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人的祖先是谁?

时金藏品文化圈


成吉思汗极其直系子孙给蒙古人带来的辉煌,足够蒙古人吹嘘上上年。横跨欧亚蒙古帝国,就像一头卧在地球北半球的森然巨兽。



世界上三大人种中,其中黄种人又被称之为蒙古人种或者蒙古利亚人种,想来与成吉思汗极其子孙对于欧洲的征服有着极大的关系。


蒙古人,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单一部族,而是由多个游牧部落融合而成(其实汉族也同样是多民族融合而来)。

现在普遍认为,蒙古人的起源东胡。东胡同样不是一个单一的部族,而是对于居住在某一个地域所有部族的统称。秦汉之际,北方草原上最强大的游民民族是匈奴,而东胡则是位于匈奴的东边多个小部落的统称。


两汉之际,中原王朝持续对匈奴用兵,导致匈奴衰落,而东胡则趁势而起。其中来自东胡部落的鲜卑族强势崛起,成为北方草原的霸主,其中拓跋鲜卑还建立过强大的北魏政权逐鹿中原。

在鲜卑之中,又发展出来两个比较大部族叫做柔然和室韦。其中在室韦中有一个小部落叫做蒙古部,也被称之为“蒙兀室韦”。

隋唐之际,突厥人崛起,取代了柔然的在北方草原的霸主地位,室韦诸部也处于突厥人的通知之下,当然也包括蒙古部落。

突厥人之后,契丹人和女真人相继成为北方草原的霸主,室韦诸部虽然改名叫做鞑靼,但是同样继续着以前的命运,接受着草原霸主们统治。

不过,在女真人统治时期,鞑靼诸部中的蒙古部落却逐渐强盛起来,来自蒙古部中的乞颜部在首领铁木真慢慢的统一了鞑靼诸部,统一后的鞑靼诸部也被称之为蒙古。

当然,鞑靼诸部构成蒙古的主体,也被称之为蒙古本部。但实际上,还有很多来自突厥的部族也被成吉思汗征服后成为了蒙古的一部分,其中就包括乃蛮、汪古、克烈这些比较大的突厥部族。成吉思汗极其子孙西征时期,蒙古军队中至少有1/3的人来自突厥部族。

此外,在蒙古人的血统中,还夹杂着匈奴,柔然,契丹等部族的基因。


胡史乱翔


蒙古人的祖先是谁?这个问题有点不合适。从神话传说角度回答:蒙古人的祖先是苍狼和白鹿;从达尔文进化论角度回答:蒙古人的祖先是古猿人。有人就说了,你这不是抬杠么?OK,那么咱们就聊聊蒙古族的起源问题吧。


蒙古族的起源,有好多人认为,蒙古族起源于匈奴。不过近年来的观点认为:蒙古族的族源来自于“东胡”。

东胡是与匈奴区别很大的族群,一般认为东胡源于森林狩猎民族,而匈奴来源于草原游牧民族。东胡被匈奴打败后分裂为两部分,居住在乌桓山的成为乌桓族,居住在鲜卑山的成为鲜卑族

不过呢,在辽阔的漠北高原上,各部落各民族相互影响:征伐和交流。到最后游牧民族和狩猎民族的界限开始模糊不清。反正,大家没粮食了都要去中原打秋风,一样的野蛮,一样的骑马射箭,被中原人们傻傻分不清。

【鲜卑】鲜卑族就是东胡众多族群中的一员,东胡也是个好多部落和民族的统称。再细分,蒙古族就是源于鲜卑。这就矛盾了,鲜卑族兴起于大兴安岭地区,而蒙古族兴起于外蒙肯特山脉三河流域。蒙古族是怎么跟鲜卑族扯上关系的呢?

