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平安城仅800日军,李云龙有上万人,为何打了2天才破城?

蒋华浪


李云龙10000兵力攻打800日军驻守的县城,2天攻克,这不是故意低估八路军战斗力,这是过于夸大八路军战斗力的神剧剧情!

《孙子兵法》有云: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十则围之,就是双方战斗力相当的情况下,有十倍兵力就可以围困攻坚。李云龙虽然兵力是平安县城日军的十倍,但八路军战斗力远不如日军,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军事冒险!

如果此战失败,不仅独立团番号会被撤销,李云龙也难逃军事法庭审判甚至开除党籍开除军籍处分!

为什么说一万八路军打八百日军毫无胜算,是神剧剧情?

必须知道,平安格勒战役,是小说家都梁虚构出来的,真实的抗战历史中,并不存在这样一场战斗。

这就必须去研究一下抗日战争中的真实案例。

案例一:1940八路军关家垴战斗

关家垴战斗,八路军集合3个旅2个团共2万人,对日军冈崎支队500多人进行围歼,血战2昼夜,歼敌200,自损2000人,只好放日军离开。

这是日军的极盛时期,八路军集结最精锐的主战部队进行围攻,也需要动用40倍兵力!

案例二:1945新四军收复睢宁之战

1945年4月,新四军第三师趁敌人不备,集中11个团,1.4万余人,发起阜宁战役此役,共毙伤俘伪军2412人,攻克阜宁城及其外围据点22处,收复国土280平方公里。

阜宁之战,是没有日军做对手的,但这里的伪军2000多人,都是当初中央军叛国投敌的,是伪军中战斗力超强的一部。

案例三:1944远征军收复腾冲之战

不谈腾冲外围战役,具体在腾冲攻坚战中,日军是148联队(3000余人),我军则集中了3万兵力,更有60多架轰炸机战斗机,还有数百门火炮。

如此兵力悬殊的战斗,国军从兵力到装备占尽优势,依旧打的很艰苦,最后战死9000人,攻占了一片废墟的腾冲县城。

案例四:1945八路军收复灵丘之战

1945年3月,晋察冀军区围攻灵丘地区日伪军,相继攻克三山镇、北罗等二十多个据点,孤立了灵丘城。城里日军弃城而逃,六十余名伪军开城门投降,八路军收复了雁北重镇灵丘城。

直到抗战末期,基本上只有国军中最精锐的远征军和我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主战兵力可以以十倍兵力大量火炮助阵才能收复县城,李云龙这样的二线部队,火炮只有一门意大利炮,还只有两发炮弹,要攻打县城是不可能的!


历史知事


老实说,李云龙靠着这一万人攻下平安县城,已经是编剧故意夸大的结果了。


我们先来看一个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真实案例:关家垴之战。

时间发生在1940年,日军一支小股部队深入到了八路军核心腹地,这支部队叫做“冈崎支队”,人数为500多人。

面对这这支落单的日军,彭老总决定一口吃掉。于是八路军集结了包括129师两个主力团772团和769团在内的共计8个团1万余人把冈崎支队包围在了关家垴。

然而,就是在这样20倍人数的优势下,八路军1万多人和日军冈崎支队500多人激战一昼夜,在付出了2000多人伤亡的情况下,才击毙了日军400多人。最终因为日军援军即将抵达,冈崎支队剩下的100多人突围而去。


接下来再来看《亮剑》中的被网友戏称为平安格勒战役的平安城之战。

李云龙方面,独立团加上县大队和区小队总计近万人。日军方面在平安城大概是一个宪兵队和步兵中队,人数在400人的样子,如果加上城中的伪军,人数应该超过1000人。

也就是,李云龙要攻下平安城,难度远比关家垴之战要大的多。

要知道,关家垴之战的772团和769团可都是出自八路军12个主力团,都是精锐;而李云龙的独立团才刚刚扩张到近万人的规模,战斗力参差不齐。再加上还有平安城厚厚的城墙,李云龙要攻下平安城,这个难度相当之大。

如果没有二营长的意大利炮,如果没有新一团、新二团、晋绥军358团在外面帮李云龙抵挡住了援军,如果没有主角光环,李云龙的独立团怕是要交待在平安城之外。

说了这么多,估计有人要说我一直在夸大日军的战斗力,贬低自己人。

其实,并没有,这就是真实的历史。我也没有贬低自己,恰恰相反,在火力装备差距如此之大的情况下,我们没有屈服,依旧坚持抗战到底,最终把日本人赶出了中国,不是正是体现了我们大无畏的决心吗?


