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種地為啥不賺錢?有人總結了4點!在不在理?

導讀:城裡人購買農產品時,發現農產品價格普遍都比較高,認為農民種地都很賺錢。可農民們卻一臉不解:咱們怎麼賺錢了?如果當農民容易賺錢,誰還拋妻棄子的外出打工?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當農民種地不賺錢呢?我想主要有如下幾個原因:


農民種地為啥不賺錢?有人總結了4點!在不在理?


一 、農產品過剩


大家都知道,咱們國家近年來在大規模推行供給側改革。在工業品領域,很多過剩的行業要進行改革,關停一些效益低下競爭力不強的落後企業。但在農村領域,依然存在產量過剩的問題,但這種過剩多數情況下表現為結構不合理,比如某一品種種植規模過量,產量過多,比如蘋果產量就嚴重過剩,導致價格不斷下滑!雖然今年價格不錯,但多是因為天氣因素減產的原因及國際價格的影響。

二、進口農產品衝擊


這邊是國內農產品生產過剩,那邊是國際農產品進口衝擊,雙層夾擊之下,農產品市場低迷自然就不難理解了。

歐美一些發達國家,特別是地廣人稀的發達國家,他們農業規模化、機械化程度高,生產成本低,生產出的農產品不僅品質優,而且價格低(要明白,價格低不是指在超市的價格,是指進口時的價格),況且國人都有種崇洋媚外的心態,總覺得外國的就是好。消費農產品時,也不例外!

三、農業用工成本高


大家都知道,如今留在農村的都是些什麼人?不就是老人、婦女嗎?如果在農村想發展規模化種養殖,首先面臨的難題就是請人難,請到的人多數都是工作效率低下的上了年紀老人或者婦女,但請這些人工資卻也不低,一天也要個上百元。工作效率低,再加上工資不差,用工成本自然就高了,別說賺錢了,不虧已經萬幸!


四、農產品流通成本高


很多時候,城裡人埋怨農產品價格高,而農民又埋怨農產品不值錢,究竟哪裡出問題了?主要是農產品供應鏈太長的原因所致,從田間地頭到餐桌,要經歷農產品一級收購商,到農產品零售商,再到市場的三個環節,層層加價,當然其中還有運費、市場鋪租、損耗等成本,農產品流通成本高始終是制約農民致富的一大障礙!


農民種地為啥不賺錢?有人總結了4點!在不在理?


在以上四個原因當中,個人認為第一和第四種原因佔到了種地不賺錢原因中的八成,一直以來咱們的農產品流通成本都過高。在一些城市,鋪租高昂導致蔬菜零售商不得不提高菜價,而菜價高昂的情況下,城裡人則能省則省,以前是吃一斤的,如今吃回半斤。而農產品結構不合理,卻是全國性的問題,所以農業方面也要進行供給側的結構性改革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