【室韦】秦汉时期,兴起于漠北大青山的匈奴开始崛起,来匈奴人被汉朝打败,一部分归顺中原政权,一部分西迁中亚。三国时期,匈奴人衰落后的漠北大草原,鲜卑人空前活跃起来,开始在大草原扩张起来。到五胡乱华、南北朝鲜卑人乘势逐鹿中原。其中两支就是:室韦和契丹。室韦的势力范围大致是内蒙呼伦贝尔西部,而契丹的势力范围在老哈河流域。

【蒙古室韦】隋唐之间,漠北是突厥人的天下,室韦人又出现大室韦、南室韦、北室韦等很多个分支。这个时期有的史料记载,突厥人称呼室韦部落为“达怛”,后来逐渐“鞑靼”成为蒙古诸部落的总称呼。

在唐朝的时候“蒙古”正式出现在史料的记载中,比如《旧唐书》中大室韦部族的其中一支称呼就是“蒙古室韦”,也就是蒙古部。这时期的鞑靼各部落中,蒙古室韦势力较大,所以人们逐渐以“蒙古”代指整个室韦部落。蒙古部就是成吉思汗的直系宗族。

【蒙古诸部落】12世纪左右,蒙古室韦各部落逐渐组建成部落联盟。成吉思汗这个大酋长,重组蒙古乞颜部之后,对周边部落四处征战、兼并。把原本松散的部落联盟组织,打造成了一个统一的蒙古族。成吉思汗兼并的部族中,有的是同根同源的讲蒙古语的部族,也有讲突厥语的蒙古化突厥部落。

总结:蒙古人就是以室韦人的一个小部族为中心,吞并、融合了大大小小很多游牧部落和游猎部落逐渐成型的。蒙古人传承自东胡人,在形成蒙古族过程中又融合了其他游牧游猎民族。


尔朱少帅


蒙古人的祖先是谁?

当今的蒙古族人,也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关于他的起源,也是和当今的中华民族一样,由弱到强,不断的统一其他部落,甚至融合其他民族而来,但是他们的祖先在哪里呢。

从公元十二世纪起,在我国北方的广阔的草原上,以及蒙古和部分西伯利亚地区,活跃着一支游牧民族,他们随气候迁徙,按水草流动,没有固定的居住地,这个民族善骑射,和驯服野马,他们的主要食物是牛羊肉和奶制品,所以他们的体质非常的强壮,它们个头虽然没有汉族人高,但却力大无比,这个民族就是当今的蒙古族人。

他们以各个部落为单位,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时而也闯进中原地区,以不太光彩的方式掠夺中原人的财富。

他们也与汉人也进行一些贸易,他们的贸易物品主要是马匹和,皮革制品,换回的是粮食,铁器,瓷器等生活必需品。

在他们各个部落之间,时而发生冲突,有的甚至结下冤家,成为世仇。

蒙古族的一个部落首领铁木真,以暴力将各个散落的部落统一在一起,分封官员,自立大汗,并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

但这些个散落的蒙古诸部落又从何演变而来的呢?我们还得追溯到公元一世纪前。在北方一直以强大起来的少数民族,匈奴。

在匈奴这个民族里有一只叫蒙兀的部落,在匈奴战败后移居到了外兴安岭草原地带,以放牧牛羊为生。随后经过几百年的繁衍生息,分支成了近百个部落,而蒙兀这个部落群,在以后的近千年里,又分支出了一个叫蒙古的部落。

这就是成吉思汗的部落,而这个部落就像前面我所说的那样,经过统一战争,他们凝聚在了一起,致使蒙古族这个民族开始崛起,并不断的开疆扩土,最后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元朝。

并一度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国家。


赵志军001


根据【蒙古志】记载,花木兰家住蒙城西南孟古寨,其父是个铁匠,因战场需求,被征用服兵役,花木兰看到父亲年迈,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花木兰凯旋而归,深得可汗信任,想娶为王妃,花木兰不爱红装爱武装,发誓不再当户织,愿骑马射箭,驰骋在白云蓝天。可汗知道花木兰功夫了得,也不敢勉强,就把草原封赏给花木兰,认花木兰为御妹,御赐成吉思思公主。

花木兰把蒙城居民,大部分迁居草原,以家乡命名草原为蒙古草原 。花家世世代代以铁匠手艺闻名,后来花木兰与阿斗的儿子阿星结婚,一个打铁,一个织草鞋。其实刚开始的草原,不以畜牧业为主,以手工制造业为主,自从诸葛亮的儿子来到草原,看到丰富的自然资源,就开始发展畜牧业和打铁,蒙古刀的质量那么优秀,是花木兰家的祖传手艺。当时的蒙古刀剑,远销世界各地。