胡史乱翔


这个,不仅仅是装备差惹的祸。

平安县城难打么?

难,非常难,这个毋庸置疑。

800人的守军加上几十人的特工队,平安县的守城兵力接近日本的一个步兵大队,即差不多相当于一个团的兵力了,加上坚固的防御,可以说独立团打平安县城的难度远远大于接手772团攻击已经被打残了的山崎大队。尽管当时李云龙手里已经有差不多一个师的兵力了。另外,当时八路军的综合素质不高也是事实,这不仅仅是装备差的原因,还有就是新兵战术素养和实战经验尤其是包括李云龙等指挥官在内的攻城的经验严重不足。毕竟从日本大扫荡到李云龙打平安县城,不过三年左右的时间,独立团从大扫荡中突围时仅剩下了不到半个团的兵力,也就是三四百人的样子。而打平安县城的时候,独立团已经有8个营,近万人了。扩充了30多倍。因此,独立团人数虽然众多,但实际攻城拔寨的能力并不强。

还有一点就是日本的要塞式防御部署和他们宁死不降的“武士道”精神,也是攻打平安县的一道严重的障碍,毕竟日本兵源极其有限,要想发挥每个人都最大战斗力,只能更多的凭借坚固的防御工事和更强大的宁死不降的决心。以中国远征军第二次入缅作战的腾冲--高黎贡山之战来说,日本把腾冲打造的跟铁桶一样,地面碉堡群与地下通道群完美结合,让远征军每前进一步都付出了血的代价。最后借助于喷火枪,远征军几乎烧光了腾冲的每一座房子,才终于拿下了这个小县城。而高黎贡山的争夺战则更加惨烈,凭借着俯射的优势加上永久的地下防御工事,仅仅两千余日本兵就把十万远征军挡在山下一个多月。若不是当地百姓指路,这个时间会更久。由此可见,平安县城对独立团来说它的防御程度了。因此,战后总部的参谋说平安县城是重兵防御,工事坚固,为他们的以后攻城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并不夸张。

至于四周赶来增援的日军,除了独立团六连实际参与了阻击之外,其他都是友军在帮忙,独立团并没有分出多少兵力去参与阻击。

可以说,独立团凭借着自己一个加强团的兵力强攻平安县城,打下来的几率其实远没有打不下来的几率高。这个,还要多亏了二营长的意大利炮。李云龙能用两天的时间打下平安县城来,已经是非常非常理想了。这个即使在总部看来,也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因此,蒋委员长给李云龙发奖状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李霄鹏说:“最近几轮比赛,我的意大利炮。。。”

李云龙拍拍他的肩膀:“嗨,嗨,哥们,你走错片场了!虽然咱俩都姓李,但这是我的场子!!二营长,你TND意大利炮呢?给老子拉上来!”


陌上云白


对越反击战中,我军刚刚配发81式自动步枪的小分队,前出侦查,发现敌偷袭部队后,二人负责到安全地区发报,二人负责给敌人制造混乱,打乱敌进攻节奏,这两名战士利用81步枪的点射精准的特性,分别占据两个小高点,交叉轮换在200米的距离上精确射击,对方组织多次进攻,始终无法突破正面道路,两个战士阻挡对方将近一个连队半天时间,后来据俘虏交代,敌方始终认为我方有多名狙击手在那里,所以800日军弹药充足,组织合理,不靠攻坚武器没有那两门意大利炮,仅仅靠人估计还够呛攻下来。云南腾冲大战,日军守军仅仅1000人,利用坚固工事,以全员阵亡的代价,造成国军二万多人的牺牲,伤者无数,虽然此战打出了我军的硬气,但是伤亡是巨大的,对方也仅有1000人而已。


红流连9


日军占领中国的县城省城有两千多,日本驻军只有一百万左右,小县城才驻守两三个人,其他都是武汉政府的伪军。这就是真正的历史,我们20个人也打不过一个日军。

亮剑李云龙全歼山崎大队,真实历史却是2万人围剿500人的关家垴战斗以失败而告终。不要被抗日神剧骗了,电视上到处都是成群结队的日军。日本占领南洋,太平洋,东北,还要和蒋介石美国两军对垒,根本就没有多余的兵力驻守农村,日军也从来没有进攻过延安。

中日双方一直没有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才宣战),日方一直希望和蒋介石和谈,可惜蒋介石一直忽悠。日本看已经扶持了汪精卫的国民政府。就不再去大举进攻重庆。转而占领太平洋和南洋各国。觉得中国牵制住所有日本兵力的人醒醒吧,太平洋战场上的日军是中国战场上的好几倍。美国做过统计,如果攻到日本本土,而要牺牲100万美军。


达o芬奇密码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平安县城里边有多少守军?

