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安太后、慈禧太后单建陵,而不与咸丰合葬,难道是因为位高权重

慈安太后、慈禧太后单建陵,而不与咸丰合葬,一些人以为是慈禧太后权利独大自行决定的。

慈安太后、慈禧太后单建陵,而不与咸丰合葬,难道是因为位高权重

慈禧和慈安剧照


还真不是慈禧太后自己决定的,这是清朝帝后安葬制度决定的。


慈安太后、慈禧太后单建陵,而不与咸丰合葬,难道是因为位高权重

真实的慈禧太后


  中原封建王朝,大部分都是皇帝皇后合葬一陵,清朝的部分皇帝与皇后则是单起陵,清朝建造的第一座皇后陵是顺治帝的孝惠章皇后的孝东陵,其为:,宫殿区不设二柱门,其余则与皇帝陵相同。


慈安太后、慈禧太后单建陵,而不与咸丰合葬,难道是因为位高权重

陵寝里的二柱门

但由于当时制度尚不完备,因此形成了皇后陵兼妃园寝的局面,即在皇后陵内又埋葬了28位顺治帝的妃嫔。以后自孝庄的皇后陵逐步形成定制,即在皇后在皇帝安葬后去世的,单起一陵。


慈安太后、慈禧太后单建陵,而不与咸丰合葬,难道是因为位高权重

顺治帝皇后孝东陵全景图


  按清朝规定,因为是自当上皇帝就开始寻找吉地,也就由懂风水的人寻找未来安葬的地点。比如溥仪登基为皇帝,他自己虽还不懂事,但下边的人已经开始为其寻找吉地。具体溥仪的吉地在今天西陵的旺隆水库附近。旺隆水库也叫龙湖,位于清西陵崇陵后侧。龙湖水域面面积不到约有1000亩,这是今天的样子,但龙湖三面环山,整个地形为一条修长的峡谷,北面峨磨山的八卦连环洞曾存有三彩罗汉像,“峨嵋晚钟”为“西陵八景”之一。据徐广源《清朝皇陵探奇》记载,当时清室没有自己的经济来源,所以陵址虽已选定,但一直未能兴工。还有一种说法,出自陈宝蓉著《清西陵纵横》:溥仪入承大统后,便于崇陵旁的旺隆村北选定了“万年吉地”。并于宣统二年破土修建,采取了先地下,后地上,由后向前逐步施工的办法。施工一年有余,完成了地宫开槽奠基和明楼宝城等基础工程。


慈安太后、慈禧太后单建陵,而不与咸丰合葬,难道是因为位高权重

“西陵八景”之一,“峨嵋晚钟”


  清帝逊位,进入民国。至此宣统陵寝工程被迫停止,再没有恢复兴建。

  


慈安太后、慈禧太后单建陵,而不与咸丰合葬,难道是因为位高权重

  皇帝去世后先停灵在景山。而皇后或皇太后去世,停灵在北京朝阳区的静安庄。


慈安太后、慈禧太后单建陵,而不与咸丰合葬,难道是因为位高权重

北京景山


慈安太后、慈禧太后单建陵,而不与咸丰合葬,难道是因为位高权重

北京静安庄


  如果皇后先于皇帝去世,就把皇后尸体放入皇帝陵中,待皇帝去世后,再将皇帝尸体放入陵中。这样皇帝与皇后就完成合葬。但如果皇帝先去世,皇后在以后去世怎么办?第一个遇到此难题的就是太宗皇帝去世后,入关多年后,孝庄太后才去世。

慈安太后、慈禧太后单建陵,而不与咸丰合葬,难道是因为位高权重

孝庄的昭西陵


  当时就孝庄安葬何地有很大争论,据说孝庄生前有遗愿,认为要把孝庄尸体运回盛京跟太宗皇太极合葬,路途遥远,劳民伤财,而且还要把地宫打开,卑不扰尊,就地位低的不能打扰地位高的,太宗皇帝地位高,所以为安葬孝庄不能再打开太宗皇帝的地宫。而且孝庄从心情上与儿子顺治和孙子康熙更亲近,从孝庄心理也愿意留葬在清东陵,跟儿子以及今后的孙子们在一起。

  但这真难坏了康熙,康熙一时无法定下如何办理,因为康熙自己对孝庄的感情非常深厚,他不听孝庄的不成,但不跟先皇帝合葬,又怎么处理呢?最后在清东陵红墙外,先作为孝庄临时安息地方,今后再作决定。

  

  康熙直到去世也没有想好最终解决方案,所以他的继任者雍正不得不继续面对这个问题。雍正三年(1725年),经过慎重考虑,雍正决定在临时陵寝原来的位置建造一座陵墓。由于她和她丈夫皇太极的陵墓属于同一体系,与清东陵不属于一个体系,而且她的陵寝又位于昭陵的西面,因此被称为“昭西陵”。


慈安太后、慈禧太后单建陵,而不与咸丰合葬,难道是因为位高权重


  孝庄自此开创后去世的皇后单建一陵,这样咸丰先去世后,慈安、慈禧作为皇后,按孝庄先例,卑不扰尊,就单建陵。而慈安先去世,就先为慈安建陵安葬,因为从地位上说,慈安的地位比慈禧地位高,慈安本来就是皇后,慈禧是因为生下继任的皇帝,才被封的皇后,所以慈禧地位比慈安地位低。这样慈安先去世,按卑不扰尊的理论,慈禧也需要单建一个陵。


朋友们,慈禧和慈安为什么要单独建陵,你知道了吗?


慈安太后、慈禧太后单建陵,而不与咸丰合葬,难道是因为位高权重

那么在清朝崇尚以东为尊,慈禧地位本不如慈安高,那么他为什么他的陵寝建在了东边,而慈安建在了西边呢?下一期为大家讲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