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好還是理科好?


文科好還是理科好,這可能是中國學子和家長們永恆討論的問題之一了——只要這個教育選拔制度不變。

我想,是該有個明白人終結這個話題了——當然永遠不可能終結,因為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到這篇文章,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想明白,更不是所有人都這麼想的。

文科好還是理科好?

在我的理解裡,大眾語境下,所謂的文科好還是理科好無非是指——以後工作哪個可能更容易就業和可能賺錢更多。大眾語境,意思就是你和你孩子都知道你和你孩子不是愛因斯坦,不是30歲拿到普林斯頓終身教授職位的平常人,也不是能在25歲年賺幾千萬的明星,更不是能創立BAT的商業天才,因為這些無法預料。當然,也可能你子女是天才,而作為父母的你不是。

首先我要說的是,人的命運沒有文科和理科的差別,而是人和人的差別。絕大部分人選擇文科還是理科,也僅僅是選擇文科還是理科而已,尤其是那些連985211都考不上的普羅大眾。家裡也沒關係,也沒錢,父母條件也一般——如果孩子連985211都考不上,那就是看孩子自己命運了,這個沒的說。反正家裡條件也一般,孩子學習也一般,這就是看自己是什麼人了,看命運了。


回到文科還是理科的問題。一般來說所謂的文科還是理科,在大家的心理都有一種潛意識——就是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就是理科好找工作,以後靠硬技術吃飯,不愁吃飯,而且更容易成功。

首先我想說的是,這個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思想,是中國曾經計劃經濟時代,工業化建設時代和物資匱乏年代,產品仿製和研發人才匱乏的年代語境下的話語。是個過時的話語。

我就不分析以前了,直接說現在和未來。

文科好還是理科好?

一般來說現在的產業格局,一線城市是企業總部聚集地——高端產品研發中心和營銷總部,二三四線城市是企業銷售分公司和製造工廠所在地——這個語境是排除了體制內的。至於說你去體制內哪個好,可能絕大部分崗位是看關係了——這個不在我們討論的範圍內。你不能說你父母是屌絲,狗屁沒有,錢沒有,關係沒有,就靠學個文科還是理科孩子就能在體制內當上啥,這個我們不討論。

就是在市場經濟語境下,一線城市是企業總部聚集地和營銷總部。我相信大家都聽說過微笑曲線,宏碁電腦的老闆當年提出來的,很有代表性,就是這麼回事。一線城市是研發和營銷即品牌市場總部,就是微笑曲線最掙錢的U字型兩端。至於二三四線城市呢?——剛才已經說了,是企業銷售分公司和製造工廠所在地——即微笑曲線U字型的下端。

那話就得這麼說了,如果你是處於產業價值鏈的下端,那無論你是學文學理,都是下端,區別就是你是工廠負責人還是銷售部負責人。如果你是處於產業鏈的上端,那無論是研發還是營銷,你都是上游。這是其一,也就是地方非常重要,同樣的人,地方不同,命運不同。

現在回來分別討論兩種情況。一般情況下,父母,不管是一線還是二三線城市的父母,凡是家裡條件不錯的,開明的父母,肯定是想讓孩子越走越好,越來越牛逼的——不管是在一線還是二線。只是絕大部分牛逼的會去一線,個別漏網或者有關係的會回到二三線。

文科好還是理科好?

職場人

現在的問題是,一線城市的研發,尤其是BAT華為OPPOvivo這種級別的公司,如果只是做研發的執行層,那也就是那麼多工作,無非好公司待遇好點年終獎高點,差公司看運氣了,這個沒的說還是有區別。

營銷性質的也是一樣。一般來說,社會分工和收入分配,在同一水平的不同職能人群中,最後都會越來越平均,拔尖有,但很難,背景需要特別好,或者自己創業或者怎麼樣我不知道了。從這點來說,文理科打平了,理科略佔優勢,因為同一層級的人,理工科的研發工資會略高於做市場營銷的人——尤其是在現在金融科技化和產業互聯網化的背景下。