由于花家的铁艺,人们常常喊花木兰为铁木兰,成吉思汗铁木真,就是花木兰的48代孙。所以成吉思汗是汉民,祖籍蒙城。虽然铁木真建立了元朝,一直把蒙城当作故乡,现在蒙城东南29公里的花木兰祠,就是成吉思汗亲手建造的。成吉思汗墓,一直是个迷,其实成吉思汗死后,葬在蒙城蒙家寨的短松冈。日本侵华时,企图挖掘,当场暴死139个日本士兵,打消了盗窃成吉思汗墓的想法。


白这个颜色


蒙古人最为辉煌的年代是由成吉思汗创造的蒙古帝国时代,原本的蒙古人只是一个个如同流沙一般分散在蒙古草原中的部落,而在他们族群中出现了成吉思汗这么一位改变时代的人物之后,他们被成吉思汗强大的凝聚力凝聚成了一柄天下无敌的利刃,开始了他们征服世界的浩荡征程。



蒙古帝国的辉煌征途

原本的蒙古人是经常受到金朝的压迫的,但是在成吉思汗给予他们赋予了重新的生命力之后,他们先是在俄罗斯地区以及中亚地区确立了他们的霸权,然后又转头南下先后灭掉了西夏国和金朝。

虽然成吉思汗在灭掉西夏国和金朝之前就已经了结了他的生命,但是蒙古人的征途却并没有因此而结束。

在成吉思汗死后,他的儿子和孙子们陆续帮他完成了他生前遗留下的野心。

这个时候蒙古人建立起来的政权我们称之为蒙古帝国,在蒙古帝国时期,蒙古人占据了我国北方、俄罗斯和中亚的大片土地。

而在他们拥有这些辽阔的土地时,他们也没有停止下他们的征伐。

接下来的他们把目光瞄准了欧洲以及非洲还有我国南方的南宋,想把接下来他们知道的所有已知世界都给占领下来。

蒙古帝国的崩溃

但是这个曾经辉煌、凶悍无比的蒙古帝国却并没有延续太久,在位置流传到成吉思汗第三代后代的时候,这个帝国因为内部权力的斗争崩溃了。

在蒙古帝国的第三代大汗蒙哥死在重庆钓鱼城之后,一直负责对南宋作战的忽必烈抢夺到了蒙古帝国大汗的位置。

但是因为忽必烈并不能压制住自己兄弟们的原因,所以蒙古帝国这座伟岸无比的山峰开始四分五散起来。

接下来蒙古帝国分化成了五个大部分,其中最大的一部分是我国历史中的元朝,其他的四个部分分别是现在位于俄罗斯和中东境内的四个汗国。

而随着蒙古帝国时代的落幕,蒙古人即将对欧洲和非洲的侵略开始渐渐暗淡于无形。

接下来蒙古人从疯狂无比的侵略状态转化为了长治久安状态,开始进入了他们的享受过程中。

接下来的历史大家都是颇为了解的,随着这些蒙古人征途的停止,他们曾经的强大武力开始灰飞烟散起来。

这蒙古帝国所分化出来的五大部分没有撑过太长的时间,没经过几十年它们就全部崩溃了。

在这五大汗国的崩溃过程中,其他四个汗国的蒙古人纷纷被当地人给分化吸收了,再也无法成任何的气候。

而元朝的蒙古人在元朝崩溃之后,他们成长为了明朝北方的生死大敌,在漫长历史中对明朝构成了巨大威胁。


蒙古时代的彻底落幕

不过随着东北女真人的崛起,这些蒙古人开始变成了女真人的附庸,然后帮助这些女真人建立了清朝。

但是在清朝建立之后,这些蒙古人却并没有因为他们的功臣身份而崛起起来。

因为清朝对蒙古人辉煌的历史实在太过于忌惮的原因,所以蒙古人遭受到了清朝的极端针对。

清朝对蒙古人的针对并不是猛烈的打击,而是看不见踪迹的慢性毒药渗透。

清朝通过推动喇嘛教在蒙古人的发展限制住了蒙古的人口增长,在清朝的严格禁锢下,当时蒙古的一户人家中无论有多少儿子,都只能有一个人留在家中传宗接代,其他人则全部都要去当喇嘛、不得组建家庭生育后代。

