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部委發文,福州廈門獲支持建設國家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


兩部委發文,福州廈門獲支持建設國家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

好消息!

兩部委發文

福州、廈門兩地獲支持建設國家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

一起來看——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關於“堅持陸海統籌,加快建設海洋強國”重大決策部署,促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按照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要求,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聯合印發《關於建設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支持山東威海、山東日照、江蘇連雲港、江蘇鹽城、浙江寧波、浙江溫州、福建福州、福建廈門、廣東深圳、廣西北海10個設立在市和天津臨港、上海崇明、廣東湛江、海南陵水4個設立在園區的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以下簡稱“示範區”)建設。

《通知》提出,示範區建設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

堅持陸海統籌,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力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通知》明確,示範區建設要突出體制機制創新,圍繞主要示範任務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堅決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合理確定建設目標和任務,把握建設時序和節奏;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合理利用海洋資源,嚴管嚴控圍填海活動,加強濱海溼地和海島保護,最大程度保護和修復海洋生態環境,構建藍色生態屏障。

下一步,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等有關部門將加強統籌指導,及時總結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做法,發揮相關地方主體作用,努力將示範區建設成為全國海洋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加快建設海洋強國的重要功能平臺。


新聞多看點


兩部委發文,福州廈門獲支持建設國家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

福建:努力做強做大海洋經濟“雙核”

2018年,福建省加快海洋經濟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福建加快海洋強省建設2018年工作要點的通知,通知明確提出推進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範。推進福州市和廈門市開展國家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範城市建設工作,做好中期考核評估。積極爭取國家部委批准設立福州市、廈門市國家海洋經濟示範區,努力做強做大海洋經濟“雙核”。構建1-2個海洋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助推海洋新興產業健康發展。(詳情戳這裡)

2018年11月,省委、省政府出臺《關於進一步加快建設海洋強省的意見》,提出打造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實踐區,到2025年建成海洋強省。(詳情戳這裡)

為什麼選福州和廈門?

為什麼是福州?

2017年3月30日,福州市《國家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建設總體方案》通過初審。

兩部委發文,福州廈門獲支持建設國家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

接著我們來看

此前省人民政府批覆的

福州市海洋功能區劃(2013-2020年)

福州市地處臺灣海峽中北部,是中國船政文化的發源地,是發展海峽藍色經濟試驗區的重要區域,是建設“海上福州”的核心區。沿海深水岸線資源豐富,海洋生態環境優良,海洋生物、海鹽資源和生物多樣性豐富,典型海洋生態系統較多。

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落實海洋生態文明示範區建設的部署,堅持“不搞大開發、要搞大保護”原則,按照依法治海、生態管海的要求,合理配置海域資源,優化海洋開發空間佈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


兩部委發文,福州廈門獲支持建設國家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

同意設立“鑑江工業與城鎮用海區”等14個工業與城鎮用海區、“粗蘆島旅遊休閒娛樂區”等4個旅遊休閒娛樂區、“閩江口河口溼地海洋保護區”等4個海洋保護區、“海壇海峽保留區”等7個保留區、“馬鼻農業圍墾區”等22個農業圍墾區、“井水養殖區”等10個養殖區、“福州灣貝類增殖區”1個增殖區、“南日島捕撈區”等2個捕撈區、“聖塘漁港區”等33個漁業基礎設施區、“廉澳港口區”等9個港口區、“羅源灣航道區”等4個航道區、“烏豬口錨地區”等13個錨地區、“江鏡鹽田區”1個鹽田區、“黃岐半島東部固體礦產區”等

3個固體礦產區、“琅岐其他特殊利用區”等9個特殊利用區。


兩部委發文,福州廈門獲支持建設國家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

通過實施《區劃》,到2020年,福州市海洋保護區面積不少於157067公頃,保留區面積不少於133474公頃,海水養殖用海功能區總面積不少於57544公頃,大陸自然岸線保有率不低於41.8%,整治修復海岸線長度不少於38公里,整治海域面積不少於2900公頃,符合一、二類海水水質標準的海域面積佔區劃海域面積達到75%以上,

圍填海等改變海域自然屬性的用海活動得到合理控制,漁民生產生活和現代漁業發展得到保障,海洋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海洋可持續發展能力顯著增強。

《區劃》是合理開發利用海洋資源、有效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的法定依據,編制各類城鎮建設及產業規劃涉及海域使用的,應當符合《區劃》的要求。要嚴格執行海洋功能區劃制度,落實《區劃》提出的各項措施,規範海洋開發利用秩序,健全海域使用權市場機制。要嚴格執行圍填海管理規定,加大海洋執法監察力度,加強社會和輿論監管。


為什麼是廈門?

兩部委發文,福州廈門獲支持建設國家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

最新調查數據顯示,2017年廈門全市海洋經濟實現總產值2281億元,同比增長10%。主打產業包括海洋生物醫藥與製品產業、海洋工程裝備製造業發展勢頭良好,呈現了極強的生命力。

與此同時,2017年在廈13個省級海洋經濟重大項目總投資503.01億元,累計完成投資約317.16億元,佔總投資計劃的63.05%,已超額完成計劃目標,位列全省第二。

龍頭企業引領帶動作用明顯,不少產業化項目相繼落地,海洋經濟增加值穩步增長,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範工作順利推進,廈門海洋經濟發展正步入發展快車道。

兩部委發文,福州廈門獲支持建設國家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

對廈門而言,特色和優勢尤其突出,一是區位優勢,二是科研力量強大,海洋三所和南方海洋研究中心都落戶廈門,我們有充足的理由更快更好地挖掘這一片“藍海”,謀求海洋經濟更快更高質量發展。

依靠科技創新驅動,提升海洋科技創新能力和綜合實力,拓寬海洋領域發展空間,近年來,廈門注重從這個層面突破,海洋經濟比重佔GDP總量持續加大,對城市的貢獻迅速放大。

2017年以來,除了“智慧海洋”(一期)項目建設正式啟動外,廈門還從幾個方面發力,著力打造科技創新平臺,雙創基地已入駐21項技術水平先進的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輔導10個創業團隊快速成長註冊成立企業,孵化區4家企業實現產業化生產,累計實現產值近650萬元。

兩部委發文,福州廈門獲支持建設國家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

打造海洋科技項目對接平臺。舉辦海洋科技成果轉化洽談會,先後為多批海洋創新型科技項目的投資與合作進行牽線搭橋,已累計成功簽約項目108項,發佈成果121項。其中,2017年洽談會共有來自福建、江蘇、浙江、天津、青島等地的60家涉海單位和團體的先進成果和產品集中展示,簽約總金額達1.58億元。

健全完善海洋公共服務平臺共享機制。建成國家級海洋藥源生物種質資源庫、材料海洋環境試驗公共服務平臺和五緣灣遊艇港遊艇展銷平臺等22個海洋產業公共服務平臺,項目總投資23億元,通過平臺共享系統,共協調17家單位,508臺(套)儀器設備,為社會提供188項科技服務,實現海洋資源、信息、設備共享。

打好特色牌、科技牌,藍色經濟的春天,恰逢其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