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姜维,蜀汉能坚持到263年吗?为什么?

忍V殇


如果没有姜维,蜀汉虽然不能说肯定坚持到263年,但坚持到263年问题不大。

首先,诸葛亮死后,留下了继承人蒋琬和费祎。蒋琬执政从234年到246年,费祎执政从246到253年。这20年左右,姜维只是作为一个大将,并没有对蜀汉政权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例如244年曹爽、夏侯尚大军入侵,就是费祎和王平将其击退,取得大胜。没有姜维多少事情。

费祎在253年被刺杀身亡后,蜀汉剩下的十年左右,实际上是处于分权状态。皇帝刘禅居中,姜维掌管对外军事,内部则有陈祗、董厥、诸葛瞻等统领中央事务。这一段时间蜀汉主要的举动就是姜维对外的不断北伐。但姜维北伐与诸葛亮的北伐有些差别。诸葛亮北伐主要是以攻为守,每一战不算胜,先算败,尽量避免己方损失,所以除了228年第一次北伐,其余各战都是损失不大。姜维的北伐则是很玩命的,每次都是大举进功,打好了歼敌数万,打差了自己也伤亡惨重。这么下来,实际上是加剧了魏蜀两国的实力差距。

那么,如果最后十年没有姜维的不断北伐,魏国是否会抢先进攻蜀国呢?看样子不太会。瞅瞅这些年曹魏在干啥吧:

司马懿在249年发动高平陵之变

251年平定淮南一叛后司马懿去世。

253年,曹魏抵抗东吴诸葛恪大举入侵,

254年司马师杀李丰夏侯玄,废曹芳;

255年毌丘俭文钦发动淮南二叛;

257年诸葛诞淮南三叛。

258年淮南三叛被平定。

260年杀皇帝曹髦

然后263年曹魏就伐蜀了。

由此可以看出,在费祎死,姜维主导军权的大部分时间,魏国在内部折腾。这个过程中,姜维的北伐当然从某种意义上确实牵制了曹魏部分力量,也曾歼灭数万魏军。但姜维自己也数次兵败,损伤蜀汉国力。而最后更因为姜维与黄皓争权,率领数万精兵到沓中屯田避祸,从而导致蜀汉的汉中防御门户大开。

所以,虽然姜维的北伐主观上确实削弱了魏国,但因为代价较大,加之后期参与朝争造成的防务削弱,对于蜀汉最后灭亡承担一定责任。而即使姜维不存在,蜀汉继续费祎时代的保守策略,在曹魏本身内部矛盾较为激烈的情况下,应该也未必会那么快灭亡。

即使没有姜维,蜀汉坚持到263年的可能性也是相当大的。


巴山夜雨涮锅


【1】

近年来,网络上流传一种说法,说蜀汉后主刘禅——也就是阿斗,其实是一个英明神武的君主。

理由很简单,那就是诸葛亮死后,刘禅还能当几十年的太平天子,这说明刘禅能力很强。

这让我想起两个例子。

一个是战国末年,齐国国王田建在位几十年,除了秦国灭齐以外,齐国没遭遇战火,这是否能说明田建的执政能力强,或者人格魅力大?

其实,齐王建在位这几十年,齐国没遭遇外敌入侵,倒不是齐王建水平多高,而是其余六国正在互相厮杀,秦国在吞并其余五国,其余五个国家忙着抵抗,都没腾出手来修理齐国。

而一旦这其余五国相继被秦国吞并以后,秦国立马对齐国发动吞并战争,齐王建的太平日子,也就到头了。

另一个呢则是五代十国的南汉。

南汉王朝周围强国环伺,但是南汉在北宋入侵之前始终得以存在,南汉末代皇帝在位期间,除了北宋入侵以外,也没遭遇大的战乱,这能说明南汉君主们能力强魅力大么?

肯定不能啦。

因为南汉存在这几十年里,南汉北方的国家,始终在互相征伐,都没人能腾出手来修理南汉。

而一旦南汉北方的地区归于北宋的统一,那么,北宋吞并南汉,也是立马发生的事情了。

【2】所以,刘禅在位几十年,不能说明刘禅是一个英明神武的君主。

因为凡事儿要从内因和外因两个角度来看。

先说内因。

内因上,虽然诸葛亮死了,但是,诸葛亮给蜀汉留下了一套人才班子,包括姜维在内,也可以尽心尽力辅佐阿斗皇帝。

再说外因。

外因上,当时吴国孙权一死,吴国陷入内乱,东吴帝国自顾不暇,实在没能力去打蜀汉的主意。

而内因上,诸葛亮死后没多久,曹魏就接连发生内乱——比如高平陵之变,而司马家族为了掌控曹魏的朝政,一时半会儿还不敢主动发动对外战争。

曹魏和东吴都没有战争意图,就这样,为蜀汉营造了几十年的太平空间。

【3】

而随着诸葛亮留下的一班人才相继凋亡,加上司马家族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彻底掌握了曹魏的政权以后,对蜀汉的吞并,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辰州观海


也行。

因为,在诸葛亮过世之后,刘禅虽然不再设立臣相,但是对于诸葛亮的政策还算是保持惯性维持。而诸葛亮指定的行政长官也是坚决执行遗言,几乎没有任何实质性改变。

按照规矩去提拔任用适合规矩的人才,然后人才又完全执行规矩。这种情况下,敢于打破规矩的人根本没有机会进入高层。

所以,换句话说如果姜维敢于改革,那么等待他的必然会是换人。换上去的人还是会按照固有规则,因此不是说姜维的存在让蜀汉维持,实际上还是诸葛亮的设定的规则让蜀汉维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