平安县城里有日军一个步兵中队,一个日军宪兵队加上伪军一个大队。

日军一个中队大约180人,一个宪兵队大约200人。伪军一个大队大约1100人。也就是说平安县城里有1500人左右,当然伪军的战斗力不强。这一支伪军部队最开始是国民党的保安部队,只能算是三流的部队,日常也就负责维持社会治安,围剿土匪而已。


平安县城的城墙是明朝崇祯年间修筑的,高四五丈,上边有宽宽的马道,砖块是糯米汁拌灰浆砌成的,坚固无比。

城内的日军又根据平安县城的特点,在城墙上修筑了防御工事,这就进一步增加了攻坚的难度。



在李家坡之战中,八路军129师加上总部特务团,围攻川崎大队都伤亡惨重。最后还是靠李云龙的办法,先是土工掘进50米,然后用3600颗手榴弹教训了这伙日本人。

然后是全团冲锋,才最后解决了这帮日本兵。要知道取得这个成果的前提是程瞎子的772团伤亡过半,也消灭了川崎大队几百人的情况下才取得的胜利。

这个故事的原型是关家垴之战,当时八路军用了1万多人围攻日军一个大队,最终付出了2000多人的伤亡代价,也没有能够拿下这场战役。在日军援兵到达的情况下,不得不退出战斗。

按照国民党中央军和日军交战的办法来看,只有具备五倍于日军的情况下,才可以一战。八路军的装备更差,所以攻打一个地方的难度就可想而知。



李云龙能用两天的时间攻下平安县城,已经是创造了一个奇迹。

古代的城市都分内城和外城,正常情况下外城边还有护城河。只有突破了坚固的外城,才能攻入内城。只有拿下了内城,才算取得了胜利。

平安县城的护城河早已干枯,这为李云龙攻城提供了不少方便。李云龙部5000多人,把平安县城围得水泄不通,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同时发起攻击。



李云龙亲自指挥北城门的进攻,他命令用迫击炮和机关枪压制城上敌人的火力,由突击队员抱着炸药包去炸毁城墙。

北城门首先被突破,城内的伪军一哄而散。独立团和300多日军展开了巷战,拼刺刀和近战构成了这场战争中最为残酷和血腥的一幕。



最后山本的特战队被包围在狭小的内城之中,山本特战队装备精良,清一色的美式冲锋枪,不管是点射还是连发,基本上都不浪费子弹,战术素养极高。

虽然四面八方有丁伟的新一团和孔捷的新二团,再加上楚云飞的358团,他们分别阻击了日军的一个联队。但日本的援军还是无限逼近了平安县城。

李云龙为了减轻伤亡,尽快解决战斗,就下令用二营的意大利炮轰炸了拒绝投降的山本,当然秀琴也在轰炸中牺牲。

这场突如其来的战争,让华北战场的许多日军被迫前来救援。后方的空虚给八路军游击队和武工队提供了不少的进攻机会,道路和据点很多都被破坏。因此日本援军得到平安县城被攻陷的消息后,就马上撤退了。


新知传习阁


别说是有坚固城墙和永久性城防工事的县城,关家垴只有500鬼子,在仓促构筑的临时野战工事的辅助下,二万八路军激战二天都没有打下来。东团堡战斗,八路军一个主力团二千多人,攻打170个鬼子据守的据点,也是打了两天两夜,最后是用迫击炮向据点里发射大量的辣椒面,把鬼子熏出来才打下来的,李云龙部的老兵只有五六百人,其他基本上是新兵和地方民兵,基本没有重武器,战斗力其实很低。

近代战争中,如果攻击有坚固城防和重兵驻守的城市,肯定是需要强大的炮火辅助,装甲部队的突击,步兵也必须配备利于巷战,近战的速射武器,便携式直射炮火,比如美军配备的冲锋枪,散弹枪,火箭筒,无后座力炮,喷火器,催泪瓦斯等等,而我们的八路军实在是太穷了,基本上就是使用步枪和少量的机枪和一点炸药,主要依靠牺牲战士的生命,去攻击配备了坚固工事和强大火力的鬼子,所以,不到万不得已,八路军是不会主动打这样的战斗的


