杯第三局,馬不姓邪,愣是要和號稱“官子天下一品”的李較量後半盤,最後不多不少半目惜敗———這盤棋可說是基本摧毀了馬的戰鬥意志,此後逢李必敗,無論是中盤激戰還是官子比拼,無論是較量攻殺、騰挪、治孤等等,都是節節敗退,雖有1998—1999年的短暫復甦,但一敗於韓國人的盤外招,二敗於王立誠的哀兵必勝,馬從此銷聲匿跡,絕跡江湖;

【馬的最後貢獻】:都看到如今中國圍棋的盛世,都看到俞斌的經營有方,但其實奠基者是馬,馬創造了一套國家隊的運作機制,才有如今的輝煌。

馬曉春,中國圍棋曾經的一代天驕,短暫的輝煌,毀於大環境也毀於自身放浪形骸的性格。


冷眼觀世1976


馬曉春之前,過惕生、陳祖德、聶衛平的時代都是以國內棋戰成績劃分的,到了1985年馬曉春在國內棋戰超越老聶時,中日擂臺賽誕生,內戰擂臺兩條線,因此,馬曉春時代就變成了聶馬時代。

聶馬時代不是聶衛平時代,聶馬時代的特徵是馬曉春的綜合成績最好,但擂臺賽上卻總是拿不出超人的成績出來。因此,馬曉春心中一直憋著一股氣,與老聶就有了一段江湖的恩怨。

通算總成績,從馬曉春1985年全面超越老聶,1995年獲得東洋證券杯和富士通杯雙料冠軍達到個人的頂峰,2000年先後在世界大賽上輸給劉昌赫和王立誠,心理難以接受,導致一瀉千里。

馬曉春在中國圍棋獨佔鰲頭15年,時間不短。馬曉春的棋藝以飄逸著稱,他在第一次與李昌鎬對局時揮灑自如,讓小石佛完全找不到北。但這局之後,馬曉春在李昌鎬那裡就再找不到便宜,令人徒嘆既生瑜何生亮。

馬曉春的棋才無人可及,但他栽也栽在了恃才傲物上。趟使馬曉更接地氣一點兒,抗擊打能力能象常昊那樣,世上是否有李昌鎬,還難說呢😊


追求一句中的


今年距離馬曉春兩奪世界冠軍已經有23年了,現在曾經的觀眾老了,馬曉春也老了。當年其貌不揚的馬曉春成名讓人感覺,大智慧的人必須要其貌不揚。

馬曉春穿上西裝打上領帶,也讓人覺得有些滑稽,他是不是要演喜劇的。當時馬曉春的成功,是中國棋手的翻身仗,此前我們一直被韓國旗手壓得喘不過氣來。沒想到的是,馬曉春居然是“曇花一現”。關於馬曉春為何成為曇花?很多人有這樣的觀點,馬曉春的性格問題,他不願意和人交流,也不願意接受別人的意見。當自己的棋力到了一定高度後,就沒有辦法再提高。其實,馬曉春的“曇花一現”是他奪得兩個世界冠軍之後,再也沒有拿到世界冠軍,他在國內棋手的等級分國內第一一直到2002年。從1995到2002年,馬曉春是國內第一時間保持了7年,這也是可以的。此後,馬曉春還擔任了中國圍棋隊教練組的組長,重點培養年輕棋手。


球哄哄


馬曉春當然是個圍棋天才,1995年他連續在東洋證券杯和富士通盃賽中奪冠,這也是當年決出的僅有兩個世界圍棋冠軍。

但馬曉春的兩個世界冠軍都是從前輩棋手那裡奪得的,東洋證券杯決賽3比1勝聶衛平九段,富士通杯決賽1比0勝小林光一九段,兩位前輩均大他12歲,相差一代人。因此,馬曉春戰勝他們奪冠,為時代更迭的必然過程。

同時,也不能不說的是,當時韓國第一高手李昌鎬在這兩項賽事中均被老牌超一流棋手淘汰出局,東洋證券杯他不敵聶衛平九段,富士通杯敗給小林光一九段,都沒有與馬曉春正面交過手。

1996年,李昌鎬與馬曉春交手的機會來了。巧的是,東洋證券杯和富士通杯決賽都在他們兩人之間展開,馬曉春分別以1比3和0比1落敗,讓出了兩個世界冠軍。其中東洋證券杯第三局是兩人比拼功力的經典之局,通盤都在比內功,場面顯得沉悶,馬曉春有意在李昌鎬最擅長的領域與他較量一番,從結果來看,這種策略頗不明智,李昌鎬以他無敵的官子功夫取勝,以此擊垮了馬曉春的信心。

