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后期,蜀国明明已经无力北伐,为何姜维搭上性命也要北伐呢?对此你怎么看?

CarKei


诸葛亮去世前后,姜维已经进入了蜀汉的军政中枢,掌握了很大的权力,尤其诸葛亮死后,升任右监军,辅汉将军,平襄县侯,受命”统诸军”。此时,蜀汉的权力格局是,蒋琬,费祎先后执政,费祎被刺后三年,延熙十九年(256年),姜维当上了大将军。

诸葛亮当年重用姜维的原因很简单,他是陇西人,不仅有军事才能,还熟悉当地地理,对北伐很有用,蒋琬上台之后,蜀汉的对魏战略起了变化,试图从东线对曹魏用兵,主攻方向是曹魏的上庸,魏兴两郡,姜维等于坐了冷板凳,当凉州刺史,虽然理论上等于蜀汉军的“西线总指挥”,但没有仗打

蒋琬之后,费祎主持蜀汉政事,但也没有重用姜维,两者的矛盾是明显的,《三国志.蜀书.姜维传》说“维自以练西方风俗,兼负其才武,欲诱诸羌,胡以为羽翼,谓自陇以西可断其有也,每欲兴兵大举,费祎常制裁不从,与其兵不过万人。”说白了就是,鹰派姜维有雄才大略,但总有费祎在上面压着,不给他太多的兵力,让姜维打不尽兴,严格把姜维的北伐限制在对魏国边境的骚扰上。

当然,费祎也有自己的理由,《汉晋春秋》里就记载过费祎对姜维的劝说,翻译成白话就是:以诸葛孔明丞相的能耐,尚且不能克服中原,何况我们这些庸才常人,倒不如采取守势,老老实实治内政,那种寄希望于冒险出击,成就功业的念头,太危险,要不得,万一失败,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在延熙十六年,发生了费祎被刺的血案,这件案子跟姜维脱不了干系,具体请看本人的另一个回(https://www.wukong.com/question/6656569479943684363/)费祎一死,姜维终于可以施展自己的抱负,开始大规模的北伐,严格来说,这是“姜维九伐中原”中的第四次北伐,蜀汉军出石营,经董亭,包围南安郡。作为应对,曹魏大将郭淮,陈泰赶紧率部前去抵挡,但是魏军大军还没有到,姜维麾下的蜀汉军就因为粮食供应跟不上撤退了。

第五次北伐,姜维终于打了一个胜仗,在襄武城下击败魏军,斩杀魏将徐质,但依旧没有和郭淮,陈泰的魏军主力交战,小胜之后就裹挟着河关,狄道,临洮三县的百姓撤退了,具体原因史书上没说,估计最大的可能有两种,一是依旧没有解决好后勤问题,军粮将尽,另一种则是姜维判断和郭,陈大军正面交锋没有胜算。

第六次北伐,姜维终于取得了大胜,在洮水大败魏军王经部,魏军退守狄道城,但是胜利后,蜀汉大将张翼就劝告姜维“可止矣,不宜复进,进或毁此大功”但姜维动了倔脾气,进军包围了狄道城,魏国大将,姜维的老对手陈泰赶紧率领大军来援救,两军在狄道城东南初战不利,再加上狄道城里的王经部看到援军已到,士气大振,守城更加坚决,姜维见势不妙,恐怕魏军切断自己的退路,只得率军返回汉中。

第七次北伐,在延熙19年(256年),对应的三国演义故事,则是第111回“邓士载智败姜伯约,诸葛诞义讨司马昭”,大致过程是,姜维兵出岐山,和陈泰,邓艾将军对峙,暗地里率领奇兵试图偷袭南安郡,结果在段谷遇伏,兵败撤退,荡寇将军张嶷为救援姜维,被乱箭射死。实际上,姜维一动,邓艾就知道他的下一步棋,率军直奔武城山,阻挡了蜀汉军的金军路线,姜维被迫再度改道,夜渡渭水,试图偷袭上邽,结果在段谷附近被曹军截击,打的蜀军“星散流离,死者甚众”

无疑,邓艾的军事天赋是比姜维更高的,《三国演义》本着“拥刘反曹”的主旨,不承认这一点。

姜维第八次北伐,对应的是三国演义第112回“救寿春于诠死节,取长城伯约鏖兵”,实际上这是景耀元年(258年)发生的事,此时司马昭起大军去淮南平叛,导致陇上空虚,姜维趁机发兵,曹魏方面的司马望,邓艾深沟高垒,坚守不出,搞得姜维没办法,结果淮南乱平的消息传来,姜维也只能退兵。