在清朝这些规定的推动下,蒙古人的人口在接下来200多年的历史中开始原地踏步起来。

再加上这些喇嘛教使得蒙古整个族群的性格变得温和起来的原因,所以蒙古人对清朝的威胁彻底被清朝人给消弥了。

也就是从清朝开始,蒙古人的时代完完全全落幕了起来。

蒙古人最早的先祖是东胡人

而在了解了蒙古人的辉煌以及没落史之后,接下来我们来跟大家说一下蒙古人的由来。

蒙古人最早的始祖是东北大地历史中的东胡族群,东胡人是蒙古人能追溯到最早的祖先。

东胡是一个历史很悠久的族群,他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朝时期,从商朝开始一直到西汉时期的覆灭,都可以显示他们存在的漫长。

在以前我们的历史中,我们所说的胡人一般是指盘踞在我们北方国土中的匈奴人。

东胡之所以被我们称为东胡,是因为他们生存的区域处于匈奴人的东方,所以才有了东胡这个名号。

蒙古人是柔然人和室韦人融合形成的

在西汉初期东胡被匈奴给灭亡之后,东胡接下来发展成了两个巨大的部族,这两个部族就是我们历史中的鲜卑人和乌桓人。

在鲜卑人从东胡系统中分离出来后, 鲜卑人于南北朝时期在我国北方建立了北魏王朝,而除了建立北魏王朝的鲜卑人之外,鲜卑人则也发展出了其他强大的部族。

蒙古人的祖先就是后来从鲜卑人中发展出来的柔然人和室韦人融合而成的。


在蒙古人的这两大先祖中,柔然的历史是最为辉煌的。

他们在北魏鲜卑人转化成农耕民族后,他们发展成对北魏威胁最大的游牧民族,在南北朝的历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不过从血缘关系上来说,柔然与蒙古人的血缘关系却没有和室韦人血缘关系那么亲近。

在蒙古部族的形成过程中,柔然人只有一小部分成为了蒙古人的先祖,蒙古人的主要先祖还是室韦人。

蒙古人直系先祖室韦人的发展

相比于柔然,室韦并没有那么辉煌的历史。

进入南北朝后期后,我国北方最强大的部族是当时的突厥人,突厥人取代了柔然人的地位。

而在唐朝灭亡之后,我国北方最强大的部族变成了契丹人,他们在后来建立了辽朝,与北宋共分起了天下。



而在契丹人之后,我国北方最强大的则是女真人,女真人后来灭掉了辽朝和北宋,建立了强大的金朝,与南宋共分起了天下。

在这众多部族的发展过程中,室韦的发展可以说得上是平平淡淡的。

而也正在金朝强大起来之后,室韦渐渐改名成了鞑靼。

在辽朝时期,契丹人对蒙古草原的掌握力度非常强大,所以蒙古人的先祖并没有发展强大起来的机会。

但是在金朝时期因为女真人把统治区域着重放在了东北地区以及中原地区的原因,所以蒙古人的先祖得到了发展的机会,然后他们就有了我们开头所说的那些发展。

蒙古这个名字是在成吉思汗统一了鞑靼各大部族之后,才彻底确定了下来,一直延续到了如今。

所以说这就是蒙古人的祖先以及他们曾经的辉煌历史,蒙古人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他们最早的先祖我们可以知道是西汉之前的东胡人,而在东胡人之后,我们可以知道蒙古人的先祖是由鲜卑的两大部族柔然和室韦融合而成的,在这两大部族中,室韦是蒙古人的主要先祖。


孤客生




水有源,树有根,民族有起源。

蒙古族,一个马背上的民族,一个被外国人称为“上帝的鞭子”的民族,他们的起源在哪里呢?

