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瞭解,給我們帶來便利的北京地鐵背後的那些驚人之處

北京地鐵始建於1965年7月1日,1969年10月1日第一條地鐵線路建成通車,使北京成為中國第一個擁有地鐵的城市。

不過此地鐵線屬於戰備工程,北京地鐵在通車後很長時間內不對公眾開放,需憑介紹信參觀及乘坐。

帶你瞭解,給我們帶來便利的北京地鐵背後的那些驚人之處

當年建設北京地鐵一號線時,採用的是全面挖開隧道,施工完成再填埋的方式,由當時的鐵道兵部隊施工。

當年為方便首長及外國訪問者參觀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北京地鐵1號線軍事博物館站東北側出站口設有一臺自動扶梯,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最早生產的三臺自動扶梯之一,另外兩臺安裝在北京站和首都機場。

帶你瞭解,給我們帶來便利的北京地鐵背後的那些驚人之處

北京是中國的首都,這裡有令世界驚歎的建築奇蹟。北京也總能讓世界震驚,經濟的高速發展讓這座城市的面貌日新月異,但交通日益擁堵確成為困擾北京的一個重要問題。解決這個問題的最好方案是現在正在實施的31條線路,560座車站,1000公里的立體地鐵網絡,輻射於北京的地上地下。建成後的新的北京地鐵網將是世界上最大的地鐵網絡。

帶你瞭解,給我們帶來便利的北京地鐵背後的那些驚人之處

在北京早高峰出行量可以達到800萬次,是北京的地面交通最為擁堵的時候,二環到六環,城市圍繞一箇中心像周邊急劇膨脹,人口超過兩千萬,汽車超過五百萬輛,交通擁堵成為城市的頑疾,但是汽車和人口的數量每天都在增長,戶籍准入,購車搖號,也沒能阻止這種趨勢。公交優先,車輛限號行駛依然沒能解決擁堵的問題。北京人每天上下班花在路上的時間平均超過一個半小時。

帶你瞭解,給我們帶來便利的北京地鐵背後的那些驚人之處

北京現已擁有接近20條地鐵線,500多公里的地鐵行程,已經連接起城市的主要功能區,然而日益增長的客流壓力,使地鐵不堪重負。

到2020年1000多公里的立體的地鐵網絡將覆蓋,北京全城。

在國外的許多城市地鐵的修建,大概需要近百年的時間。而北京想完成這個里程確只能用十幾年時間。如何完成呢

帶你瞭解,給我們帶來便利的北京地鐵背後的那些驚人之處

1,十多家建築公司,上萬名建築工人,採用世界最先進的隧道挖掘技術,不分晝夜在地下施工,並且不能對地面上的任何事物造成任何影響。這是現在北京地鐵修建中的大環境。僅2011年北京就有7條地鐵線路在同時修建,在北京的地下挖掘幾百公里的地鐵隧道,修建上百座車站絕非易事。在許多大城市往往和城市相伴而生甚至先於城市。這就賦予了地鐵很大的選擇空間。而今天的北京已經從一個古城演變成一個國際化的大都市。城市的管線密佈,高大建築的地基縱橫交錯,要在其下方修建一個龐大的地鐵系統,將會遇到巨大的困難。

2,北京地鐵網修建中的在中心城下邊修建線路所遇到的問題最為棘手,因為考慮到文物保護,不管是設計還是施工所以會非常謹慎。北京是一座歷史古城長久以來那些經歷了幾百年歷史的衚衕和老街如今被賦予了新的色彩。在遊客的眼中這裡才是最為地道的老北京。而新修的線路就恰好從它下方穿過,對於頭頂脆弱的古建地鐵專家,想到了一種方案,原六號線的在地下線網中穿越了北京的皇城保護區,為了保護上邊的古建,新六號線的西端點被向北平移了1.5公里。單方面的線位調整還是不能完全的保證古建的安全,採用何種施工方法也在其中起著關鍵作用。

帶你瞭解,給我們帶來便利的北京地鐵背後的那些驚人之處

3,地鐵線路的設計部門,這群地鐵背後的決策者們,它們的努力我們更應該看到。當一條地鐵線路完程總體的規劃後,至少會再用3年的時間在地鐵設計部門進行最為詳細的線路設計,然後開始長達4年的地鐵施工。這群設計人員,他們服務於未來,工作和我們有著近10年的跨越,假如你在2018年坐上了剛剛通車的線路,那麼或許在2005年的時候這條線路就已經在設計之中了。

4,北京在歷史上是一座皇城,以永定門至鐘鼓樓這條線路為中軸,城市建築嚴格對稱,形成了體現黃權和秩序的四方城池。今天的北京延續了這種格局,先有城市後有地鐵的發展模式決定了北京的地鐵線路規劃,地鐵線網基本上適應著城市的道路網,才更便捷,所以地鐵線網為環加棋盤狀的樣子。

帶你瞭解,給我們帶來便利的北京地鐵背後的那些驚人之處

5,盾構機在北京的地鐵修建中的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面對著地面擁堵的交通壓力,地鐵必須儘快的修好,速度是很重要的,一種先進的隧道挖掘機被普遍採用,就是盾構機,他可以把挖掘速度提高到人工的幾十倍。盾構機前進中持續旋轉的刀盤將切削的渣土送入泥土倉,加入合理配比的漿液,最後將渣土運輸到後方的土車中。盾構機的威力在鑽鑿領域裡無人匹敵,他的霸氣不僅來自於超強的挖掘速度,還有一個堪稱巨無霸的個頭。現在世界上最大的盾構機刀盤直徑接近20米相當於7層樓的高度。如此龐大的身軀想要進入地下工作難度可想而知。

帶你瞭解,給我們帶來便利的北京地鐵背後的那些驚人之處

6,盾構機駕駛員,每天13個小時駕駛盾構機按規定的線路前進,不準有任何的偏差。這是一項複雜而枯燥的工作。

帶你瞭解,給我們帶來便利的北京地鐵背後的那些驚人之處

7,在施工高峰期有近百臺盾構機在北京的地下工作,每臺盾構機的造價高達5000萬人民幣,每公里地鐵的平均造價接近10億元。想要完程上千公里的地鐵線路這項鉅額的投入在過去的北京幾乎是不可想象的,中國30年經濟的告訴發展讓中國有實力去完成這樣的工程。

8,9號線軍博站地段的隧道施工用的是傳統的人工挖掘,工人修建一公里的隧道,至少需要18個月,然而盾構機只需要3個月。為什麼要用人呢?實在無奈,因為盾構機必須要有足夠的空間才能夠進入地下,新建的軍博站地處長安街的繁華地段,如果用盾構機,將意味著要挖一個巨大的坑洞,把它放入地下,對於北京的交通命脈來說顯然這是難以接受的。

帶你瞭解,給我們帶來便利的北京地鐵背後的那些驚人之處

9,北京地鐵採用世界最先進的自動電子控制系統,對所有的營運線路進行實時監測,統一調度。以此保證各條線路正常運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