姜维最后一次北伐,是在景耀五年(262年),对应的是三国演义113回“丁奉定计斩孙琳,姜维斗阵破邓艾”,演义说姜维亲率20万大军北伐,在祁山谷口一带摆出诸葛亮遗留的八阵图,大败邓艾,邓艾用了离间计,买通后主刘禅身边的反派宦官黄皓,迫使姜维退兵,但史书上,记载非常简略,就说姜维在侯和,被邓艾打败,被迫回军汉中。

通过简单的回溯,我们可以指导,实际上的姜维,并不是一流的战略家,所谓九次北伐,目的不明确,部署不完善,遇到了兵力资源强于自己的曹魏和军事韬略高于自己的郭淮,陈泰,邓艾等人,占不到便宜,让北伐变成了毫无意义的“浪战”,白白浪费蜀汉宝贵而有限的人力和物质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并不是合格的诸葛亮接班人,前者和其他蜀汉军事将领高层对北伐的目的和局限性都看得很清楚,北伐,是一种"积极性主动防御”,蜀汉弱,曹魏强,每次出击,获得小胜之后就该见好就收,“恢复中原”只是一句鼓舞士气维系人心的口号,不能当真。北伐不能停止的政治效应,在于彰显蜀汉作为汉王朝“正统”,突出“汉贼不能两立”的大义名分,从经济角度讲,蜀汉在丢失荆州后,仅凭益州和汉中,无法满足其经济发展,以及维持相对庞大的官僚机构和军事力量的需要,夺取北方肥沃的关中地区,有明显的经济考量。

在这种复杂的战略态势下,蜀汉北伐的规模,战略,目标都需要细心筹划。但姜维却没有领会这一精神,姜维时代的北伐,感觉更多是被姜维自己的野望所推动,所谓“玩众黩旅,明断不周”,用现代军事术语来讲,是一种“手段和目的”的全然脱节。


晴天有时下猪


“麒麟之才”天水姜维姜伯约文武双全,作为诸葛亮死后的军事继承人,他一直继承诸葛亮的遗志,对曹魏发动了多次进攻。

有很多人,都知道北伐是不可能成功的,强如诸葛亮都不能成功,那姜维为什么还要不顾性命的北伐呢?

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 转移内部矛盾

我们都知道,其实蜀汉一直没有表面上那么和谐,内部有多股势力明争暗斗,第一股是刘备带来的荆州派;第二股是李严为首的刘璋手下的益州派;第三股是益州本地的士族豪强,到了姜维时期因为没有了诸葛亮这个有威信、有能力,军政一手抓的领导,因此上出现了第四股势力——主张休养生息的主和派。

由于蜀汉国力的凋敝,因此上姜维时期,以蒋琬和费帏为首的主和派的势力一度压过以姜维为首的主战派,为了转移内部矛盾,体现自己的存在,因此上姜维没办法只能进行北伐以护住自己的军权。

而且蜀国国力不强,为了自保,必须保留足够的军队,如果不打仗的话,这些部队只能消耗国家钱粮,空受百姓的责怪,因此上只有发动战争才能转移民怨。

二 小国需图强

蜀汉是三国之中势力最弱的一个,就算蜀汉不发动战争,和曹魏孙吴和平发展,实力的增长速度和其他两个国家根本没法比,之后被它俩慢慢拉下,最后到了实力差到一个不可小视的度之后,便会被曹魏消灭。

这也是诸葛亮和姜维誓死北伐的原因:以战养战,以攻为守,不断的巩固自己。

三 曹魏内乱不断

姜维北伐的时候正好碰上了曹魏政权不稳定的时候,内部司马懿父子正在和曹氏宗亲不断争权,叛乱不断;外部时不时有孙吴侵扰。

面对这个局面,姜维肯定会不断的进攻以趁机占的好处,至于成不成功,也难说什么,但是纵观姜维一生,作为一个曹魏降将,确实为蜀汉做了很多。



具体还有很多原因,但是由于历史过于久远,也不好过多揣测,只提出这几点来与大家分享一下。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我,我会时不时地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三国的知识。