现代、当代多数学者认为蒙古族出自东胡



东胡不是一个民族的称呼,是一片区域里所有几十个大小部落总和的统称,那么东胡在哪里?

《史记》说:在匈奴东,故称东胡。如果按现在来说,就是在外蒙和内蒙的东部,靠近东北的大片区域。

公元前五世纪至三世纪,正是东周的春秋战国时期,而东胡各部落这时还处于原始社会,各部落过着“俗随水草,居无常处”的生活。



在公元四世纪,一支生活在潢水,老哈河流域的鲜卑人,自称为“契丹”;而另一个居住于大兴安岭以西的鲜卑人的一支,则被称为“室韦”。

室韦又分为男室韦、北室韦、钵室韦、深末恒室韦、大室韦等5部,各部又分为若干分支。

后来,达怛成为众“室韦”的统称。随着时间的发展,蒙古代替了达怛,成为了众室韦的总称。



所以蒙古族的发展序列是:鲜卑——室韦——达怛——蒙古。

这样说来,蒙古就是原先鲜卑人的一支了。可以这么说,鲜卑人就是早先在鲜卑山区域生活的所有族群和部落,也属于东胡。后来就成了三大块:鲜卑、契丹、蒙古。




为了确证这个,相关专家在考古时,通过各族头骨分析,蒙古族确实和鲜卑族同出一脉,本为一源。所以,蒙古人的祖先是室韦,或者老鲜卑人。


蓝风破晓


蒙古族真正的祖先是战国时期的东胡人,但是东胡人后来被匈奴人所击破,部落溃败。根据《史记》的记载,大约秦汉之交时,匈奴的冒顿单于统一了草原各部,并往东兼并了东胡各部。东胡人在匈奴的冲击下逐渐瓦解,溃散为许多小部落,比如后来的鲜卑、乌桓、柔然都是东胡瓦解以后形成的的分支。


现在一般认为与蒙古血缘最近的应该是东胡的分支柔然人,柔然是北魏时期活跃漠北草原的游牧民族,曾经统治过漠北数十年。直到南北朝后期柔然汗国衰落,被突厥人所灭。柔然民族的名号虽然不再使用,但他们的血统却得以延续了下去。蒙古族最早的乞颜部落就是柔然人的直系后裔,但蒙古族并非只有乞颜部。数百年后的元太祖铁木真就是蒙古族乞颜部的首领。

除了柔然以外,室韦是蒙古人的另一个远祖。《魏书》记载了两支东胡人的后裔,南面的自称“契丹”,北面的号为“室韦”。在唐朝时期,室韦上表臣服中央,因此唐人有了关于室韦人的更为详细的记载。在室韦的各个部落中,有一支部落名为蒙兀室韦,他们与突厥人、契丹人、回鹘人杂居,逐渐演变为了后来两宋时期的蒙古族。“蒙兀”的名号就是蒙古族最早的称呼。



从现存的文献来看,蒙兀室韦还与契丹人有很深的渊源。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建立辽国以后,往西征服了室韦各部,其中也包括蒙兀室韦。从《辽史》中记载的契丹文字来看,室韦人和契丹人交流没有障碍,他们的语言、文字相近,这也证明了室韦和契丹都是东胡的分支。

辽国灭亡以后,漠北草原的各个部落陷入了各自为政的局面,其中就包括当时还不怎么强大的蒙兀室韦。虽然耶律大石西征时曾经凭借辽国的余威向草原各部落借兵,但是他最终还是没有停留在蒙古高原。女真族虽然消灭了辽国,但他们是东北地区的渔猎民族,与草原的部落的文化习俗完全不同。整个金朝时期,女真人都没有能力像契丹人那样统治漠北草原。

失去了控制的蒙古族(蒙兀室韦)就是在这个时候发展壮大起来的,并成为了金国的劲敌。金章宗在位时期,蒙古族已经发展到了18个部落之多,完全成为了一支新兴的草原力量。到了公元1206年,蒙古族乞颜部落的首领铁木真(他的全名叫做勃儿只斤·铁木真)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大蒙古汗国,被尊为“成吉思汗”。

