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有巨大人口红利的印度,为何制造业一直不见起色?

刘露涛


近年来,印度经济崛起,经济总量位于世界前列,享有巨大人口红利的印度正在飞速发展。作为人口大国,发展中国家,发展制造业是重中之重。

印度制造业虽然在 快速发展,但是体量与质量还有增速仍然与并不出色。按理说,制造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人口,印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但是,印度的制造业没能在短时间内完成一个质与量的飞跃。其实,制造业的发展表面看起来仅需大量的人口,其实需要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良好的公共道路,基础设施,还有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大量廉价劳动力,其次,文明且良好的监管也是必不可少的。

众所周知,印度虽然有大量的人口,但是绝大多数人口没有享受基础教育,连最基础的认知,简单的文化知识也不会。这就决定了印度的人口素质参差不齐,且绝大多数较低。这对发展良好的制造业是有障碍的。投资印度的制造企业希望招来的工作人员是文明且具有吃苦耐劳精神的。

其次,印度的税负繁多,且在征收上不透明,投资印度的企业常常受到当地政府税务人员的刁难,巧立名目征收税负,这给投资企业造成较大的困扰,投资企业很难长久留下来。

再次,印度的公共基础设施不健全,要想成为一个制造业大国,全国的道路设施必须是完善的,而印度非常欠缺这一点。有了完善的道路网,才能将各地的原材料或者加工成品运输到出去,运输成本也会减少。

综上,虽然印度的人口红利巨大,但是以上列举的这些方面并不出色,所以在短时间内很难成为制造业大国。


环球网


以中国为例,中国能在改革开放几十年的时间里,利用人口红利实现巨大的经济腾飞。是因为有以下几点:首先中国大部分人口虽然没有经过高等教育,但是已经有过基础教育,所以对于工业化的领悟能力和感知能力非常强。其次,中国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及放松户籍管制之后,解放了大量的劳动力;再次,中国的妇女地位得到提升,也增加了劳动力;最后,就是中国经过新中国初期的大规模建设,大下了良好的工业基础。

反观印度,虽然其高级工程师,软件开发精英很多。但是,大多数人口是文盲或半文盲,没有经过教育,更本无法适应现代化工业体系。所以想要,发展先进的工业几乎成为泡影。

其次,印度人口虽多,但并不是合格的劳动力,大多数被束缚在土地之上,,80%的人口以农业为生。所以,这些人根本不可能去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且,经过研究,很多劳动密集型产业,妇女的工作效率要远远高于男性。但是,在印度很多地方,妇女是男人私产,根本不会让他们出去工作。

再次,就是南亚大陆的良好的气候条件,造成了印度人的慵懒。各种宗教的泛滥,又让印度人各种假期多如牛毛,各种禁忌也避之不及。所以,很多人根本无暇从事几率严明,要求极高的工业。

最后,就是印度的工业部类虽然健全,但是印度的工业基础却非常羸弱。无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这些综合因素造成了印度无法利用人口基础发展工业。


潞州节度


人口红利中的“人口”并不是人数多年青人多就有红利!这个人口指的是年青劳动力,而人口要成为劳动力除了要有数量还要有质量,显然印度很多人没有。人口必须要受过一定程度的教育才能去做制造业,还要有勤劳守时的作风才能长久,还要男女平等才能提高平均就业率,不然一半女人不就业人口再多“红利”还是谈不上。简单的说中国有3亿年青人男女按各一半算,男性就业率95%女性80%总就业人口2.63亿,而且基本至少受过9年义务教育,印度有5亿年青人男性就业率85%女性30%总就业人口2.88亿,印度总数多一点可印度文盲率近50%,这些文盲很难去做制造业最多做一些低端手工业,所以还是中国的实际劳动力多。总得来说一句话,人多 不等于 人口红利多!!!


兔波波


这应该与印度的宗教信仰有关。

印度的教育资源本就比较稀缺,它更多的是针对印度精英阶层所设立的。而印度教的教义又崇尚安于现状,并且把人分为了几个等级且难以逾越,这就使底层平民对教育的认识程度不够,更何况印度的教育体系本身也很糟糕。因此大多数底层民众的工作只能是面向农业,和传统的佣人、洗衣和其他体力工作。


对于印度来说,现在他的“人口红利”带来更多的问题是如何解决低素质人口的生存问题。受制于恶劣的教育体系,很多城市居民也只能从事一些较为简单的工作。而更多的年轻劳动力是脱离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人多地少的年轻人为了生活只能到城市中寻找机会。

当大量准“文盲”进入社会后,对于当前的人工智能、电商、数控等生产模式完全不能适应,不具备竞争力,因此即便对一些制造业进行投入,也难以与数控加工相抗衡。再加上印度的精英阶层大量流往国外,缺少高端投资人才和中端管理人才,这都导致了印度制造业的停滞。


印度制造业更多体现在技能密集型产业

另外要看到的是,印度的基础建设也是一大弊端,不仅道路,连用电都得不到满足,这也严重制约着工业化进程。


吃饭不刷碗1


因为土地私有制 无法实现社会化生产


西瓜当饭


主要是没有高素质的产业工人,我们国家在这方面非常有远见!中等教育免费向全国开放!


中东国


屁的人口红利! 四分之一人口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丢先人吧还人口红利! 一个个馄饨如初呆若木鸡,就剩下看见母羊母狗两眼放光的份儿。


山桃红花满上头


民族一百多语言一百多个宗教上万个,种姓制度严重,财富少数人掌握,人民安于天命没有改变自我的欲望,虚假民主造成效率低下做事拖沓。全国人民思想不统一,语言不通一,无自知之明愚蠢过度膨胀虚荣攀比。


会飞的猫187646192


根本原因是印度没有进入近代化社会,没有完成近代化转型,因此虽然有庞大的年轻人口,但是这些人口没有受到基本的教育,无法进入制造业成为合格的劳动力,也无法形成有效的规模市场,这样的人口红利是虚的。印度最关键是要完成近代化转型,但是印度的民主制度恰恰是近代化转型最大的障碍,在完成近代化转型之前,印度的一切资源都只能是自然存在,而不能变成社会资本。


鬼谷道场


一个字解决问题:懒!再深层次一点说:教育普及率太低,大多数人都是文盲,思想懒惰,能不干活就不干活!东南亚走一圈就知道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