暮雨夜行归何处


不管是后期姜维还是前期诸葛亮,蜀国的北伐都是“不一定不可为,但必须为之”的国家方针政策,其原因主要在于蜀国内部情况,三国鼎立走势和个人因素。


蜀国内因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早在诸葛亮北伐期间,就已经提出了“益州疲弊”的现实状况,何为疲弊,一为自然资源匮乏,二为人才基础薄弱,三为经济发展受阻。自刘备夷陵之败以后,荆州之地全部丢失,之后孟达叛魏,刘封被处死,上庸三郡之地也已丢失,蜀汉政权实际的控制范围仅剩益州,汉中大部分地区。

中南地区虽有诸葛亮南征后得以稳定,但历届庲降都督府都要面对一个问题就是地方叛乱,邓芳、李恢、张翼、马忠、张表、阎宇几乎个个都是狠角色,目的就是镇压南中地区的叛乱,所谓诸葛亮南征后的“不留兵、不运粮”并不可信,南中地区的麻烦是蜀汉向北发展的必要推力。

诸葛亮治蜀得到了很好的效果,盐业、茶业、冶铁业都成为蜀汉重要的经济支柱,但作为农耕社会,基础依旧是农业,南方地区的不稳定,成都平原与汉中盆地的局限性,不足以支撑整个国家的战略储备和全方位供给,关中之地的肥沃土地就也顺理成章的成为蜀国的战略目标。

有戏言道“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虽然廖化身为一代名将有些冤枉,但这也是蜀汉人才匮乏的真实写照,诸葛亮为了迎回被吴国俘虏的张裔,委曲求全的承认吴国称帝的合理性,这几乎是在打先主刘备的脸,但蜀中人才的匮乏使得诸葛亮不得不牺牲国家荣誉来恭贺东吴大帝。

三国鼎立走势

“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隆中对》

诸葛亮死后,姜维接掌军队大权,其用兵思想实际上是与诸葛亮一致,根据三国鼎立的态势伺机而动。三国鼎立的局面一直是魏最强、吴次之、蜀最弱,因此蜀吴两国在大后期的战略方向也是一致的,东西两线的对魏战争也都“配合”的相当默契,根据战争发生的时间大致能看出,姜维的每一次北伐,都伴随着东线吴国与魏国的战争,最有机会的一次便是公元257年魏国将领诸葛诞发动淮南兵变时,姜维趁势兵出秦川,领万人出骆谷,可惜诸葛诞很快失败,被邓艾挡在芒水的姜维无功而返。


蜀国北伐事业中,虽然诸葛亮和姜维都打着“北伐中原”的口号,但实质上每次用兵都在五万以内,作为军事家,不会不知道五万人入主中原实际上是送死的节奏,因此蜀汉北伐的真实目的只是力图控制关中地区和陇右地区。因为魏国对于关中地区的统治并非牢固,陇右地区的羌族势力也多受魏国打压,积怨颇深,地方叛乱频繁不断,且魏国的作战重点一直偏向于吴国,因此蜀国根据天下态势,做出频繁北伐的举动是符合当时局势的。

个人因素

“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诸葛亮书蒋琬《三国志》


其实在诸葛亮死后,掌管军政大权的是费祎,姜维直到费祎死后才真正独揽军权,诸葛亮对于姜维的知遇之恩不用赘述,但诸葛亮北伐无功,病死五丈原,且不论先主刘备遗志复汉,但说诸葛亮这位伯乐未了之心愿对于姜维的影响还是非常之大的,因此在国家利益和个人意志上,姜维本人的北伐决心是不可忽视的。

然而蜀汉政权另外一个人对于姜维的“影响”也至关重要,那就是宦官黄皓,至董永去世以后,黄皓便开始成为刘禅的近臣,很快从黄门令做到奉车都尉,从公元258年开始操弄威权霍乱朝政,并非常排挤大将军姜维,虽然姜维此时已经北伐五次,但黄皓随后对于姜维的排挤对其盲目出兵是有促进作用的,以至于262年要求后主刘禅处死黄皓未果后,害怕引火上身的姜维直接领兵前往沓中屯田。惹不起躲得起也是其最后盲目出兵力图立功避祸的一个因素。

因此,姜维的北伐与诸葛亮几乎同源,为蜀汉打破困局,力求进取胜过坐以待毙,况且魏吴战乱频繁,关中之地是蜀汉有机会争取也必须争取的战略要地。


棍哥观史


首先不要用现代战争的综合国力论去套古代战争。因为现代政府的动员力非常强大,也就是说相对于政府而言,民众都比较原子化,国家的宣传机器和动员政令可以到最基层,故而一旦战争机器开动之后,国家可以最大限度的压榨自己的战争潜力,最终成为了国力的较量。


