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辯證血糖高的真相?這可能是你從來沒想到的!

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存在著辯證法,任何事物都要辯證來看待。搞任何研究都一樣,如果不會運用辯證法,那麼事情不是辯得越來越透徹,反而會把本來並不複雜的問題搞得越來越複雜。

怎樣辯證血糖高的真相?這可能是你從來沒想到的!

現象和本質的辯證關係:現象和本質既是對立的,又是統一的。有些事物的本質被層層迷霧籠罩,其現象光怪陸離。那就看我們是不是善於思考,能不能甄別假象與真相,能不能揭開各個假象透視本質的真面目?糖尿病患者身體表現出來的各種症狀,也是看似真相實則假象——

血糖高真相一:血糖高併發堵血管?還是血管堵併發血糖高?

糖尿病的主要併發症,如眼底病變、腎臟病變及糖尿病足等。這裡面有一個共性,都是對中小血管及微血管的損害。現代醫學認為:血糖高==>血管病變(動脈硬化或微小血管栓塞)==>循環障礙(缺血性病變)。這就出來一個關鍵問題要辯清,是血糖高對血管造成的損害?還是血管病變造成的糖高?這也是因和果的問題。

怎樣辯證血糖高的真相?這可能是你從來沒想到的!

1,如果是糖尿病造成血管病變,那麼長期吃藥降糖,血管病變應該越來越輕,最起碼不會加重,結果為什麼越來越嚴重呢?

2,不僅血管病變繼續加重,而糖尿病本身為什麼也越來越重呢?既然降糖解決不了血管的病變,那麼解決了血管病變是否能使這些症狀見輕或者消失呢?這才是問題的所在。如果先解決了血管病變,改善了循環,一系列的病變逐步好轉,血糖也隨之下降,這才是找到了問題的實質。

怎樣辯證血糖高的真相?這可能是你從來沒想到的!

是不是這樣呢?結合下面的探討繼續交流。

1,糖尿病足病變,一開始只是腳趾甲發灰即而發黑,這是營養匱乏的表現,是因為供血過不來,前方堵了。當營養匱乏到一定程度,就會出現潰瘍性糜爛,潰瘍的原因也是營養匱乏。如果把循環打通的話,這些問題就會得到解決。

2,神經性病變,典型症狀是麻木、感覺觸覺或痛覺減退或消失,這也是營養缺乏造成的神經感覺遲鈍、神經不敏感。前期通過刮痧和拔罐一兩次,這些症狀就會有明顯變化,如果把瘀堵的經絡徹底打通,神經靈敏了,症狀就會明顯改善。

3,血壓病變,很多糖尿病患者伴隨有高血壓,或者高血壓患者伴隨糖尿病,因為它們發病的主要原因都是因為血液粘稠,瘀堵(栓塞)造成的血液循環障礙。高血壓患者如果吃了利尿類的降壓藥,就會導致血糖高。同樣道理,因為血糖高(血粘),血液流動走不動身體就會升高血壓。如果吃降糖藥造成機體更加缺乏營養,身體也會為了給缺養的地方補送營養而升高血壓。

因此,通過中醫活血化瘀通絡口服藥物或外治通絡措施可以更好的幫助穩定血糖及預防併發症的發生!(血管的淤堵也就是前面文章中提到的血糖代謝通道淤堵)

血糖高真相二:胰島素不足造成血糖進不了倉庫?還是倉庫沒有空間?

既然胰島素是幫助血糖進入細胞(組織)的鑰匙,那麼在胰島素給細胞(組織)打開門的情況下,為什麼還進不去呢?這就要換個思路看問題了,細胞(組織)裡是不是沒有空間呢?上樓或者跑步,腿會發酸不適,這是因為能量消耗得快,肌肉(倉庫)裡儲存的肌糖原補充不及時。平常是隨消耗隨補充,所以不會感覺到什麼。而當消耗過快補充不及時的這段時間,就會有不適的感覺。同樣,休息一會,等營養補充上了,各種不適的感覺也就會消失,身體就會又有勁了,這就是能量倉庫的作用。而倉庫型血糖高的人,某些部位皮糙肉厚、肌肉僵硬粘連,裡面全是於血垃圾,所有血液裡的糖來到這裡,根本就進去,只有轉回去。

怎樣辯證血糖高的真相?這可能是你從來沒想到的!

因此,必要的力所能及個性化的運動消耗也是必須的!

血糖高真相三,血糖高缺胰島素?還是缺氧氣?

葡萄糖+氧氣=二氧化碳+水+熱量。新陳代謝過程中所需要的氧,要通過呼吸系統進入人體血液。人體除了通過肺呼吸進氧以外,最大的來源是皮膚呼吸。所以,肺(呼吸)不好的人,皮糙肉厚(皮膚呼吸)的人,都可能因為缺氧而造成一部分血糖不能正常消耗掉。伴有氣短、乏力現象的血糖高,應該考慮肺功能和皮膚呼吸的障礙問題。通過調理肺病或者給皮膚刮痧拔罐,清理出來雜質,增強了皮膚的通透性,氧氣增加了,血糖就會降下來一部分。

血糖高真相四:胰腺功能下降?還是肝功能下降?

糖倉庫還有一個,那就是肝臟(功能)。吃飯一個半小時以後,血液裡的血糖首先變成肝糖元儲存,然後才是進入肌肉組織變成肌糖元儲存。如果肝功能出了問題,肝糖原就無法合成或者合成的少。這種類型的血糖高,如果細心觀察,頭天喝大酒,第二天血糖就會明顯地高。為什麼呢?肝臟要先給身體解酒,肝臟的力氣就這麼大,幹了這就幹不了那。所以肝功能有問題的人,肝糖原合成的少,也會導致血糖高。所以對肝臟的保護及修復是糖尿病康復的又一個關鍵環節,同時也說明肝病及酗酒是糖尿病的天敵。

綜合上面所有的探討,大家就會逐步理解和明白,糖尿病的發病不單單是一個因素造成的,每個人的病情都是因人而宜,要判斷自己屬於哪一種,才好採取相應措施來解決,

專注糖尿病血糖調理15年,歡迎關注轉發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