大蒙古汗国刚刚建立以后,先后兼并了西辽、西夏、金国、东夏、吐蕃等割据势力。1259年,大蒙古汗国最后一任合法的大汗“蒙哥汗”攻伐南宋时战死,拖雷一脉的忽必烈趁机篡位夺权,建立了元朝,统一的蒙古汗国瓦解为了5部分。忽必烈即位后,又攻灭了大理国和南宋,终于结束了自唐末以来诸侯各自为政的局面。



在元朝灭亡以后,漠北的蒙古人不断受到明朝的攻击,最终瓦解了东蒙古(瓦剌)和西蒙古(鞑靼)两部分。后来,瓦剌的也先和察哈尔部的达延汗都先后统一过蒙古各部,但是并没有维持太久。明朝末年时,蒙古又分为漠西蒙古(准格尔汗国、和硕特汗国)、漠南蒙古、漠北蒙古三部分。


历史的荒野


蒙古人的祖先是谁?首先桃花石杂谈先下一下定论,就是这个问题其实目前没有定论。不过虽然没有定论,但相关对于蒙古族可能祖先的研究也很多,也形成了一些主流认识。


从斯基泰到室韦

关于蒙古族最早的祖先,有一些西方的观点认为最早也许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世纪出现在其它民族史书中的斯基泰人,也就是后来中国史书里说的塞种人,但因为这种联系过于理论化,也就是完全没有现实的证据支持,因此并非主流认识。

而在中国史书中,蒙古最早的源流可以间接地追溯到东胡。东胡这个名词最早出现在先秦时代的《逸周书》里,其中提到了一些当时中原周边的少数民族,包括“东胡黄罴(pí),山戎戎菽(shū)”。而现代有人在考证之后认为早在商朝末期,东胡的先民就已经活跃在商朝的北方了,不过这也只是一种观点吧。

在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把匈奴和东胡混为一谈

但在秦汉之际,东胡逐渐衰落,在公元206年被匈奴击败,东胡这个名字从此也从中国史书中消失了,只是后来有些其它民族与部落被认为是东胡的余部。不过从当时匈奴击败东胡的记载来看,匈奴首先并没有被视为东胡的一部分,所以他们虽然有可能在远古有共同的草原游牧民族祖先,但很明显在匈奴这个民族形成之时,就已经和东胡有了明显区分,所以这两个族群并不是一个民族,因此匈奴也不可能是蒙古人的祖先了。

而且关于东胡的余部,有人说鲜卑也算,但其实鲜卑早在周成王会盟诸侯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当时鲜卑和楚国的祖先因为不算诸夏,所以不能参与会盟,只能在外围守护祭祀神灵的火堆。但这至少说明在当时其实鲜卑就已经不被视为东胡的一员了,所以他们其实最多也只是和东胡在更早的远古有共同祖先,因此也基本上不能算蒙古族的祖先。

乌桓曾依附于鲜卑,但也不能和鲜卑混为一谈

而东胡败于匈奴消失之后,三国时期的乌桓被认为是东胡比较直接的后裔。但乌桓在公元207年败于曹操,其单于蹋顿被张辽斩杀,之后乌桓完全衰落,一部归汉,一部又依附于鲜卑。之后东胡的余部也基本上在史书中消失了,直到差不多3个世纪之后,到北魏时期,在中国东北地区又出现了一个叫室韦的游牧民族,史书上又说他们源于东胡。所以从这个角度,他们可能是后来依附于鲜卑的乌桓人的后代,而且他们所生活的地域也跟乌桓非常接近。

从室韦到蒙古

而从室韦开始,到蒙古民族形成的历史就相对比较确实了。史书上记载室韦在隋朝时分为5部,当时依附于东突厥汗国。而在东突厥汗国被唐朝灭亡之后,室韦又向唐朝进贡。到公元8世纪,室韦又分成了9部。但到契丹兴起之时,室韦被耶律阿保机征服,室韦各部完全臣服于契丹。