而在古代,国家的动员能力受到方方面面的制约和挑战,你能动员1%,我能动员3%,三倍的国力就被抹平了。萨尔浒之战,后金三丁抽一,大破明军四路围剿,分进合击又怎么解释?后金和大明完全不在一个水平线上吧。


古代的国力从来都不是最主要的决定因素。一场决战往往就能决定一个王朝的兴衰,毕竟如果国力决定一切,袁绍早就把曹操灭了,王莽早就把刘秀灭了。至于黄巢、李自成什么的根本就不可能掀起什么风浪。




说什么曹魏占据天下十分之八,蜀汉只有十分之一所以怎么都不能成功,这是纯粹站着说话不腰疼。

曹魏有曹魏的难处。西边有诸葛亮大军压境,东边有陆逊伺机而动,北方鲜卑雄主柯比能虎视眈眈。曹魏虽然家大业大,但是兵分三处还是紧张,就靠着一支大约五万人左右的中央军救急,诸葛亮一出祁山的时候,居然情况已经紧急到了魏帝需要亲征:



帝曰:“亮阻山为固,今者自来,旣合兵书致人之术;且亮贪三郡,知进而不知退,今因此时,破亮必也。”乃部勒兵马步骑五万拒亮。遣大将军曹真都督关右,并进兵。右将军张合击亮于街亭,大破之。

如果在街亭,马谡挡住了张郃,让诸葛亮全据陇西,割据凉州,勾连羌人和鲜卑,那么曹睿必然只能坐镇长安,曹魏再也没有任何的机动兵力能够调遣。东吴再来一次石亭之战,陆逊大破曹休,那么曹魏还能不能做稳中原就很难讲了。



可惜的是马谡兵败,连带着石亭之战的意义都小了很多。并且石亭之战的总指挥陆逊并没有周瑜那种於天下争雄的心思,没有用朱桓的计谋去试图吃掉曹休的十万大军,彻底打穿曹魏的江东防线,最终只是逆转了魏和吴的攻防,并没有让曹魏的东线崩溃。



说到陆逊,这个人的能力上并不比周瑜差多少,无论是设计除关羽、败刘备,破曹休等等都体现了陆逊的智谋。陆逊北伐中原数次,虽然战果一般,但是未尝一败。此人有点滑头,自保心太重,稍有挫折,就缩回江东。如果是周瑜,而非陆逊和诸葛亮东西合力,效果就可能会好很多。

曹睿、张郃、司马懿、郭淮和陈泰,虽然个人能力单个拿出来基本上都不如诸葛亮,但是好在名臣辈出,加上兵力优势在一起倒是也能拦的住诸葛亮。而这种名臣加明君的组合本身并不是必然的,如果曹睿昏庸一点,或者司马懿、郭淮失误了、中冷箭了,这些都是潜在的能够改变历史的事件,也都是可能发生的事情,再说历史上的年轻皇帝失国的事情并不少。




即便是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可以看看地图,五丈原在什么地方?司马懿千里请战,雄图顿屈,如果诸葛亮坚持个五六年,活到六十岁,怎么就看出北伐不能成功了?

这个答案下很多人说,姜维和诸葛亮最大的区别是姜维穷兵黩武,机会主义,其实这有点因果倒置——在诸葛时期,是因为诸葛亮无以伦比的个人能力加上刘备四方纠合的蜀汉残存的精锐对曹魏群英形成了压制,所以才能够在不穷兵黩武的情况下取得一定的战果。



而姜维最大的问题是:智不出于敌而力少于敌。无论是邓艾还是陈泰,都是和姜维智勇相当,甚至于可能还稍有过之的对手,而姜维时代统领的军队已经逐渐的益州本土化,当年随着先帝征伐四方的精锐已经日渐凋零。


姜维和魏国一帮水平相当又群策群力的对手在陇西攻防,一个挑衅一个屯田,姜维不靠机会主义撞大运,难道还要靠强大的实力平推邓艾么? 如果大家一门心思的屯田发展,曹魏完爆蜀国,这应该是从古至今,大家在这个问题上的共识,也就是说闭门搞发展是十输无赢的。只有打起来,不论是九输一赢,还是八输二赢,但是好歹有了一点赢的可能,就算自己能力比对方低,但是战阵之上什么都可能发生,万一胜了,就是转机。