棋界自此進入李昌鎬時代,如果馬曉春是那種愈挫愈奮型的棋手,像李昌鎬的師父曹薰鉉那樣,即使拼到白了頭也不服輸,或許還能與李昌鎬相爭數年,但馬曉春屬於那種靠天吃飯的棋手,不屑於也不願意花苦功夫,這也註定了他的自信耗盡之時,才華也跟著快速走到終點。


天涯棋人


聶衛平,時勢造英雄罷了。不客氣地說,聶的戰績很大一部分歸功於吸氧。聶的回憶中也說過,他本來是不用吸氧的,吸氧源於之前的醫生建議,所以後期聶下棋就不吸氧了。至於馬小,秀行先生曾經說過,曹薰鉉第一(雖然我也很討厭這個哼小曲扔臭襪的傢伙),林海峰次之,馬小再次之。哪個誰說得好,馬小不是天才,只不過是多年的媳婦熬成婆罷了。


僀魛護衛


中國圍棋長期以來都有一種認知,那就是馬曉春天才橫溢,行棋天馬行空,綽號“妖刀”絕非浪的虛名。本人圍棋水準不高,充其量棋迷而已,對於馬曉春天才度不敢妄作斷言。但是棋迷的眼裡也許會給你帶出另一番天地。


聶衛平中日圍棋擂臺賽肆虐日本棋手的前三屆比賽,其實馬曉春也有著不錯的發揮,但是由於聶衛平那個時代戰績實在驕人,不誇張的說中國棋手其實都是他的陪襯。從1984年這一階段到首屆應氏杯決賽階段,堪稱聶衛平巔峰期。而到了1989年首屆應氏杯決賽1952年出生的聶衛平已經37歲了,雖然日本六超在這個年齡照樣生龍活虎,但考慮到聶衛平身體狀況,實則他已經走下坡路了。

另一邊呢,馬曉春是在1992年才逐漸確立自己國內棋壇新一哥的地位,但實際情況是直到1994年聶衛平仍有一戰之力,甚至一度與馬曉春攜手殺進東洋證劵杯決賽,直到馬曉春捧起東洋證劵杯繼而斬獲富士通杯,馬曉春時代才堪堪宣告來臨。此時1964年出生的馬曉春已經到了而立之年。這段成長經歷中,先後經歷了聶衛平、趙治勳以及小林光一等苦手的蹂躪,最終破繭成蝶一飛沖天。但是與日本六超或者聶衛平們不同,馬曉春的登頂給人感覺是一個字——等!對,媳婦熬成婆,不是趕超了巔峰的強者,而是自然規律之下,眾多英雄時代落幕,他適逢其會接替而已。才華橫溢,一招一式充滿靈氣,這些都是馬曉春優點,對戰強敵也是韌性十足,但是聶衛平確實走下坡路,他這個老二扶正了。中國第一個與第二個圍棋世界冠軍的獲得者,馬曉春是創造了歷史,但是比之聶衛平當年他的影響力差遠了,而唯一能證明他能力的就是開創一個時代。

聶衛平是天才,日本六超也是天才,南朝鮮曹薰鉉還是天才,到了馬曉春依然是天才。天才何其多,誰也不服誰,這時候17歲的李昌鎬棋壇橫空出世,用一個個世界冠軍的記錄重新定義圍棋天才,包括年齡,包括與馬曉春截然相反的棋風棋路。但由此說李昌鎬就完完全全就是壓制馬曉春剋星,那也不盡然,實則馬曉春自身的心理出現了真正的變化。


從過去挑戰者到君臨天下的王者之一,突然遭遇乳臭未乾的李昌鎬挑戰,馬曉春初始是信心滿滿的。中國圍棋曾經流傳著這樣的話,馬曉春訓練中與刻苦二字絕緣,其中既有他天馬行空不拘一格的性格有關,更有創意與靈感不是召之即來有關。何況靈光乍現更是可遇不可求,那種奇思妙想所成後的幸福感唯有當事人才能體會。而馬曉春對於自身有著無比強大的自信,這種自信與自尊生死相依不容任何人質疑。李昌鎬呢?與馬曉春相反,這位官子冠絕天下算路驚人,但這殺手鐧絕不單單是依靠靈光乍現為之,那是無數青春歲月伴隨死活題打磨出來,心無旁騖數十年如一日,僅憑此一點就不是普通人可以為之。棋風截然不同,性格迥異,棋力相當,那麼決定勝負的因素無外乎心理與際遇。


