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家长希望老师教育好孩子,而一部分老师希望孩子能接受课外辅导,你怎么看?

忘乎所以跳过


家长希望老师教育好孩子,和老师希望孩子上辅导班,尽管都是为孩子着想,表面看是在孩子教育方式和渠道上的不一致,但实质上都是变相推脱责任,没有担当意识,至少没把自己当成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主要责任人。

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综合的健康、适宜环境,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形成合力,缺一不可。但三方面各有侧重:家庭重在养育,家长需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影响孩子,在保证孩子吃住正常经费投入、为孩子提供安全的生长条件的同时,在孩子道德品质、三观形成方面加强培养;学校则应该在培养孩子远大理想、掌握文化知识、积累人生道路上立身处世之本上承担使命;社会则需要在维护未成年人权益、打造利于孩子成长的大气候上共同努力。辅导班只是“打补丁”的候补队员,是一定时期的“编外辅助”元素,把孩子成长的任务推给辅导班显然不是应有选项。




老连长郭靖


这个问题我们要从多角度的来分析。首先家长希望老师教育好孩子,这是无可厚非的。家长的知识有限,精力有限,把孩子送到了学校,就是要 孩子接受正规系统的教育,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教师作为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他的本职就是教书育人,把孩子教育好是教师的本分。但是家长也不能一味撒手不管。毕竟孩子是家长的,世界上最好的老师是父母。家校配合,才能把孩子共同的教育好。父母要教育孩子做人,要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在孩子没有上学之前就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人格。教师不仅要教育孩子知识还要教育他们做人的道理。所以说针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学校老师和家庭都是缺一不可的。其其次我们来看一下个别老师希望孩子上辅导班的现象。不排除有一部分老师呢,可能是真心的为小孩着想。孩子成绩太差,在学校里跟不上,老师建议她进行一下适当的课外补充。这样子我们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越来越多的家长反映,教师在课堂上没有讲精练的知识点,很多教师现在开始再额外的开辅导班。这种现象我们是坚决反对的。并且希望广大家长呢,也是需要联合抵制的。孩子在学校接受的教育,已经足够,并且占用了他大多数时间。如果课下再给他报额外的补习班,只会加重小孩的负担,和他的心理压力,对孩子的成长不是什么好事情。并且会助长这种不好的社会风气。所以还是需要家长朋友们根据小孩的实际情况去分析,判断并做出明智的选择。


多丽的缤纷世界


无论教师还是家长,目的都是为了孩子好。

家长希望老师教育好孩子,可能存在不同情况吧。一方面是出于对老师的信任,认为老师有能力教育好孩子,这是好现象。当然需要家长的配合。另外也会存在的问题就是有些家长一种不负责任的心理。认为孩子交到学校了,那么一切由老师负责,父母就负责给生活费,其它无论学习生活甚至生病都由老师领着看病。这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本人碰到过孩子在校生病需要去治疗,联系家长,得到的回复是:家长认为天黑了,不想出门,让孩子忍忍。这是家长对孩子的不关心不负责任。

当然家长希望老师教育好孩子,初衷是好的。那么也需要家长和学校配合,形成正确的三观一起帮助孩子成长才行。不然只靠学校是有缺陷的。

老师让学生去参加课外辅导班,不可否认有些老师可能存在不负责任的现象,但这是少数,大多数老师都是不遗余力的传授知识的。所以老师希望孩子去参加辅导班一方面可能因为孩子在某学科上确实需要加强,但学校里课时就那么多,学生除了课堂时间没有太多课间去偏重于某一学科的。而教师面对的是好几十个学生的班级,不可能因为某个学生而影响全班教学进度。所以为了学生的全面提高,会建议孩子在周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去参加督导,这是无可厚非的。

总而言之,对于孩子的教育,不管是家庭还是学校都缺一不可,并且双方要能够为孩子长远发展考虑,进行有效配合才更能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wangjh10



潜心过客


辅导不是目的,重在习惯养成的过程。孩子的教育,家庭学校社会缺一不可,各担其责,相互协调,相互信任,相互支撑,互相补充。这样一定不会差


孙老师qq


家庭教育侧重于品行教育而不是文化教育,文化教育交给老师没毛病啊。学校侧重文化教育,老师不能把老师该教的知识让家长给孩子去报什么辅导班去学。


山东ADAD


其实辅导的基础是学习习惯,只要把习惯养好,其他的都不是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