其实,这些道理都明明白白的写在《后出师表》上: 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 不论后出师表是不是诸葛亮亲自写的,但是诸葛亮、包括姜维都是按照这个道理来做的。

而且姜维时代,北伐也并非全然没有机会。洮西大捷,其战果是诸葛亮都没有取得过的歼灭战。此战中姜维也是动员了蜀军全力,趁着司马师新亡,曹魏政权不稳的契机,在洮西大破王经,连邓艾都已经打了退堂鼓。 经众死者数万人。经退保狄道城,维围之。 幸亏陈泰一力坚持援救王经,同时姜维也犯了顿兵坚城下的问题,终于粮尽退兵。就像陈泰说的,如果趁着这一战之威,引诱羌胡,隔绝雍凉,那么姜维的这次北伐很可能部分达成诸葛亮未竟的事业——也就是蚕食雍凉。不过和智力相当的对手打仗,容易大胜大败,不久之后段谷会战,姜维赔掉了很多蜀军精锐,之后的北伐就再也没有取得相应的战果了。


大多数情况下,历史的偶然性远远大于个人的努力。如果诸葛亮晚陨落几年,如果姜维能等到淮南第三叛开始,司马昭分身不暇的时候再打出洮西大捷,都可能会有一个不一样的三国。就连同时代的张俨在评价诸葛亮的时候都有说道:

“孔明起巴、蜀之地,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国,其战士人民,盖有九分之一也,而以贡贽大吴,抗对北敌,至使耕战有伍,刑法整齐,提步卒数万,长驱祁山,慨然有饮马河、洛之志。仲达据天下十倍之地,仗兼并之众,据牢城,拥精锐,无禽敌之意,务自保全而已,使彼孔明自来自去。若此人不亡,终其志意,连年运思,刻日兴谋,则凉、雍不解甲,中国不释鞍,胜负之势,亦已决矣。 昔子产治郑,诸侯不敢加兵,蜀相其近之矣。方之司马,不亦优乎!”




古代王朝的兴衰,只有长期的、大势上的必然,具体谁能够一统天下,充满着各种偶然,所以根据某一个偶然的、概率的结果去论断某某做的是无用功,不过是:“书生轻议冢中人,冢中笑尔书生气!”


大罗言酒


首先,蜀国这个平台没法和魏、吴相比,论经济实力,蜀国是最弱的。所以,无论是否北伐,蜀国是迟早要被吞并的。历史上好像还没有一个王朝是从蜀国起家而走向天下的,顶多是偏居一隅,时间长短而已。

其次,正因为上述原因,进攻是最好的防守,攻出去,或许还能够震慑魏国,使其不敢轻举妄动,反而可能延长蜀国汉祚。

另外,诸葛亮和姜维把匡扶汉室作为他们一生的使命。这也是为什么诸葛亮选择姜维的原因。有生之年,如果北伐成功,这也是完成了他们平生的夙愿。这是姜维的毕生追求,否则他也不会在最后关头还与钟会一起,再图复兴的。

最后,在蜀国内部,派系林立,既有本地派,又有外来派,外来派中即有北伐派,也有休养生息保守派。北伐或许是巩固姜维权力的唯一选择。这也是为什么姜维不顾一切派死士郭循刺杀主张休养生息的费祎的原因。


人文悟宇


姜维(202年-264年),字伯约,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东南)人。

曾经的翩翩美少年

《三国志.蜀书.姜维传》里面简略地记载了姜维的生平以及北伐经历(该书一贯如此),说他“少孤,与母居,好郑氏学。”,所谓郑氏乃是郑玄,是一位精通古今经文,结束了三百多年的古今经文之争的儒学大家。姜维在学习郑学同时,也是诸葛亮在军事上的衣钵传人,乃是一位文武兼修的英雄。

姜维二十七岁因为受到魏国方面的怀疑而投靠蜀汉,后随诸葛亮五次北伐,因诸葛病故而暂时偃旗息鼓,后成为蜀汉后期唯一的顶梁柱。

后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事变之后,夏侯霸投靠蜀汉,得到魏国详细情报的姜维于是开启了“九伐中原”(史书记载前后共11次,夏侯霸来了之后9次)的举措。

