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贞显皇后(慈安太后)4:抚养皇子、热河伴驾

孝贞显皇后(慈安太后)4:抚养皇子、热河伴驾

咸丰皇帝

中间写了两篇关于锦鲤的文章,今天接着写孝贞显皇后吧。

5、皇后抚养皇子,懿嫔异军突起,直逼后位

在丽妃生下皇长女一年后,也就是咸丰六年三月,懿嫔生下了皇长子(同治皇帝载淳),国本得固,懿嫔立下特等功,立刻封妃。咸丰七年正月又晋了贵妃,成为皇后之下,众妃之上的人物。

孝贞显皇后(慈安太后)4:抚养皇子、热河伴驾

影视剧中宫廷宴饮的场景

咸丰八年之后有一次大宴,后宫根据地位来排座次,中间是皇上,东边首座自然是皇后钮祜禄氏,西边的首座是懿贵妃,东边的次座是丽妃,西边的次座是婉嫔,东边再次是祺嫔。这样看来后宫的次序就是皇后、懿贵妃,丽妃,婉嫔(婉贵妃),祺嫔(端恪皇贵妃)。祺嫔是咸丰八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封嫔,玫妃因为生育悯郡王,也是咸丰八年十二月刚刚封嫔,但是祺嫔因为家世好,所以参加的宴席,玫妃的悯郡王生下来当天就去世了,所以不便参加宴席。

孝贞显皇后(慈安太后)4:抚养皇子、热河伴驾

璇宫春霭图中咸丰皇帝和母亲

清朝家法,后宫嫔妃除了皇后,是不能抚养自己的孩子的,都要由皇后抚养、照看,后宫孩子太多的时候,皇后抚养皇贵妃,贵妃或妃的孩子,皇贵妃抚养下一级的孩子。遇到中间有些妃位空缺,或者上位妃嫔身体有病,不能照看,平级之间的妃子之间也有抚养其他妃子孩子的事情况,例如康熙朝的宜妃,就抚养过平级的德妃的十四子胤禵,是因为当时没有皇后了,温僖贵妃又刚刚生育,没有办法照看皇子。嫔以下的后宫是不能抚养皇子的。皇后完全可以置身事外,就是后宫有人诞育皇子,自己也是母后,统统都要交出来给自己抚养。

孝贞显皇后(慈安太后)4:抚养皇子、热河伴驾

孝贞显皇后画像,不知道她的坐垫网上有没有同款?

孝贞显皇后作为后宫之主,是载淳的嫡母。抚养载淳的职责自然落在了皇后身上。皇后自己没有生育,有了载淳,激发了本来就恭顺慈爱的母性,她对载淳是十分关爱的,视为己出。这也造成了载淳跟孝贞显皇后关系更加亲密,对于自己的生母叶赫那拉氏,只有敬畏而已,感情并不是很深。慈禧太后虽然控制欲很强,但是名分在那个地方,她虽然心里有不满,也是不敢说的。

孝贞显皇后(慈安太后)4:抚养皇子、热河伴驾

懿贵妃大头照

载淳跟孝贞显皇后的感情深厚,就是之后载淳选了孝贞显皇后支持的阿鲁特氏为皇后的前因。因为同治没有选慈禧太后支持的富察氏为皇后,慈禧太后跟自己的儿子之间也产生了一些嫌隙,但是毕竟是自己的儿子,慈禧太后把怨恨都撒在了阿鲁特氏身上。

孝贞显皇后(慈安太后)4:抚养皇子、热河伴驾

顾命八大臣

6、皇帝驾崩,大臣夺权,辛酉政变

咸丰皇帝一登基,就面临太平天国起义,期间八旗和绿营的力量开始衰落,湘军开始崛起。

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用了十四年时间,整个咸丰朝一直在镇压太平天国,严重消耗了朝廷的国力,咸丰三年户部存银只有22.7万两,咸丰皇帝采取各种措施:熔化内务府金钟,开捐例,卖官职,铸大钱,发行官票和钱票,推行厘金制度等,最终筹措到了1亿7千万两军费来镇压太平天国。

孝贞显皇后(慈安太后)4:抚养皇子、热河伴驾

英法联军

咸丰六年,英法联军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联军攻下大沽炮台,直逼京城,南边还有天平天国要镇压,这个仗打不得,皇帝只好议和,签订《天津条约》。