狼的影子319


1、平安城守军很强悍;

别看只有八百来号日军,但里头都是日本正规野战军,而且还有一部分山本的特种部队,单位战斗力不李云龙部能比的。



拉上几千人,再加门二营长的意大利炮,平安城也不是说拿下就能拿下的。李云龙部能2天破城,算是很成功的攻坚战了。

2、八路军量多而不精;

李云龙的独立团一下子拉出上万人来,看规模很壮观,但其实战斗力很一般。正规的八路军还是原来那几千人,其余大部分都是县大队、区小队,也就是俗称的土八路。这些部队,打仗全靠不要命。毕竟武器装备太差了,基本都是土枪土炮,连像样的军装都没有。



3、日军各处据点均来援军;

平安城战役真不是盖的。剧中都说了,整个晋西北都乱成了一锅粥,连太原也来鬼子了,而且还是整个联队整个联队的支援。



不仅日本各处援军增援平安,中国军队各部也相继投入战斗。除了八路军各部,晋绥军、中央军也都有部队参与阻击日本援军的战斗。



正如楚团长说的:“不管是谁,我楚云飞一定帮帮场子!”


这些历史要读


在亮剑这部电视剧里,平安城战役算是一个高潮部分,那为何日军仅仅800人,李云龙有一万余人却打了两天呢?我认为这是正常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当时敌我双方武器装备差距巨大,在历史上,直到后来的解放战争,八路军都是小米加步枪的水平,而日军可以说是武装到了牙齿。就拿武器装备远高于八路军的中央军来说,在腾冲战役中,日军依靠有利条件给国军造成的伤亡比例几乎是一比十几甚至是二十几。另外真实历史上的关家垴之战中,我八路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两万余人围剿日军的500余人,最后还是让部分日军逃脱,这充分说明当时敌我双方武器装备的差距。


其二是日军训练有素,加强城内有大量的日伪军,使得日军的战斗力进一步加强。电视剧中也说了山本毕业于德国的慕尼黑军事学院,且其麾下是军官组成的特战精英,武器装备等都是最好的。这就是说山本及其部队都是日军尖刀中的尖刀,而李云龙所部长期分散作战,且还有相当一部分还是民兵。在这种情况下能打赢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其三是八路军缺乏城市攻坚作战的经验,而日军坐守城墙,在地利上占据了优势,加上日军在武器上大大领先于我八路军,所以才让李云龙苦战两天才拿下平安城。


电视剧毕竟是电视剧,如果放在现实中,一万八路军能否拿下城防坚固的平安城还是两说。


天帝赖元和


认真看过抗日战争双方损伤数据的,对于日军的战斗力应该大致了解,国军和日军作战,伤亡大约在1:9,在抗日战场上,最惊人的还有1:90的伤亡比的战役。所以,这也能解释李云龙攻打平安县城的困难了。

主要原因,战斗力悬殊。

李云龙的上万之众,和李云龙之前所在的团不同,都是各营分散在华北招来的,虽然人数众多,但是可能都刚加入训练不久,战斗力不可同日而语。以八路军战斗力最强的115师为例,平型关打伏击战,损伤也有几百人之多,敌人只是日军一个淄重队。李云龙隶属于129师,又是刚招来的万余人,综合战斗力不会高于国军太多,面对几百守城的日本精锐,战斗力方面只是占据了一点优势而已,并没有表面的优势那么大。日军最强的部队是最初侵华的那一支,后来加入伪军,也就是所谓的皇协军,战斗力才大打折扣了,守卫平安县城的几百人都是正规的日本野战部队,还有几十个特战队员,在火力配置和装备上,都处于绝对的领先位置。所以,战斗力上,李云龙方面靠着人数和作战意志,稍微占据优势,打两天很正常。


第二因素,攻守位置

李云龙攻打平安县城,属于攻坚战,不是八路军所擅长的游击战,经验肯定不足。另一方面,日军战斗力强悍在于军事素质过硬,每一个军官军事素质都十分过硬,在进行防卫战的时候,火力的配置肯定能将火力发挥到极限,轻重机枪、迫击炮的杀伤绝对不可小觑。小米加步枪的八路军,再加上一些歪把子,对于攻坚战,火力上仍然是处于劣势的。如果不是二营长他娘的意大利炮,继续冲锋只是无谓的牺牲。


所以,李云龙上万人,别看人多,其实攻城的战斗能力不是很强,打两天十分正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