战阵上的烈烈英风

说是九次北伐,其实可以称之为九次边境冲突更加合适。鉴于蜀汉在刘禅和黄皓等人的折腾下国力江河日下以及自身权利所限,姜维每次调动的兵力少不过数千,多不过数万,虽然给予了魏国极大的打击和震撼,却丝毫不能对魏国潼关以西地区造成实质性威胁,反而无端消耗了蜀国仅有的国力,为后来的亡国埋下了隐患。

维奋武扬威,杀入魏军之中,左冲右突,魏兵大乱,自相践踏,死者大半,逼入洮水者无数,斩首万余,垒尸数里。王经引败兵百骑,奋力杀出,径往狄道城而走;奔入城中,闭门保守。--《三国演义》

在公元255年的北伐中姜维先在洮西大败王经,杀死魏军数万,然后马上被邓艾郭淮包了饺子,五千精锐的虎步中军被用来垫后而全军覆没。

按理说,姜维应该知道他主持的北伐比他的师父要更加艰难,那为何会执着地一次次向强大的魏国发起冲击呢?

初,姜维诣亮,与母相失,复得母书,令求当归。维曰:“良田百顷,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也。”--西晋《孙盛杂记》

诸葛亮的衣钵传人

第一,知遇之恩。如同刘备对待诸葛亮一般,姜维深受诸葛亮的恩惠,孔明丝毫不介意姜维的降将身份,带着他南征北战并给予了极大地信任,姜维也完全继承了诸葛亮“兴复汉室”的遗志,将师父的遗愿作为了自己的目标。不光是“九伐中原”,甚至于刘禅高举降旗准备动身当“安乐公”的时候他也未曾放弃复国的梦想,诈降之后策反了钟会,可惜最后功亏一篑。

第二,侥幸心理。虽然是诸葛亮的嫡传弟子,但与师父生平谨慎的风格截然不同的是,姜维用兵极为大胆,看他打仗都是心惊肉跳的。这样的战术对于队友的配合度和对手恰到好处的智商都是要求极高的,因此胜负参半不足为奇。

既然喜欢弄险,姜维也有全取关中的幻想,不过蜀国的国力不允许罢了。

乐不思蜀的刘禅

第三,内部因素。诸葛亮死后,蜀汉人才凋零,庙堂在蒋琬费祎死后逐渐被小人把持,尤以宦官黄皓最为突出。姜维曾想杀掉黄皓,但为刘禅所阻。而黄皓也因此忌恨姜维,屡屡想夺去姜维的兵权,然后加以谋害。姜维深知其中厉害,所以不敢放弃兵权。而保住兵权的唯一方法就是领兵出战。

高平陵事变之后的司马懿剧照--《军师联盟》

第四,外部因素。同时高平陵事变之后夏侯霸的投靠也让姜维产生了魏国“天下有变”的幻觉,计划乘魏国内乱之际而浑水摸鱼。但没想到出生世家大族的司马氏控制力和向心力如此强大,魏国丝毫没有分裂的迹象。

第五,国家战略。打篮球有一句话“守是守不住的”,虽然地形险要,但蜀地气候宜人,物产丰富,往往容易滋生奢靡腐化,军队战斗力在和平年代的退步令人吃惊。后世平定蜀地往往一战而定,东晋桓温甚至凭七千士卒就打成了目标。以攻代守,积极北伐,以汉中为屏障,保卫成都的安全,这个战略是诸葛亮在世时就定下的,而姜维则是忠实的践行者。

总而言之,姜维的北伐既有两代实现“兴复汉室”的梦想和执着,也有飞蛾扑火一般去主动牺牲的决然和担当。

然而,魏国方面于国力而言,甚至可以一边休养生息一边与蜀国周旋,于将帅而言,邓艾钟会都是仅仅略逊于姜维的存在,何况魏国人才鼎盛,能够独当一面的如郭淮、陈泰等人何其之多。

蜀汉后期的优秀将领已然寥寥,唯有王平,张翼,以及降将夏侯霸等,出现了“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窘境。跟诸葛亮一样,姜维一人要肩负起统帅,大将,参谋的全部职责,有时还要面对失约的胡济这样的猪队友和扯后腿的黄皓,这仗其实是没法打的。