咸丰十年,英法联军再次攻下天津,攻进北京,咸丰皇帝只好逃往热河。留奕䜣在京城斡旋。

孝贞显皇后(慈安太后)4:抚养皇子、热河伴驾

热河避暑山庄

之前说咸丰皇帝的身体原来就很弱,加之他不注意爱惜,喜美酒妃嫔,还有说他也吸了鸦片的,最终患上严重的肺病。中医讲:子病累母,肾水消耗太多,就会削弱肺金的力量,容易得上肺病。《脏器法时论篇》:病在肺,愈在冬,冬不愈,甚在夏。咸丰皇帝在七月十七去世,在处暑前后,正是肺病严重的时节,他死于肺病应该是确实的。

孝贞显皇后(慈安太后)4:抚养皇子、热河伴驾

咸丰皇帝坐像

咸丰皇帝临终前,安排了三件事:

一、立载淳为皇储,巩固国本。确定接班人,保证皇权接续,不落旁支。

二、皇储年幼,安排载垣、端华、景寿,肃顺、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八人为赞襄政务大臣辅佐载淳。载垣是怡亲王,十二家铁帽子王之一,爱新觉罗宗室。端华是郑亲王,铁帽子王之一,爱新觉罗宗室,慈安太后的亲姑父,孝哲毅皇后的亲姥爷。肃顺是端华的六弟,孝哲毅皇后的叔姥爷,爱新觉罗宗室。景寿,富察氏,是寿恩固伦公主的额驸,咸丰皇帝的姐夫。剩下四个是五军机大臣中的四位(文祥被排除在外了)。

孝贞显皇后(慈安太后)4:抚养皇子、热河伴驾

肃顺

这八位都是咸丰皇帝的亲信,尤其是肃顺,特别对咸丰皇帝的脾气。但是作为宗室的他们是否就是那么可靠呢?他们有没有对于朝廷的私心呢?主少国疑,肃顺在热河期间对于人事的任用上,就开始安排自己的亲信,并且排斥与自己意见不合的僧格林沁、文祥、奕䜣等人。

三、顾命八大臣不能保证完全信得过,咸丰皇帝又授予皇后钮祜禄“御赏”印章,授予皇子载淳“同道堂”印章,由懿贵妃叶赫那拉氏代为掌管。据《热河密札》记载:“两玺均大行所赐,母后用‘御赏’玺,上用‘同道堂’玺,凡应朱笔处用此代之,述旨亦均用之,以杜弊端。”也就是说,以后往外发圣旨,只有盖了这两方印才管用。

孝贞显皇后(慈安太后)4:抚养皇子、热河伴驾

御赏和同道堂印章,感觉御赏章不大气

这三件事虽然没有明说,但是皇帝对于慈安和慈禧两位的性情是很了解的。临终前设计了这样一种权力制衡的架构。

1、以载淳为太子,继承新君地位,这是有利于慈安的。因为慈安一直抚养载淳,但是假如让载淳起作用,起码要等到载淳亲政。暂时他的意见不起作用。

载垣是一个主战派,英法联军攻打北京就是由他惹起来的,载垣和兵部尚书穆荫到通州与英国使节巴夏礼谈判,谈判破裂后,载垣直接下令逮捕巴夏礼及随从人员,并杀死其中二十多人,随后英法联军进行报复,攻打京城。

孝贞显皇后(慈安太后)4:抚养皇子、热河伴驾

载垣和端华剧照

端华和肃顺也是主战派,尤其是肃顺,生性跋扈,在得到咸丰皇帝的赏识后,开始以强硬的手腕,对于朝中的腐败官员进行惩治,提出了“严禁令、重法纪、锄奸宄”的口号,这原本是一件好事,但是在实际推行中,肃顺的行为似乎跑偏了,有借助反腐,翦除异己的嫌疑。经常在朝堂之上侮辱同事,树立自己的威严。坊间还流行传闻,说肃顺有不臣之心,当然这个话有可能是打倒载垣集团后,官宣做的一些工作来抹黑他们。

但是对于八大臣来说,他们的确面临一个非常危险的事实。作为主战派,他们坚决抵抗外来侵略是值得赞赏的。但就当时的形势来说,又没有能力将敌人打退,反而让英法联军攻入京城,他们的罪责是很大的。一旦失去权力的保护,他们必然要受到致命的惩治。所以他们必须牢牢抓住权力,防止别人当权,任何人当权,只要是公正的审判,他们就逃不了一死。所以形势决定,他们是绝对有私心的,造反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但是求生的想法,让他们脱离了对于国家前途命运的充分思考。这个情况是咸丰皇帝没有考虑到的。

八大臣为了保命,牢牢地控制了热河的布防。由于载垣、肃顺一党离开了京畿,就失去了对京畿地区的直接控制,这是八大臣集团的弱点。

2、那么京城有谁呢?