室韦人也被认为是东胡余部,发源于东北地区

就这样到了公元12世纪,辽国被金国灭亡之后,室韦的尼伦部落不愿意臣服于金国,和金国多次发生战争。而金国因为在当时主要目标是灭亡宋朝,因此也不愿意和尼伦部过多纠缠,后期也主要以拉拢为主,甚至还将尼伦部落的首领合不勒汗当作座上宾款待过。不过当时的合不勒其实就已经显出了反意,他在筵席上甚至曾经借酒装疯,揪掉过金太宗完颜晟的胡子。但即使如此,金朝因为也无力将其完全灭亡,所以最后还是册封合不勒为“蒙兀国王”。不过因为尼伦部的祖居地和金朝女真人的祖居地相距太近,因此为了躲避当时正处在最强时期的金人的风头,合不勒还是率领尼伦部西迁到了后来蒙古崛起的肯特山脉地区。而这个合不勒就是铁木真的曾祖父。

统一前的蒙古诸部

后来尼伦部(蒙兀国)就在肯特山附近发展,也经常和周边的部落发生冲突,而合不勒的儿子俺巴孩在继承汗位之后,在一次冲突中被旁边的塔塔儿部落抓住,献给了当时其共同的宗主金朝,结果俺巴孩被金熙宗用非常具有侮辱性的方法“木驴”处死。而这个事件,也成了后来铁木真成为成吉思汗之后要灭亡金国的一个重要借口。

俺巴孩死后,他的孙子塔里忽台继位,当时铁木真的父亲也速该也是他手下重要将领。但也速该后来被塔塔儿人毒死,塔里忽台之后却将只有幼年男性的铁木真一家遗弃,后来又曾经囚禁过铁木真。但铁木真最终崛起之后,联合王罕在斡难河战役中将其击败,自此成为了蒙兀国的领袖。


之后铁木真又相继攻灭了蒙古草原上的其它部落,如泰赤乌、塔塔儿、蔑儿乞、克烈、乃蛮等,最终统一了蒙古草原,并在公元1206年通过会盟成为成吉思汗,而被铁木真所统一的蒙古草原各部,此后也就被称为了蒙古人,可以说蒙古民族到这时候也就基本成形了。


桃花石杂谈


蒙古人有着其民族起源的诸多故事,但大多已经与原貌差之甚远。某些传说描述,蒙古人的祖先被突厥人的祖先打败,逃难来到了儿额格涅坤山中的开阔地,一个名叫孛儿帖·赤那的首领(即“苍狼”)把蒙古人祖先们带到斡难河、客鲁涟河和土拉河一带的地方。这个事件发生的具体日子虽经过历史学家们的反复求证,但仍然难以证实。在圣山不儿罕(即现在的肯特山附近)和斡难河的源头,孛儿帖·赤那与豁埃马阑勒(即“白鹿”)结婚,生下了巴塔赤·罕,也就是后来称霸四方的蒙古人的第一代祖先。当然这些都没有信史可以证明。


天门观雪


蒙古族也是炎黄子孙,《晋书》记载:鲜卑人,其先有熊氏之苗裔,世居北夷,号曰东胡。”有熊氏就是轩辕黄帝的部落。

秦汉之时名为“东胡”,司马迁《史记》记载:"在匈奴东,故曰东胡。"秦末,东胡为匈奴冒顿单于击败。退居乌桓山的一支称为乌桓;退居鲜卑山的一支称鲜卑。

魏晋时期,鲜卑人的一支生活在潢水和老哈河流域一带,自号"契丹",居于兴安岭以西的鲜卑人另一支,称为"室韦"。室韦,始见于《魏书》以兴安岭为界,"南者为契丹,在北者号为室韦"。

在隋代,室韦分为5大部分:南室韦、北室韦、钵室韦、深末怛室韦、大室韦。唐代旧《唐书》中出现“蒙兀室韦”。“蒙兀”是“蒙古”一词最早的汉文译名。

中唐以后,文献上又把室韦称作"达怛"、"鞑靼",黠戛斯人南下,迫使回鹘人西迁。室韦-达怛人乘机成批迁入漠北,这就是蒙古的先祖,“蒙古”的汉文译写始见于元代文献,意为“永恒之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