综合统计这11次北伐,姜维大胜两次;小胜三次;平手四次;大败一次,小败一次,总的来说还是胜多败少,损失方面也是优于魏国。而且姜维北伐的基点已经从诸葛亮时秦岭西县和子午谷一线推进到西县以北金城和渭水南岸的芒水一线了,应该说比起诸葛亮的寸土未得要略微强上一点。魏军也一直被卡制在秦岭一线,地小民穷的蜀汉自诸葛亮时代起一直军事压制占据九州之地的曹魏,甚至被迫采取战略防守长达三十多年,这在中国军事史上的唯一。

至于北伐中两次败在魏将邓艾手里也是情有可原。以逸待劳,从兵力和补给上全面占优的邓艾能够打败姜维并不值得称道,况且总战绩一点便宜都未能占到。

倘若攻守易形,邓艾能有几分胜算呢?姜维的军事能力绝对是指的肯定的,而绝非邓艾自夸的“姜维,自一时雄儿也。然与某相值,故穷耳。”

诸葛亮镶星续命失败

问题出在双方的综合国力对比上,中原鼎盛的生产力令曹魏在诸葛亮过世的十年休养生息里蒸蒸日上,进一步拉大了双方的差距。如同一个相扑选手和一个体操运动员在比赛割肉,少个几万大军魏国完全不会伤筋动骨,而蜀国则一败足以偏瘫。

历史上对于姜维和北伐行为也有许多评价。

郤正著论论维曰:“凡人之谈,常誉成毁败,扶高抑下,咸以姜维投厝无所,身死宗灭,以是贬削,不复料擿,异乎《春秋》褒贬之义矣。如姜维之乐学不倦,清素节约,自一时之仪表也。”--《三国志.蜀书.姜维传》

姜维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明断不周,终致陨毙。《老子》有云:“治大国者犹烹小鲜。”况于区区蕞尔,而可屡扰乎哉?--《三国志.蜀书.姜维传》

在《三国志》中陈寿虽然通过郤正之后肯定了姜维的人品,但对于其“玩众黩旅,明断不周”却是充满不屑,甚至贬低他仅仅“粗有文武”,后来《资治通鉴》的评注者胡三省也斥责姜维“屡败而不止, 为亡蜀张本”。

其实他们也没说错,众多史家对于北伐的行为历来褒少贬多,这甚至可以算上诸葛亮的六出祁山。不同于诸葛亮的是,历史上对于姜维的评价是毁誉参半的,就如同他的战绩,甚至说坏话的还要多一点。

维为人好立功名,阴养死士,不修布衣之业。”“姜维欲速立其功,勇而无决也。--西晋时期文学家、思想家傅玄

异哉郤氏之论也!夫士虽百行,操业万殊,至于忠孝义节,百行之冠冕也。姜维策名魏室,而外奔蜀朝,违君徇利,不可谓忠;捐亲苟免,不可谓孝;害加旧邦,不可谓义;败不死难,不可谓节;且德政未敷而疲民以逞,居御侮之任而致敌丧守,于夫智勇,莫可云也:凡斯六者,维无一焉。--东晋中期史学家孙胜

对于这些评价,读来有断章取义的感觉,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姜维身无余财,亦没有弄权挟主的举动,无论从哪方面讲都是忠臣良将的楷模。且自古英雄并非皆以成败论之,姜维之悲壮难道啻于项羽乎?

天水夸英俊,凉州产异才。系从尚父出,术奉武侯来。大胆应无惧,雄心誓不回。成都身死日,汉将有余哀。--罗贯中《三国演义》

姜维为蜀相,国亡主辱弗之死,而死于钟会之乱,惜哉!非死之难,处死之难也。是以古之烈士,见危授命,投节如归,非不爱死也,固知命之不长而惧不得其所也。--西晋干宝

从许多偏正面的评价来看,透露的则更多是一种壮志未筹的惋惜,其实姜维的人生轨迹与其师诸葛亮何其相似呢?比起钟会这种空有才华却毫无政治信仰的人,姜维的忠臣属性可谓坚持到了人生的最后一刻,然而他终究不是韩信李靖这样重生未尝一败的军神,复兴汉室也许在他的能力范围之外吧。

姜维志在复蜀,不成被杀,其赤心则千载如生。之于蜀,犹张世杰、陆秀夫之于宋耳。但讥其玩众黩旅,以致陨毙,寿岂不知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清代史学家王鸣盛