首先,咸丰皇帝去热河时,将奕䜣留在了京城处理议和事宜。咸丰皇帝的生母孝全成皇后去世后,他是由奕䜣的生母静妃博尔济吉特氏抚养,如亲生母亲一般,他和奕䜣的关系也十分亲密,幼年时,咸丰皇帝的母亲孝全成皇后在食物中下毒,要毒死奕䜣,就是咸丰皇帝向自己的弟弟报警,奕䜣才没有吃,逃回了钟粹宫,之后因为这个事,咸丰的母亲被咸丰的奶奶勒令自尽,咸丰皇帝由奕䜣的母亲静妃抚养,他们兄弟之间的关系不是一般皇族兄弟之间的关系,是生死之交,奕䜣是不可能对咸丰皇帝有二心的。皇帝在危乱之时。将奕䜣留在京城处理事务,也是对于奕䜣的极大信任。

孝贞显皇后(慈安太后)4:抚养皇子、热河伴驾

奕䜣

除了奕䜣,京中还有咸丰皇帝的五弟惇亲王奕誴、七弟醇亲王奕譞等帝胤。

3、关于两宫及“御赏”和“同道堂”

皇后和懿贵妃二人的力量对比实际上是不均衡的。皇后钮祜禄氏虽然是正宫皇后,但是此时她二十五岁,懿贵妃是二十七岁,别看在年龄上有两年的差异,但是心智成熟和社会经验上,皇后明显不如懿贵妃,这个是无疑的。皇后16岁入宫时尚未成年,就离开父母,纵然皇后出身官宦之家,受到很好的教育,刚上高一的年纪就出嫁,她的社会经验又有多少呢?而懿贵妃是十八岁入宫,已经高中毕业了。而且传说懿贵妃在入宫之前,由于父母能力有限,她已经开始管理家庭事务。在这个年龄段,人的情商差别是很大的,一个高三的女生欺负一个高一刚入学的女生是很容易的。

孝贞显皇后(慈安太后)4:抚养皇子、热河伴驾

老电影《垂帘听政》中的两宫

其次,懿贵妃在生子之后,自己也不用照顾孩子,做完月子之后,就继续参与后宫事务。咸丰朝后几年,咸丰皇帝的身体变得很差,有很多奏折都是懿贵妃代为处理,懿贵妃不但初步接触了朝廷的治理事宜,而且她通过对于朝务的处理,接触到了朝中的大臣,开始形成自己的势力。在辛酉政变中,她可以遥控指挥御使董元醇上书,建议两宫垂帘,就可见一斑。

孝贞显皇后(慈安太后)4:抚养皇子、热河伴驾

慈禧与咸丰帝对弈

而皇后要给懿贵妃看孩子,根本没有精力和能力去影响朝局,她手里根本就没有人可用。虽然之后同治皇帝会听自己的,但是县官不如现管,此时如果她要对抗八大臣,必须要倚重懿贵妃,但是无论是暂时还是长久之计,皇后事后想再翦除懿贵妃的势力就变得更加困难。

孝贞显皇后(慈安太后)4:抚养皇子、热河伴驾

政治斗争远远不是一枚印章可以解决的

咸丰皇帝留给两宫的“御赏”和“同道堂”两枚印章是在颁发圣旨的时候使用的。但是这两枚印章的使用是没有实力保障的,只能是两宫之间的牵制,无法抵抗八大臣的力量。在咸丰驾崩后,八大臣与两宫发生冲突时,八大臣掌握了热河的布防,就迫使两宫在圣旨上加盖了印章,两宫毫无办法。

在这种微妙的时刻,如何抉择,就能看出一个人是否有政治能力和政治眼光了,而孝贞显皇后是否具备这个能力呢?

孝贞显皇后(慈安太后)4:抚养皇子、热河伴驾

慈安太后应该何去何从?

且听下回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