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教育,究竟有多重要?

户外教育网


你有没有发现,小孩子对两样东西天然的喜欢,一是小猫小狗之类的小动物,二是大自然。

一走进大自然,孩子的天性就马上得到解放。那种自由自在,热情奔放,哪个作爸爸妈妈的看了,都心生欢喜?

孩子能从大自然中学到很多东西,比书本更直观更深动、更具体

当孩子看见蚂蚁搬家,成百上千的蚂蚁,排成一条弯弯曲曲的线,一个挨一个地往前走,孩子们遵下来可以看半天。当一只蚂蚁找到一个昆虫尸体,它搬不动,就会回去叫来一大帮同伴一起搬回家。

父母可以加以适当的引导,孩子就可以学到蚂蚁的群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这就是培养社会适应能力的深动教材。

在大自然里,当发现候鸟因季节变化而南北迁徙,孩子们可以学到一年四季气候变化的成因,以及鸟儿应对气候变化所采取的措施-----改变不了气候的变化,就以自我迁徙的方式,去找到适合自己生存的气候。孩子可以学到适应环境的能力

孩子可以懂得阳光雨露是怎样哺育和灌溉大地万物,使花草树木茁壮成长,庄家得到丰收。孩子可以观察燕子、蜜蜂如何辛勤劳作,如何构建自己的家园,蝴蝶怎样采蜜,蚯蚓如何松土,小熊怎样冬眠,树木如何随季节变化发芽、生长和落叶等。

孩子们还可以学到动物们是怎样觅食,怎样保护自己,怎样增强自身的力量来适应环境。

大自然很神秘,孩子们可以从大自然中学到的东西太多太多,并且比书本更深动、更自然。

孩子经常走近大自然,可以培养孩子的性格

山的宏伟与气度,水的温顺与包容,地的宽广与坦荡,都可以给孩子的性格以启发意义。家长应当多带孩子走近大自然,同孩子一起观察自然,了解自然,并适时地启迪孩子的心灵和认知。其实,这是培养孩子性格的大好方式。

如果让孩子成天呆在家里,玩手机,打游戏。久而久之,难免心胸狭隘、性格急躁。

孩子多亲近大自然,有利于孩子的写作水平的提高

孩子上学后,要学习写作文。要写好文章,没有观察,头脑里没有深刻的素材记忆,就写不深动,写不具体,写出来的东西也无法令人感动,更谈不上具有启发意义和主题思想的提炼。

父母带孩子到大自然里玩耍的时候,可以用语言描绘大自然的美好,描绘大自然的一种动物或者植物。回家后,可以把所见、所闻、所想、所感写出来,那就是一篇日记、一篇记叙文、一篇散文或一篇观后感。


不一而足,总之,大自然是孩子成长所必须的教材,走近大自然,观察大自然,孩子必然会受益良多。让孩子们走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学习大自然,成长自我!


-END-

谢谢


快乐成长社区


作为一个15岁男孩的妈妈,我理解的自然教育是指利用大自然拓宽孩子受教育的空间,并尊重孩子自然成长规律,实现学校教育和课外实践有机结合的大教育。 在我看来,这种意义上的自然教育不仅重要,而且非常必要。

知名的教育专家孙云晓在其书《振救男孩》中分析了当前男孩成长与教育的四大危机并指出:“应试教育是男孩成长危机中最凶猛的杀手。”

但是,应试教育和升学考试却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那么,我们怎样帮助孩子,尤其是那些暂时有各种困难的男孩子们,不再为学业压力和挑战所困呢?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强调: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行是知之始。

受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和美式教育"learning by doing (做中学)"观念的启发,我们于2014年春流转土地,在建设生态农场和生产高品质农产品的同时,搭建一个开放的平台――“道象农场自然学校”,让孩子们把课堂学习与大自然体验探究结合起来,并遵从自身成长规律,以实现孩子身体和心智的共同成长。


1. 在生产中劳其筋骨的同时,孩子们体验到生活的艰辛和劳动的神奇――有付出才有收获!无论是稻田里收割谷子还是果园里采摘桃子,孩子们收获的不仅是农产品,更是成功的愉悦与不怕困难的坚韧。努力,坚持,追求成功,这不也正是所有教育所着重的品质吗?





2.在“跟随专家种树”的活动中,孩子们不仅有具体知识和技能上的收获,也得到了在专注,倾听,提问和思考上的提升。显然,当孩子们把在大自然中用到的学习能力迁移到课堂中,他们的课内学习也会受益多多。



3. 通过参与日常的呵护树苗,修枝剪叶,套袋防虫等工作,孩子们体会到园丁的付出与管护对于树木成材和果实成熟的重要性。面对自己园丁般的老师时,如果他们能从内心里尊师重教,谦逊而认真地听取老师的教导,那么,孩子们从今天的幼苗长成明天的参天大树就指日可待。




4.最为重要的是,农业涉及方方面面:植作物的生长,环保,水利,灌溉,生物肥料,商品宣传与营销等等。随着循环农业,智慧农业,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运用,农场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实验探究空间。带着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去学习,孩子们的生物,化学,物理,科学,地理等各个学科也就不再是书本上显得空洞的知识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与做相结合是最有效的学习知识和掌握知识的途径。




(这是一位“道象农场自然学校”同学为农场设计的太阳能自动蓄水池系统的模型,获成都市中学生科技发明制作二等奖。)

近5年的“道象农场自然学挍”的尝试,让我们家长和孩子们一起进步:家长们真正体验到静待开花所需的耐心与付出,而孩子们带着兴趣与责任,结合努力与研习,实现了身体与心智的双成长,校内学习和课外发展相促进!


操心牧羊犬


关于教育有多重要,我个人认为重要的让我无法形容,几乎是用几篇,不,几百篇文章难以论述清楚,几万言难以说得明白。因为它太广范,而且不重要了。仔细想一下,人类生活基本可分两大领域。一是精神领域,另一个是物质领域。对教育而言,它既涉列物质领域,又贯穿精神领域里的每个角落。它对人类精神领域方面的作用和意义,不是其它任何工具所能替代的。是唯一的、独一无二的,是勿庸致疑的。仅从一个侧面想一下,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社会价值取象的形成、发展过程无一不与教育密切相关。最基本的人类生生不息的文化传承,哪一件亊离开了教育。教育对社会环境的朔造,反过来社会环境对人们价值取象的影,是有机联系的,不可分割的。谈到这里,我想起了《推背图》中的一句话〃千言万语说不尽〃。总之,人类需要教育,教育改造人类。无论是从事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还是从事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都离不开教育。教育对两类财富创造者,创造出来的产品如何又宻不可分。所以,教育太重要了。


刘相成213


大自然有许多和人交流的声音,只是人不注意它们,比如田里的虫叫声,青蛙叫声,布谷鸟声,还有流水声,闪电雷鸣声。这看起来很自然,其实那是自然界的声音,只要我们用心就会听到,那是自然界和人在交流它们的喜怒哀乐。

把孩子领到大自然中,让她学会聆听它们的声音,领略它们的感情,培养她爱护大自然的情趣,对她的心胸培养起到很好作用。让她感受自然界的美,自然界的知识,让她在亲身体会下获得知识。

现在的孩子,不缺书本知识,但缺到大自然体会的知识,书本知识教会的必须到自然中去实践,比如下雨了到那里避雨比较安全,冬天河里的冰面不要滑冰,如何防止触电等等,生命是大自然孕育的,让孩子学会爱大自然,并体会它们的声音,触摸大自然的感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