王氏的评价是相对中肯的,与国家而言姜维就如慷慨赴死的宋末三杰一般义无反顾,并非其“不伐贼王业亦亡”和北伐的艰难,而是个人的品质和操守驱使着他一次次毅然决然的选择北进。

“中流击楫”的祖狄和“闻鸡起舞”的刘琨伟大吗?打的北方蛮族屁都不敢放一个的刘裕厉害吗?不管如何他们也如姜维一般未能完成克复中原的伟业呢。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并不意味着死板或愚蠢,更多的是一种悲壮。

在笔者眼中,无论哪个角度而言,姜维都无愧于顶天立地的大英雄。没有人能够用所谓的道德去绑架他人坐以待毙,也不能以绝对的成败去给一个历史人物盖棺定论。

能力方面,姜维号称“幼麟”,这在三国中是与卧龙凤雏和冢虎齐名的绰号,虽然貌似力有不逮,但也算是极为难得的水准了。

自二十七岁降汉成为汉臣,五十九岁死于乱军之中,姜维三十二年戎马倥偬,竟不得善终,可谓是也势也,天下兴亡终非一己之力所能改变的,这也许就是诸葛亮和他师徒二人的宿命吧,最后就用下面这首词缅怀他英风烈烈的过往吧。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杜甫《阁夜》

我是专注于别具一格的文史的凉州七里,也可能是全头条当下粉丝最少的黄V,请多多交流,不吝赐教,评论区已经不远了。总之烦请点个赞先,要不再帮我加一个关注吧,反正都已经看到这里来了。


凉州七里


首先姜维是诸葛亮派系的,是主战北伐派。在一定意义上刘备,关羽,张飞等早期将领都是主战派的,在他们的观念里,只有中原才是汉室正统,只有打回中原才能名正言顺。再有,在刘诸葛等眼中,魏是篡汉,是贼,而蜀是正统,复汉伐贼是蜀的任务,是顺应天道。

再有姜维作为孔明的徒弟,一生受孔明的大恩,受孔明器重,而伐魏复汉是诸葛亮一生的追求,姜维受诸葛亮影响,也将伐魏复汉作为人生目标,伐魏复汉也是报恩,报孔明的恩,报蜀的恩。

再次,诸葛亮活着的时候独揽大权,朝中自有大臣看不惯,对诸葛亮心生妒忌,姜维作为诸葛亮的得意门生,自然不受待见,姜维有没有诸葛亮那么大的权力,虽说刘禅看在诸葛亮的面子上没说什么,表面赋予姜维大权,但其实姜维在蜀地是没权的,只有北伐,姜维才能真正掌握实权。

最后,蜀地也是派系林立,争斗不休,既有原来的本地派系,又有当时刘焉入蜀时带的刘焉派系,后来又多了刘备入蜀时带的刘备派系,几大派系也是明争暗斗,其中的林林总总也不是一言两语能说清楚的……



恋上一只妖


姜维好立功名,又受诸葛亮托付,故一直北伐,且蜀国国力远不如魏国,北伐也是一种生存手段


Vincent624


战争是政治的延伸。这句话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蜀国要一次次北伐,即使后期无力支撑的时候还在继续。

蜀国建立的政治口号就是“北伐汉室,恢复中原”,这个政治口号在前期的时候给蜀国带来了巨大的政治优势,使其政治合法性大大加强,也招募到了一大批人才,但是事情也有弊端。在后期,蜀国已经无力北上的时候还要坚持北伐,就是因为这个沉重的政治包袱,不得不北伐。

其次就是转移国内矛盾,在后期,蜀国内部也是矛盾重重,争斗不止,为了转移国内矛盾,同时也为了继承诸葛亮遗志,姜维坚持北伐


大愚海谈


姜维执行的是诸葛亮路线,三国蜀国实力最弱,但却是最能折腾的国家,诸葛亮以攻为守,七出祁山,没能动魏国一根毫毛,却把蜀国折腾的骨瘦如柴,可以说诸葛亮的穷兵黩武加速了蜀国的灭亡,蜀国往外功很难,但外面的人也很难攻进来,如果诸葛亮注意修养生息,蜀国绝不会过早灭亡。

后期的姜维,就是诸葛亮留下的影子,为了姜维的权威,不惜除掉大将魏延,姜维是执行了诸葛亮的政策,但当姜维被围困住时,邓艾轻松的就攻下了蜀国,因为蜀国空虚的真的派不出兵来。蜀国之亡,亡于国弱,但也是亡于诸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