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花了50年把一個物種殺幹抹淨-下一個會是誰呢


人們花了50年把一個物種殺幹抹淨-下一個會是誰呢



每到遷徙季節,成千上萬只旅鴿飛越上空遮天蔽日,其時,北美有多達50億隻旅鴿。而這個物種卻被持續數十年的圍獵徹底摧毀。旅鴿也成為動物保護的慘痛教訓與近代滅絕鳥類中最著名的代表。


人們花了50年把一個物種殺幹抹淨-下一個會是誰呢



旅鴿長度26-41釐米,重約250-340克,雄性較大;形似斑鳩,翅尖v,尾羽扇形,較長,可佔體長的1/2。背上部藍灰色,腹部至尾為灰棕色;胸部暗紅,有大白斑點;頸羽青銅色,有紫、綠色閃光。喙黑色,虹膜紅色,腿深紅色。典型群居生活 ,每群可達1億隻以上。原分佈於北美洲的東北部,秋季向美國佛羅里達、路易斯安那州和墨西哥的東南方遷徙,棲於森林中。


人們花了50年把一個物種殺幹抹淨-下一個會是誰呢


分佈圖中,橘色為分佈區,紅色為繁殖區

自17世紀人們發現旅鴿肉質鮮美,旅鴿的數量開始山崩般地下滑。在1805年的紐約,一對旅鴿只需2美分;而在1900年左右,美國政府曾提出一個特殊的懸賞:誰要是找到一隻旅鴿便可得到1500美元的獎勵。然而沒有人得到過獎金。

令人震驚的是,旅鴿,在半世紀的時間裡由世界上規模最龐大的鳥類之一已變成了極危物種。


人們花了50年把一個物種殺幹抹淨-下一個會是誰呢



最後一隻野生旅鴿在1900年被射殺。1910-1911年進行的的野外調查未能找到此物種的任何線索。最後一隻人工飼養的旅鴿“瑪莎”於1914年9月1日在美國辛辛那提公園死亡。


人們花了50年把一個物種殺幹抹淨-下一個會是誰呢


旅鴿瑪莎


1947年5月11日,美國在威斯康星州立懷厄盧辛公園為旅鴿立碑,謹以為念。

然而人們真的記住了嗎?

也許並沒有。

旅鴿之後,西非黑犀牛,小藍金剛鸚鵡,數十種珍稀動物永久隕落。而大部分原因無非是偷獵,買賣,破壞環境導致的棲息地減少。人類似乎沉浸於與自然搏鬥其樂無窮,而忘記了與自己共同生長繁盛於世界的美麗物種。

失去的,已無法挽回;現存的,更需要珍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