但有另一個問題,就是技術性的工作,除非是商業小奇才或者創業小天才,或者是性格本身就勇於承擔風險自己乾點啥接私活,或者性格本身就比較善於管理,而且在一個一線公司呆的時間足夠長,自然慢慢走到管理層。

而文科生所做的工作,在一線城市,絕大部分是第三產業工作。第三產業有個特點,行業集中度特別低,容易創業,容易經商。打工畢竟是打工,工資再高也沒有小有成就的創業者有錢,這是個問題。而現在不管是金融科技化還是互聯網,其實運營化趨勢很明顯,運營大家知道吧,說白了就是文科生的天下——當然有很多理工科生來做,但本質上這是個偏營銷性質的崗位,是個文科崗位。從這點來說,文理科好壞——我認為在一線城市,文理科好壞——文科6:4勝出。


再說二三線。

我曾經有個朋友,重慶某二本工科畢業,覺得理科比文科好太多了。畢業兩年去了成都華碩的工廠,具體做什麼我不清楚,估計是QC性質的工作,月薪4500,他對未來充滿了理想。可是在我的理解裡,首先以他的學歷,肯定做不了高技術研發,最多能做一些應用型改進(這已經是上限了)。而且工廠這個東西呢,非常的製造業——非常的體制化和非個性化,尤其是在這種所謂的大公司(在這裡,所謂的大公司追求其實很可能害了他)工廠裡,因為他就是個nobody,不會有人關注他的,何況他做的工作本來就沒啥技術含量。雖然我多年沒跟他聯繫,但是我和一個和他情況類似的朋友還有聯繫,大概工作5年月薪7000吧。也不是本地人,家裡也沒錢沒關係,也是男生。從這點來說,反而是我認識的在重慶成都做廣告做營銷性質工作的朋友,要麼都已經月薪八九千甚至過萬了,要麼賣保險的都已經月薪好幾萬了,還有幾個文科生自己做點小買賣就不說了,肯定收入遠超他們了。二三線城市文科比理科,我認為是7:3。

文科好還是理科好?

當然了,有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就是:人的命運不是文理科的問題,而是人本身的問題。就是你的家庭條件,你的性格,你的平臺好壞,不管是學校平臺還是公司平臺。我覺得這是因人而異的,畢竟人跟人不同。但是總體來講,除非你是個技術小天才,真的熱愛技術,或者至少你能考上一個前20的工科院校,而且是熱門工科專業,如計算機通信電子等,才意味著你能夠無憂進入一家一線研發企業做研發有高工資,並且你不僅吃苦耐勞做牛做馬,性格還不錯能處得來關係,逐步晉升到管理崗,不至於35了還跟狗一樣寫代碼,我覺得學理工科是不錯的。

比如我哥曾經的一個同學,本科學習並不好,中國礦業大學徐州校區的。但那個人,是真的熱愛計算機。我哥中科院研究生宿舍裡三個人,他本科最差,但計算機最牛逼,最後拿了世界算法大賽的第三名(好像叫這個名字這個比賽反正很吊就是了不重要),後來他就應聘了五個公司,全部拿到OFFER,包括了當時在國內招聘的最好的五家互聯網公司,谷歌 微軟還有其他啥來著。後來FB第一年來華招應屆生,他馬上畢業了但是也趕上了,直接去美國了,具體薪資和待遇忘了,十幾萬美元年薪3年還是多久給綠卡來著忘了。我哥中學本科比他好得多,但是計算機沒有他牛逼。但你真的很熱愛?很牛逼?至少我哥還是個TOP本科和研究生畢業。

所以理工科賺錢,對本人的技術能力或者商業能力其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當然了,學什麼普通人賺錢都不容易,文科生垃圾更多。但至少你的性格開放,自信,能扯淡,拉關係,即使學習不好,機會還是不少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