李昌鎬的師傅曹薰鉉是個天才,這不得不承認。李昌鎬就是在曹薰鉉蹂躪下成長,細論曹薰鉉與馬曉春的棋風有相似之處,都是詭異變幻潛藏飛刀,甚至曹薰鉉那種對勝負的執著會在關鍵時刻衍變出變種的殺招翻盤,足以令對手痛不欲生。這種環境下成長的李昌鎬沒有變態狂暴,反而少年老成,只此一點馬曉春的得意技就只剩下棋盤上當時的爆破力,後續心理恐慌幾乎沒有。所以初始對陣,雖然互有勝負,但李昌鎬藉此進一步瞭解了馬曉春飄逸棋風,顯然做到了心中有數。反觀馬曉春,贏棋路數依舊,對手招法看似平淡無奇,勝負懸念卻貫穿始末難尋空暇,昏招?官子?棋風相剋?狀態不佳?答案太多,疑問太多,驚奇太多!當官子逆轉出現一次,又一次,再一次之時,李昌鎬的官子功夫已經成為恐怖的大殺器。這是一種媲美馬曉春棋才的自信,這是一種棋士的最高謀略的比拼——不戰而屈人之兵!


馬曉春的固然才華驚豔,面對厚勢為依託絕不冒進的李昌鎬,很難取得勝勢充其量只能算得上優勢,即使偶爾成竹在胸掌控大局,卻因為殺機太甚漏算增多,被對手生拉活扯扳回劣勢,又朝著官子階段大踏步前進。與其說馬曉春被李昌鎬剋死,實則不如說李昌鎬戰略上高出馬曉春不止一籌,而得意技只開花不結果,反被KO無疑使得馬曉春心底最驕傲的東西變成了最大的痛……


有人或許會問此前馬曉春屢戰屢敗小林光一,都能苦尋對策臥薪嚐膽突破瓶頸,遇到李昌鎬為什麼不能捲土重來?即使李昌鎬時代過去多年,試問能否找出這樣一位十年如一日的棋道苦行僧?即使後輩李世石算得上刻苦二字,但生活中也遠遠不是隻有圍棋。更關鍵的是李昌鎬生於1975年,與馬曉春爭霸之時棋道遠未達到日後境界,至此馬曉春從巔峰跌落,再難回覆。

綜上所述馬曉春憑什麼翻盤?拿什麼翻盤呢?如果沒有記錯,日本六超在棋士生涯末年不約而同都有有著大賽中“夕陽斜照”奇蹟之舉,馬曉春經此一劫之後,雖然也曾兩度殺入世界大賽決賽,可不復當年羽扇綸巾成竹在胸之態。富士通被劉昌赫擊敗,本土作戰春蘭杯先勝後敗不敵王立誠,至此以後妖刀世界圍棋大賽決賽再無影蹤。1995首奪東洋證劵杯,2000春蘭杯亞軍收場。五年時間馬曉春盛極而衰不得不令人感嘆世事無常。詭異的妖刀如羚羊掛角般劃出的印痕,勾勒出圍棋世界中唯有才情才能展現的喜與悲;平淡木訥演繹圍棋新天地的王者李昌鎬像霧像雨又像風,馬曉春是陪襯?兩種棋風,兩位棋士陪襯的永遠是成績,不滅的是棋道之巔永遠前進的棋士!

也許若干年後黑白野史一頁記載:立衝飛斷輕靈飄逸一子籠四方,獨闢蹊徑三十六計天馬行空;託壓扳曲春花秋實雙目耀八面,返璞歸真銖積寸累佛性禪心。也許,這次的答案帶了太多太多對圍棋的感情,但那個時代我會永遠記得,無論聶衛平與馬曉春,小林光一武宮正樹或者是曹薰鉉師徒,謝謝你們伴我走進黑白的世界


老成都好吃嘴


不是馬曉春時代時間短,而是聶衛平時代太長。聶曇花一現後,由於婚姻問題,就再也不能自拔。馬曉春比聶小不了多少,應是同一個時代,但聶明顯無能力後,還操縱中國圍棋。最後在一敗塗地之後。馬才登場。

一個棋聖的帽子不僅毀了聶衛平,也葬送了當時中國很多棋手。最有名的是女棋手芮乃偉,在聶時代根本無法參加比賽。

迷信和造神,差點毀了中國圍棋。多虧有個馬曉春在那種情況下能頂上。


紅9九


其實也不短,那時國內圍棋水平剛剛成長起來,馬曉春顛峰時期應該是95年了,連拿兩個世界冠軍,這時已經31歲了。現在的年輕棋手有幾個能30歲以上拿冠軍的?很多也是二十來歲曇花一現。馬小一直到2000年還打進春蘭杯決賽。反正運氣也差,那時剛剛衝破日本六超壓制,韓國又出了一個圍棋天才石佛李昌鎬,馬曉春從1996年到1999年四次進入世界圍棋大賽均負於此人。如果有現在的環境,馬曉春從小在這樣的環境成長,妖刀的成就絕不僅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